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聞APP月活破億,AI數據生態「戰力」幾何?

2020-12-25 驅動中國

「應對信息過剩的策略多種多樣,但歸根結底,本質上可歸為兩類:要麼是過濾,要麼是搜索。當信息變得廉價時,注意力就變得昂貴了。」—— 《信息簡史》作者:詹姆斯·格雷克

近日,國內網際網路數據商QuestMobile發布了最新的移動網際網路全景生態流量洞察報告,報告稱,2019年4月,移動網際網路月活連續兩個月環比下跌,但各網際網路玩家對移動流量的爭奪持續白熱化。

數據顯示,2019年4月國內移動網際網路MAU為11.36億,同步增速3.1%,環比微跌0.02%。在資訊類應用6月份的MAU排名上,騰訊新聞暫列榜首,今日頭條位居第二,新浪新聞以1.01億的月活位居第三;在全景生態用戶總量上,新浪新聞以4.1億用戶量位居榜首,UC資訊位居第二,騰訊新聞以3.2億用戶位居第三。

在如今信息爆炸式生長的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中,信息逐漸變得廉價,與之相反的是人們的注意力(流量)越發昂貴。在移動網際網路的下半場中,網際網路玩家們紛紛踏入流量爭奪的「新戰場」,而資訊類APP作為獲取優質資訊的移動端入口,自然是流量玩家們的「必爭之地」,在這場新的流量大戰中,生態布局和下沉市場的打法,成為搶奪流量的主要方式。

AI大數據賦能媒體運營,全景流量觸達全域用戶

在下半場移動流量的爭奪戰中,公共流量入口和私有流量入口成為流量爭奪的戰場,不同流量入口的生態組合式打法,成為玩家們搶奪流量資源的利器,並由此派生出不同的派系。例如,以騰訊、阿里、百度、字節跳動為代表的生態內容打法,以新浪、美團、京東為代表的生態流量打法,以及以拼多多、趣頭條為代表的市場下沉打法等。

其中,阿里騰訊百度以及頭條,通過對超級APP的平臺化效應的運營,以微信、支付寶今日頭條等超級APP為核心布局內容生態,通過APP+小程序+終端合作的方式形成生態流量體系。而以新浪為代表的生態流量打法則通過自獨立APP+小程序流量入口+終端廠商合作+H5等多渠道,實現全域流量的觸達。

在新的流量爭奪戰中,AI大數據的加持使得流量爭奪進入到「技術決勝階段」。以新浪新聞APP為例,作為老牌四大門戶的新浪資訊業務的沿承,新浪新聞APP在流量的爭奪中以AI大數據賦能媒體運營,通過人工智慧在熱點預測、內容生產、審核以及分發等方面的應用,實現媒體運營效率的提升和用戶體驗的優化。

「人工智慧的技術發展,依賴於人工智慧的算法和計算資源的能力,也就是算力,更大程度是依靠數據的豐富性和完整性,所以把數據使用到最好,才能提升人工智慧的效率。」新浪首席信息官王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數據顯示,目前,新浪新聞APP全景流量觸達下MAU已經突破4.1億,而龐大的用戶活躍意味著巨量級的數據分析和處理,數據能力成為AI賦能下媒體運營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內容生產的角度來看,在AI大數據技術賦能下,新浪新聞APP已經實現了人工智慧對熱點的預測,基於微博的開放數據以及全網數據,通過新浪「鷹眼」平臺的深度學習算法下的實時數據分析,對熱點事件實現預測,並及時推送給用戶。AI數據賦能下,新浪新聞APP月活實現了連續14個季度增長,最終破億。

在內容的生產與分發上,基於大數據的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使得形成一張捕捉熱點的數據之網,從而大幅提升了內容生產效率。如在內容的生產上,通過AI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新浪新聞APP財經頻道的7×24小時的不間斷播報。

