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冷門「絕學」,實力圈粉 這位「青年文藝家」就在復旦

2020-12-14 復旦大學

辦公室擺放著博物館周邊、仿古文具和蠟燭,曾去到南亞、中亞等地探訪古蹟,總是妝容得體、衣飾優雅……外國語言文學學院青年教師包慧怡就像一個生活在現代的中世紀人文主義者。

入選了本年度「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的包慧怡為中世紀深深著迷,散著光熱、令人矚目,很容易讓人想到燈或者火炬,想到那些屬於老師的經典比喻。她從復旦獲得知識的光亮,再走到愛爾蘭獨自捕光,而後回到熟悉的母校將火光傳遞。她在教學和科研的道路上自在歡暢。

包慧怡講解莎士比亞十四行詩

在暗處捕捉光

在參加復旦外語類保送生體驗營時,2018級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本科生歐陽姝琪曾被一堂有關中世紀文學的講座深深吸引。那個說著《奢華時辰書》,因喜歡相關研究而透著認真專注,在講座中侃侃而談的人,在後來成為了促使她愈發勤於學業的老師兼學姐。

這個人,就是包慧怡。

古英語與中古英語文學,中世紀感官史,8-15世紀手抄本中文本與圖像的互動,歐洲古文書學……包慧怡所關切的領域,是歐陽姝琪和許多人心目中的神秘世界。古英語和現代英語不同,在翻譯前,需要先將手稿上不甚清晰的內容轉寫下來,先判斷字體,再確認字母,過程冗長,還考驗眼力。

對自嘲少有耐心的包慧怡來說,會選擇這般耗費爬梳功夫的研究領域,也曾下了大決心。「人文學科僅僅靠靈氣和天賦是不夠的。」包慧怡明白,靈光閃現的中世紀研究勢必誕生於大量枯燥材料之上。她要求自己盡力找到手抄本、手稿,「能一手不要二手」,即使是面對已有的精校本,也絕不「掉以輕心」。她將閱讀看作是自己的根基,幾乎把家裡所有的房間都變成了書房,在博士學成歸國後的一、兩年裡都沒有讀過與研究不相關的「閒書」。

包慧怡非常享受專注沉浸於科研的時光,認為這是一種令人寧靜的力量。所以,除了備課、上課和事務性工作,她將幾乎所有時間都給了科研。為了儘可能保護這一段珍貴時間,她總是集中一個時段來回復社交媒體上的信息,沒有純粹的休息日和假期,即便在旅行路上也會背著電腦隨時記錄靈感。

晝夜不息的努力換來了高質量的產出。至今,包慧怡出版了包括英文學術專著《塑造神聖:「珍珠」詩人與英國中世紀感官文化》(「Shaping the Divine, The Pearl-Poet and the Sensorium in Medieval England」)、文學評論集《繕寫室》在內的5部主要著作,及《唯有孤獨恆常如新》《愛麗爾》《好骨頭》等14部譯著。她的課題《英國中世紀世界地圖中的「東方敘事」圖文研究》也作為2019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和國別史等研究專項順利立項。

包慧怡著作:Shaping the Divine: The Pearl-Poet and the Sensorium in Medieval England  (《塑造神聖:「珍珠」詩人與英國中世紀感官文化》)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18

包慧怡自述,古英語和中古英語文學研究在國內是一片鮮有人問津的領域,這份科研工作就像在暗道處發現光。很多事情都像墾荒,有冒險,但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這塊做的人太少,我只是在做壘磚的工作。在奠基的過程中,我還是比較有成就感和驕傲感的。」她說,「我是一個養成中的學者,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在「一席」 講解中世紀世界地圖的圖文敘事

「點亮」年輕的星球

2017級外國語言文學學院本科生許欣妤保留著一張和包慧怡的交流截圖。截圖中,她對著包慧怡拍攝的復旦校景圖評論道「詩歌課擁有一整個窗欞的銀杏葉和藍天」,而包慧怡則回復她「滿樹都是leprechaun(小精靈)。」

對許欣妤來說,這張截圖記錄著一刻無法言喻的快樂。那一刻,詩歌的力量為她打開眼界,使她看到了原本無法看到的世界。

這是一堂《英語詩歌賞析》課帶來的心領神會。在對話發生以前,包慧怡在課上講到葉芝。她提到葉芝創作中用到愛爾蘭傳說,傳說裡,精靈世界和人類世界並非涇渭分明。

《英語詩歌賞析》是包慧怡開設的主要課程之一。課堂上的她一如截圖中閃著點點啟發人心的靈光,被受其感染的學生們親切地稱作「包包」。對於教學,「包包」有一套符合個人氣質的理念——她希望去「點亮」(illuminate),而不是去「闡明」(illustrate)。

