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成長的三個關鍵期:手指、走路和說話,直接影響語言邏輯能力

2020-11-09 豬鼻子寶寶育兒日記

因為男女的性別差異,女性關注的是衣服、化妝品,男性更喜歡的是遊戲或者體育,可是隨著小寶寶的降生,夫妻二人的焦點也就慢慢發生轉移了。

沒完沒了的朋友圈曬娃可能是很多人都反感的一件事,可是當這部分人也有了孩子後,卻也悄然的成為其中之一。至於其中緣由,他們說是希望以照片記錄孩子的成長和變化。

不能掉隊也不能心急的寶寶發育期

寶寶的成長發育期中有一個名為大運動發育時期的階段,這個階段對於寶寶來說至關重要,家長既不能落後,也不能過於心急。

寶寶的成長是一個漫長階段,家長需要做的是在孩子身後給與支持和陪伴。同時孩子雖小,但也是一個單獨的個體,而且寶寶因為體制的不同,他們的生長發育期也是有差異的,家長也要順應這種規律變化,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起到積極作用。

寶寶出生的一年時間內,一般都會掌握打滾、坐、爬和站立幾項技能,當寶寶再繼續發育出用手指東西,走路和說話的能力時,也就意味寶寶已經成長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往大了說的話,手指東西、走路和說話這也代表孩子生理、語言和社交能力發展迎來了裡程碑的變化。

直接影響孩子語言表達的三項能力

1、用手指東西

細細觀察的話,當孩子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已經學會了用手指東西,而且這不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而是寶寶的社交行為。

這個過程是寶寶首先在頭腦中形成想像,然後再用手代替嘴向大人表達,而這也利於孩子社交能力的提高。

2、大腦和生理

寶寶會走路,也就代表他們的腿部肌肉群已經開始了發育,而且寶寶站立的前提是保持平衡,而保持平衡又要靠小腦。

3、溝通社交

很多寶寶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或者爸爸,當孩子真的叫出來後,想必家長也一定會十分激動。

而語言不只是寶寶和家長之間的交流,還是情感的溝通,這對寶寶的成長發育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項能力之間的關聯程度

1、沒有明顯關聯

美國一所大學專門有一個教授團隊對此展開調查,研究結果顯示三者之間並無明顯的直接聯繫。

2、詞彙量

這個團隊通過研究發現那些越早學會用手指東西的孩子,他們能說出來的詞彙就越多。

所以家長們就可以多多關注寶寶什麼時候開始用手指東西,如果寶寶某一天突然學會了摔東西,家長先不要生氣,因為這也代表孩子的語言能力提高。

怎樣培養孩子用手指東西的能力

1、給孩子創造動手的機會

家長陪伴孩子的時候也可以多準備一些體積小、重量輕、易抓取的小玩具,方便寶寶在玩的時候多多練習。

2、引導孩子觀察物品和用手指

這個時候家長也可以多多示範,可以親手給孩子演示如何用手指東西,並且在演示的過程中告訴孩子自己指的東西是什麼。演示完畢後,還可以再引導孩子模仿自己的動作,讓孩子在模仿和練習中,發育自己的語言能力。