AI對於媒體行業的顛覆,在於人工智慧對於人力的解放。在內容審核方面,新浪新聞APP的人工智慧審核系統以人力不可企及的高效性和準確性實現對敏感內容的快速過濾,保障內容的質量,對此王巍表示:「在當下這個時代,媒體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成為國內及國外都面臨的非常嚴峻的問題,在人工智慧、海量內容、海量數據的背景下,如何保證內容準確性和品質至關重要。」

事實上,以AI與大數據為連結節點,新浪構成了一條打通新浪新聞APP、新浪微博等業務的全鏈條數據通路,並通過AI技術實現了從內容生產到分發的全流程媒體運營的賦能提效,完成了AI使用場景在新聞傳播領域的全鏈路貫通,從實現全域流量覆蓋下的流量高價值轉化。

PGC內容聚合,精選+圈層化滿足多元閱讀需求

優質內容的生產是媒體的核心價值所在,在海量資訊的網際網路時代中,高質量的PGC內容在大量信息的淹沒下價值核心凸顯。移動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搶佔流量窪地的關鍵在於如何在滿足長尾閱讀需求的同時,以高質量的內容滿足用戶的深度閱讀需求,以實現內容對全域用戶的深層觸達。

對此,新浪新聞APP給出的解決方案是通過「精選」板塊的上線,滿足用戶深度閱讀需求,以PGC內容聚合的途徑,實現對於不同圈層用戶的內容觸達,讓即便是冷門或小眾的閱讀興趣也能得到充分釋放。在資訊需求的長尾端,大數據的支撐下,通過對用戶精準的數據畫像,並整合長尾興趣區間內的優質素材,實現內容上的精準推送。

精選思維下的內容分發機制,實際上是對於流量分層的現實給出的運營端的解決方案,而流量的分層的本質是需求的分層,可以說,新浪新聞APP通過對優質長尾內容的深度挖掘,滿足多元化的用戶對閱讀質量的需求。

此外,在用戶圈層化特徵愈加凸顯的當下,通過垂直領域對用戶的信息觸達,構建用戶與資訊平臺之間的關聯關係,使得資訊平臺本身成為垂直領域用戶的「資訊社區」,增強用戶與平臺之間的粘度。構建基於圈層文化的優質內容生態。

新聞的本質是信息對人的傳播和觸達,UGC的興起使得海量資訊時代內容爆炸式的增長,與此同時,UGC模式下,不少資訊平臺的內容生態出現低質化傾向,這成為了UGC平臺的阿喀琉斯之錘。

從本質來講,新聞APP的核心價值就在於優質內容的傳播,而這個正則是新浪新聞的差異化競爭力所在。

相比UGC模式下低質化內容的野蠻生長,PGC的內容聚合下的內容生態則更加健康,同時流量價值也相對較高,從以往的經驗上來看,由於UGC模式下完全算法推薦的內容生態相對較差,因而,以精選為核心,在垂直領域中對不同圈層用戶實現優質內容覆蓋的精選+垂直頻道+PGC內容聚合模式下,新浪新聞APP更具資訊核心價值和差異化競爭力。

人工×智能,堅守優質資訊核心價值

在過去的幾年中,算法推薦成為了資訊APP的「標配」,今日頭條的崛起似乎印證了資訊平臺迎來了「算法為王」的時代,而2018年內涵段子被封則使得優質內容重新回到大眾視野,純算法推薦下的資訊內容良莠不齊的「弱點」也暴露無遺。

「關鍵是要找到算法和人工的平衡點。我們的要聞頻道就是個不錯的例子,先做出優質內容,再結合用戶興趣去推薦優質內容,我認為二者應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並不矛盾。」王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事實上,資訊內容的大量湧現實際上導致了用戶對優質內容的選擇成本越來越高,新浪新聞APP以人工審核+算法推薦的方法,取長補短,在對用戶進行個性化推薦的同時,實現優質資訊平臺的核心價值。

