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立院」大洗牌 蔡英文權力直逼兩蔣?

2020-12-27 環球網

香港中評社3日發表分析文章指出,2月1日,臺「立法院」新一屆「立委」報到就職。當天最受矚目的除了新科「立委」之外,就是新一屆正副「院長」的選舉,這次選舉影響未來四年「國會」政治生態走向,尤其對於已經贏得「總統」選舉的民進黨而言意義重大。不出意外,民進黨籍「立委」蘇嘉全、蔡其昌順利拿下「院長」「副院長」,宣告民進黨正式實現完全執政,這也是臺灣歷史上第一次由非國民黨籍人士出任「立法院」最高職務。以蘇嘉全為龍頭的新一屆「國會」會有怎樣的不同?未來四年的「國會」政治生態將如何演變?

民進黨完全執政,蔡英文達權力巔峰

新任「立法院」院長蘇嘉全是民進黨資深政治人物,曾任兩屆屏東縣縣長、「內政部」部長、「農委會」主委及民進黨秘書長,政治履歷豐富。他於2010年空降綠營艱困選區大臺中市,面對當時市長胡志強的高人氣毫不畏戰,從民調落後百分之三十到開票僅小輸胡志強3萬票,可見其選戰的實力堅強。2012年他還被蔡英文延攬出任大選副手,雖然最終落敗,且選戰中蘇嘉全的農舍爭議也影響選情,但這絲毫沒有影響蔡英文對他的信任。此次「立院」龍頭之爭,綠營還有柯建銘、陳明文兩位強棒,最終卻是蘇嘉全在蔡英文的支持下出線,顯示蔡英文對民進黨的掌控非常牢固。蘇嘉全出任「立法院長」,代表蔡英文穩住了「國會」這一板塊,以蘇嘉全濃厚的英派背景,可以預見未來蔡英文對「立法院」的掌控將基本沒有障礙,可以完全貫徹自己的意志與理念。

此次「立法院」副院長由民進黨籍「立委」蔡其昌奪下也意義重大。蔡其昌為新潮流系成員,也是民進黨內重點栽培的新世代。曾任前臺中縣民政局長、兩屆「立法委員」,此次參選連任臺中市第一選區(大甲、梧棲、清水)「立委」,一舉擊敗國民黨候選人顏秋月並領先達3萬票,展現他雄厚的基層實力。新潮流系一向支持蔡英文,甚至在很多大型選戰中都為蔡英文操盤。這次蔡其昌當選「副院長」,不僅代表民進黨中生代的崛起與壯大,更代表新潮流系的實力在「立法院」的體現。在民進黨68席的絕對多數下,「正副院長」均由蔡英文人馬出任,意味蔡英文的權力達到巔峰甚至直逼兩蔣,未來蔡英文在「立法院」幾乎不會受到阻礙,民進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可以得到完全貫徹,臺灣也將迎來蔡英文完全執政的時代。

國民黨淪為在野黨,監督功能弱化

此次國民黨「立委」席次銳減到35席,痛失「立法院」正副龍頭,王金平也只能當陽春「立委」。失去了「立法院」的主導權,國民黨在政壇中扮演的監督者的角色也將大大弱化。即使在陳水扁執政8年期間,藍營仍維持「立院」多數並掌握正副龍頭,對於民進黨的政策和理念起到實質監督與制衡的作用。但此次國民黨的席次甚至少於總席次的三分之一,基本難以對民進黨產生任何制衡作用。如果民進黨要強行以人數優勢進行表決,國民黨根本無法阻擋。國民黨在未來不僅淪為在野黨,還是「國會」少數黨,影響力大大減弱。

民進黨即使在2008年席次只剩27席,卻能通過霸佔主席臺、癱瘓議事等方法阻擋國民黨的法案過關,讓國民黨的多數優勢無法發揮,服貿等議案長期被擱置,施政績效大打折扣。如果在新一屆院會中,國民黨沒有強有力的黨鞭,黨團也沒有展現出團結、強硬的作風,還是一如過去一樣懦弱、無能的形象,那整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可能是一盤散沙,發揮不出任何監督的作用。失去監督的民進黨將會在「總統」「立院」不受任何制衡,這對於臺灣社會的進步和兩岸關係的發展都是相當大的警訊。

