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闇與幽光—對弗洛伊德《釋夢》的理論解讀

2021-02-16 內在生命



序章 歷史與起源


精神分析這個詞彙,自1896年被提出以來,已經過去120多年了。不知不覺間,精神分析也變成了一門有著歷史,或說有點陳舊的學科。形象的說,由弗洛伊德規劃並初建的大廈,已然在無數繼承者和批判者的助力下,不斷拔高,同時內部裝修也愈加完善。我之所以用建築的比喻,是因為它們往往兼具科學與藝術,實用和美感。精神分析也一樣,無法單純的用科學或非科學定義。

儘管採用機械的、生物的、醫學的、人文的等觀點,都可以從某個面向解讀人類心智的某些特徵,但這種詮釋往往流於狹隘,即使偉大如弗洛伊德,也不得不承受這些指責。不過,說到底這是由個體的局限性導致的。我們無法維持360度無死角的視野,往往只能專注於某個面向,某類事物,因為可供我們支配的心理能量是一定的,注意力也有其方向和周期性[1].退一步來說,即使將解讀限定在精神分析內部,也會有許許多多尖銳對立的分歧,堅持某一學派的論點可能被斥為頑固,採取兼容並包可能又被認為沒有立場。我不禁懷疑那些宣稱自己是整合傾向,或宣稱自己一派整合了學派之間、流派之間、甚至跨學科的人,是否真的達到了融會貫通的境界。

在這裡,我不打算討論任何爭議話題,只想指出兩個無可爭辯的事實,第一:所有的精神分析學派,都源自弗洛伊德,儘管某些理論確實脫胎於他的謬誤或忽視。第二,所有的學派都遵循著共同的基本假設和基本框架,否則就不是精神分析。阿德勒就徹底跳出,至於榮格,還存在著一些爭議。

[1]  弗洛伊德 1895、 1900

想要建造一座房子,無疑排在第一位的工作是規劃設計,然後是打地基,建框架,最後才是裝修——無論主人是想簡裝、精裝,選用中式還是歐式風格。在設計允許的空間內,主人甚至可以改動戶型,甚至加樓層。然而這些變動依舊受初始條件限制,例如,無法增加公寓的面積,自建也不能無視地基的承重無限加層。如果將此比喻用在精神分析上,弗洛伊德就是那個規劃方和承建方,是基石也是框架。

我們不免要問,又是什麼構成了弗洛伊德理論的基石和框架呢?其中又有哪些構成了整座大廈的基石和框架呢?這個問題只有向弗洛伊德本人求教,只有向他的著作和思想求教。眾所周知,儘管被誤解「獨斷專行」,聽不進去任何反對意見,(並以約瑟夫.布洛伊爾、威廉.斯特克爾、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卡爾.古斯塔夫.榮格、奧託.蘭克為例),弗洛伊德卻不止一次大修其理論,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先前理論存在哪些謬誤或局限?後續理論完善或擴充了那些內容?是否前面的理論就失去價值了?還是被更加嚴格的限定?如果解答了這些問題,我們就能理解為何梅蘭妮.克萊因、羅納德.費爾貝恩、雅克.拉康、海因茨.科胡特要對經典精神分析做那般修正。否則,就會出現不可理解的斷層。

在汗牛充棟的精神分析文獻中,有一篇文章自發表120年來,一直無可爭議的位列精神分析史上最重要的論文。它是弗洛伊德最傑出作品《釋夢》最關鍵的一章,也即第七章。如果某人對精神分析有了比較充分的理解,沉浸其中會驚訝的發現,原來後期那些耳熟能詳的詞彙,例如:「地質學模型「」動力學/經濟學理論「、」壓抑「、」自我」、「退行」、」移情「、」原過程、次過程」等等,都在這一篇章中有所闡述,儘管論述還不夠全面,卻足以作為地基支撐整座大廈。