在人工內容審核上,除了加強對人工審核的業務培訓,今年新浪還加深了與中科院在智能審核方面的合作。雙方共同研發人工智慧安全輔助平臺,研究內容傳播過程中的風險問題。

新浪以降低社會風險為主要考量,研究目標群體、傳播內容、傳播視角與模態,構建傳播風險評估標準,並通過智能安全輔助平臺提供內容安全、傳播安全智能風險評估輔助,提高人工審核效率,建立起全景式智能防線。

優質內容帶來「精選流量」,AI+人工智慧的方式明顯提升了新浪APP的流量質量。數據顯示,在6月份的新浪APP活躍用戶中,終端價格在3000元以上的用戶佔比達37.25%。另一方面,算法推薦與人工的有機融合,實現了基於用戶數據畫像的個性化推薦對全域流量用戶的覆蓋。

以智能化為觸點,新浪通過對垂直頻道的精細化運營和場景化運營,打造優質資訊消費空間,幫用戶節省了海量信息下的決策成本,在解決了用戶需求痛點的同時,實現了優質資訊內容價值。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新浪新聞APP以AI大數據技術為驅動,實現數據資源互通,從而實現流量池價值的升級,另一方面,優質內容在聚集效應下,重塑資訊內容生態,帶動資訊行業回歸價值核心。

結尾

作為曾經四大門戶網站之首的新浪,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依然走在行業的頭排,在AI大數據深度落地的趨勢下,新浪憑藉準確的判斷,在滿足了用戶對資訊價值渴求的同時,以技術變革引導行業核心價值回歸。在技術變革與核心價值的雙重推動下,未來的新浪依然可期。

