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學——角平分線的做法及性質

2020-12-15 希望教育課堂

中考中角平分線相關知識是一個重要考點。

下面我們就講解一下角平分線的作法和性質。

首先我們講一下相關概念。

1. 角平分線是指從角的頂點引出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角平分線。(如圖1)

圖1

2.點到直線的距離

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即OP的長度。(如圖2)

圖2

其次,我們講講角平分線的作法:

疊合法如圖3所示,將∠BAC對摺使AB、AC重合,則AD即為∠BAC的平分線。

圖3

2.度量法,即用量角器測量,找出角平分線。

3.尺規作圖(重點)

圖4

作法:(1)以點O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作圓弧,與角的兩邊分別交於M、N兩點;

(2)分別以M、N為圓心,大於1/2MN適當的長為半徑作弧,兩條圓弧交於∠AOB內一點P

(3)作射線OPOP就是所求作∠AOB的平分線。

那麼為什麼OP是角平分線呢?

如圖4所示,OM=ON,MP=NP。下面我們證明OP平分∠AOB。

證明:在△OMP和△ONP中, OM=ON,

∵ MP=NP, OP=OP,

∴ △OMP≌ △ONP(SSS)

∴∠MOP=∠NOP

即:OP平分∠AOB,所以OP是角平分線。

最後,我們討論一下角平分線的性質。

先將∠AOB先對摺

圖5

再折出一個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條摺痕OC為斜邊),然後展開,觀察第二次摺疊形成的兩條摺痕,你能得出什麼結論?

圖6

根據角平分線的作法,可知:第一次摺痕是∠AOB的平分線OC;

第二次摺疊形成的兩條摺痕PD,PE是角的平分線OC上的P點到∠AOB兩邊的垂線段。

那麼PD與PE長度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如果按同樣的方法折第三次,第四次呢?

下面我們驗證猜想:

已知:如圖,OC平分∠AOB,點P在OC上,PD⊥OA於點D,PE⊥OB於點E.求證: PD=PE

圖7

證明:∵OC平分∠ AOB, (已知)

∴ ∠1= ∠2,(角平分線的定義)

∵PD ⊥ OA,PE ⊥ OB,(已知)

∴ ∠PDO= ∠PEO=90°,(垂直的定義)

在ΔPDO和ΔPEO中, ∠1= ∠2 ,(已證)

∵ ∠PDO= ∠PEO,(已證) OP=OP ,(公共邊)

∴ ΔPDO ≌ ΔPEO,(AAS)

∴PD=PE.(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相等)

從而我們得出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兩邊的距離相等.

思考:

如圖所示OC是∠AOB 的平分線,P 是OC上任意一點,問PE=PD?為什麼?

圖8

PD , PE沒有垂直OA,OB,它們不是角平分線上任意一點到這個角兩邊的距離,所以不一定相等.

以上在方法上主要學習了:

⑴運用觀察、測量、猜想、驗證等方法獲得新知識;

