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新網報導,59歲的張臨生山西省臨汾市襄汾中學老師張臨生,去年因病去世,將生前全部財產總計100萬都捐給了學校。
據報導,張老師一生未娶,一直生活清貧,不捨得吃穿,基本沒有娛樂活動,心思全部用於教學,愛生如子,一心撲在教學上,重病期間還在掛念學生的學習,病逝後五六百名學生,從全國各地來參加追悼會,惦念這位大愛無私奉獻的老師。
張老師的事跡感動著無數人,他也曾在一篇題為《灑向學生都是愛》的文章中,寫道:
「為了黨的教育事業,為了心愛的學生,我願意把我全部的愛毫無保留地獻給他們——祖國的未來。」
張老師做到了,做到了做教師的最高境界,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張老師值得我們敬重。這個世界上有這樣境界的人太少了。所以才更值得我們來敬拜。
這個雕像是學校師生和歷屆畢業生捐款,由雕刻家用了兩月時間雕刻的。雕像前是張臨生老師的弟弟張愛國。
追悼會上,大家在追憶張臨生老師的事跡,張老師會在早上為學生們打熱水,平時給學生購買生活用品、學習用品,經常救濟貧困學生,會給生病的學生送奶送零食。
根據張臨生的遺願,他將畢生所有現金積蓄45萬元,和一套縣城房子,以及30多本榮譽證書,三枚獎章全都捐贈給襄汾中學。學校設立了「臨生愛心助學金」,每年資助品學兼優的貧困生。
他的弟弟張愛國說,有這麼多學生愛他敬他,他這一生培養了教育了那麼多學生,雖然苦了一輩子,但有這麼多好學生,一切都值了!
愛因斯坦說過,一個人的價值,應當是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是他取得了什麼!
說這樣的話,若是放在平時,會覺得太過遙遠,或者不合時宜。
畢竟,我們生活在一個追求現實名利的時代,內心的信仰已經沒有那麼崇高。作為普通人,絕大部分都會受到社會風氣的影響,這也是正常的。
也正因為如此,當我們看到有這樣默默無聞一輩子,依然堅持著崇高信仰,有著無私奉獻的事跡的時候,一方面覺得恍如隔世的故事,但有觸動了內心深處的柔軟。
希望世界能多些這樣的故事,世界也會變得越來越溫暖。希望張臨生老師的事跡讓更多人知道,他才是我們時代的楷模,即使我們普通人做不到這樣的境界,但也值得我們膜拜,敬重。希望世上的好人能一生平安,能有更多的人來紀念、銘記!
最後,再次對張臨生老師表達懷念和敬意!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蟲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