第一章認識與謎題

《夢的解析》的前六章,分別轉述了學界和民間對夢五花八門的態度和觀點、深入分析一個夢,引出「夢是願望滿足」的主題、找出夢在表達隱藏夢念時所作的偽裝、分析夢的材料和來源、研究夢工作的機制,這六個環環相扣的話題。弗洛伊德運用敏銳的洞察力和嘆為觀止的分析技巧對當一個個看似用未知語言寫就的謎夢進行抽絲剝繭般的解讀,得出的隱藏夢念卻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過於理智的人或許會其報以輕蔑,過於道德的人可能會大發雷霆。可任何獨立思考、不帶偏見的讀者們在沉浸其中後,都會為這一前無古人的工作(自然也抱著疑問和異議)所折服。

然而弗洛伊德深知,自己對夢所有的解讀,都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城堡,缺乏必要的理論根基。他絕不僅僅希望發展出一門技術,而是野心勃勃的企圖建立一個涵蓋正常—病理的心理學體系。雖然在1895年《科學心理學大綱》[2]中,該嘗試一度觸礁,但他很快就另闢航路:既然用純粹神經生理學假設描述心理學過程陷入死胡同,那麼,心理學過程只能用心理學語言來解讀。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弗洛伊德崇敬的父親去世了,喪父的巨大衝擊導致他患上神經症,促使他開始一段艱難曲折的自我分析[3]。在出版《癔症研究》後,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分道揚鑣[4],而他的醫療實踐也遇上不小的麻煩:導致癔症神經症的誘因先前被認為是某些「性創傷或性誘惑」,可在病人的控訴中,那些往往發生在幼年的性侵,施以禽獸行為的加害者大都是父母,這讓弗洛伊德極為震驚。在猶豫再三後,他認為,從醫生角度,無從判斷這些性侵行為的真偽(或如某些人所言,是在保護那些有罪的父母),但既然主體—病人信誓旦旦,用疾病為自己背書,醫生就得相信那是真的,只不過那是所謂「主體之精神現實」。這導致弗洛伊德思想發生了第二次重大轉變:從重視客觀的外在現實,轉入到主觀的內在現實;關注點不再是單純的事件,而是主體對事件的複雜感受。

[2]見弗洛伊德——弗裡斯通信集,弗洛伊德自己焚毀了原稿,但寄給弗裡斯的信件卻被後者遺孀保管下來。瑪麗.波拿巴公主買下了所有信件。這封手稿在1950年出版、

[3]《弗洛伊德傳》 歐內斯特.瓊斯

[4]兩人最根本的分歧,在於對精神分析最重要的概念之恆常原則的解讀。

弗洛伊德是個耐心的傾聽者,從不因為癔症病人的反覆無常而指責她們詐病,對所有重要的、瑣碎的,有意義的、荒唐的內容均一視同仁,這種開放的態度博得了病人們的好感。各式各樣的精神神經症[5]病人都願意把夢將給他聽,自然有些通俗易懂,有些晦澀難明。正如歷史上所有偉大人物那樣,弗洛伊德從看似完全不相關的千頭萬緒中抓住了深層聯繫。從古倒今,所有人都會做夢[6],古人把夢視作預言,而主流科學主義卻視之如迷信。弗洛伊德採取了一種兼容並包的做法,這讓他發現夢與精神異常的決定性聯繫,這些都通往一個完全未知的潛意識領域—一個常闇、伸手不見五指,深不見底的混沌心智世界,與光明的理智的、組織的意識心智有天壤之別。弗洛伊德假設精神病理現象、夢、詼諧、口誤都是兩個世界相互作用的產物,而夢首當其衝。它們亦隱晦微弱,是明暗交際的幽光,也是迷惑囚徒的投影[7],智者卻從驚鴻一瞥中,推測出黑暗中有所潛伏。

[5]  這是當時的統稱 包含了我們現在所說的神經症—人格障礙—精神病

[6]威爾弗雷德.比昂從另一個角度指出精神病人不會做夢。

[7]柏拉圖《理想國》

對於柏拉圖的囚徒來說,單純從山洞外火光的倒影精確推測外在世界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不能進行比較研究。僅僅想通過夢來推論整個精神機構及其運作,也會陷入這種危險。弗洛伊德警告說「````若把夢及其他任何精神機能孤立起來,那麼即使做最細緻的研究,我們也不能就精神機能的結構及其工作機理得出任何結論,或者至少不能得到完全的證實,要得出這種結論,除非我們對一系列的精神機能進行比較研究,並把從中獲得的確定知識綜合起來````」這個綜合在弗洛伊德處主要是(神經症)精神病理現象、夢、詼諧、口誤、過失,在榮格那裡是,精神病性病理、(異端)宗教、神話、民俗、以道家和藏傳佛教為代表的東方文化[8]。如果這些不同的研究能夠匯集在一起,就像法庭上口供得到了多方印證。