⑵解決角平分線的問題的常用方法:從角平分線上的一點向角的兩邊作(找)垂線段。

⑶證線段相等常用方法:(1)全等,(2)等腰三角形,(3)角平分線的性質。

相關焦點

  • 《角平分線的性質》教學設計
    《角平分線的性質》。     透過現象看本質,趕快上乾貨第一部分: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角的平分線的性質,會推導性質定理,並能初步運用性質。設計理念:利用生活中的問題抽離出數學模型,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關係。體現了現代數學教育的理念:數學來源於生活,並應用於生活。從而提高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的觀念。二、探究體驗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把紙片角的兩邊疊合在一起,把對摺後的紙片繼續折一次,折出一個直三角形(使第一次的摺痕為斜邊),然後展開,觀察兩次摺疊形成的三條摺痕。
  • 初中數學,中考作圖題離不開他們——角平分線和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角的平分線和線段的垂直平分線——我們也叫做中垂線——它們的做法是中考考查的重點,也就是說只有中考有作圖題,出題人必然要在他們的身上做手腳。下面,小編我就從這兩點出發,帶著大家來鞏固複習角平分線和線段中垂線的做法。
  • 中考數學——角平分線的判定
    昨天,我們講解了角平分線的作法以及性質。今天,我們將講角平分線的判定。我們知道,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的內容是: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即:到一個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是否一定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呢?
  • 初中數學——角平分線的性質
    求作:∠AOB的平分線.角平分線性質定理: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應用所具備的條件:(1)角的平分線;(2)點在該平分線上;(3)垂直距離.應用格式:∵OP 是∠AOB的平分線,PD⊥OA,PE⊥OB,∴PD = PE注意:推理的理由有三個,必須寫完全,不能少了任何一個.
  • 2020年八上數學:圖形的性質_三角形_角平分線的性質練習題及答案
    2020年八上數學:圖形的性質_三角形_角平分線的性質練習題01.(2020賚.八上期末) 在Rt△ABC中,∠C=90°,BD平分∠ABC交AC於點D , DE垂直平分線段AB .考點: 角平分線的性質;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02.
  • 2020初三數學複習:角平分線與線段垂直平分線,定理轉化經典代表
    同樣,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判定定理: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角的平分線上。兩個定理也融合成一個定理: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是角的平分線上的點的集合。本單元還要求熟悉一些基本作圖:1.作一條線段等於已知線段;2.作一個角等於已知角;3.作已知線段的垂直平分線;4.作已知角的角平分線;5.過一點作已知直線的垂線。期待大家在本單元獲得更多的迎考知識!因網頁不支持數學公式,敬請您留意圖片。
  • 角平分線的性質與判定
    角平分線的性質探究點1:角平分線的尺規作圖用尺規作∠AOB的平分線.了解作法.
  • 初二數學《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線的性質
    全等三角形角平分線的性質 二.選擇題   三.解答題  六種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1.全等三角形的定義 2.邊邊邊(SSS)3.邊角邊(SAS)4.角邊角(ASA)5.角角邊(AAS)6.HL(僅用在直角三角形中)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圖形叫做全等形,則能夠完全重合的兩個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 初二暑假數學預習,等面積法在角平分線的性質、判定定理中的運用
    等面積法是一種常用的數學方法,它是利用「同一個三角形面積相等」或「分割後幾個三角形的面積和等於原三角形的面積」等來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在學習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和判定定理時,部分題目可以和等面積法搭配著使用。
  • 初中數學-角平分線的作圖順序與性質
    角平分線的作圖順序①以O為中心,用圓規畫弧②以①和OA的交點為中心畫弧③以①和OB的交點為中心,畫半徑與②相同的弧所以對應的角度相等,即,∠POQ=∠POR由此可見,直線OP是∠AOB的平分線。(完)另外,全等三角形的高是相等的,所以從P向OA、OB畫垂線,垂線的長度也是相等的。
  • 角平分線的解題策略
    既然有等角,那就可以等量代換,等量代換就是角平分線處理的第一法則,除此之外其他圖形和角平分線的組合亦可形成更豐富的結論。看到角平分線做點垂線,垂兩邊,是最最常用的一種輔助線的做法!01角平分線輔助線
  • 角的平分線性質和判定定理再認識
    《角的平分線性質和判定定理再認識》導學案
  • 【說課稿】初中數學《角的平分線性質的證明》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角的平分線性質的證明》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角的平分線的性質,能利用三角形全等證明角的平分線的性質,會利用角的平分線的性質進行證明與計算。【過程與方法】在探究作角的平分線的方法及角的平分線的性質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推理證明意識和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增強探究問題的興趣、有合作交流的意識、動手操作的能力與探索精神,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 初中數學:角平分線的4種輔助線(方法總結,講練結合)
    前言:中考高頻考點系列是筆者根據近兩年中考的趨勢及熱點,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對中考經常出現的題型,進行了歸納總結,要想在中考時取得好成績,這些都是必須要掌握的知識。本篇重點講解「角平分線的四種輔助線」。
  • 初中數學最重要的兩條線:垂直平分線和角平分線深度檢測
    北師大版初中數學下冊第一章《三角形的證明》,這一章內容絕大部分都是已經學過的,實際上是一個複習和鞏固的章節,當然也有新的知識點。除了三角形以外,最重要的知識點就是兩線,線段的垂直平分線,角平分線。這可能是初中數學最重要的兩條線。垂直平分線在以前學軸對稱的時候,實際上已經學過,對稱軸就是一條垂直平分線。
  • 中考數學輔助線系列專題——「角平分線」
    角平分線的相關輔助線有四大模型,下面簡單介紹下:模型一:這個模型的基本思想是過角平分線上一點P作角兩邊的垂線。如圖中PA⊥OA,PB⊥OB。容易通過全等得到PA=PB(角平分線性質)。甚至只給你一條角平分線,自行添加兩條垂線。模型二:這個模型的基礎是,在角平分線上任意找一點P,過點P作角平分線的垂線交角的兩條邊與A、B。這樣就構造出了一個等腰三角形AOB,即OA=OB。這個模型還可以得到P是AB中點。注意:這個模型與一之間的區別在於垂直的位置。
  • 真題講解,角平分線的性質和判定,互逆思維學幾何
    今天,我想跟同學們分享角的平分線的性質和判定:1.角的平分線的性質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解答] 由已知得AD=DE(角的平分線的性質),解得AB=7。例2.[解答] 此題考點:角平分線的判定和三角形內外角的性質,首先由已知條件知OP是<NOM的角
  • 初中數學初二上冊《角平分線的性質》精選練習題講解
    2、由AD平分∠CAB,∠C=90°,再結合圖形容易想到,如果過點D向AB作垂線,就能夠利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得到結論:「點D到AB的距離」和CD的長度相等。1、要證明BD=FD,就需要先證明△BDE≌△FDC。
  • 利用「軸對稱性」,解讀有關角平分線的性質及題型解題思路
    【知識梳理】1.角是軸對稱圖形,角的平分線所在的直線是它的對稱軸2.角平分線的性質:角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3.角平分線的判定: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這個角的角平分線上。【方法梳理】1.已知角平分線①證角相等或角度計算;②證邊相等;③注意兩類數學典型模型:a.
  • 八年級暑假預習,角平分線的定義、性質與判定的區別,學會使用
    在學習角平分線的軸對稱之前,學習了全等三角形,因此很多同學都習慣性地利用全等三角形解題,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角平分線的性質定理或判定定理進行解題。本篇主要介紹角平分線的基本定義,角平分線的性質與角平分線的判定,學會用數學語言進行證明,而不是所有的題目都依靠全等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