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項技能或能幫助孩子們應對COVID-19所帶來的焦慮

2021-01-10 MedSci梅斯

目前關於COVID-19的新聞可謂是鋪天蓋地,儘管經歷COVID-19的流行讓人感覺非常困難,但對於受過教育的成年人而言或許要比兒童容易得多,成年人會通過生活經驗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而且其中一些觀點還能幫助我們渡過難關,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COVID-19的流行是如何影響那些並沒有觀點的兒童的,而且當許多孩子準備返校或者與其他孩子一起開始上網課的時候,這個問題尤其需要研究人員來考慮了。

當孩子們發現身邊的成年人並沒有完全理解某些東西(比如COVID-19,因為我們不能完全保證孩子們的安全)時,他們或許會感受到一些無助感,同時不安全感和恐懼感或許會在其體內佔據上風,於是乎孩子們就會開始認為這個世界是一個危險的地方,而生存的唯一方式就是防衛,或者更為糟糕的是:變得有攻擊性。

當孩子們經歷這場危機時,他們完全不必害怕,但作為父母,我們必須引導他們正確對待這次疫情,我們必須教授他們擁抱所有人的力量,並做出更好的選擇。作為父母、老師和公民,我們完全有責任為孩子們提供保護環境,限制暫難的發生並強調責任和控制。

圖片來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

以下有四項技能,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教給我們的孩子:1)對危險食物的認識,我們經常會告訴孩子們,過馬路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們也總是會說,走人行橫道,遵守交通紅綠燈並時刻看兩邊過往的車輛,同樣地,我們也可以將COVID-19視為外邊的東西,就好像一輛飛馳而過的汽車一樣,其是能夠預防和避免的,而通過我們的選擇完全會影響最後的結果;2)做好選擇,戴上口罩,遠離別人,如果接觸他人觸摸過的東西一定要及時洗手,雖然這樣做並不能保證絕對安全,但也能大大降低患病的風險,同時這也能為孩子們提供一種控制杆和能力,孩子們也會了解到,遵守規則是保持安全的一種方式,這個世界雖然有很多危險,但我們仍然可以創造一個健康和積極的環境;3)尊重他人,在公共場合我們需要佩戴口罩來保護其他人,包括父母、爺爺奶奶、鄰居和朋友等,而不戴口罩則會體現出對他們的不尊重,COVID-19也可以成為教育孩子們的工具,幫助孩子們養成注意個人防護同時也避免影響他人的習慣;4)學會接受模稜兩可,如果我們不知道也並沒有關係,社會的很多東西都是建立在有可能了解一切的前體下,即一切也有可能被理解,但聰明的人明白沒有人知道一切。

科學家們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夠理解病毒如何形成、突變以及擴散的,而要深入理解疾病發生的機制及新型療法如何開發或許還需要幾十年的工作經驗;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們需要經過幾十年的訓練來共同解決問題,我們只需要保持謙卑和信任就能接受這一點,我們應該時刻告訴孩子們,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把所有的事情付諸實踐都是可行的,儘量減少對COVID-19的討論,直到真正有話要說的時候,而這種情況不會每天都發生,當人們進行討論時,我們或許還有很多事情來做從而降低我們和他們被感染的風險。在解決問題上我們應該保持一定的同情心,而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做出明智的選擇,不要恐慌,這樣就能培養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定的生活技能,這些技能不光在疫情發生期間有用,而且還會持續孩子一生。(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Helping Children Cope

【2】Talking with children about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3】CDC calls on Americans to wear masks to prevent COVID-19 spread

