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言!94歲「好教師」陸樑省吃儉用 25.8萬元畢生積蓄捐助教育

2021-02-07 民生延安

  陸樑今年已經94歲了。1969年他從香港來到廣東省中山市板芙鎮。為了謀生,受過良好教育的陸樑在磚廠當工人,一幹就是10年。197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陸樑被板芙中學的李華東校長發現。在和他商議後,李華東校長請他到板芙中學當英語老師。作為聘用老師,陸樑在板芙中學工作了16年,一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 

  1994年,陸樑退休了。無兒無女的他,為自己找了一家敬老院。在敬老院裡,人們都很尊敬他,叫他陸老師。陸老平易近人、不愛發脾氣、樂善好施、樂觀豁達、自己的事從來不讓別人幫著幹……這是敬老院的老人們對陸樑的評價。「陸老一生鍾情教育,心系教育事業,人們都喜歡稱他陸老師。退休後他還發揮餘熱,堅持義務為學生補習英語,多的時候一次來七八個學生。」敬老院院長說。 
  如今,每天清晨,他都會拿著掃帚清理著院落。有人打趣地說:「陸老師,您把清潔工的工作給搶了。」他總是笑著說:「掃了幾十年了,早晚各一次,就當鍛鍊身體。」 

  「我生活有保障,食宿、醫療一切都是免費的,衣服、床、被每年政府都有供給,我的一切都是人民給予的,應該回饋人民。」 

  據了解,陸樑因為是外聘老師,起初一個月才有20多元工資,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也就200多元一個月,陸樑退休後學校也就終止了他的工資發放。在敬老院他省吃儉用、生活非常簡樸。2004年,陸樑開始盤算著為他工作過的板芙中學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從此之後,他更是捨不得吃穿,幾件舊衣服穿了好幾年,並把養老金、逢年過節政府、熱心人士派發的慰問金都存起來。11年的時間,他省吃儉用存了25.8萬元。 
  2015年4月9日上午,陸樑出席了板芙中學特別舉行的捐贈善款儀式,正式將他畢生的積蓄捐贈給他曾工作過的這所學校,支持該校建設。他的德行和善舉,使現場師生動容。「陸老師的奉獻精神值得我們後輩學習,我自己也深受教育。」在捐贈儀式上,陸樑的學生、板芙鎮黨委委員李帝松飽含深情地讚揚老師的善舉。談起這次捐贈活動,陸樑一再叮囑:「千萬不要為我搞太多的活動,名利都不重要,因為黨和政府以及其他人照顧了我很多,我也完成了自己的心願。」陸樑說,目前他的身體也很好,沒有任何毛病,他覺得應該把這些錢捐給學校,讓學校培養更多對社會、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陸樑一生未娶,無兒無女,卻桃李滿天下。 

  陸樑對學生是「愛之入骨」的,他說:「學生們很喜歡聽我講課,家長們也喜歡我,在我退休後,還有很多學生、家長找到我,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有,到後面就都是不認識的了,他們都是慕名而來。很多是留守兒童,他們更需要關愛!」 
  「陸老師從不圖什麼回報,非常樂意幫助學生成長。」同住敬老院的老人對記者說。陸老師輔導的學生以小學生為主,也有初中、高中生,除了英語,語數、理化等科目他都補。他的補習基本上是免費的,有些家長過意不去,每個月硬塞三五十元給他當「茶水費」,而他卻以另一種方式把錢還給孩子——他常給孩子們買教輔書,出力又貼錢。 
  陸樑輔導過的學生有的還在上中學、大學,有的已工作、成家立業了。逢年過節,學生經常結伴或攜家帶口去探他,陸樑成了院裡「親戚」最多的孤寡老人。每次學生的到來,都讓陸樑十分興奮。他說:「教學生讓我的晚年生活更充實,我應該感謝他們才對。黨養育了我,人民養育了我,我要用最後的力量做一點小事回報社會。」 