相關焦點

  • 從新浪新聞App月活破億,看行業低增速時期的增長秘訣
    1999年7月13日,門戶網站中華網成為中國第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網際網路公司,爾後,新浪、網易、搜狐、騰訊四大新聞門戶網站開始稱雄整個中文網際網路,並且相繼上市,再之後,各種垂直類以及傳統媒體都紛紛開通網站,進軍數位化媒體。2012年3月,主打個性化推薦的今日頭條上線,移動新聞閱讀App也就此開始爆發。PC6下載站的數據顯示,目前各類新聞App數量多達1865個。
  • 新浪新聞app月活躍用戶規模突破1億
    根據Quest Mobile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新浪新聞app月活躍用戶規模破億,全景生態流量月活躍用戶規模超4.1億,MAU、DAU等關鍵數據連續14個季度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位居行業前三,增速遠超綜合資訊行業平均水平。
  • 重拳布局大垂直內容生態 新浪新聞app發力新車資訊服務
    從價格導向到需求導向及價值導向,從實用主義到個性化及定製化等,「新聞營養標籤」成為用戶選擇新聞資訊平臺和新聞內容的重要價值標準,「有意義的快資訊」和「有價值的慢新聞」成泛資訊行業新的挑戰。53v中文科技資訊  近期,新浪新聞app的一則品牌形象廣告——「我們的競品是時間」引發車友們的關注。
  • 新浪新聞app高考志願寶典 打造一站式高考志願服務
    大數據助推一站式高考志願服務新浪新聞app依靠其媒體基因和平臺專業權威性,針對考生備考、估分、志願填報等閱讀需求,在高考前夕第一時間上線「高考志願寶典」,將高校的報考相關大數據進行有機整合,為用戶打造移動的高考報告資料庫,通過院校查詢、專業查詢、院校及專業分數排行榜等具有高價值的參考信息,為用戶提供權威、即時、便利的高考資訊服務
  • 挖掘AI富礦 新浪新聞app「聽新聞」解鎖內容分發新姿勢
    作為智能媒體平臺,新浪新聞app也在語音資訊領域進行布局。此前,新浪新聞app的內容就曾接入小米音箱,近日,新浪新聞app又推出了基於AI語音技術的新功能——「聽新聞」,用戶點擊推薦頻道左上角的語音播報圖標,即可收聽由AI播報的新聞音頻。
  • 與時間賽跑新浪新聞app新車資訊搶先看
    相比垂直類汽車資訊app,新浪新聞app作為綜合資訊平臺,內容上有著天然的全面、即時、高效等優勢。新浪新聞app汽車頻道,從購車的各個環節出發,為用戶提供一站式選車、購車全流程資訊服務,幫助用戶從紛繁龐雜的資訊中,快速篩選出高價值內容。
  • 新浪新聞app上線「聽新聞」功能 碎片時間掌握熱點動態
    近日,新浪新聞app新版本上線了AI語音播報新聞功能,用戶點擊推薦頻道左上角的「音頻」圖標按鈕,即可進入「聽新聞」界面,收聽24小時內發生的重大新聞動態。該功能打破了新聞傳播以視覺接受為主的模式,通過解放雙眼的AI語音技術,方便用戶在各種碎片時間和場合高效獲取新聞資訊。
  • 新浪新聞app上線「抗肺炎」頻道,聚焦疫情實時動態
    打開新浪新聞app,即可看到頂部導航新增的「抗肺炎」頻道。  對於人們最為關心的疫情最新進展,「抗肺炎」頻道的疫情動態版塊採用了實時動態追蹤模式,以圖表的形式展示「抗肺炎」數據,實時呈現中國(含港澳臺)及境外相關病例數據及分布情況。
  • 新浪新聞app聯合維智科技 助力小區疫情查詢服務精細化
    為幫助用戶準確地掌握疾病線索,疫情期間,新浪新聞app推出了「新冠肺炎小區疫情查詢」工具,方便廣大群眾實時了解社區周邊疫情狀況。全國各地陸續開始復工,新浪新聞app與維智科技開展合作,為「小區疫情查詢」增加了新的服務功能。
  • 新浪新聞App聯合觸電新聞寫實最新抗疫動態
    近日,新浪新聞App聯合廣東廣播電視臺觸電新聞App推出了「齊心戰疫,眾志成城」專題,以短視頻的形式持續挖掘「抗疫前線」、「權威消息」、「暖心瞬間」、「復工復產」等有價值的疫情新聞,紀實全民團結一致的戰「疫」景象,幫助大眾深刻了解全面、即時的抗疫進程。
  • 新浪新聞app闢謠科普專題 持續解決防疫信息痛點
    然而這些虛假消息、偽科學知識在新浪新聞app「抗肺炎」頻道都能夠被粉碎。據了解,從疫情暴發開始,新浪新聞app就在抗肺炎頻道開闢了疫情防控的另一個戰場。通過普及科學的防疫知識、傳播權威信息,助力用戶抗擊疫情。
  • 熱點新聞不錯過 新浪新聞App推出「新浪熱榜」