3、帶孩子做鍛鍊手指的遊戲

遊戲可不只是玩這麼簡單,其在輔助孩子的成長上,同樣有一個關鍵作用,比如鍛鍊手指這件事情,可以通過堆積木和拼拼圖等多種遊戲進行。

手指、走路和說話這三項都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一件事情,這三者之間雖然也是沒什麼關聯可言,但是每一樣都對孩子的成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寶寶成長關鍵期
    其實,這些都是寶寶處在某個關鍵期的表現。受關鍵期的驅動,寶寶在一段時間內,會不斷重複這種行為,順利度過一個關鍵期後,寶寶的心智水平便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那麼,寶寶成長過程中將會經歷哪些關鍵期呢?寶寶在兩個月的時候手腳的靈活度還不高,但是聽覺、嗅覺、味覺等都有了一定的發展,存在基本的感官反應。針對這個時期寶寶手腳靈活度不高,可以進行一些手腳的靈活度鍛鍊,促進肢體的協調。
  • 語言影響到發育商,寶寶說話晚,家長如何自查?
    關於孩子語言遲緩,每天會有很多家長向我諮詢,大家也會有各種的焦慮和擔心,每個孩子的發育會存在個體差異,為了避免延誤,我們家長可自己做下自檢。通常孩子在一周歲左右就能開口了,三歲前是語言發展的黃金期,當孩子的發育無論是語言、還是爬行、站立等,當晚於同年齡孩子6個月時,家長就一定要重視了!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寶寶說話的早晚經常成為  小區裡爺爺奶奶們值得驕傲和討論的話題  「寶寶說話早才聰明嘛!」  「我孫子9個月就會叫爸爸媽媽了!」  「啊,你家娃都一歲多了還不會說話?」
  • 孩子4歲前,抓住6個關鍵期教育,孩子智商情商高,一生受益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很多關鍵期。兒童關鍵期是指孩子在連續相接短暫的時間裡,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在這段關鍵期內,孩子會對某種技巧有著非常的感覺,孩子會出現大量的,有意識性的活動。如果我們能抓住這些關鍵期,對孩子在不同的個關鍵期內實施相應的教育,那麼就會事半功倍,提高孩子的心智發展。孩子的關鍵期很短暫,在這段時間,他們只對一種特定的技能感興趣,經過這個時期就會消失。
  • 呵護寶寶成長:寶寶出生第一年的5個發育關鍵期
    交朋友的能力很差。其實,這些都是寶寶處在某個「敏感期」的表現。受敏感期的驅動,寶寶在一段時間內,會不斷重複這種行為,順利度過一個敏感期後,寶寶的心智水平便會上升到一個新的層面。那麼,0-12個月的寶寶,將會經歷哪些成長敏感期呢?大約從4個月大開始,寶寶的嘴巴慢慢出現了咀嚼的動作,此時的他不管拿到什麼東西,都喜歡放到嘴巴裡面嘗一嘗。
  • 0~3歲是寶寶開口說話的關鍵期,這3個技巧,能讓寶寶說話更伶俐
    0~3歲是培養孩子開口說話的重要階段,在條件反射的訓練下和有著良好語言的環境下,是開啟孩子早教的關鍵期,家長在這個時候應該了解孩子0~3歲這個階段的發育特點,才能因材施教。我有一個親戚家的孩子就是錯過早期教育導致6歲孩子說話還沒有3歲孩子說的全,我這個親戚一共生了3個孩子,生第一個的時候沒有時間有精力去管,孩子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到第二個有點時間了但是不多,然後就開始瘋狂的工作養孩子,陪孩子的時間很少,孩子周圍也沒有多少說話的人,久而久之這孩子三歲時候性格就變得內向了,不愛和其他小朋友交流
  • 8月大兒子首次叫媽媽:要想寶寶說話早,抓住這個語言發育關鍵期
    ,但父母要注意的是,還需要抓住寶寶的語言發育關鍵期,以免錯過娃開口說話的時機。「媽」上個月,章子怡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與兒子的合照拼圖,只見拼圖中有三處文字:弟弟,8個月23天,第一次叫媽。還有些寶媽表示:自家的娃也已經8個多月了,可是嘴裡一天還只會「嗯」「啊」,就是沒有媽媽。其實,每個寶寶的語言發育情況並不一樣,由於個人的差異,開口說話的時間也相同,有些孩子說話早的四五個月就會冒出來一句,而有些說話晚的一歲多了也不會叫「爸爸、媽媽」。
  • 寶寶三歲還不說話?任其發展可能會錯過,孩子語言發展關鍵期
    在聚會上,碰到了許久未見的前同事燕子,她也帶著不到三歲的寶寶朵朵來參加了。我倆在嘮家常、談近況,就讓倆娃一起去玩,沒一會我娃過來說:「媽媽,我和朵朵說話,她不理我。」「怎麼會呢,你是哥哥,要陪著妹妹一起玩。」
  • 抓住0~1歲這些成長關鍵期 讓寶寶越來越聰明
    第一次成為小寶貝的父母,我們一定都是小心翼翼,想要給他最好的呵護,最好的成長。在寶寶1歲前,這些成長關鍵期可別錯過哦!在這些大動作發育的關鍵期,爸爸媽媽們可以鼓勵和幫助寶寶,有意識的訓練相應階段的大動作行為。
  •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說話晚是語言發育遲緩嗎?重視語言發育關鍵期 寶寶說話的早晚經常成為 小區裡爺爺奶奶們值得驕傲和討論的話題 「寶寶說話早才聰明嘛!」
  • 錯過這個年齡還不戒奶嘴,小心寶寶牙齒不美觀,影響語言關鍵期!