相關焦點

  • 【好人365】"好教師」陸樑耄耋高齡心系學生,畢生積蓄捐助教育
    他是敬老院裡的老好人,性格平和樂善好施;他是學生眼裡的好老師,免費幫孩子們補習英語;他年逾九旬,卻始終關注學生關心教育。
  • #好人365#陸樑:耄耋高齡心系學生 畢生積蓄捐助教育
    陸樑今年已經94歲了。1969年他從香港來到廣東省中山市板芙鎮。為了謀生,受過良好教育的陸樑在磚廠當工人,一幹就是10年。
  • 【好人365】「好教師」陸樑
    耄耋高齡心系學生 畢生積蓄捐助教育       他不圖回報,心系教育,退休後依然義務為孩子們補習英語,耄耋之年桃李滿
  • 80歲大壽不擺慶生酒宴,捐獻畢生積蓄修橋築牆
    80歲大壽不擺慶生酒宴,捐獻畢生積蓄修橋築牆
  • 一個中國人被「販賣」到美國,卻用畢生積蓄為中國做了一件事
    在19世紀中期,有一個中國人被「蛇頭集團」販賣到美國,當這個中國人在退休之際,卻拿出畢生積蓄為中國做了一件事,令無數中國人感動不已,這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呢?在丁龍18歲時,丁龍被「蛇頭公司」盯上,「蛇頭公司」將丁龍綁架,並將其販賣到了美國。就這樣,丁龍成為了一位華人勞工。
  • 「摳門」教師退休20多年 捐出上百萬積蓄支持教育
    84歲的王美卿是蘇州石梅小學退休教師,退休後,她總共捐了110多萬積蓄給學校。新學期,她又捐出部分退休金,鼓勵年輕教師創新教學。面對孩子,王美卿總是有用不盡的熱情和精力。1961年,從當時的南京師範學院教育系本科畢業後,王美卿來到石梅小學擔任語文老師。在當時,大學本科生擔任小學老師還很罕見。面對旁人的不解,王美卿沒有絲毫動搖。她潛心教育,慢慢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還主動申請從幼兒園開始跟班教學。
  • 鹽城這對夫婦一次性捐出100萬元積蓄資助困難學生
    5月30日,鹽城師範學院93歲高齡的離休教師包斌及其87歲的妻子陸一軍,捐出他們多年積蓄下來的100萬元,在學校設立助學基金,幫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謝明陽是受助的20個學生之一。  7月2日,鹽城師範學院作出決定,在全校開展向包斌夫婦學習活動,學習他們對黨忠誠、不忘初心、艱苦樸素、無私奉獻的精神。當月,包斌、陸一軍被評為「鹽城好人」。
  • 抗擊脊灰 大愛無言 -- 賽諾菲心系邳州希望之家
    中國邳州2017年5月31日電 /美通社/ --5月26日,賽諾菲公司旗下疫苗事業部賽諾菲巴斯德公司宣布向邳州紅十字會捐助二十萬元,以幫助邳州希望之家的殘疾患兒們獲得更好的康復治療。
  • 70歲老兩口家裡「點」5瓦燈泡,捐攢了幾十年的15萬元積蓄抗疫
    2月8日,老兩口兒卻做了件不普通的事——將15萬元積蓄捐贈給焦作市武陟縣慈善協會等單位。疫情當前,他們說要為國家抗疫出份力。 荊小銀和王小丑夫婦二人,有一兒二女3個孩子,平日裡,孩子們時不時給父母生活費和零用錢,加上老兩口每月能領到的養老金,老人又省吃儉用,幾十年來,攢下了15萬元。 「我在電視裡看到,這次疫情很嚴重,心裡挺不得勁兒。我就跟老伴兒還有孩子們商量,咱們要不捐點錢吧。」
  • 松滋八旬老人用畢生積蓄清還集體欠款!真相感人......
    出生於1937年的邵正祥是一位有40年黨齡的老黨員,早年間因家大口闊,生活難以為繼,欠下村集體近萬元欠款。時光流逝,近萬元的欠款一直如胸口的石頭,讓老人耿耿於懷。報德寺村是涴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村,也是有名的「後進村」。近年來,報德寺村組建鄉村振興促進會,發揮「五老」餘熱,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全域美麗鄉村。
