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園服務進軍社區團購,盯上大白菜的巨頭又多了一個

2020-12-20 華爾街見聞

同為房企四巨頭品牌物業,融創物業、恆大物業才剛剛掛牌上市,碧桂園服務儼然已成為資本市場更老練的操盤手。

12月11日,碧桂園服務公告擬再度配股,籌資額高達77.5億港元,這是其2018年上市以來的第三次融資。

拿到錢的碧桂園服務大舉收併購,以此作為規模擴張和開拓版圖的武器。而這一回,碧桂園服務又為吸納資金找到了新由頭:加碼社區團購與城市服務。

今年以來,以碧桂園服務為首,號稱現金流充沛的物業公司頻頻配股融資,背後是物業新股供給密集,而市場資金有限,各家公司紛紛找機會「抽水」,再去收併購,似乎越來越演變成一場場資本遊戲。

一邊融資一邊「畫餅」

根據公告,碧桂園服務擬配售1.73億股,佔擴大後股本比例約5.90%;每股45港元,較12月10日收盤價折價9.46%,預計募資淨額約77.45億港元。

值得關注的是,77.45億港元,是迄今為止物業公司規模最大的一次配股融資,也是這家物業龍頭上市以來的第三次融資。

2019年1月,上市僅半年的碧桂園服務,以先舊後新方式配股募資19.39億港元;今年4月,又通過發行可換股債券募資近40億港元。

加上本次配股募資總額約136億港元。這也使得兩年前以介紹方式上市的碧桂園服務,融資額度不輸於今年高位入市的恆大物業、融創物業,以及華潤萬象了。

事實上碧桂園服務並不缺錢,截至中報,其帳上躺著約百億銀行存款和現金。

碧桂園服務財務長黃鵬稱,原則上未來一年不會再融資,但又留下一線轉圜餘地:如果可轉債不能轉股,則有可能再補充融資5億美金。

多次融資後,這家龍頭開始大舉擴張。上市當年,公司就連續收購了5家物業管理公司。2019年,又相繼收購港聯不動產、嘉凱城物業等,今年還有多項併購計劃。

碧桂園服務還給投資者拋出了更多藍圖。華爾街見聞獲得的一份投資者電話會議紀要顯示,公司稱本次配售是為了「儲備好現金子彈」、「要擁抱新經濟」,大力發展社區團購城市服務等新業務。

這份紀要顯示,社區團購模式需要投資物流等基礎設施,需要通過「燒錢」來培養用戶習慣;城市服務方面,也需要在科技領域持續投入,以佔據未來競爭的制高點。

此前,碧桂園服務總經理李長江透露,要用五年時間做到1000億營收 ,而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營收為 62.71 億元,預計全年超百億。

當下碧桂園服務的營收主要仍是物業費。而如果單靠物業費,顯然無法達到「5年翻10倍」目標,社區增值服務和城市服務成為其寄予厚望的增收手段。

管理層預期,社區團購未來三年GMV或超500億,可獲得超過50億的酬金性營收;城市服務預期明年營收超40億元,後年營收增長超100%,達到100多億元。

不過,12月11日晚人民日報評論社區團購說,別只盯著「幾捆白菜」,要看到科技創新的星辰大海。網傳網際網路巨頭紛紛表態退出,社區團購似乎要涼了。碧桂園服務的戰略估計也要調整。

新銳接班人的資本運作

作為物業股龍頭,市場給予碧桂園服務的估值非常高,最新的滾動市盈率約55倍。

在資本市場橫衝直撞兩年有餘,碧桂園服務的市值已從上市首日的250億港元,上漲至最近的1367億港元,是唯一一家市值超千億的物業股。

這與碧桂園服務的實際控制人、大股東楊惠妍密不可分。與其他大多數物業公司不同,碧桂園服務的母公司並非碧桂園,而是楊氏家族。上市時,楊惠妍持有其超過50%的股份,是絕對控股的大股東。本次配售事項完成後,楊惠妍持股從52.59%,稀釋到了49.49%。

在資本市場,楊惠妍顯然比她的父親楊國強更長袖善舞。背靠宇宙房企碧桂園,楊惠妍及其夫婿陳翀,推動了家族企業從地產主業到多元化的轉型,以及新業務的資本化。

早在2017年,楊惠妍作為大股東,就已將碧桂園分拆出來的博實樂教育送上了納斯達克。

在房企分拆物業上市浪潮下,碧桂園的動作也很迅疾。2018年6月22日,原碧桂園物業公司改名碧桂園服務在香港上市,楊惠妍任該公司執行董事及主席,在推動公司成功上市的過程中功不可沒。

陳翀也在碧桂園家族的新業務和資本化中貢獻良多。碧桂園財報顯示,陳翀擔任碧桂園非執行董事、碧桂園董事局主席特別助理。如今,碧桂園的鳳凰優選、博智林機器人、科技小鎮等,也處處有楊惠妍夫婦的影子。

