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兆紅)「我們要把馬欄山新媒體學院打造成新媒體的黃埔軍校!」在今日上午舉行的2019中國新媒體大會「看見馬欄山」分享盛典上,國家網信辦原副主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講席教授、馬欄山新媒體學院名譽院長彭波的這番話,引起現場一片掌聲。
這是彭波首次以馬欄山新媒體學院名譽院長的身份發表公開演講,他以「中國新媒體發展的歷史經驗」為主題,圍繞新媒體行業歷史、運營發展、產業趨勢、創業方向、經驗和預測、投資和轉型思考等方面展開論述,在他看來,新媒體屬於一個全新的社會發展階段,作為媒體人,尤其要快步邁進新媒體時代。
要對技術有特殊的警惕和敏感
「什麼是新媒體? 新媒體不是傳統媒體的延伸,它是一個全新時代的全新產品,是信息社會的標配。」在彭波看來,就像大眾傳播是工業社會的標配,現在進入信息社會,新媒體傳播將成為標配,二者所基於的技術不一樣,基於的形態、傳播的邏輯不一樣,傳播的方式不一樣,表達方式也不一樣,新媒體屬於一個全新的社會發展階段。
因此,傳統媒體在往新媒體轉型的時候,如果認識不到新媒體是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的產品,就很容易把大眾傳媒時代養成的習慣、思維方式延伸到新媒體上去,以致不知所措,感到無所適從,「必須洗心革面、脫胎換骨,才能走到新媒體上面去。」
「在新媒體時代,我總結兩句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彭波說,新媒體既是自媒體,又是智媒體,它的最大特徵是賦能給廣大的網民,使得每個網民都有話語權、有傳播形式,同時也越來越有利於個體獲得更精準的信息服務。
作為一種全新的媒體形態,新媒體最重要的是基於數位技術,是技術在推動媒體發展,一個智慧媒體時代正在到來。對於目前的傳統媒體來說,要對技術有特殊的警惕和敏感,他引用新浪負責人的話說:「如果在技術上一腳踏空,我們將會萬劫不復。」
傳統網際網路將進入智慧網際網路
「每一次新媒體的迭代,都會帶來一次話語權的轉移。」為什麼會「失去」新媒體輿論場話語權?彭波認為,原因就在於在舊的輿論場越有話語權的人群,越晚到新媒體形成的輿論場去,而在舊的輿論場越沒有話語權的人群,越早到新媒體的輿論場上去。
因此,新媒體輿論場剛興起的時候,往往是不理性的,這個時候,我們不應該埋怨新的媒體,更不應該埋怨新媒體形成的輿論場,而是要把原舊輿論場的主流人群去佔領新的輿論場,改變輿論場的力量對比。因此,在新媒體飛速發展的時代,一定要有這種警惕,同時也要很快適應。
如何適應?當務之急是表達方式的變革。「政務新媒體和媒體新媒體的使命,就是要在眾聲喧譁中聽到黨和政府的聲音,在眾說紛紜中聽懂黨和政府的聲音。」彭波強調,新媒體作品,絕不是指新媒體文章,新媒體作品是一個全新的創作,是文字、圖片、視頻等等的綜合表現,絕不是文章寫得好就能把新媒體作品搞好的。
彭波有一個判斷,現在網際網路到了下半場。「我認為上半場是信息科技,下半場是數字科技,到了這樣一個新的階段,隨著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的發展,傳統網際網路將進入智慧網際網路,我們的思維方式、運營的基礎技術、商業模式、組織架構、招商引資的思路都要做重大調整。整個中國網際網路到了下半場,我們中國的新媒體如何走好?需要大家一起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