「點亮只不過是一個邀請的動作。你可能是推開那扇大門的人,但是最終的光和找尋的路屬於學生自己。我覺得這特別重要。」包慧怡打比方,「其實你是一個傳遞火光的人,我更看重的是為別人開啟一種可能性。光會在學生身上產生什麼樣不同的圖景,為他照亮怎樣的風景,你是不知道的,也無法掌控。」

帶學生參加布魯姆日(Bloomsday)古裝派對,朗誦喬伊斯《尤利西斯》片段

這樣的理念貫徹於她的課堂中。為了幫助沒有古英語基礎的學生理解中世紀的枯燥文本,信奉埃科「圖像是俗世的文學」的包慧怡會頂著「靈魂畫手」之名在講授相關內容時自行作畫,更會準備幾十頁的PPT展示中世紀手抄本。在《英語詩歌賞析》課上,她曾安排了10首需逐堂賞析的精讀詩歌,要求學生完成帶註解的翻譯(annotated translation)——逐行翻譯,寫下處理疑點時做決定的理由,比較自己譯本和著名譯本的異同,閱讀相關研究,一切只為「寫作、翻譯、閱讀能夠結合在一起,在詩歌的選修課上都得到訓練」,讓學生自己來和文本「打交道」,充分吃透文本。

課堂板書

知識儲備豐富的她經常在課堂上旁徵博引,小到一個單詞的詞源,也能挖掘出令學生驚嘆「原來如此」的歷史故事。她會在第一節課特意教授大一學生檢索的基本功,幫助新生從頭建立良好研究習慣,鼓勵他們儘早從事獨立研究;也會教導學生要有大文科概念,「安利」其它院系課程,和課外書籍、紀錄片、博物館展覽等種種資源。

包慧怡曾見過畢業後深入課上所學,繼續做相關研究的學生,也曾偶然發現本無太多交流的學生基於自己的課寫出漂亮的畢業論文。「點亮」雖間接而迂迴,但那些發現被點亮之人的意外時刻,卻總能讓她感到極大欣慰。

授課的迷人之處正在她面前不斷展現。有時,通過列課程大綱就會讓她感覺建立著一個「知識宇宙」:她和學生都是星球的主人,每顆星球都依循軌道運轉,有一種「純粹的求知的樂趣」。包慧怡如此形容這種感覺:「世界是混沌和無序的,但一門課能在無序的世界中建立一種有序。雖然時間和空間看似是一種限制,但迷人的恰恰是在有限中創造無限。」

青春仿若無盡

從2003年就讀本科,到如今擔任「青椒」至第4年,包慧怡的復旦之緣已延續整整16年。這片校園不僅帶給她太多重要回憶,亦是將本科和碩士時的她「點亮」,令她徜徉於可能性大海的原點。

她仍然記得在復旦時選讀的那些「看起來離本專業比較遠」的課。《舊約原典導讀》、《古埃及象形文字》、《梵文》……世界文學寶庫的浩渺,不同國家的燦爛文化,有關語言的全新認識曾這樣展現在當時的她面前。

在印度拉賈斯坦邦做田野調查,給中學生做建築細節講解

「復旦像一個大的繕寫室,繕寫士是流動的,繕寫室本身還在,像柏拉圖學園的感覺——最好的頭腦,永恆的年輕的感覺,在於你被一群求知的人和熱愛自己研究的有趣的人所包圍。你很高興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今,換了身份的包慧怡得到了復旦給予的另一份「禮物」:學生們總是樂於和她打成一片。他們之中,有的關注了包慧怡的豆瓣帳號和微信公眾號「慧怡拾穗」,有的在課外參加思南書局的朗誦會,有的則購買了包慧怡從未在課堂上介紹的個人著作。在包慧怡與外國語言文學學院另兩位教師不定期組織的多語種詩歌論壇「沙侖的玫瑰」上,學生亦經常欣然受邀,用自己擅長的語種分析同一個意象。

而「迷弟」、「迷妹」們或許未曾想到,被崇拜的包老師也會有因與他們交流而打開思路、產生研究新靈感的特別時刻。

「在學校裡,經常覺得死亡和衰老絕對不可想像。對我來說,活著就是一個漫長的青春期,去創造、去生活。」包慧怡說,與學生在一起時,會忘了自己多少歲。她時常生出一種錯覺,好像時空皆未移動,青春綿綿無盡。

