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塔倫蒂諾被公認為世界影壇史中最具有創造力的導演之一,他所有的作品,都值得被反覆拆解,細細品讀。就是這樣一個腦洞十足的一線導演,同時還身兼數職,既是演員,又是編劇,還是製片人。如果你是他的影迷,那你一定知道《低俗小說》這部影片。
《低俗小說》片如其名,裡面充斥著低俗、黑色暴力、毒品和扯淡。導演用他獨特的非線性敘事手法,奇思妙想一般的人物對白,還有他玩轉了的暴力美學和黑色幽默,還有個人惡趣味,把一個看起來就是純扯淡的故事推上後現代反叛的熱潮上。
鬼才知道他腦子裡在想什麼的昆汀.塔倫蒂諾。
《低俗小說》是由昆汀.塔倫蒂諾執導的黑色犯罪電影。影片於1994年在美國公映,並成功的拿下了當年坎城金棕櫚大獎。在影史上《低俗小說》一直被奉為經典,看完電影,你會有種昆汀在影片中似乎表達了很多,但又好像屁都沒講出一個的感覺。
昆汀曾經在曼哈頓海灘的一家音像店打工,借著職務的便利看了數以千計的電影,從法國新浪潮、日本武士戟片再到香港的功夫和警匪片,無一不看。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他將電影中最最精華營養的部分汲取了出來,納為己用。
他多元拼接的思路,對電影世界裡的主流文化呈現出一種反叛姿態,也是他為何能拍出這些荒誕影片的原因之一。
開拍《低俗小說》之前,由於沒有投資人看得懂他的劇本。在美國,好萊塢大敘事才是主流,也就是大部分劇情都是走的線性路線。而昆汀的非線性敘事手法,完全和主流相反。頭疼了許久的投資人最後還是決定賭一賭,給了昆汀八百萬美金的預算。
《低俗小說》被昆汀.塔倫蒂諾打亂敘事的順時針方向,影片被他分為三個章回,分別是"文森特韋加與華萊士夫人"、"金表"、"邦尼的處境",這三個章回又被導演分成了六個小段,打亂之後再重組起來,利用人物和道具將故事又巧妙連結起來,一種"環形"敘事就產生了。這樣的敘事,也象徵著暴力的循環往復。他不是環形敘事的開創者,但卻是將這個手法玩得最有感覺的一個人。
(1)開頭是一對男女在餐廳吃飯,他們以打劫為生。兩人準備幹完最後一票就金盆洗手,兩人嘮嘮叨叨最後決定了打劫餐廳。當觀眾以為這就是一個胡扯的開頭,但昆汀總能在最後出人意料的將故事圓回第一個點上。
(2) 文森特和朱爾斯兩個黑幫殺手,開車去執行任務,目的是幹掉叛徒,取回老大華萊士的東西。兩人在車上依舊是體現昆汀風格的胡扯瞎扯,昆汀的瞎逼逼話癆模式也在本片中展現的淋漓盡致。而看似沒有意義的胡扯,卻牽出文森特下一個任務是去陪老大的老婆米亞散心。
(3) 拳擊手布奇在酒吧和老大華萊士的私下談判。華萊士老大要布奇在拳賽中放水,輸掉比賽,布奇應承了下來。期間遇見了穿著褲衩和T恤的文森特和朱爾斯,穿著褲衩裝的兩人,很明顯不是剛殺了叛徒的第二段。
(4)文森特和華萊士夫人。文森特陪著老大的老婆散心吃飯。當華萊士夫人誤吸了高濃度毒品後,文森特給她扎腎上腺素那場戲,連心臟位置都要用筆現畫一個,充分表明了昆汀究竟是如何營造惡趣味的。
(5) 拳手布奇違背了老大華萊士的約定,最後黑白通吃,準備跑路回家去取金表的過程中,發現了殺手文森特,最後用槍轟死了文森特。又狗血的遇上了老大華萊士。這一堆看似荒誕狗血的車禍式巧合,卻意外的將所有情節連接起來。
第五段就是整個敘事時間線最後的終點,昆汀卻沒有結束電影,而是又將鏡頭閃了回去。
(6) 邦尼的處境:承接了第二段朱爾斯幹掉叛徒的那場戲。第一段餐廳和這個片段完美圓在了一起。到這裡,整個故事的首尾就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環形結構。
而將這些碎片的劇情完美拼接起來,就免不了提一提昆汀電影裡那些狗血的意外和車禍式的連環巧合。
(1) 文森特買了高濃度毒品後,恰好就被華萊士夫人誤吸。
(2) 被叛徒開了數槍還活著的兩人。
(3) 什麼都不懂的毒販畫個心臟位置,最後竟真的讓文森特把人救活了。
(4) 文森特不小心將槍放在門外,最後被拳手布奇給崩了。
而其實每一段看似俗氣的巧合,都和劇情息息相關。
當觀眾認為所有偶然的巧合都是為了讓影片看起來更生動,我們不妨用上帝視角再看看:文森特,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當子彈穿過兩人時,朱爾斯相信了神跡和上帝,而文森特覺得這只是個巧合。前者決定自我救贖,金盆洗手不再殺人。而文森特,依舊沒有任何改變。(我們可以看成上帝的第一次救贖)