[8]顯然,東方主流傳統文化以儒教為代表。

了解這些,我們就能明白,為何在本章開頭,弗洛伊德一反常態,用一個極為簡單明晰的夢(儘管是聽來的)作為開頭:「一位父親在他兒子病床邊守候了幾天幾夜。兒子死後,這位父親到隔壁房間躺下休息,但讓門開著,這樣就可以從自己的臥室看到兒子被蠟燭環繞的屍體。他已僱了一位老人來看護屍體並低聲祈禱。睡了幾小時後,這位父親做了一個夢,夢見兒子站在他的床邊,抓住他的胳臂低聲責備:「爸爸,難道你沒看見我在燃燒嗎?」他醒了過來,看到鄰屋傳來耀眼的火光,便匆匆跑過去,發現那位老年看護已睡著,心愛兒子的裹屍布和一隻手臂被倒下的一根蠟燭點燃了。」

要解釋這個夢輕而易舉,省略了「···找出夢的隱意、明確通往它的途徑以及揭秘夢的工作用何種手段掩蓋隱意···」步驟。普通人會心滿意足,弗洛伊德卻若有所思:「現在我們遇到一個夢,它的解釋不成問題,意義亦明晰直白,但我們也注意,此夢仍有某些關鍵特徵使之與清醒生活完全不同······」例如:為何這位父親非得做夢而不醒來?為何這個夢主要以視覺化呈現?為何夢中時態是完成時?等等,一旦採取這種視角,原本清晰的夢立刻幽暗下去,可正是這些未知(和其他未知,比如神秘的精神病理現象一樣)激起了深入探究的欲望,這一點,天體物理學為我們提供了榜樣。