2018年12月7日,碧桂園公告楊惠妍已由公司副主席變成了聯席主席,與父親平起平坐。根據公告,經調任後,楊惠妍將負責協助楊國強處理集團日常工作,並負責集團的戰略投資及基於現有業務的新業務探索(例如新零售業務)。

在楊國強主舵時期,碧桂園趕上房地產行業規模爆發,2013年,公司首次銷售過千億,隨後四年迅速超過5000億,一躍而成行業第一。

如今楊惠妍夫婦掌舵的各項新業務,也衝到了各自賽道的前列,碧桂園家族的野心,可不只是想在房地產主業當老大而已。

只不過這個「老大」,除了規模和資本運作,還應該有更多的意義。

相關焦點

  • 碧桂園服務進軍社區團購 盯上大白菜的巨頭又多一個
    拿到錢的碧桂園服務大舉收併購,以此作為規模擴張和開拓版圖的武器。而這一回,碧桂園服務又為吸納資金找到了新由頭:加碼社區團購與城市服務。今年以來,以碧桂園服務為首,號稱現金流充沛的物業公司頻頻配股融資,背後是物業新股供給密集,而市場資金有限,各家公司紛紛找機會「抽水」,再去收併購,似乎越來越演變成一場場資本遊戲。
  • 幾捆白菜的生意 瞄準社區團購的「碧桂園服務」們
    如今輿論對網際網路巨頭們的隔空喊話,或將給社區團購澆上一盆冷水。據悉,阿里旗下哈囉出行擬放棄社區團購業務;隨後,美團和京東也相繼被傳出將退出社區團購。  而另一邊,以碧桂園服務為首的物業公司們,則在悄悄潛入。
  • 社區團購正影響菜籃子 網際網路盯上"幾棵白菜"要幹嘛?
    原標題:網際網路盯上「幾棵白菜」要幹嘛?   「限時秒殺,超低價。」——某社區團購小程序,打著廣告。   「這樣不行,價格不能低於出廠價。」——某糧油供貨企業,緊急發文。   這幾天,社區團購火了。
  • 電商巨頭進軍社區團購是不講武德
    蔣光祥  近日,隨著拼多多(多多買菜)、美團(美團優選)、滴滴(橙心優選)等網際網路平臺巨頭進軍社區團購的勢頭再起,一時間家門口的小菜市、小商鋪似乎岌岌可危起來,有聲音認為,認為國外的網際網路巨頭專研科技,做出了不少改變時代的巨大變革,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卻不舍蠅頭小利,現在竟然已經淪落到和小菜販搶生意,不講武德。
  • 資本介入下的社區團購正影響菜籃子,網際網路盯上「幾棵白菜」要幹嘛?
    ——某社區團購小程序,打著廣告。「這樣不行,價格不能低於出廠價。」——某糧油供貨企業,緊急發文。這幾天,社區團購火了。先是多家網際網路巨頭斥巨資進軍社區團購領域;接著《人民日報》發表評論稱——「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然後幾家供貨企業宣布嚴控供貨價格。
  • 社區團購,巨頭們的野心不止「菜籃子」
    編輯導讀:今年社區團購可謂是吸睛行業,先是巨頭紛紛入場,接著有文章指出社區團購侵害了小菜販的生意,不少供應商開始抵制社區團購,最近人民日報更是發表評論「網際網路巨頭應該在科技創新上有所擔當,別只惦記著幾捆白菜的流量」。社區團購的發展,似乎蒙上了一層薄霧,未來將走向何方?
  • 社區團購蹺蹺板:「團長」是關鍵,巨頭來收割
    不少玩家開始追隨他們的理念,不約而同的盯上滲透率不足10%的「菜市場」。幾番嘗試之後,無人零售店、無人貨架的需求很快被證偽,在燒錢百億遍地開花之後幾乎全軍覆沒。進入2020年,在新零售「套餐」中,只有生鮮電商這個賽道長盛不衰,卻又無人有顯而易見的突破。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爭搶的潘多拉魔盒
    (記者 葉菁)最近一段時間,全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都不約而同地颳起了「社區團購」的旋風,大幹快上:7月份,美團宣布成立「優選事業部」;8月份,拼多多旗下社區團購項目「多多買菜」上線;10月份,蘇寧菜場社區團購平臺在北京上線;阿里緊跟其後投資了十薈團,並布局盒馬參戰;另有媒體報導,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提出會親自下場帶隊,將帶領京東打好社區團購一仗
  • 社區團購火熱 巨頭們應該拼什麼
    原標題:巨頭們應該拼什麼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組織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美團、拼多多、滴滴6家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參加。會議提出,網際網路平臺企業要嚴格規範社區團購經營行為,嚴格遵守「九個不得」,包括不得低價傾銷、不得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不得利用數據優勢「殺熟」、不得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
  • 社區團購,網際網路巨頭的修羅場
    一位資深的社區電商運營者告訴陸玖財經,社區電商目前是不是一個偽需求,還不好說,現在在這個產業鏈上,最掙錢的就是供應商,各家都在虧,誰能燒到最後,才有機會,這個機會存在不存在也不好說,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留下一堆遺產,服務於其他商業模式。但是,誰能笑到最後呢?陸玖財經的答案很奇葩,也許會是短視頻。