相關焦點

  • 清華簡研究:讓冷門不冷,絕學不絕
    「冷門」何以不冷?「絕學」如何不絕?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破譯文明密碼的不輟腳步,也為今天的冷門「絕學」研究提供了一條可資借鑑的發展之路。在這一動態調整過程中,那些原本就生源少、畢業生就業面窄或市場敏感性不強的學科,如甲骨文研究、古典文獻學等冷門學科和西夏文等學科,越來越萎縮。如何讓冷門「絕學」有人做、有傳承?十年來,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一直注重從源頭上抓招生、在研究中育人才。
  • 傳承絕學 | 西南大學舉辦 「商周青銅器與先秦史研究青年論壇」
    」、冷門學科。總之,要通過努力,使基礎學科健全紮實、重點學科優勢突出、新興學科和交叉學科創新發展、冷門學科代有傳承、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輔相成、學術研究和成果應用相互促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11月19-21日,由學校主辦,歷史文化學院 民族學院、商周青銅器與金文研究所承辦,重慶市歷史學會協辦的「商周青銅器與先秦史研究青年論壇」在歷史學院成功舉辦。
  • 研究「冷門絕學」,南京兩高校老師入選
    提到「冷門絕學」,你會想到什麼?12月18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官網發布《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立項名單公示》,共有66個項目上榜,南京兩所高校老師入選「個人項目立項名單」。
  • 研究「冷門絕學」!南大探尋前科學時代的失落古書
    提到「冷門絕學」,你會想到什麼?今天(12月24日),記者從南大了解到,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官網發布《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立項名單公示》,共有66個項目上榜,南京兩所高校老師入選「個人項目立項名單」。
  • 這些年社科社出版過的冷門絕學(一)
    2020年8月26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發布了「2020年國家社科基金冷門絕學研究專項申報工作公告」。本研究專項旨在重點支持對國家發展、文明傳承、文化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或填補空白,但目前投入不足、人才匱乏、研究斷檔、亟需搶救的冷門絕學,並對邊疆史、邊海防史等學科領域予以傾斜,側重人文基礎研究,鼓勵學者根據學術興趣和學術積累運用新理論新方法進行跨學科跨領域研究。
  • 青年文藝評論家齊聚杭州拋新銳觀點 從李宇春說到蔡徐坤
    青年文藝評論家齊聚杭州 拋出好多新銳觀點從李宇春說到蔡徐坤 都是審美觀在變化「現在太多佛系的文學批評家,講話一來二去,沒有銳氣,我就不舒服。」剛剛過去的周末,第五屆中國青年文藝評論家「西湖論壇」在杭州舉行,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上海市評論家協會主席汪湧豪先生在論壇上拋出了上述的觀點。不過,這兩天聚集在杭州的青年評論家們,沒有讓前輩們失望。基於近年的文藝創作和文藝現象,他們發出了自己獨有的聲音。
  • 庖丁家水煮牛排實力圈粉!
    庖丁家水煮牛排實力圈粉!
  • 奧迪杯媒體足球嘉年華-北京站:四環青年3-7圈粉行動
    小組賽第一場,四環青年對陣圈粉行動。儘管大家都是業餘足球愛好者,實力不及職業球員,但參賽的各位球員求勝欲望都很強烈,力爭拼搏出自我風採。上半場雙方競爭激烈,四環青年隊的全弘景打入北京站的第一粒進球!之後圈粉行動隊的鄔永生,打入了一粒至少可以吹半年的精彩進球!他在本方半場出其不意地超遠距離破門得分,將比分扳為1-1平。下半場大家體能下降,雙方的得分機會都變多了。圈粉行動的趙一博一個人打入四球,其中還有一粒伊布式的「蠍子擺尾」得分,動作行雲流水,是業餘場上難得一見的漂亮動作。最後圈粉行動隊取得勝利,進軍決賽。
  • 半夜追看初三數學網課,「被這位帥哥老師實力圈粉了!」
    這位老師是格致初級中學的一位初三老師,因為長相帥氣、授課認真,被網友驚呼圈粉。不少老母親甚至為此還特意在網上看他的初三數學課程。「你確定這真是中學數學老師?這顏值應該去拍電影啊!」而跟著陪讀的老母親們,卻被這位老師的高顏值圈粉了,甚至不少小學生媽媽都打算夜裡「追劇」看初三數學網課,「我要去學習,誰也攔不住我!」
  • 圈粉無數!當小朋友遇到民間藝術……
