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4月29日,「雲聚變 智未來」第四屆AI+移動媒體大會將在雲端召開。屆時,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雅講席教授彭波作為嘉賓將帶來主題為「『後新冠時代『新媒體演進趨勢」精彩演講,同時他還將就數字如何重塑媒體格局進行全面解讀。
4月28日,彭波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重點論述了影響新媒體演進的三個因素,他表示,新冠疫情成為一個歷史性的節點,標誌著中國網際網路從信息科技時代正式進入數字科技時代。在這樣的時代,新媒體將因這種交替而受到巨大影響。
三個因素影響新媒體演進的方向與速度,數字科技時代為新媒體發展醞釀契機。
在彭波看來,「後新冠時代」有三個影響新媒體演進的因素,第一個是疫情本身。「每在中國經濟社會遭受重大災難或者重大公共安全危機事件後,網際網路就會出現一次騰飛。這並不是所謂網際網路發國難財的意思,在歷史關鍵時刻網際網路為國家賦能、為民族賦能,許多網絡應用急劇擴張發展,才導致了網際網路騰飛,這無形中也影響到新媒體的發展」
「影響新媒體演進的第二個因素是網際網路本身」,彭波提到,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正孕育著一個新的網際網路發展時期的來臨,尤其是「ABCD+5G」的出現,讓網際網路迸發了更多的可能。「A是人工智慧,B是區塊鏈,C是雲計算,D是大數據,ABCD+5G讓網際網路進入了數字科技時代。」彭波進一步闡釋:「從傳統網際網路過渡到智慧網際網路需要有一個標誌性的事件,這個事件就是新冠肺炎,或者說抗擊新冠肺炎的偉大鬥爭,這標誌著中國網際網路從信息科技時代正式進入數字科技時代,這種時代的交替對新媒體帶來了不可估量的巨變。」
「第三個影響新媒體演進的因素是國內國際局勢的大變化。」彭波說:「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這是我們面臨的形式,新冠肺炎後,給國內國際環境帶來了很大變數,這些都會影響到新媒體演進。」
封面新聞等主流專業媒體,將成為新媒體重要內容提供商。
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對於未來新媒體的走向,彭波認為,新冠疫情讓中國網際網路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中國的新媒體也正朝著新的發展方向。彭波認為這種新的趨勢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PGC的亮眼發展。
「高品質的新聞內容實現價值回歸,中國UGC水平不斷提高讓我們忽視了PGC 的作用,但疫情來臨之後,主流媒體、專業媒體在權威信息發布、科學知識普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第一時間推出了數位技術平臺疫情地圖的封面新聞等媒體尤其讓人點讚。」彭波舉例道:「媒體生產出的智能問答機器人,上線的大數據平臺等,讓我們看到了媒體在網際網路時代的更多可能性。在新媒體方面,傳統媒體將轉型為非常重要的網際網路內容提供商的角色。」
「雲聚變 智未來」
第四屆AI+移動媒體大會將舉行
4月29日,在封面新聞四周年之際,「雲聚變 智未來」第四屆AI+移動媒體大會將如約舉行,和封面新聞3200萬用戶雲相聚。彭波教授將從十大趨勢解讀新媒體演進方向和特點,從內容付費、5G、媒體融合發展、區塊鏈、大屏激活等方面,深刻分析新媒體發展源流和趨向。
除此之外,我們還將邀請大咖專家就智媒時代媒體面臨怎樣的挑戰與機遇等問題進行深度剖析,講解升級到6.0版本的封面新聞APP會給用戶帶來怎樣的驚喜,向大家揭示封面智媒生態」科技+智媒雲」如何助力打造中國封面。
更多精彩觀點盡在「雲聚變 智未來」第四屆AI+移動媒體大會雲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