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海然,歡迎閱讀我的科學文章,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哦!在我們讀過的很多童話故事裡,每當說到榕樹,都會把榕樹描述成榕樹爺爺,長了很多又粗又長的鬍鬚,但是如果大家真正見到過在熱帶雨林中生長的榕樹,一定也會注意到,從榕樹高高的枝幹和樹冠裡,有數不清的又長又直的鬍鬚垂下來,一直深入到地下。那麼榕樹爺爺的這些鬍鬚到底是什麼呢?巴金先生在《鳥的天堂》曾經這樣寫道:「一棵大樹有著數不清的枝丫,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一直垂到地上,進了泥土裡,一部分的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大樹躺在水上一樣。」,沒錯,我們看到的榕樹鬍鬚,就是榕樹發達的氣生根。
氣生根顧名思義,就是植物在空氣中生長出來的根系,那麼榕樹為什麼會長出如此特別的氣生根呢?在熱帶雨林潮溼炎熱的氣候裡,榕樹們在充足的陽光雨露滋養下發育得非常迅速,它們盡情的伸展著枝丫,很快就支出了茂密的樹蔭。然而相比於可以快速生長的樹枝和樹葉,榕樹主幹的生長速度卻相對緩慢,樹根從土壤中吸取的營養成分,並且向上傳輸的速度來不及供應快速生長的樹冠,這個時候榕樹的枝幹就會長出很多的氣生根。這些氣生根盡情的從熱帶雨林潮溼的空氣中獲取氧氣和水分,並不斷地向下生長,一直深入到泥土之中,吸收氧分的同時,也可以對生長出來的汁液起到一定的支撐和加固的作用。
所以與其說榕樹的氣生根是它們長出的鬍鬚,倒不如說這是榕樹在為了適應環境,向外生長擴散的腳。正是因為有這些特殊的氣生根,一棵榕樹可以蔓延擴散非常大的面積,遠遠地看上去就像是一片茂密的樹林,《鳥的天堂》裡所描述的便是這種獨木成林的神奇景象,文中的主角正是一棵生長了500多年的大榕樹,在500多年的時間裡,這棵榕樹不斷地伸出枝葉,再從枝葉裡紮根向下,終於利用他發達的氣生根長成了腳,走遍了整個小島,也使我們看到了獨木成林的神奇景象。可是這樣神奇的景觀,也透露出了熱帶雨林中榕樹植物鮮為人知的一種生存策略,那就是絞殺現象。
在許多故事中,榕樹也有著這樣一個令人膽戰心驚的名字,榕樹殺手,這就要從榕樹種子的傳播萌發開始說起,榕樹的果實有一個大名鼎鼎的親戚,它就是無花果。和無花果非常相似,榕樹也沒有開出明顯的花朵,看起來就像魔術師一樣,直接在樹上長出了果實。然後果實逐漸長大,直到鮮豔成熟,成為我們可以食用的果實,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開花的現象,也看不到由花到果的轉變,難道它們真的會魔法嗎?其實無論是榕樹還是無花果,它們都是有花的,而且它們的花還不止一朵,它們是許許多多的花聚集在一起,與單獨開一朵的單花相比,這一類花被稱為花序,而只要我們縱向切開一個無花果,你就會明白無花果無花的秘密了。
無花果和榕樹的花序非常特殊的一點在於,原本生著小花的花座向外延伸擴大,反而將所有的小花包入了花座之中,花序中所有的小花就在花座的包裹下生長了。而我們能看見的,只有與未來成熟的果實幾乎一模一樣的花序在樹上萌生長大,這樣一種特殊的花序就叫做隱頭花序。原來它們的花再和我們玩捉迷藏呢,它們藏得如此的隱蔽,我們當然很難發現它。說完了榕樹的開花結果,現在我們再講回榕樹種子的傳播。當榕樹的隱頭花序成熟以後,榕樹的種子就被包裹在花座裡面,種子的表面還具有難以消化的種皮,鳥兒吃了榕樹的果實,卻不能消化裡面的種子,仍有生長活力的種子便隨著糞便被鳥兒排出來,遇到合適的環境就會生長萌發。
也就是這樣,榕樹的種子可以通過鳥類傳播擴散到很遠很遠的地方。有的時候鳥兒將榕樹的種子帶到其它植物的枝幹縫隙裡面,種子便在那裡萌發生長,長出了強壯的氣生根,氣生根蔓延向下,最終會包裹住整株宿主植物。隨著榕樹植物的生長壯大,可憐的宿主植物枝幹的生長空間,不斷被榕樹發達的氣生根掠奪,並最終死於其強力的絞殺之下。有時我們看到熱帶雨林的照片,會見到榕樹植物主幹部分,發達的氣生根盤繞形成了一個圓柱形的空桶,其實這樣的空桶結構,就是榕樹植物的宿主植物被絞殺死亡,最終腐爛消失以後,留下的一種貌似空桶的遺蹟。
榕樹的近親無花果就比它溫柔親切得多了,並不會出現這種絞殺現象,其實榕樹和無花果都屬於植物王國中的桑科大家族,而提起桑科,我們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肯定就是桑樹了。桑樹不僅可以結出美味的桑葚,在我們千年的絲綢文化中,採桑和養蠶更是密不可分。而不僅僅是桑樹,我們熟悉的構樹、菠蘿蜜也都是桑科家族的成員,聽到這裡你是不是也想去發現身邊更多的桑科植物了?那麼我們今天的文章到這裡結束了,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海然,或者有什麼想法,也可以在評論區評論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