清華為外籍學生免筆試,十年寒窗敵不過一紙國籍?學者:這很公平

2020-08-06 歷史小星球

俗話說:「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經歷過「十年寒窗」的人都知道,我們辛辛苦苦學習考上名校的過程有多麼的艱難。尤其是高考那幾年,真的可以稱之為「頭懸梁、錐刺股」,拿刀子或者利器刺傷自己來提神的高考生作者自己就看到了2個,鮮血淋漓而不肯停止,因為實在是不想失去這樣一次機會啊!

清華為外籍學生免筆試,十年寒窗敵不過一紙國籍?學者:這很公平


如果有幸考上了一本,絕大多數人都要歡欣鼓舞了;如果再有幸考上了一本當中的985、211,那就必須得擺一桌宴席來好好地慶祝一下了;如果要是祖墳上冒了青煙,考上了清華北大——那估計一整個暑都不能平復內心的激動之情吧!然而,一則消息卻讓許多考生感到憤怒和不解:「從2017年起,清華還免去了外籍學生筆試環節。」

同樣是人,為啥別人直接免去了筆試環節而我們卻要經受地獄級別的高考筆試呢?更何況咱們是中國人人家還是外國人——為啥受到優待的不是自己人呢?許多高考生發出了這樣的疑問,同時許多人還拿國外來對比:人家外國的名校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牛津大學為什麼沒有對咱們中國學生免除筆試環節呢?

清華為外籍學生免筆試,十年寒窗敵不過一紙國籍?學者:這很公平


眾所周知,我國有很多外國留學生。據統計,2017年中國共有48.92萬名外國留學生,其中規模增速連續兩年保持10%以上,因為在中國有巨額獎學金,所以這個數據可能還會繼續增長。而清華大學取消筆試必將迎來更多的外國留學生,許多考生和家長表示:十年寒窗不敵一紙外國國籍,太不公平!但是學者卻表示:這很公平。

清華為外籍學生免筆試,十年寒窗敵不過一紙國籍?學者:這很公平


專家們解釋到:「申請門檻不代表錄取門檻。」意思是清華大學會在數量巨大的留學生申請名單當中尋找最合適的那些高素質人才,而不是將他們全部錄取,因此留學生的質量完全是可以保證的。同時清華大學也宣稱:「免試後門檻更高競爭更強。」我們不能拿國內的標準來要求國外的學生,要他們像我們一樣參加高考還怎麼與國際接軌呢?

因此清華大學認為,只有免去筆試環節,才能更好地錄取優秀外籍學生。專家們的解釋倒也能夠自圓其說,但是這種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情,不管專家們怎麼解釋,估計大家也不怎麼認同。在絕大多數人還在想著怎麼阻止清華大學這一措施的 繼續實施時,有不少人已經發現了可以賺大錢的商機!

清華為外籍學生免筆試,十年寒窗敵不過一紙國籍?學者:這很公平


他們發現,如果中國人弄到外國國籍,然後再來申請做清華大學的留學生,豈不是太輕鬆了?於是關於以弄到外國國籍來讀免試讀清華的各種機構便如雨後春筍般地生長起來。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居然真的有人用這種方法輕鬆上了清華!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機構的產生,就足以證明留學生免筆試這個制度是有很大的漏洞的。

清華為外籍學生免筆試,十年寒窗敵不過一紙國籍?學者:這很公平


但是專家畢竟是專家,他們說的話往往具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所以被一些人一致認為是真理。至於這個措施究竟公平不公平,恐怕只有參加過高考的考生自己才知道了。