小黨不可忽視,「立院」關鍵角色

新成立的時代力量此次一舉拿下5席,親民黨也依舊保持3席戰力,無黨聯盟1席加入親民黨黨團運作,另一席無黨籍趙正宇加入民進黨黨團運作。由於「立法院」採取政黨協商制,重大議案須經各黨團協商籤字才能通過。因此小黨團仍在「立院」政治生態中發揮不可忽視的作用。

時代力量在這次選舉中作為民進黨的側翼,在很多選區得到民進黨的支持與禮讓,成功拉下多位國民黨資深「立委」,一舉成為「立院」第三大黨。此次正副龍頭選戰,時代力量的5票全部投給民進黨籍蘇嘉全、蔡其昌,可以看出目前兩黨之間仍是緊密的盟友關係。但時代力量堅持臺灣民族主義,政治光譜屬於極左翼,且多位重要人物還曾表態支持「廢死」,這些立場都與民進黨中間偏左的立場有很大區隔。時代力量「立委」徐永明還表示,時代力量選後將回歸在野角色監督蔡英文政府,意味著對於蔡英文力推的法案時代力量不會照單全收。未來時代力量與民進黨除了盟友關係,還可能轉變為競爭關係。

親民黨未來的動向也引人矚目。親民黨雖一直被歸為泛藍,但最近幾年卻與民進黨越走越近,「橘子變綠」的趨勢也非常明顯。「立委」中選舉部分選區還獲得民進黨禮讓,民親兩黨同組進步大聯盟,帶給國民黨極大壓力。但畢竟兩黨的核心思想、理念論述有天壤之別,過去同為在野黨之間有合作關係,現在民進黨完全執政,親民黨可能會對民進黨的執政進行監督,兩黨關係可能不會如同以往以合作為主。此次正副「院長」選舉,親民黨並沒有支持民進黨提名的人選,而是自己另推人選,顯示親民黨要走自己的路而不會做民進黨的附庸。未來在面對以民進黨為主導的強勢「國會」時,親民黨也可能會與同為泛藍的國民党進行合作,共同監督民進黨的施政。

此次新「國會」正式就職,代表著民進黨第一次成功實現完全執政,也代表臺灣實現歷史上第一次「總統」「國會」的全面輪替,影響重大。不出預料,未來四年「立院」將會在民進黨強勢主導下為蔡英文的政策背書,蔡英文的意志將得到全面貫徹。淪為少數黨的國民黨則可能會放低身段,與其他非民進黨勢力進行合作,共同監督民進黨的施政。小黨也希望發揮自身的槓桿作用,成功在兩大黨之間取得話語權。新一屆「立法院」政治生態丕變,對於臺灣政治未來走向與兩岸關係的影響非常值得觀察。