相關焦點

  • 「釋夢二」是不是每個人都有心理疾病?釋夢理論誰是權威?
    在所有尋找夢的真實意義的歷史進程中,繞不過去的就是弗洛伊德的釋夢理論。,但它的確是現代試圖科學化地釋夢的肇始,是釋夢史上的一座永遠的豐碑,在歷史上享有巨大的聲譽。1900年,弗洛伊德發表了以自己所記錄的夢為基礎的《夢的解析》。這本書才出版的時候,其實並未受到太多的關注。它在出版後的8年裡僅售出600冊,且受到的少量關注也大多是對釋夢理論的批評。但這本書對後世的影響非常大,與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一起,並稱為導致人類三大思想革命的經典之作。
  • 人性存在及其解釋——從弗洛伊德《釋夢》開始
    從弗洛伊德開始,則開啟了人類對於人性中非理性設定的承認。人性中除了一種「道德」「理性」使人成為獨立自主的「人」,同時也存在著「非道德」和「非理性」。   《釋夢》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處於一個什麼位置,具有怎樣的意義呢?首先,我們應該簡要梳理弗洛伊德的學說體系,,然後對《釋夢》的內容進行簡要說明,這樣才能理清《釋夢》在弗洛伊德整個學說體系中發揮了什麼作用。
  • 心靈秘密的探索者弗洛伊德夢的理論
    弗洛伊德夢的理論內容相當豐富,我們前兩次講了夢的性質,也就是夢是人的願望的達成。和夢的表現方式,也就是夢的偽裝。弗洛伊德在講他的方法之前,先批評了古代人釋夢的方法。他稱之為非科學的方法。弗洛伊德的方法是,凡是夢中所出現的象徵都必須加以分析,這些象徵關係極複雜,必須把每個象徵的來源是什麼搞清楚,才能給出意義。但是它也不同於所謂密碼破譯法。這是古代釋夢書中的方法。它給一些象徵規定一個固定的意義。弗洛伊德說,「比如我夢到一封信,還有葬禮,我就去解夢書中查,發現解夢書裡規定,信代表煩惱,葬禮代表約定」。他稱這種釋夢的方法是機械性的。
  • 心理學:如何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的釋夢
    心理學:如何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的釋夢釋夢在心理諮詢過程中使用的非常頻繁,它是來訪者潛意識最直觀的表現,甚至有部分心理學大咖直接講:夢就是潛意識。可見,釋夢在心理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初學者在讀弗洛伊德《夢的解析》時,看到書中所寫:夢是願望的表達,就會明白夢表達是潛意識的願望。比如,我今天想去看某個朋友,但由於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最終沒能去成。晚上做夢的時候,就會夢到,跟朋友在一起度過了美好的時光。這是最簡單、最直接的願望表達的夢。
  • 心理學:如何理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的釋夢
    心理諮詢師:如何理解弗洛伊德關於釋夢的分析釋夢在心理諮詢過程中使用的非常頻繁,它是來訪者潛意識最直觀的表現,甚至有部分心理學大咖直接講:夢就是潛意識。可見,釋夢在心理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初學者在讀弗洛伊德《夢的解析》時,看到書中所寫:夢是願望的表達,就會明白夢表達是潛意識的願望。比如,我今天想去看某個朋友,但由於其他更重要的事情,最終沒能去成。晚上做夢的時候,就會夢到,跟朋友在一起度過了美好的時光。這是最簡單、最直接的願望表達的夢。
  • 弗洛伊德理論精華
    精神分析理論是現代心理學的奠基石,它的影響遠不是局限於臨床心理學領域,對於整個心理科學乃至西方人文科學的各個領域均有深遠的影響,它的影響可與達爾文的進化論相提並論。它有以下幾種基本理論:一、精神層次理論該理論是闡述人的精神活動,包括欲望、衝動、思維,幻想、判斷、決定、情感等等、會在不同的意識層次裡發生和進行。
  • 弗洛伊德理論體系(二)
    人格結構理論 人格結構的最基本的層次是本我(id),相當於他早期提出的潛意識。 人格發展理論 弗洛伊德以身體不同部位獲得性衝動的滿足為標準,將人格發展劃分為5個階段,其人格發展理論又稱性心理期發展論。 口唇期(oral stage):從出生到 1 歲左右。此期嬰幼兒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動為主滿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 浙江教師招聘:教育理論《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結構》
    2021-01-03 15:29:10 來源: 師者如斯 舉報   弗洛伊德的人格
  • 「釋夢三」小時候夢中尿床是夢在作祟?釋夢能讀心治療心理疾病?
    今天要說的就是通過夢的解析來「讀心」的釋夢系列第3講……引言 …昨天談到弗洛伊德將心理活動分為意識、前釋夢可以了解埋藏在潛意識深處的致病因素,是治療本我、自我與超我衝突所導致的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那麼,釋夢為什麼能「讀心」,甚至能夠治癒心理疾病?夢有哪些種類?個體是如何將潛意識欲望加工成現實的夢境的?釋夢有哪些方法與技術?
  • 基礎心理學 丨 弗洛伊德人格理論
    前意識雖不能即刻回想起來,但經過努力可以進入意識領域的主觀經驗。無意識(潛意識)是原始的衝動和各種本能、通過遺傳得到的人類早期經驗以及個人遺忘了的童年時期的經驗和創傷性經驗、不合倫理的各種欲望和感情。人格結構理論人格發展的順序,依次分為五個時期。其中前三個時期是以身體的部位命名。原因是在六歲以前的個體,其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是靠身體上的部位獲得滿足的。因此這些部位即稱性感帶區。性心理理論佛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中,總離不開性的觀念,所以他的發展分期解釋,就被稱為性心理發展期。