在色慾下,文森特掙扎究竟要不要和老大女人發生關係時,米亞卻吸食過量毒品差點死掉。他在救人的同時,也救了自己。如果沒有吸食毒品這檔子事,最後和米亞發生關係的文森特,逃不過和足療小夥一樣死亡的下場。(這是上帝的第二次救贖)
文森特沒有信仰,他的性格也決定了他的人生。當他再次被老大派去解決拳手布奇,在廁所解決著汙穢的屎尿屁的時候,手裡還翻著一本《低俗小說》,最終被拿著槍的布奇幹掉。中國有句老話,事不過三,或許上帝也實行同理,上帝沒有理由救贖他第三次。
筆者想,這是昆汀想告訴我們的另一個點:人的命運,和性格有很大關係,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會讓你的選擇有所改變,你的改變又會決定另一番人生。巧合不過是因果循環,我們自身能駕馭的只有無生命的物質和自己的選擇。
好的影片就像人生,沒有那麼多起承轉合。
許多電影都需要製造一定的懸念來給觀眾一些期待性,讓劇情將觀眾的胃口調動起來,但《低俗小說》裡,導演昆汀.塔倫蒂諾並沒有製造懸念來吸引觀眾的眼球,他完全不按照電影的規則行事。人物行為沒有目的性,觀眾無法猜到人物的下一步行動。
就像是文森特和華萊士夫人的曖昧時段,觀眾以為兩人會在接下來的劇情發生點什麼,但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人完全摸不清昆汀的路數。
或是念著聖經的朱爾斯也會突然冷不丁的給沙發上的小夥來一槍。文森特甚至於會在車上走火轟掉別人的腦袋。
昆汀喜歡表達的是那種突如其來的意外和黑色暴力。昆汀他沒有在電影中給你任何的期待性,它更像是真實地生活一樣,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隨時都可能。
昆汀的非線性敘事電影,相信影迷們都是有目共睹的。《落水狗》、《八惡人》、《殺死比爾1》《殺死比爾2》等等。
關於昆汀對影片環形敘事手法上,馬其頓導演的處女座《暴雨將至》演繹了名族的仇恨和宿命的輪迴。而在寧浩的《瘋狂的石頭》一片中,更多的也是大玩了昆汀對於影片敘事結構上的一鍋亂燉,同樣充滿了奇思妙想。《兩桿大煙槍》和《低俗小說》同樣屬於黑色幽默片,裡面的人物同樣是痞氣十足,不按套路。
在《兩桿大煙槍》中,導演採用的多線敘事手法,有層出不窮的意外等著你,有無法猜測到的腦洞劇情。電影有六組人的視角,交叉的推進著故事的情節。同樣沒有依照順序的時間線來進行劇情的發展。黑吃黑再遇上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讓整個故事都變得十分戲劇化。
混混準備搶劫毒販,而就在同一天毒販又準備搶劫毒品供應商,意外之外,還有意外。看似複雜的多線敘事,卻環環相扣,讓整個情節都十分緊湊。
而在《低俗小說》中的非線性敘事手法,看似每個故事都不連貫的荒誕,一大堆似乎沒有意義的臺詞,其實都意有所指。意外也總是能讓觀眾大呼操蛋。相比於《兩桿大煙槍》裡層出不窮的意外頻發,筆者還是更中意昆汀的狗血巧合。
生活沒有確定的東西,我們唯一能確定的就是不確定性。
滿車的腦漿和血腥,可以被三下五除二的清理乾淨,說明了有些大事,是可以悄無聲息的就被解決。
文森特因為大意放了槍,最後被趕回家拿金表的布奇給崩了。這樣看來,有些看起來的小事,可能也會變成大事,所有偶然發生的事件,都能改變你的人生。
影片中所有的人都沒有所謂的主角光環,就連看似被塑造出來的主角文森特也以最尷尬的局面死在了廁所裡。電影中也不存在純粹正面和反面的人物。有受到神跡決定金盆洗手的殺手朱爾斯;有被救後決定不計前嫌的老大華萊士;也有帶著信念生存的拳手布奇。根本沒有真正的好壞之別,對於生活,本身就比劇本上完美的設計更加具有戲劇性。
我們的生活就來自於偶然,許多意外都會開啟另一段故事。生活中有太多不確定和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我們唯一能控制的只有自身。
昆汀在影片中用出人意表的黑色幽默表現了人物的狼狽和生活的荒誕,也暗示了真實生活中的不確定和無序。
在這個無序和失控的真實世界裡,所有看似完美的人設和計劃都只是為了掩蓋失控的生活。唯有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去面對無序的世界,才是對生活最好的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