    新鮮熱點早知道,除了大家熟悉的微博熱搜,「新浪熱榜」也來了。近日,新浪新聞App推出了熱榜功能,點擊首頁搜索欄,在下方「熱門搜索」選擇查看完整熱榜,即可開啟「新浪熱榜」頁面。  據了解,依託新浪新聞與微博在數據、帳號、內容層面的打通,根據新浪新聞用戶的瀏覽喜好,在微博熱搜的基礎上,「新浪熱榜」通過機器幹預,提高了熱點事件的排列優先級,適當降低了娛樂化、非新聞性話題的權重,為用戶打造了一款既可以一覽實時熱點
  • 盤點那些日活破億的App
    下面就來盤點一下那些被低估的、讓人不可置信的日活破億的超級App。WiFi萬能鑰匙日活:3億熬夜偷菜、早起偷能量,網際網路帶給大家偷著樂的機會並不少。而WiFi萬能鑰匙藉助前幾年WiFi的普及趁勢而上,用戶使用時能自動獲取周邊免費WiFi熱點信息並建立連接。
  • 新浪新聞App覆蓋高淨值用戶群 廣受蘋果、華為用戶青睞
    近日,國內知名大數據機構Trustdata發布《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新聞資訊行業發展分析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新浪新聞App一二線城市用戶佔比相對較高,已超44%,且更受主力消費人群偏愛。用戶規模增速迅猛,消費潛力凸顯得益於興趣分發、個性化推薦方式,內容的多元化布局,以及5G時代多終端及場景的升級,移動新聞資訊行業實現全方位升級重塑。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Q1,受疫情影響,行業用戶環比淨增超5000萬。其中,新浪新聞App用戶規模增速迅猛,MAU同比大漲53%,漲幅居行業首位。
  • 極光大數據:新聞資訊類app研究報告(附下載)
    新聞資訊類 app 是新聞內容分發的重要渠道。內容創作和個性算法分發將成為帶動新聞資訊類 app 前進的左膀右臂。國內領先移動大數據服務商極光大數據發布《新媒體時代靠個性還是靠內容勝出?—— 極光大數據新聞類 app 報告》,詳細解讀新聞資訊類 app 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各大主流 app 的滲透率、活躍率、新增用戶等情況。
  • 新浪新聞app「回鄉見聞」 家的味道、鄉村振興等熱詞成關注焦點
    近日,由新浪新聞客戶端聯合微博熱點、微博同城、智惠鄉村志願服務中心發起的「回鄉見聞」微博話題活動已圓滿結束。家的味道、博士返鄉季、鄉村振興、磕頭傳統等承載著遊子對家鄉情感的熱詞,成為網民關注的焦點。目前,#回鄉見聞#微博話題閱讀量已突破18.8億,話題討論量達40.6萬次,微博故事挑戰覆蓋用戶8億,更有超萬名大V對回鄉的體驗進行深層解讀。
  • 新浪新聞App推出「戀戀春風·直播季」 開發五一宅家新樂趣
    隨著五一假期到來,在全國疫情防控仍未鬆懈的背景下,新浪新聞App特別推出"戀戀春風·直播季"五月主題活動,讓宅家用戶小屏雲暢享美好生活,手指輕點即可打卡網紅勝地,觀看live演出、直擊賽事現場、聆聽大師課堂。
  • 中國新聞App最新排名:騰訊新聞與今日頭條的一哥之爭
    獵豹全球智庫聯合獵豹移動大數據平臺Libra,以Libra 2016年9月26日-10月2日期間數據為參考,結合第三方市場調研機構數據,以中國、美國、日本、印度、歐洲為重點研究對象,隆重推出《全球新聞App發展與趨勢》系列報告,將從本周二起連續四期推出,分別為:周二中國,周三美國,周四歐洲,周五日本和印度。
  • ​聯合權威媒體扮演疫情信息把關人 新浪新聞App贏得用戶信任
    後臺數據顯示,截至2月21日,每天發布的疫情信息超過700條,日均服務用戶達到4500萬,相關信息累計被用戶閱讀超過45億次。面對重大事件,新浪新聞App一方面與人民日報、新華社、新京報、澎湃新聞等權威媒體合作,另一方面發揮智能媒體平臺的分發優勢,將真實、權威的內容做了更好的分發,更多的觸達。
  • 極光:百度APP、今日頭條及騰訊新聞是用戶最常使用的三大資訊平臺
    從活躍用戶維度上看,百度APP、今日頭條及騰訊新聞為月活用戶量最大的三大新資訊平臺,達億量級別,與其他平臺差距顯著;此外,百度APP及新浪新聞在Q3的月活同比增量在行業中較為明顯,而今日頭條及趣頭條的活躍用戶規模同比則呈現較大的負增長。  新資訊平臺滲透率對比  Q3頭部新資訊平臺滲透率同比多為負增長,百度APP保持領先優勢,滲透率同比增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