    寶寶喜歡奶嘴「長時間使用奶嘴,不僅會影響寶寶牙齒的美觀,還會讓寶寶錯失2歲的語言關鍵期,有可能寶寶直接輸在了起跑線上」,「這麼嚴重啊!,上頜外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地包天」,這種情況非常影響寶寶的牙齒美觀,直接拉低了寶寶的顏值。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可能是輸在了這幾個關鍵期
    語言能力是人類的天賦潛能,語言是人類交流的重要工具,是人類智慧的一種表現。瑪莉亞·蒙特梭利認為,語言是兒童獲得的最早能力之一,且將成為兒童在他未來的進步與發展中影響最大的助力。如果孩子在語言發育最關鍵的時期錯失發展機會,則影響一生的言語表達功能。
  •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年」,有5個發育關鍵期,寶爸寶媽們別錯過了
    從而影響寶寶的成長。 三:7-10個月 因為孩子對周圍的環境已經有一個了解,那麼他會開始嘗試與自己的父母互動和交流,不過孩子並不會溝通,因此家長要多多和寶寶聊天,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寶寶模仿自己的說話,並以此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從而也能讓寶寶的大腦發育得到增長。
  • 6個幼兒園手指兒歌遊戲,促進寶寶語言能力發展,孩子開口說話早
    手指遊戲是一種一邊念兒歌,一邊協調雙手做動作的遊戲。它既能訓練寶寶手指的靈活性,發展手、口、眼、耳的協調能力,又能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手指遊戲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順口溜,這種活潑歡快的遊戲形式,能提高寶寶對語言的理解,讓孩子在做手指操的過程中,多張嘴模仿兒歌,說話早。今天就給大家帶來6個幼兒園常玩的手指遊戲,大家可以沒事兒跟孩子玩一玩。
  • 想要發展孩子的語言能力,抓住這5個關鍵期,寶寶「能說會道」
    語言是人在小的時候通過模仿還有學習獲得的一種能力,也是在社會之中與人進行交涉的一種重要的能力。很多家長擔心孩子的語言能力不太發達,想給孩子幫助。但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要掌握最合適的時機:孩子的語言發展能力有五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父母們知道多少?
  • 緊抓語言發育關鍵期 學說話更6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朋友會通過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來判斷寶寶的智商和情商,能說會道的小萌娃們總是特別招人喜歡。  比如,常看親子類綜藝節目的寶爸寶媽們不難發現,大部分明星寶貝的語言能力都很6,小道理講得一套一套的,仿佛「人生導師」;中英雙語切換自如,讓大人自嘆不如;回答問題時非常靈敏,讓人感嘆孩子的機智。
  • 寶寶說話有早晚之分?這些因素有影響
    寶寶的成長之路,總有幾個階段,是媽媽們最為關心的。比如寶寶學會翻身、學會爬行、學會走路、開始說話等。寶寶說話的早晚,和家庭環境有很大關係。很多時候,爸媽過分呵護寶寶,在寶寶沒有表達需求的時候就先滿足他了,久而久之,寶寶可能就會不開口表達需求。
  • 寶寶說話晚?刺激寶寶語言發育的9個技巧
    寶寶的模仿能力如果得到提升,語言能力自然就會提高。爸爸媽媽們,在生活中要經常和寶寶一起玩遊戲,製造歡樂氛圍。比如,摸鼻子遊戲,你和寶寶面對面坐好,讓他看著你。你說身體的某一部位,讓寶寶指出來。你問他:「媽媽的鼻子在哪裡?」寶寶會用手指向你的鼻子。也可以讓寶寶按照你的語言提示, 指自己的身體部位。寶寶們在這種有組織的遊戲中,自然能快樂的習得語言。
  • 想讓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好,在0-6歲關鍵期抓住這三點,事半功倍
    婆婆欣喜地說:&34;我和先生半信半疑,畢竟孩子才一歲三個月。婆婆看出了我倆的小心思,說:&34;婆婆把卡片每三張放一排,婆婆說圖案的名字,寶寶用手指,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不僅全都認識,而且圖片上的物件兒,如果家裡也有,寶寶就會指給我們看!檯燈、香蕉、帽子、杯子……休息了一會兒之後,寶寶把25張兒歌卡片,25張唐詩卡片,也都指認出來了!
  • 寶寶說話晚、走路遲,什麼時候需要看醫生?
    寶寶的生長發育有自己的節奏,尤其是上面說的這些,還真不用拼一時早晚。咱們今天就拿長牙、學步、開口說話,這三樣被問的最多的事兒,用科學數據來寬慰寬慰大家:就算寶寶暫時沒別人快,也沒關係!寶寶大概到了2歲半到3歲左右,20顆乳牙差不多就都該長齊咯,附一張可愛的萌牙順序參考圖:家長們還總習慣把出牙的問題和輔食放到一起,問:不是的哦,千萬別本末倒置,4~6個月添加輔食之後,輔食性狀要及時進行由細到粗的改變,這樣做可以刺激牙齦、促進寶寶頜骨和牙床的發育,從而影響牙齒的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