  • 70歲老兩口家裡「點」5瓦燈泡,捐出攢了幾十年的15萬元積蓄抗疫
    2月8日,老兩口兒卻做了件不普通的事——將15萬元積蓄捐贈給焦作市武陟縣慈善協會等單位。疫情當前,他們說要為國家抗疫出份力。捐款現場捐款現場捐款現場「我們身體好著呢!人心都是肉長的,我們要捐給國家!」老兩口的家老兩口的家雖然近70歲,老人家還真的不服老——他閒不住,平時,地裡沒什麼活兒了,荊小銀就去縣裡找點活做。是錢不夠花嗎?倒也不是。
  • 一生未娶、省吃儉用,59歲老師逝世後,捐贈百萬遺產給學生們
    今天中新網報導,59歲的張臨生山西省臨汾市襄汾中學老師張臨生,去年因病去世,將生前全部財產總計100萬都捐給了學校。據報導,張老師一生未娶,一直生活清貧,不捨得吃穿,基本沒有娛樂活動,心思全部用於教學,愛生如子,一心撲在教學上,重病期間還在掛念學生的學習,病逝後五六百名學生,從全國各地來參加追悼會,惦念這位大愛無私奉獻的老師。
  • 大愛無言 用愛心點燃貧困學生的希望
    石屏縣建立了教育扶貧專項資金,資助對象為石屏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就讀全日制高中、中職、大專及以上學生。2016年以來,在石屏縣財政配套300萬元的基礎上,兩次發動全縣各級各界幹部職工、社會愛心企業和人士進行捐贈,共計收到捐款1182萬元,累計資助貧困家庭學生5409人次993萬元。
  • 河南老教授捐畢生積蓄8208萬,他卻說:我沒大家說的那麼好
    這兩天,河南農業大學78歲教授王澤霖捐出8208萬元畢生積蓄的故事,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位攻克了國內多種重大禽病防疫難題的老教授,把大部分專利轉讓報酬全部捐給學校,幫助學校建設生物安全防護三級實驗室,只為科研事業能夠後繼有人。
  • 走近鎮江首屆「大愛之星」
    新年的第一天,鎮江評出了首屆「大愛之星」新聞人物。本版將刊出系列報導《走近「大愛之星」》,新的一年裡,他們在想著什麼,做些什麼呢?  因為捐出一生積蓄80餘萬元,退休老人徐志雲不久前當選「大愛鎮江年後,記者來到徐老家中拜年,偶然得知,這位78歲的老共產黨員,在丹陽新橋鎮、鎮江新區姚橋鎮,為家鄉道路建設、醫院設備更新、幫扶特困群眾,已捐出了畢生積蓄達127萬餘元。
  • 【快新聞】88歲院士捐畢生積蓄做獎學金,這才是真正的女神!
    88歲院士捐畢生積蓄做獎學金,這才是真正的女神!
  • 「鋼鐵院士」崔崑:大方捐款1000萬元,一件夾克卻穿30年
    今年七月份,華中科技大學的退休教師崔崑和老伴朱慧楠,他們向華中科技大學的教育基金捐了400萬元,用於新生救助基金,他們的目標是未來五年內,每年為133名家庭貧困的優秀勤奮學生每人資助6000元。加上前幾次的捐款,兩位耋耄之年的老人一共為華中科技大學捐款1000萬元。他怎麼會有這麼多錢呢?
  • 徐素珍:152萬元「臨終黨費」表達赤子之心
    徐素珍:152萬元「臨終黨費」表達赤子之心 ,在臨終之前立下遺囑,將自己79萬餘元的畢生積蓄和一套價值73萬元的房屋作為「臨終黨費」上交黨組織,表達對黨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與赤子之心。
  • 東魯學校附屬幼兒園開展「父愛如山,大愛無言」主題教育活動
    「有一種記憶可以很久,有一種思念可以很長,有一雙手的手心特別溫暖,讓我們一生無法忘懷.」有人說,父愛如 山,大愛無言;有人說,父親的愛是一顆不落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