    圈粉無數!活動期間,廈門民間文藝家們用精彩的表演與互動,拉進了民間藝術與師生的距離。在此次活動中廈門市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了十多位民間文藝家登臺表演為附小的孩子們帶來了豐富有趣的節目整場活動高潮迭起,掌聲不斷附小的孩子們聚精會神的觀看表演傳統民間文藝通過這次活動在孩子心中紮下了根
  • 青年文藝家速寫21丨青年翻譯家包慧怡:想成為一座橋
    35歲的青年翻譯家會不會是一個「書呆子」?尤其當她專注於古英語和中古英語文學的研究和教學。去年入圍「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的復旦大學英語系副教授包慧怡是個上海姑娘,時髦、漂亮,跟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她生活的樂趣也來自於擼貓和白日夢;但這個愛爾蘭都柏林大學中世紀文學博士又跟很多人不一樣,她說讀書既是自己的本職工作,也是幾乎全部的業餘生活和樂趣來源,她說希望學生們有可能從文學和歷史中,從古老的書卷中找到應對生命難題的辦法。
  • 歐拉青年共創第二季落幕 年輕態度圈粉無數
    在廣州車展上,完美收官歐拉全球青年共創計劃的歐拉品牌或許能給我們一個答案。完美落幕,創意作品獲點讚今年9月末,在北京車展上,歐拉正式拉開了歐拉全球青年共創計劃第二季的序幕。經過近2個月的"激戰"後,歐拉青年癮力共創頒獎典禮在廣州車展上開啟,這也代表著,歐拉全球青年共創計劃第二季已完美收官。
  • 上海復旦冷門專業排行榜,政治學、哲學上榜!
    復旦大學在我國作為比較有影響力和聲譽的大學,有許多的王牌專業,但是也有不少的冷門專業,那麼復旦冷門專業是哪些呢?下面就整理了上海復旦冷門專業排名,準備報考的話還是需要的謹慎考慮的喲!一、政治學政治學在上海復旦冷門專業排名中其實在整個國內都是屬於比較冷門的專業,它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政治理論、制度、公共政策等,據了解這個專業畢業的學生大部分首先選擇了公務員或者是到企事業單位從基層做起。
  • 庖丁家水煮牛排實力圈粉!
    庖丁家水煮牛排實力圈粉!
  • 哈弗寵粉月,哈弗H6全方位實力圈粉
    從寵粉到圈粉,我們不僅要一探究竟——哈弗H6究竟是怎樣玩轉粉絲營銷的?寵粉接力直播,粉絲愛車0距離提到車,大家的第一感受是「代步工具」,多項智能互聯功能,多種智能安全配置的搭載,實際上並不容易落實到消費者的感知上。為此,5月18日,哈弗H6聯合HD說車、豪哥說車、車主必讀、暴走汽車、爽爽侃車五大汽車行業自媒體組成「寵粉直播天團」,開展全天5場「寵粉接力直播」活動。
  • 新青年 教師節 · 復旦精神和氣質的締造者
    1902年,他以「中西大學堂」理念,創辦震旦學院,親自出任院監。「震旦」二字源於梵文,意為「中國」,更含「東方日出,前途無量」之意。馬相伯為了救國而辦學,學院以崇尚科學、注重文藝為辦學方針,由他親自授課,後來的社會知名人士于右任、邵力子、馬君武等都是該院學生。
  • 鍾南山全英文分享抗疫經驗,被實力圈粉了!
    他的一言一行都備受大家關注,而在今天鍾南山院士再次登上微博熱搜,因為流利的英語圈粉無數! 以「醫者仁心」形象著稱的鐘南山,這次憑藉一口流利的英語再一次圈粉無數,也難怪有不少人都稱他是「國士無雙」了。
  • 《Re0》OVA:傲嬌貝蒂實力圈粉,雷姆對菜月昴太寵愛!
    傲嬌貝蒂實力圈粉。在OVA中,貝蒂這位角色塑造的可謂是特別的成功,如果你以前就是貝蒂粉,那你會更加喜歡她,如果不是,我想看完OVA後,也會被她實力圈粉的!有著金髮螺旋兩個大辮子的少女,她的人設本身就特別的可愛。而傲嬌這一屬性,又是動畫中最讓人歡迎的屬性之一。在劇情中,可愛的貝蒂除了帕克,對誰也是沒有好的角色,非常的傲。
  • 走路也圈粉!羽生結弦居然有了「走路粉」!
    話說,羽生結弦的圈粉能力之強,很多人都已經以自己實際的「掉坑經歷」,體會到了。一場比賽能圈一堆粉,一張圖能圈一堆粉,一場記者的問答能圈一堆粉,一身考斯滕能圈一堆粉,愛玩兒遊戲也能圈一堆粉。技術粉,粉他實力強技術牛,跳躍乾淨節目編排豐滿;顏粉,粉他人美條順,靠顏值也能出圈兒;媽媽粉,粉他有禮有節永遠是禮儀滿分的好少年……這些都說得通。
  • 曾江:砥礪精進 深化梵文研究
    為學日益,代有傳承,我國學界在梵文研究領域一直持續耕耘,砥礪精進。《中國社會科學報》自創刊起即持續關注報導梵文研究等「絕學」、冷門學科,為相關學科發展鼓與呼。《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明確要求,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關學科建設,重視保護和發展具有重要文化價值和傳承意義的「絕學」、冷門學科,這讓梵文研究界深受鼓舞。培養人才 共繼「絕學」梵文是一種複雜難學的重要語言,而將其運用到專業學術研究中,更需要長期的訓練和積累。因此,梵文研究人才的培養是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