  • 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在我們看到京東的入局的時候,社區團購早就是一片混戰了,今年7月,美團成立「美團優選」,正式進軍社區團購。三個月後,拼多多成立5周年慶祝活動上,拼多多董事長黃崢對買菜業務給予厚望:「它必然是個長期業務,且需好多年的全力長跑。」11月3號,滴滴CEO程維首次公開談及橙心優選:「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將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 萬科、保利、綠地、碧桂園跨界社區生鮮
    直至近年來藉助技術,將早期成立的保得利精選加以改造,入局目前生鮮零售的最熱賽道——社區團購。碧桂園:鳳凰優選、碧優選、小兔買菜碧桂園最早切入社區生鮮以「鳳凰優選」為開端。鳳凰優選是碧桂園於2016年正式推出的社區商店,主力店型多為100-200平米麵積門店。
  • 江瀚;京東也加入社區團購混戰?網際網路巨頭密集發力的社區團購真香?
    在我們看到京東的入局的時候,社區團購早就是一片混戰了,今年7月,美團成立「美團優選」,正式進軍社區團購。三個月後,拼多多成立5周年慶祝活動上,拼多多董事長黃崢對買菜業務給予厚望:「它必然是個長期業務,且需好多年的全力長跑。」11月3號,滴滴CEO程維首次公開談及橙心優選:「滴滴對橙心優選的投入不設上限,將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
  • 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進軍社區團購:菜市場開在手機裡
    當網際網路巨頭開始進軍社區團購,社區微信群裡的廣告和手機App裡的優惠券替代了菜市場熟悉的吆喝聲和殺價聲。人們只需在手機上提前預購,貨物會在次日抵達顧客選中的自提點。有的網際網路公司開始做社區團購的第一個月,開城數量就達到120個。11月底,一家網際網路巨頭宣布,旗下社區團購已覆蓋200個城市,最多的一天,在36個城市開店。
  • 巨頭下場,社區團購硝煙再起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社區團購一下子火爆起來,成為零售業最大的亮點之一,美團、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涉足其中。如今,京東也強勢進軍該領域。  12月11日,京東宣布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湖南興盛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盛優選)。
  • 巨頭下場 社區團購硝煙再起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社區團購一下子火爆起來,成為零售業最大的亮點之一,美團、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涉足其中。如今,京東也強勢進軍該領域。   12月11日,京東宣布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湖南興盛優選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盛優選)。
  • 社區團購,小商家如何反巨頭「圍剿」
    文/一劉(創新觀察者、創業分析師) 網際網路巨頭盯上社區團購,投入不設上限,對小商小販來說,無異於一場事關生計的「圍剿」。小商家一般都在小區周邊,甚至在小區裡面,這種近距離的優勢是當前的社區團購模式無法比擬的。 社區團購一般是晚上下單,早上到指定地點自提。對於買家來說,避免不了要下樓跑一趟,既然是這樣,到樓下或附近的菜市場跑一趟也沒多大的區別。 最重要的是,萬一需求變化,比如家裡來客人了,還是得上菜市場。
  • 法媒:冬儲大白菜,從中國社區團購開始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12月18日報導,原題:中國團購平臺成倍增長  我們在中國社區有了最新發現——團購發展勢頭強勁。鄰裡街坊通過微信聊天溝通後,得知最近的冬季蔬菜大白菜價格一路攀升。於是,很快就有人在微信上組建「超級白菜群」或者「不貴白菜群」。
  • 網際網路巨頭開啟燒錢賣菜大戰 搶佔社區團購風口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李春蓮 李喬宇近段時間以來,關於網際網路巨頭進場賣菜的消息不斷。12月1日,手機淘寶和支付寶在湖北地區上線「淘寶買菜」業務,採用社區團購模式。這是阿里巴巴首次向社區團購業務開放核心流量資源。
  • 巨頭爭奪社區團購藍海 網際網路新的風口到來?
    事實上,這樣一種以社區為單位的團購模式已經在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的二三線城市風靡。網際網路巨頭也瞄準了社區團購這一新的風口,紛紛下重金布局。目前,滴滴、美團、拼多多等巨頭均已「殺入」社區團購藍海。今年11月3日,滴滴總裁程維在內部會議上首次提到旗下的社區電商平臺橙心優選,並提出投入不設上限,全力拿下市場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