【4】4 tips to help kids to cope with COVID-19 anxiety

相關焦點

  • ICRC急救專家反思COVID-19疫情下的急救教育
    這導致急救教育者無法恰當地培訓數以百萬的志願者,讓他們學會如何應對COVID-19,如何保護他們自己及其家人和社區的安全,而且還限制了關於恰當使用個人防護設備信息的共享。自從COVID-19爆發以來,數字媒體、學術資源和報紙在世界各地以不同的語言提供了涉及許多教育主題的大量信息和教育材料,其中包括急救內容。
  • 如何幫助孩子應對情緒焦慮
    目前,新冠病毒引起了相當多的情境焦慮。以及種族主義和警察暴行帶來的社會動蕩特別是在美國對於有色孩子來說,情境焦慮變得更加複雜。我如何識別兒童或青少年的情境焦慮?通常,焦慮症可能伴有以下一種或多種症狀。這是父母考慮的一些指導:1.如果情況也影響到您,請多保重我們都被突然的,意外的,有時是毀滅性的新聞事件所震撼。
  • Nat Med:科學家們呼籲採取全球應對措施,保護COVID-19疫情大爆發...
    2020年4月12日訊/生物谷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2020年4月8日,一篇發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的標題為「COVID-19 in humanitarian settings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past epidemics」的評論性論文呼籲採取全球應對措施,保護COVID-19疫情大爆發期間最脆弱的人群。圖片來自CC0 Public Domain。
  • 考試焦慮應對攻略:3招搞定孩子們的考試焦慮
    在面對考試的時候,總是覺得還有很多沒有準備好,自己是準備不充足就去考試;4)TA們往往過高的估計考試的難度,過低的估計自己所積累的知識沉澱;這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印象:我很努力的學習了,但是考試的結果還是這麼差,這會造成巨大的挫敗感,影響孩子的自信心。有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掌握應試策略技巧的程度越高,考試焦慮越低。
  • 這所「魔法」幼兒園,是如何快速幫助孩子們克服分離焦慮的?
    很多祖父母和媽媽在孩子入園前全身心陪伴他們,在孩子邁向更廣闊天地的這一剎那,他們的不舍和難過、擔擾和焦慮可想而知。為此,老師們準備了兩個「法寶」。法寶一:一對一家長會暑期CASA的老師們提早返回幼兒園,精心布置環境,開始準備和新家庭的第一次見面了。
  • 孩子培訓班費用太貴,焦慮老爸這29項技能,哪個能提高收入呢?
    昨天被一件事情深深觸動了,老婆要給孩子花4000塊錢報名天津幼兒春晚。說實話,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這個數字有點高了,承受不起。自從上幼兒園後,就開始給孩子報各種培訓班,周一到周五去幼兒園,周六周日培訓班各種趕場,不知道孩子累不累,反正大人挺累的。
  • 讓孩子遠離焦慮:3個方面了解焦慮的各種表現,幫助孩子應對焦慮
    作者在書中,為家長們提供了完整的解決孩子焦慮問題的流程,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家長疏導孩子的焦慮。而這些方法就像是學習閱讀或者數學一樣,對孩子來說,是完全可以掌握的。首先我們要幫助孩子建立另一個習慣的想法,這個想法要更加真實,不會引起他們的不安。比如,學校要組織出去春遊,孩子會覺得很危險,有咬人的大狗,有蟄人的蜜蜂,所以他問媽媽能不能不去。
  •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走出焦慮?
    放慢日常生活節奏以減輕焦慮症孩子的整體壓力是一個好方法,不過父母不能保護自己的孩子免受焦慮症的困擾,他們能做的是幫助自己的孩子學會控制焦慮感。設定明確的期望對焦慮症兒童與非焦慮兒童的預期和要求保持一致,自然很重要,不過對焦慮兒童來說,節奏放慢一些,並作些調整可能會更有幫助。例如,你的其他孩子可能希望參加所有的生日聚會,但有焦慮症的孩子卻想迴避。在這種情況下,帶孩子參加小型聚會可能會有幫助,因沒有彈跳房,響亮的音樂等等即刻能觸發焦慮的因素。
  • 開學在即,孩子入園難!4項準備,幫助孩子順利應對入園挑戰
    作息 儘量保持孩子的作息時間與幼兒園一致,這有助於幫助孩子儘早適應幼兒園的作息安排。● 年幼的孩子需要足夠的睡眠。一般來說 3~5歲的孩子每天晚上需要 10 個小時的睡眠,中午還需要 30~90 分鐘不等的午睡或休息時間。所以上幼兒園前要幫助孩子制訂作息時間表,每天在規定的時間準時上床睡覺。
  • 孩子入園前,家長要做好這4項準備,避免入園焦慮的產生
    幼兒園是孩子人生中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孩子上幼兒園的年紀正處於習慣、性格等多種能力養成的關鍵時期,而且又是孩子人生中第一次離開父母生活,幼兒園好比一個小社會,當孩子第一次步入社會一定會出現諸多不適,所以家長要在孩子入園前做好這4項準備,避免孩子產生入園焦慮。
  • 眼科行業的商界領袖們如何應對全球流行病COVID-19
