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就像一棵樹:樹根、主幹和枝葉

2020-12-18 網易教育

  如果要我說的話,這個世界上任何面對面的

領導力

培養計劃都應該先從展示一張謝爾曼將軍(General Sherman)的照片開始。

  不,我指的並不是那位威廉·特庫姆塞·謝爾曼將軍(General William Tecumseh Sherman)—1861年至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期間的軍事戰略家及聯邦軍將軍,而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圖萊裡縣紅杉國家公園巨木森林內的那棵參天紅杉樹(學名Sequoiadendron giganteum)。

  謝爾曼將軍(樹)正是我心目中三大關鍵領導力層級的完美隱喻,我認為,如今在公司領導層佔有一席之地的各位領導者們都需要這三個層級的能力。我們等一下會再回到這個隱喻的話題上來。

  現在,讓我們先來看一些數據。世界大企業聯合會(Conference Board)與國際維度開發公司(Development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簡稱DDI)最近發布了他們聯合完成的《2014-2015年度全球領導力預測》報告,其中一如既往地提出了幾項寶貴的觀點,指出我們在提高組織機構中的領導力的問題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全球共有超過13,000名企業領導者參加了此次問卷調查,其中僅有27%的人員認為自己在應對「人力資本難題」上做好了「準備充足」。而人力資本難題正是這些領導者集體認同的當今第一要務。

  有趣的是,當這部分的企業領導者被問到,他們傾向於如何來化解自己任職期間的人力資本難題時,完全聚焦於領導力的前十條策略中,有四條分別是:

  改善領導力培養計劃;

  加強高級管理層團隊的效力;

  改善第一線主管及經理的效力;

  改進接班人計劃。

  正如世界大企業聯合會和國際維度開發公司的調研人員們所述:

  「執行長們都很清楚,若沒有那些有效的領導者來管理、指導、培養和啟發組織內那些散布於世界各地、不同年齡層、精通現代科技的團隊的話,他們的組織根本就留不住那些對工作投入的高績效員工。

  不過此次研究還得到了更重要的成果。當這些企業領導者們被要求「指出成為一個成功領導者最為關鍵的領導力屬性及行為」時,有五項要素在全球所有地區中都位居排名前列。這五項屬性及行為分別是:

  留住並發展人才;

  管理複雜度;

  引導變革;

  誠信領導;

  擁有創業思維。

  總的來說,此次研究的結果是,所有領導者中僅有四分之一的人覺得自己有足夠的能力應對當今組織中最為緊迫的議題—人才。不僅因為這些議題非常棘手,而且這四分之一的領導者都同意,如果要解決他們的這個首要顧慮,就必須大幅提高領導力。但這世上並沒有什麼神奇魔法,可以讓一名無能的領導瞬間變成一名巨星級領袖。

  正如沃倫·本尼斯(Warren Bennis)曾經寫過的:

  「關於領導力最危險的一個認識誤區就是,所有領導者都是天生的,領導能力由基因決定。這純屬謬論;事實恰恰相反。領導者並非天生,而是靠後天塑造出來的。」

  現在,讓我們再回到謝爾曼將軍樹這個隱喻形象上,實際上任何

一棵樹

也是如此。

  如果用樹來比喻一種作為基礎的領導力模型(特別是那些造就投入、有效並且透明的領導者的領導力屬性及行為),那會是什麼樣子?如果一棵樹的三大要素被用來協助解決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與國際維度開發公司的聯合研究中領導者所面對的那些顧慮,又會如何?

  任何一棵樹的三大關鍵部分都是:  

樹根

  樹幹

  枝葉

  我真心認為,以上所述的樹木的三大部分能夠幫助我們界定和定義一些領導力屬性,既能夠解決一直困擾組織的員工投入度危機,又能夠解決世界大企業聯合會和國際維度開發公司提出的問題。其中的「樹根」就是「養成」屬性,「樹幹」可認為是「身為」屬性,枝葉則是「超越」屬性。

  領導力屬性及行為的排列關係大致是這樣的:

  根部(養成屬性)  

主幹

(身為屬性)

  枝葉(超越屬性)

  讓我們先來掘土三分,研究一下樹根的部分,也就是「養成」屬性吧。

  樹根的作用是確保穩定、生長和融入樹林。樹根相當於樹幹和枝葉的營養供應系統。從領導力的角度來看,沒有根部,就沒有生長、革新、生產或改善結果的可能。沒有樹根,就沒有樹的存在。所謂的養成屬性,就是那些確定了一名領導者的基調的行為,促使其能夠做出投入、貫通的領導行為,與員工、組織、客戶和團體保持接觸。