相關焦點

  • 聽,蔡英文權力裂帛的聲音……
    蔡英文目前聲望正高,權力正盛,但從過去經驗看,第二任在沒有連任顧慮時想要放手大幹一場,卻常是災難的開始。蔡英文的「監委」提名案,讓藍綠兩黨同時炸鍋。藍營的怒火比較不重要,黃健庭憤而退出「副院長」提名,凸顯蔡英文的「政黨合作」誠意是假,裂解藍營的計謀是真。
  • 提名之爭,聽見蔡英文權力裂帛聲音
    相形之下,綠營的反彈更值得注意: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飛帆和「立院」黨團多人猛烈炮轟,直指蔡辦幕僚政治操作讓蔡英文背鍋,甚至表態不會投下贊成票。如此強烈的反應,不僅重挫蔡英文的提名威信,也讓她的黨內領導權威大受挑戰。持平而論,相較於其他的「監委」提名人選,黃健庭形象和條件都不差。
  • 「大中至正」牌匾被拆10年 臺退役上校斥蔡英文:不要清算「兩蔣」
    【環球網綜合報導】島內退伍軍人團體3日在中正紀念堂舉辦追思典禮,臺退役上校李天鐸在談及2·28時對於臺當局大搞「去蔣」「去中國化」的行徑痛批,蔡英文當局不應該疏忽「兩蔣」的貢獻,不應該進行政治清算。臺灣「聯合新聞網」3日報導稱,李天鐸在典禮上致辭時提到,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曾把中正紀念堂大門的「大中至正」牌匾拆下來,從那以後他就不敢從「那個門」走進來,因為他覺得自己「愧對蔣公,愧對老校長,愧對所有把我們帶來臺灣的老祖宗」。
  • 被爆公然喝斥「大法官」,蔡英文再陷權力傲慢醜聞
    蔡英文 資料圖臺灣《聯合報》7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先不論蔡英文把呂太郎叫到蔡辦來,是當面「責罵」、「訓斥」,還只是講話「有上火」,都是見仁見智的感受問題。真正的問題在於,「大法官」本應獨立行使職權,不受任何幹涉,呂太郎卻任由蔡英文呼之即來,已不可等閒視之。如果不是許玉秀的爆料,誰知道蔡英文還找過誰?
  • 不滿臺當局「去中去蔣」 臺灣84歲企業家給蔡英文發公開信
    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因同意「去蔣」而遭呼巴掌。中國臺灣網1月2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因不滿臺當局「文化部長」鄭麗君同意「去蔣化」,臺資深藝人鄭惠中日前在一場餐會中打了鄭麗君一巴掌。臺灣「中國航運」前董事長彭蔭剛今天(24日)發表給蔡英文的公開信指出,兩岸因拋棄對抗而走上和平共存、互惠互利的道路,2016民進黨執政後政策轉為「去中去蔣」,不知感恩一定會遭到惡報,鄭麗君被民眾打臉,即為一例。
  • 臺灣豬農兩度進攻"立法院" 將蔡英文頭像修圖戴豬嘴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5月31日訊 因擔心蔡英文執政當局開放含瘦肉精美國豬肉進口,數百名臺灣豬農與民眾上午聚集在臺灣「立法院」外抗議,高喊「林全下臺、毒豬入臺」。據臺媒報導,抗議群眾於上午兩度進攻「立法院」,並與警方爆發推擠,雖然沒有成功攻佔「立法院」,但將道具豬送進「立法院」,表達不滿。
  • 臺灣一周侃:蔡英文權力漸凍無悔改 再提「臺灣價值」惹爭議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至今僅有一年多,但不論藍綠針對她推出的民調都顯示支持度在不斷下滑。除了民心盡失,蔡英文在黨內同仁中的威望也日漸低迷,「獨派」已經公開逼宮,她儼然提前進入了「領導危機」,成為「權力漸凍人」。而蔡英文近期引發的「何為臺灣價值」的論戰更將她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有評論指出,蔡英文所謂的「臺灣價值」就是「臺獨價值」。
  • 港媒:三股「臺獨」力量逼蔡英文攤牌 兩岸危機可能性不小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年底「九合一」選舉臨近,但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民調低迷。有港媒23日評論稱,蔡向「臺獨」勢力取暖跡象日益明顯,同時「臺獨」也大動作逼迫她攤牌,加之美國方面「臺灣牌」、「朝鮮牌」交叉運用,兩岸僵局轉換成危機的可能性不小。
  • 臺灣資深媒體人評蔡英文:笑著說民主的獨裁者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臺媒5月24日報導,臺大校長案爭議不斷,近日有臺大校長遴選委員被「臺北地檢署」通知以「證人」身份約談。對此,臺灣資深媒體人黃智賢指出,這種恐懼就是「白色恐怖」的恐懼。「民進黨要社會知道,他們沒什麼不敢的」。
  • 一周侃:"去蔣""去孔"又"去中" 蔡英文要做歷史好裁縫!
    民進黨甚至連兩蔣的陵寢也不放過,要求臺軍撤出兩蔣陵寢。對了,還有新臺幣上的蔣介石頭像,綠色民代也看不順眼,要重新設計。雖然該主張遭到島內民眾果斷打臉,但從這個小細節我們可以看到,蔡英文和民進黨在費盡心思刪除所有關於蔣介石的歷史印記。  蔣介石本身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準確的說,是有爭議的歷史人物。