    醫生們不得不適應使用遠程醫療來管理病人,而不是想出辦法讓病人進入辦公室——這可能幾年前就應該發生,COVID-19成為了催化劑。一些醫療機構正在尋找一種平衡這種變化的方法,與去年相比,報告了更多的屈光和選擇性手術。在行業方面,儘管由於缺乏資金或無法在封鎖條件下進行臨床研究而放緩或推遲,但仍有大量創新和創業活動。
  • 如何幫助孩子遠離焦慮?這本書能告訴你
    其實不然,孩子因為與家人分離所表現現出的哭泣就是一種焦慮心理的表達。作為家長,如果您想要幫助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遠離焦慮,那麼《讓孩子遠離焦慮:幫助孩子擺脫不安、害怕與恐懼的心理課》這本書將為我們提供一些有意義的方法與指導。通過這本書的閱讀,我們大體可以解決以下三個問題:1.焦慮的根源是什麼?
  • 如何應對新冠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創傷?
    今天的文章標題是」A world of trauma: How to grapple with the psychological scars of the pandemic「,講了如何應對新冠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創傷。
  • 這六招幫孩子應對幼兒園分離焦慮
    皮哥在總結自己的經驗,與在幼兒園做老師的朋友探討以及查閱資料過後,給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能夠幫到大家。2如何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呢?孩子天生具有很強的感知能力。當孩子發覺到我們對於他們上幼兒園這件事也有著擔心和焦慮的時候,他們會產生更大的恐懼。
  • 教孩子學會面對「焦慮」:一項被忽視的生存技能
    文:陳乙文我們的孩子如何應對自己的「焦慮」和「恐懼」?可能很少家長會去仔細想這個問題。學習如何解決正常的焦慮與恐懼,是家庭教育內容的空白。首先打算講讀這本好書——《讓孩子遠離焦慮:幫助孩子擺脫不安、害怕與焦慮的心理課》。
  • Suffering from COVID-19 anxiety?Here's what you can do
    今早為本科生《時文閱讀》教學選擇材料瀏覽新聞的時候,在下面連結看到此文,特此分享,希望不只是對大家應對新冠疫情期間的焦慮有用,而且對大家尋找和閱讀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提供參考
  • 【好書推薦】《讓孩子遠離焦慮》
    當家長學會了焦慮形成的原理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他們就不會感覺束手無策,不會被孩子們鋪天蓋地襲來的恐懼和焦慮所淹沒。教會兒童應對恐懼和焦慮是刻不容緩的事,這些技巧與數學知識、閱讀技能和騎車技術一樣,都需要掌握。就好比交給孩子一部關於情緒的操控手冊。這才是給予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 如何陪伴孩子應對分離焦慮
    每年這個階段,我都會接到很多媽媽的諮詢——如何應對小朋友們的分離焦慮呢?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什麼是分離焦慮以及我們怎麼提前做好準備。分離焦慮絕不僅僅存在幼兒孩子身上。我們看看小朋友剛入園那幾天揮淚送別的家長,或者是恨不得把幼兒園的欄杆掰斷,拿著手機屏幕想每分每秒都把孩子的喜怒哀樂錄下來的家長們就知道,分離焦慮也在我們成年人身上發生。我們為什麼會產生分離焦慮呢?本質上講,人都是渴望情感聯結和確定性的。這兩者都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而安全感是基本生存需要。
  • 如何緩解孩子的考試焦慮?心理專家提出實用方法,應對焦慮與壓力
    孩子上小學後,會經歷大大小小的考試,有的孩子應付自如,有的卻將考試視同洪水猛獸,憂心忡忡,父母百般安慰,也無濟於事。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緩解考試焦慮呢?臺北臨床心理師公會常務理事陳品皓先生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細解析,並提出了許多切實有效的方法。
  • 孩子出現「分離焦慮」,父母應該怎麼辦?4招幫助孩子排解焦慮
    三、不能正確應對孩子的「分離焦慮」,不過這件事看上去是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其實卻沒有那麼簡單,這是孩子情感的表達,也說明孩子需要父母,如果父母沒有好好處理這件事,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如果父母不能正視孩子的分離焦慮,而總是逃避和欺騙,會導致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在以後的日子裡,孩子感到害怕時,不再會去找自己的父母,而是會尋找其它方式,這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