  回想一下寶潔公司(Proctor & Gamble)執行長兼總裁阿蘭·喬治·拉弗雷(A.G. Lafley,中文名:雷富禮)的事跡吧。他為寶潔公司逐漸灌輸了一種領導行為氣質,確保其根基能夠為整個生態系統的其餘部分提供養料。例如,在著作《遊戲顛覆者:如何用創新驅動收入與利潤增長》(The Game Changer: How Every Leader Can Drive Everyday Innovation)一書中,他寫道:

  「寶潔所有人員的共同意願,就是保持開放的心態,認真對待新的想法,無論其源自何人,從而建立起一張真正開放全面的創新網絡,能夠搶先將最有意思的思想者和最佳的產品聯繫起來並『自豪地重新詮釋』。」

  有太多的領導者(以及相應的領導力屬性及行為)立刻就跳到了執行階段或是不斷強調「事半功倍」。正是這種目光短淺的思維方式一次又一次地阻擋著枝葉的發芽生長。

  這些「養成」屬性應該在領導者能夠開始考慮應對該聯合研究中指出的關鍵議題之前,就被應用到組織中。這些屬性個個不可妥協,但又無比協調,能夠確保自上而下的命令控制式領導不會被用作為一種默認的領導方式。(而這往往正是當今各種等級驅動型組織中所發生的情況。)

  我認為構成了這棵大樹根部(養成屬性)的五種行為及屬性如下:

  信任

  納入

  共情

  培養

  溝通

  構成大樹根部的這五種屬性,每一種都能被進一步地定義如下:

  信任:無論是花束還是磚頭,無論是高還是低,無論是高峰還是深谷,無論是成功還是失誤,領導者都必須塑造出一種環境,確保團隊內的所有成員(直接或間接的)都能獲得一種安全感,不僅是在進行工作的時候,也包括擺脫那些工作的時候。這些成員必須能覺得他們足夠信任自己的領導者,可以與他討論任何流程或情境的任何環節。領導者必須為自己塑造出一種形象,允許任何人對自己提出問題,不分時間,不論話題。信任的表現是任何一名領導者發揮作用的基礎所在。

  納入:如果發生了某種情況,需要領導者允許其他員工參與決策、討論或審議的過程,而這名員工的行為卻是避免眼神交流、假裝他們並不關注、謊稱很忙或是極力忽略這項請求時,這反映了這個組織內部的領導工作的何種狀態?所謂納入,就是包含和邀請他人參與制訂決策並採取行動參與這一整個流程中的一個(或全部)環節。在組織內部,納入是一種有意識的社會融合行為。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創造了那些「與傑克共進早餐」的機會,這些早餐時光在整個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內部都有一種傳奇色彩,因為它們同時為員工和傑克雙方提供了向彼此請教的機會。這種做法正是納入屬性的完美體現。

  共情:如果作為一名領導者,你有能力讓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處境,那麼你所展現出的這種屬性就是共情。遺憾的是,這是五種養成屬性中最容易遭到忽視、誤解和罕加利用的一種。如果有更多的領導者能夠做到對他們團隊成員共情,職場氛圍將會變的更加快樂。2007年,創新領導力中心(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簡稱CCL)發布了一份報告,分析了來自38個國家的6,371名領導者的數據。該中心發現,「共情與工作績效呈正相關。對於直接報告表現出更多共情心的經理,從他們的上級那裡得到的工作績效評價更高」。

  培養:在IBM於2010年對全球的700名首席人力資源官(CHRO)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中,研究人員發現,組織未來面臨的最為關鍵的一個議題,就是培養未來領導者的能力。其核心在於,培養領導力屬性與識別團隊中既有的人才有關。你個人和你的團隊都有哪些強項?這也是評估個人與團隊之間的人才差距的能力,確保你能夠積極填補能力上的漏洞。作為一名領導者,你如何能夠成功地判斷出你的人才層次,並採取必要步驟培養手下,便是其中的一項關鍵所在。若要成為一名具有培養能力的領導者,你必須持續留意著能夠在各方面提升團隊的機會。

  溝通:若要成為一名具有溝通能力的領導者,我們應該回想一下飛行總指揮金·克蘭茲(Gene Kranz)的事跡,他曾在美國宇航局(NASA)任職數十年,直到1994年退休。他是個十分機靈的人,能夠在說服他人、清晰表達和解釋的同時,傾聽他人講話,展現同情,表達自己的感受。有太多的領導力相關書籍都斷定,溝通行為意味著開放、透明和一致性。這些特質固然都是擁有溝通能力的關鍵素質所在,但是,一名領導者還必須是具有說服力、感性、率直,並且是一名真正的傾聽者。在美國宇航局度過的幾十年裡,克蘭茲充分運用了一種既耿直又善良的領導方式。他是能夠充分理解溝通屬性的領導者的完美代表。

