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家庭的餐桌成為孩子和媽媽的「小戰場」,香噴噴的飯菜,微涼不燙口,營養豐盛,為了讓孩子多吃幾口想盡了無數辦法。
但熊孩子才不管你,一會兒跑一會兒鬧,根本不會好好坐著吃飯。脾氣好一點的,哄一哄騙一騙,孩子象徵性吃兩口。脾氣差一點的,愛吃不吃,不吃就餓著!
那麼問題來了——餓一頓到底有沒有用?
有用,但僅限於個別孩子。
不確定這個方法對孩子是否有效的話,使用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個星期。孩子正處於身體發育的猛漲期,可想而知沒有進食,不能補給充分的營養物質,時間久了可能就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發育遲緩。
為什麼孩子不愛吃飯?
口味過重
胃口不好或挑食,是很多孩子的通病。
孩子在1歲半左右,對食物有自己的選擇和喜好,如果你給孩子準備的食物口味過重(過甜、過鹹等)都會刺激胃,等再給他清淡的食材可能就不容易接受了。
另外,有的家長喜歡給孩子吃零食,吃多了孩子也可能不會再喜歡米飯和蔬菜的味道。
建議:不要給孩子吃重口的食物,少吃零食,孩子挑食要正確對待,保證充足的營養均衡。
吃飯慢性子
有的孩子天生就是慢性子,做事情不緊不慢,所以家長往往在催促孩子趕緊吃飯時,不但沒啥效果,還可能會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
建議:不要給孩子壓力,不要出現焦慮情緒,在吃飯的時候不要有影響的事物出現,如看手機、看電視等。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
沒有規矩
凡事講規矩。吃飯像「打仗」一樣,孩子在前面跑,家長跟在後面滿屋追著喂,這是許多家庭的常態。
建議:孩子學習自己吃飯開始,就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餐椅。讓孩子習慣定時定點定量的吃飯,每日三餐,包括加餐都要在餐椅當中完成,並且適當控制吃飯時間。
對於不愛吃飯的娃,家長們可能確實需要花點心思。以下幾點也可以嘗試:
1.食物多樣化。食材適時改變,不要太過於單調,在保證營養均衡的情況下,尊重孩子的喜好和口味;
2.改善烹飪方式。要知道人都是視覺動物,所以可以通過餐具和食材的擺放來勾起孩子的食慾和吃飯的興趣。
3.讓孩子共同參與做飯過程。可以帶孩子去菜市場或超市,選擇孩子愛吃的菜,給孩子自主選擇的機會。做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幫忙洗菜摘菜,參與進來,他就會找到對食物的興趣,而且吃自己喜歡的蔬菜,感受勞動的成果,自然也就解決了吃飯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