相關焦點

  • 外籍學生可免清華筆試,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專家:確實很公平
    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中第,古代科舉考試是千千萬萬人過獨木橋,可只有一兩人能金榜題名,要是中了就跟孟郊寫的詩一樣「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要是落榜就是「花繁柳暗九門深,對飲悲歌淚滿襟」。無獨有偶,外國學生也有到中國留學的,據統計,2017年在中國留學的學生達到了48.92萬名,其中增長速度連續保持每年10%以上,這說明來中國留學是未來的一大趨勢,那為什麼會這樣呢?
  • 外籍留學生上北大免筆試,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熊丙奇:很公平
    外籍留學生上北大免筆試,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熊丙奇:很公平多數人從小到大讀書,家長對自己灌輸的好學校就是清華和北大,因為中國人知道知識能夠改變命運的道理!但是像清華北大這種類型的名校,並不是是誰都能考進去的,能進去的都是各省的省考狀元或者學霸級別的學生,普通人想進入名校學習,必須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豪情才行。
  • 十年寒窗抵不過一紙國籍,清華招生外籍學生免試,專家卻說很公平
    每一年的這個時候,清華北大等格外地受到關注。清華的《2020年清華大學國際學生(本科)招生簡章》公布後,更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其中,討論的焦點還是「免筆試」進清華的問題,有人認為這麼做有失公平,因為招生簡章中明確規定,「只要有外籍的本本」就可以免筆試進入清華,而國內的學子則需要超過10年以上的時間去準備高考。
  • 十年寒窗比不過一紙國籍?清華大學2020招生簡章:外籍學生免試
    十年寒窗比不過一紙國籍?清華大學2020招生簡章:外籍學生免試 清華大學是我國乃至世界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令無數考生心向神往。在人們眼中,考上清華大學往往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好、更多的就業機會,從此就可以走向人生巔峰。
  • 清華、北大對外籍學生免筆試,對國內考生公平嗎?
    很多網友不淡定了,說什麼「你十年寒窗苦讀,不如人家一紙國籍」,&34;等。其實,網友的心情能理解,尤其是我們國家高考競爭激烈,想考清北這樣的名校,更是如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而現在外籍學生不需要通過考試僅僅憑面試就有機會進入清華、北大就讀,怎麼能讓大家心裡不起漣漪呢?
  • 為考清華十年寒窗,去北大卻只要一紙外國國籍,這真的公平嗎?
    上一代人把未完成的心願寄託給下一代,然而清華北大就像九天上的玄女一樣,只能夠遠遠的欣賞卻無法靠近。哪怕只是從他的身邊路過,也會被它的文化底蘊和大氣磅礴所震撼到。如今的自己再回首當年兒時的夢想,悄然之間已然破滅,然而清華北大的傳說卻是一直在流傳,那份執念也沒有消減。但是如今卻是降低門檻招收外籍學生,國內的學生歷經十年寒窗苦讀卻依然拒之門外。
  • 外籍學生可免筆試讀清華北大?國籍難道比努力還重要?是否公平
    文/小曼聊育兒 高考是我國最公平的考試,大家各憑本事,不過,想要考上清華北大卻不是容易的事,除了要有天賦,還要夠拼、夠刻苦,如今高分考生越來越多,競爭也更加激烈。
  • 十年寒窗苦讀抵不上一紙國籍!
    在網上一直有一種聲音,那就是國內學子的十年寒窗苦讀抵不上一紙國籍。憑藉外籍生的身份可以輕鬆進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學習。這一說法現在有了一個生動的例子。那就是連江黃如論中學的鄭楒婷憑藉阿根廷國籍的身份被北京大學法學院預錄取。
  • 清華為外籍學生面試!我國幾千萬的莘莘學子拿什麼和一紙國籍相比
    引言相信大家都知道,清華每年都是我國幾千萬莘莘學子心中夢寐以求的學院,可以說很多人寒窗苦讀幾十年的時間就是為了踏入清華的校門,但是清華的招生簡章中有一條就是外籍學生面試!而我國幾千萬的莘莘學子拿什麼才能和這一紙國籍相比呢。
  • 國籍比十年寒窗更勝一籌?北大免筆試招收留學生引爭議
    ,不少學子憤慨不平,紛紛表達這相當於是給留學生打開了一條「綠色通道」,十年寒窗苦讀「拼」不過「外國籍」,給廣大學子的公平認知造成了巨大的心裡落差。更有網友表示 這麼做引發的弊端入學考核方式小於國內高考,造成有人會通過中途更改國籍成為留學生,而成為北大的「捷徑」。