  這些養成屬性推動著領導者與其團隊之間的關係建設和理解,無論其團隊規模大小。這些養成屬性提供著養分和基礎,幫助一棵樹苗不斷成長和達到新的高度,就像謝爾曼將軍樹那樣。缺少這些屬性的話,必然會導致發育不良,領導模式的表現即使未及失職,也是平庸無能的。養成屬性讓領導者具有人性,讓整個組織具有合作精神。

  但願那些領導力培養項目能夠在培訓第一天的一大早就先展示謝爾曼將軍的照片,以這種方式提升領導力屬性及行為。也但願那些企業高管們能夠開始意識到,領導力可以被當作是一棵樹來看待。如果一名領導者開始「養成」、「身為」和「超越」,我堅信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與國際維度開發公司所披露的那些數字將會出現穩定的增長。

  又及:查看「樹幹」(「身為」領導力屬性)和「枝葉」(「超越」領導力屬性)相關內容,完整了解我們的整個隱喻。

本文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世界最大的榕樹,擁有250年的歷史,一棵樹佔了整片山頭
    沒錯,就是榕樹,榕樹自古就有「獨木成林」的美譽,今天小芸就帶小夥伴們領略這世界上最大的樹,它就是孟加拉的一種榕樹,這棵樹的樹冠可以覆蓋十五畝左右的土地,一個樹冠可同時容幾千人在樹底下乘涼。你們能想像的出它到底有多大了嗎,然而它還擁有250年的歷史,孟加拉榕樹不但枝葉茂密,從下面看你覺得就像一片樹林,其實它卻是一棵獨立的大樹,它能由樹枝向下生根,樹根都奇形怪狀,枝條上面都懸掛在半空中,這種樹根也叫做「氣根」,這種氣根也會扎入土中便可形成新的樹幹,之後會不斷的擴展,這棵榕樹最多可有4000多氣根,一次能夠容納上千人乘涼,印度人還專門在這裡開辦了一個各種買賣的場所
  • 【三秦文學】村北頭的那棵樹
    我們村北頭有一棵很粗的核桃樹。自我記事起,那棵樹的主幹三個大人合起來都抱不嚴實,枝葉伸展得非常廣闊,能佔五十多平方米地,核桃樹本身生長周期長,長得慢。據村裡的老人回憶,他們小的時候這棵樹就已經有兩個人抱起來那麼粗了。
  • 長在樹枝上的樹根,榕樹的「鬍子」有什麼作用?
    巴金先生在《鳥的天堂》曾經這樣寫道:「一棵大樹有著數不清的枝丫,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一直垂到地上,進了泥土裡,一部分的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躺在水上一樣。」,沒錯,我們看到的榕樹鬍鬚,就是榕樹發達的氣生根。氣生根顧名思義,就是植物在空氣中生長出來的根系,那麼榕樹為什麼會長出如此特別的氣生根呢?
  • 作文園地:我家是棵樹
    媽媽是樹根。記得有一年,徐州大地爆發了一場流感疾病,沒想到平時壯壯的我卻也成為流感大軍中的一員。一天清晨,我剛出家門,就打了幾個噴嚏,心想不會是感冒了吧,果然不出所料,下午一放學,我就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家裡走。一進家門,我就躺在沙發上直哼哼,媽媽走過來摸了摸我的額頭,不禁失聲叫道:「好燙呀!「又拿來溫度計量了量,39度!
  • 這棵樹獨木成林,僅一棵樹就佔地15000平方米,你知道是什麼樹嗎
    自然界的每一片森林都由成千上萬不同種類的樹木組成,構成綠色生態圈,使許多動植物繁衍, 一棵樹的體型無論多大,都不佔面積,頂多是發達的根系在地下蔓延, 你聽說一棵樹就構成森林的奇景嗎?這種現象也被稱為獨木成林,是非常罕見的自然景觀, 一棵樹是個體,形成了巨大的森林, 印度地區有大面積的植物園,從外面看植物園的樹木非常繁茂,枝葉非常濃密, 很多遊客第一次來這個植物園,以為這是森林,種了很多樹, 其實看起來像一片青森,但這裡只有一棵樹。
  • 世界7種獨具特色的樹木,其中一棵外表充滿各種顏色,十分有特點
    在世界上就有7種獨具特色的樹木,大家知道哪一棵呢!五彩斑斕的樹這種樹生長在北半球,它與其他的樹不同。普通的樹木只有一個顏色,而這棵樹卻是五顏六色的。在它生長時,樹皮的顏色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最開始是淺綠色,到棕色,再到最後的紅褐色。總而言之,這棵樹的外表充滿了各種顏色,看上去十分有特點。
  • 兩棵樹紮根巖石縫,一棵120歲,一棵150歲,不同品種卻親如夫妻
