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男女的性別差異,女性關注的是衣服、化妝品,男性更喜歡的是遊戲或者體育,可是隨著小寶寶的降生,夫妻二人的焦點也就慢慢發生轉移了。
沒完沒了的朋友圈曬娃可能是很多人都反感的一件事,可是當這部分人也有了孩子後,卻也悄然的成為其中之一。至於其中緣由,他們說是希望以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和變化。
寶寶的成長發育期中有一個名為大運動發育時期的階段,這個階段對於寶寶來說至關重要,家長既不能落後,也不能過於心急。
寶寶的成長是一個漫長階段,家長需要做的是在孩子身後給與支持和陪伴。同時孩子雖小,但也是一個單獨的個體,而且寶寶因為體制的不同,他們的生長發育期也是有差異的,家長也要順應這種規律變化,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起到積極作用。
寶寶出生的一年時間內,一般都會掌握打滾、坐、爬和站立幾項技能,當寶寶再繼續發育出用手指東西,走路和說話的能力時,也就意味寶寶已經成長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往大了說的話,手指東西、走路和說話這也代表孩子生理、語言和社交能力發展迎來了裡程碑的變化。
1、用手指東西
細細觀察的話,當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用手指東西,而且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寶寶的社交行為。
這個過程是寶寶首先在頭腦中形成想像,然後再用手代替嘴向大人表達,而這也利於孩子社交能力的提高。
2、大腦和生理
寶寶會走路,也就代表他們的腿部肌肉群已經開始了發育,而且寶寶站立的前提是保持平衡,而保持平衡又要靠小腦。
3、溝通社交
很多寶寶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或者爸爸,當孩子真的叫出來後,想必家長也一定會十分激動。
而語言不只是寶寶和家長之間的交流,還是情感的溝通,這對寶寶的成長發育也是至關重要的。
1、沒有明顯關聯
美國一所大學專門有一個教授團隊對此展開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三者之間並無明顯的直接聯繫。
2、詞彙量
這個團隊通過研究發現那些越早學會用手指東西的孩子,他們能說出來的詞彙就越多。
所以家長們就可以多多關注寶寶什麼時候開始用手指東西,如果寶寶某一天突然學會了摔東西,家長先不要生氣,因為這也代表孩子的語言能力提高。
1、給孩子創造動手的機會
家長陪伴孩子的時候也可以多準備一些體積小、重量輕、易抓取的小玩具,方便寶寶在玩的時候多多練習。
2、引導孩子觀察物品和用手指
這個時候家長也可以多多示範,可以親手給孩子演示如何用手指東西,並且在演示的過程中告訴孩子自己指的東西是什麼。演示完畢後,還可以再引導孩子模仿自己的動作,讓孩子在模仿和練習中,發育自己的語言能力。
3、帶孩子做鍛鍊手指的遊戲
遊戲可不只是玩這麼簡單,其在輔助孩子的成長上,同樣有一個關鍵作用,比如鍛鍊手指這件事情,可以通過堆積木和拼拼圖等多種遊戲進行。
手指、走路和說話這三項都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一件事情,這三者之間雖然也是沒什麼關聯可言,但是每一樣都對孩子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