  • 「兩蔣」時期臺灣當局南海政策的歷史演進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國民黨為了集中兵力,於1950年5月相繼將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的駐軍撤回臺灣本島,南沙群島曾一度不設防。在當時南海各種力量博弈中形成權力真空。「太和」艦1956年6月1日,臺灣當局派遣「太和」,「太倉」兩護航驅逐艦組成的南巡艦隊,取名為「立威部隊」,由姚汝鈺擔任指揮官,彭運生任中校參謀長,巡視南沙群島。
  • 蔣經國逝世30年民眾懷念 蔡英文上任1年抗議不停
    臺灣《中國時報》在《力推十大建設 創造經濟奇蹟》一文中表示,蔣經國對臺灣的貢獻迄今仍受到許多民眾的感念,而蔣對臺灣最大的貢獻,是領導臺灣度過危機試煉,創造出臺灣經濟的奇蹟。 昔日蔣經國冒雨蒞臨臺北淡水河畔,為中正杯龍舟競賽運動員加油。
  • 【臺灣研究】任冬梅:蔡英文執政兩周年成績單:嚴重不及格
    作者:任冬梅,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博士來源:《世界知識》雜誌2017年8月15日,臺灣「經濟部長」李世光(右四)舉行記者會,為全臺大停電道歉。5月20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就職滿兩周年。執政時間過半,島內各種民調均顯示,蔡英文交出的「期中考卷」嚴重不及格,民調數字不斷探底。兩年間,民進黨當局不但使得兩岸關係大倒退,導致臺灣競爭力進一步下滑,更在島內強推種種劣政,燃起「遍地烽火」。蔡英文沉迷於立威弄權,施政荒腔走板,在政治、經濟、社會、法治、文化等諸多方面爭議不斷,造成臺灣社會撕裂、民怨沸騰。
  • 臺灣人民還是要當心!畢竟蔡英文手裡仍握著權力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資料圖 視覺中國)5月20日蔡英文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3周年的日子,她發表談話稱自己「三年執政,三年有成」。臺灣大華網絡報對此發表評論說,蔡英文提出一些於己有利的數字,認為自己的努力已為臺灣建構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因而進一步希望人民支持她繼續當這個領導人。但是,她的說法恰與臺灣人民的看法相悖,根據多家媒體公布的民調數字,對她的滿意度都低於不滿意度。
  •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銳減 臺灣旅館業者恐大洗牌
    中國臺灣網11月19日訊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大幅下降,令全臺觀光業大受影響。據報導,墾丁業者觀察,年底淡季住房率估計不到2成。高雄業者認為,大陸遊客明顯減少影響現在旅館業者經營狀況,今年高雄旅館業者的住房率都下滑,業者都擔心未來三年是旅館業大洗牌的階段。  圖為夏天墾丁南灣人潮。
  • 絕對權力讓蔡英文腐化?臺灣民眾2020選票可要投好
    &nbsp&nbsp&nbsp&nbsp臺灣「大華網絡報」20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工作者韋灝評論文章指出,過去幾年來多次痛批民進黨「墮落、失望透頂、只剩下黨意」的「太陽花學運」領袖林飛帆,還是接受了蔡英文的召喚,接任民進黨副秘書長,加入這個他曾經恥與為伍的政黨權力核心。
  • 蔡英文一手掌控,「立法院」將作何改革?
    在蔡英文主導下,原志在必得的柯建銘不得不「禮讓」蔡英文屬意的蘇嘉全。昨在新成立的第九屆「立法院」舉行的預備會議,由於民進黨席次單獨過半,蘇嘉全與蔡其昌經票選取得過半票數,寫下民進黨籍「立委」擔任正副「院長」新頁。在民進黨完全「執政」且蔡英文一手掌控下,「立法院」改革必然擺脫不了民進黨的宰制。
  • 蔡英文520前收到大禮
    馬英九終於被判有罪,也算是「高等法院」送給蔡英文就職兩周年的大禮,除了承審法官,那位誓言追究「辦綠不辦藍」法官的「監察委員」陳師孟,也得記上大功一件。此案在政治面向上看,是2013年「九月政爭」的延長賽,馬有罪,司法關說者王金平、柯建銘無罪,等於是在政治上,判決馬英九在「馬王之爭」中全面潰敗。
  •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銳減 臺灣旅館業者恐將大洗牌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19日訊 大陸遊客赴臺人數大幅下降,令全臺觀光業大受影響。據報導,墾丁業者觀察,年底淡季住房率估計不到2成。高雄業者認為,大陸遊客明顯減少影響現在旅館業者經營狀況,今年高雄旅館業者的住房率都下滑,業者都擔心未來三年是旅館業大洗牌的階段。
  • 韓國瑜兩岸論述之爭三箭 直攻蔡英文軟肋
    韓國瑜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近日對兩岸關係的表述,逼得蔡英文親上火線反擊。有媒體直言,韓國瑜在兩岸論述之爭三箭,直攻民進黨及蔡英文的軟肋,更扭轉國民黨在論述上的軟弱頹勢。在習近平於《告臺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的對臺政策論述後,韓國瑜是國民黨內率先提出「兩個不要懷疑」。包括不能懷疑共產黨收復臺灣的決心、及不能懷疑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決心,似乎藉此提醒國民黨和臺當局認清困難處境。而後,在春節接受《美國之音》的專訪,韓國瑜直言兩岸關係是指腹為婚,應該要打開心胸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