    一棵樹,都能活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比一座城市的歷史還要長久。所以,很多千年古樹,成了一道旅遊風景。在廣西南寧,有兩棵樹,比較特別。這兩棵樹紮根在巖石縫裡,一棵120歲的樸樹,一棵150歲的榕樹,明明是不同的品種,卻枝葉相連,親近如夫妻,被稱為夫妻樹。
  • 教師系列之二:樹根精神贊
    眾所周知,一粒樹種從破土而出及至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需要不斷地吸收樹根給予的養分;同樣一個人的成長,也需要教師長時間的辛勤培育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然而,人們總是喜歡讚美那些鬱鬱蔥蔥、高大挺拔的樹木,而沒有多少人想到那深埋在地下、不為人所知的樹根;同樣,許多人總是羨慕各行各業的傑出人才所作出的成績,很少有人想到那些戰鬥在幼兒、小學、中學乃至大學第一線默默奉獻的教師。為什麼呢?
  • 裝修飯店門前倒下一棵樹 是自然還是」非自然「
    裝修飯店門前倒下一棵樹 是自然還是」非自然「 2014-10-31來源:瀟湘晨報  10月31日上午,井灣路湖南科技職院附近,一棵馬路邊的香樟樹連根倒地。在園林局工作人員將樹重新種回後,一名附近居民卻表達了自己的質疑:這棵樹正對著一家裝修中的飯店,到底是自然倒地還是人為推倒?   10月31日上午,井灣路湖南科技職院附近,一棵馬路邊的香樟樹連根倒地。在園林局工作人員將樹重新種回後,一名附近居民卻表達了自己的質疑:這棵樹正對著一家裝修中的飯店,到底是自然倒地還是人為推倒?
  • 《普賢行願品》5: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
    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菩薩智慧花果。比如在曠野沙漠中長著一顆巨大的樹,如果樹根能得到水的滋潤,則枝葉花果繁茂。
  • 樹根理論之人際關係學習篇
           對於樹根理論,可以運用到關於任何的學習中。大家可能有點陌生,我解釋下,所謂樹根理論就是對於一切事物來說最基礎的一面,沒有基礎就沒有後續的一切的延續、生長和發展以及成果等等。大家想像下,對於一顆數,樹根是基礎,而後才是樹幹,而後才是枝葉。所以這是為什麼我們學習和做事都要有個起點,不然就會亂。
  • 農村大爺家住地窨院,門前一棵樹樹根長得像條龍,說怎麼都不會賣
    攝影師和朋友討論來討論去,百思不得其解。可能是聽到門口有人,從地窨院的甬道口走出來一位大爺,向我們熱情地打著招呼。經過寒暄,我們了解到大爺姓丁,今年76歲,和老伴兩個人住在這個院子裡。丁大爺有一兒三女,各自成家都有了自己的生活。「我現在的老伴是十幾年前再婚的,前面的老伴因病去世了。」
  • 你以為這是一片森林,其實它是一棵有250年歷史的樹
    在這座植物園內,有著全世界最大的一棵榕樹。這棵樹已經有250年的歷史,它的圓周330米,佔地面積約14000平方米,這棵樹可以同時容納上千人乘涼。從遠方望去,你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片森林,但它就是一棵樹。這種榕樹又叫做孟加拉榕樹,這種榕樹的樹冠能夠覆蓋大範圍的土地,比一個足球場的面積還要大。
  • 誰是那棵樹
    穿過被黃荊枝、野棗樹和茅草完全侵佔的小路,來到已經完全看不到當年痕跡的學農園地,發現這裡已經完全被馬桑樹佔領了,偶爾能夠發現兩棵在馬桑樹踐踏之下的梨樹,都是又低又矮,葉子雖然還算蔥蘢,但是比當初栽種的時候還小,完全是陽光和營養不良,像非洲飢餓的孩子。穿過濃密的荊棘,我們居然沒有發現一棵長勢良好的梨樹,我只好安慰他們說:「長成馬桑樹也好,不管什麼樹都好。」
  • 樓頂樹根「鑽」水管樓下住戶水漫陽臺
    更確切地說,是管裡野蠻生長的樹根堵住了水管。&nbsp&nbsp&nbsp&nbsp當日下午,記者來到蒙女士家中,看到蒙女士正與母親、兒子忙著把陽臺上的積水往外倒。蒙女士說,當天12時30分左右,滂沱大雨下一陣子後,陽臺上的地漏便開始迅猛冒水。水線很快就跟客廳木地板持平。
  • 世界最大的榕樹,曾有6000多人一起乘涼,一棵樹霸佔了整個山頭
    導讀:世界最大的榕樹,曾有6000多人一起乘涼,一棵樹霸佔了整個山頭不知不覺夏天已經到了,如今外面的天氣可以說非常炎熱,要說在夏天最舒服的事情是什麼,小編覺得一定是在樹下乘涼了。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