  • 小縣城外籍生被北大錄取,網上炸鍋:十年寒窗苦讀,不如一紙國籍
    北京大學直接免試錄取了一名名叫鄭愢婷的外籍留學生,可是這位外籍留學生卻是一名地地道道的中國人!一邊是全省高考狀元,一邊是小縣城的外籍生,北京大學選擇了後者。十年寒窗,難道真不如一紙外籍嗎?據悉,這是連江縣唯一一名考上北大清華的考生。
  • 清華北大免試招收國際學生,十年寒窗抵不過一紙外國籍?
    在通知裡,北大決定取消2020年留學生本科生入學筆試環節,學校將對符合申請條件的考生進行遠程面試。很多海外媒體和移民投資自媒體以「十年寒窗抵不過一紙外國籍」等等為標題大肆炒作一番,消息回到國內,引起不少網友出離憤怒,認為北大免試招收國際學生,就是降低門檻自降身份,或者為高考移民量身定製,簡直有利益輸送之嫌。
  • 清北降門檻招外籍生,苦讀十年還不如一紙國籍?看官方怎樣回應
    對於很多的一些學生們來說,清華北大也是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嚮往的一個學府,清華和北大的實力我們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很多的一些學生和家長也都認為,能夠考上這兩所大學,未來也就會有一個非常不錯的前程,眾所周知,大部分的一些學生如果想要考入清華北大這兩所學校的話,也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可以的。
  • 清華之後,北大宣布:外籍學生無需考試入學
    2017年,清華大學出臺政策:國際學生不需要考試,只要通過HSK漢語水平測試,就可以申請清華大學本科。而且,如果母語為漢語或高中階段使用漢語教學的申請者,經清華大學認定,可免除提供HSK成績。這是啥意思呢?
  • 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曝老外不用考試就能上清華,中國考生欲哭無...
    上清華究竟有多難?國內學子們恐怕深有體會,十年寒窗苦讀後,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日前,一篇名叫《老外不用考試上清華?十年寒窗不如一紙國籍,清華新政讓中國考生欲哭無淚》的帖子在網上熱傳,引發網友的廣泛爭議。不少網友質疑,這是在降低對國際大學生的入學門檻,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 10年苦讀考清華北大,不如一紙外國國籍?
    外籍學生免筆試入讀清華北大引熱議 人怕出名豬怕壯,樹大招風,更何況像清華、北大這樣,每年上千萬學子眼睜睜盯著的世界名校。 正是如此,清華、北大每年招生的一舉一動都引人矚目。這不,隨著2021年高考的臨近,清華、北大的招生政策再次引來關注。
  • 十年苦讀不敵一紙國籍?外籍留學生入清華免筆試,專家:這很公平
    ,那外國學生考清華不難嗎?其實考清華的外國學生比中國學生要容易,他們不需要筆試。老外考中國學校,要通過「中國託福雅思」漢語等級考試5級,簡稱HSK5。外來人至少要掌握2500個常用中文詞彙,達到這一水平的外來人差不多能看中文報紙、看中文電影、做比較完整的中文演講。hsk5聽起來很高,但卻只符合小學語文的要求。
  • 繼清華後,北大也取消外國留學生入學筆試,網友:論國籍的重要性
    清華北大,是中國無數學子十年寒窗苦讀的終極夢想。為此,很多人從進了高中開始,就放棄了大部分休息的時間,一心撲在學業上,為的是考一個好大學。可是,這樣的努力還遠遠不夠,清華北大可謂萬一挑一都不夠,只有勤奮、天賦、運氣等多重因素達到完美的結合,才有可能被這兩所高等學府錄取。
  • 十年寒窗不如一張美國國籍?清北自降門檻招外籍學生,官方解釋了
    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夢想就從科學家變為了考一個好大學,國內最高的學府就是清華北大,倘若哪個學校有人考上了清華北大,那麼這個學校也會跟著出名。「衡水中學」不就是因每年考上清華北大人數過多才出名的,越來越多的高中也開始模仿衡水中學。但是,清華北大對於普通孩子來講,實在是太過遙遠,即便是十年寒窗苦讀,也不見得就一定能夠考上清華北大。
  • 清華免試錄取外籍學生,遭網友質疑,校方回應:不佔用國內名額
    清華大學2020年招生惹爭議,外籍學生可免試錄取,校方:很公平俗話說:「人紅是非多」。對於大學來說,這句話同樣適用。換而言之,如果你是一名外國國籍的適齡學生,只需要提出申請,滿足基本條件就可以被清華大學錄取,而且還有豐厚的獎學金以及專屬的學生公寓等等。對於看起來像「過家家」一般的錄取過程,引起了不少家長的質疑——難倒十年寒窗還比不上一紙外國國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