  • 與馬克思、愛因斯坦齊名,對人類發展做出了劃時代貢獻的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1856年5月6日出生於奧匈帝國摩拉維亞弗賴貝格,父親雅科布是猶太毛皮商人。他在和弗洛伊德的母親結婚前,曾結過一次婚。1885年末,弗洛伊德離開維也納到巴黎薩爾佩特裡埃爾診所,在夏爾科指導下工作,繼續他的神經病理學研究。
  • 弗洛伊德與他的《精神分析引論》
    樸生心理,謹以此文悼念精神分析心理治療體系的鼻祖-弗洛伊德。直至今日,關於人類心智模式和心靈發展的理論模型有上百種,但是世界公認的對人類心靈最貼切的描述模型,仍然是精神分析理論。這本書中所涉及的潛意識、心理壓抑、無意識行為、神經症、移情概念和現象,都是會經常出現在我們當今的心理動力學取向的諮詢和治療中。我們日常生活中看似不經意間的口誤和遺忘,背後到底隱藏了什麼奧秘?經典精神分析又是如何對夢來開展工作的?
  •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結構
    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我」結構是教師招聘考試的常規考點,常以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的形式進行考查,學員在備考的過程中往往只抓部分考點,導致部分理論出現遺漏,特此作以整理與完善,以幫助學員更全面的備考。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現代醫學模式的新基礎,為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柱。他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俄狄浦斯情結」、「力比多」、「心理防衛機制」等概念。提出的精神分析學後來被認為並非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但激發了後人提出各式各樣的精神病理學理論,在臨床心理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 釋夢團體 | 走進不曾接觸的自己
    弗洛伊德說:「夢是通往潛意識的康莊大道。」榮格說:「夢是無意識自發的和沒有扭曲的產物,夢給我們展示的是未加修飾的自然的真理。」皮爾斯說:「夢是邁向整合的快捷方式。」弗洛姆則認為:夢是最理性的語言,是來自潛意識的智慧。
  • 弗洛伊德是誰 弗洛伊德有哪些著名理論
    近年來心理學越發被看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樂意把時間花在研究心理學上,而學習心理學,我們就不得不提及「心理學三大勢力」,其中就包括了弗洛伊德、華生、馬斯洛三大著名的心理學人物。提及心理學,更是有很多人首先就會想到弗洛伊德這個人。那弗洛伊德是誰?弗洛伊德有哪些著名理論?下面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
  • 釋夢能讀心治療心理疾病?
    今天要說的就是通過夢的解析來「讀心」的釋夢系列第3講…… 引言… 昨天談到弗洛伊德將心理活動分為意識、前意識與潛意識三層,並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與超我三個部分。
  • 「釋夢一」第一個做夢的人是誰?周公解夢是否真實可靠?
    ▲中國古代有豐富的釋夢理論這些夢聽起來很玄乎,其實分類還是比較簡單易解。弗洛伊德在《釋夢》中曾歷數了西方的解夢學說,提到Hildebrandt和Strumpell的觀點,認為夢是已經忘記了的童年回到了心靈的形式;Robert認為精神生活會在夢中返回到胚胎期;叔本華認為人在夢中的言行與性格完全一致。
  • 「釋夢一」第一個做夢的人是誰?周公解夢是科學還是心理學問題
    說到底,夢是接近心靈的重要途徑,解夢(或釋夢)則是系列「讀心」方法中常見的一種。▲中國古代有豐富的釋夢理論 (圖片來自網絡)這些夢聽起來很玄乎,其實分類還是比較簡單易解弗洛伊德在《釋夢》中曾歷數了西方的解夢學說,提到Hildebrandt和Strumpell的觀點,認為夢是已經忘記了的童年回到了心靈的形式;
  •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1.本我根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本我是由先天的生物本能和欲望組成的,以追求非理性的、衝動性的和無意識的自我滿足為目標進行活動。本我遵循的是快樂原則,即要求自由表達尋求快樂的各種欲望。如果每個人的人格都只受本我控制每個人都為所欲為,那麼這個世界定會處於無法想像的混亂之中。
  • 弗洛伊德《夢的解析》:性、謊言和錄像帶
    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思想是逐漸發展起來的。1895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論著《歇斯底裡論文集》;他的第二部論著《夢的解析》於1900年問世,這是他最有創造性、最有意義的論著之一。1938年納粹入侵奧地利,由於弗洛伊德是猶太人,他害怕受到迫害,於是不顧82歲高齡逃往倫敦,1939年9月23日在那裡因癌症不幸去世。  弗洛伊德對心理學做出了很大貢獻。他強調人行為中的無意識思維過程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