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免疫細胞的一個意想不到的作用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Julie Langelier 阿爾茨海默病

小膠質細胞是大腦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斷地從細胞體上伸展和縮回「分支」,以觀察周圍環境。想像一下章魚,它沒有移動身體,而是將觸角伸向各個方向。這就是小膠質細胞的工作原理。在一個小時的時間內,每個細胞將覆蓋其周圍的整個三維空間。然後,一切又會重新開始。

格拉德斯通研究所12月14日消息

這種持續而快速的監測是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所特有的。它一直在你的大腦中發生,不管有沒有疾病的存在,無論你是醒著還是睡著了。小膠質細胞也能迅速地將分支指向大腦的損傷部位。長期以來的理論認為,小膠質細胞執行這種監測,是為了感知感染因子的侵入或感知創傷。

格拉德斯通研究所(Gladstone Institutes)的高級研究員Katerina Akassoglou博士說:「我從來不知道它為什麼要這樣做。一個細胞為什麼要為一些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的事情花費這麼多能量呢?我一直認為,小膠質細胞一直運動肯定還有其他原因,很可能與大腦的正常功能有關。」

事實證明,Akassoglou是對的。

格拉德斯通研究所

在最近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她和她的團隊表明,事實上,小膠質細胞監視有助於防止大腦中的癲癇活動(或過度興奮)。這些發現可能為多種疾病開闢新的治療途徑,因為興奮性是許多神經系統疾病的特徵,包括阿爾茨海默病、癲癇和自閉症。

研究於12月14日發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最新影響因子:20.071)雜誌上

防止大腦過度活躍

Akassoglou從她的科學生涯開始就一直對大腦先天免疫系統感興趣。她第一次在顯微鏡下觀察到小膠質細胞監測是在2003年她做博士後的時候,在隔壁的實驗室發現了這一現象。她馬上意識到,要了解這些細胞,她必須找到一種方法來「凍結」它們的運動。

Akassoglou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們花了10多年的時間才想出如何阻止它們移動。」她同時也是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 San Francisco)的神經病學教授。「殺死細胞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它們消失了,你就不能研究它們的運動。找到一種既能讓它們活下來,又能讓它們無法監測大腦的方法非常具有挑戰性。」

她和她的團隊創造了第一個可以阻斷小膠質細胞監視過程的小鼠模型。這些細胞仍然活著,但它們不能再伸展和收縮分支。然後,這個項目的目標就是觀察之後發生了什麼。

「這純粹是出於好奇心,」 Akassoglou說,「我們只是想知道,這些細胞為什麼會一直運動,如果它們停止了,大腦會發生什麼?」

Katerina Akassoglou

起初,似乎什麼也沒發生,「凍結」的小膠質細胞看起來也很正常。直到有一天,Victoria Rafalski意外地觀察到一隻小鼠發病了。

Rafalski博士說:「那時我們才意識到小膠質細胞不能正常工作,小鼠會發生自發性癲癇。」Rafalski博士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曾在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的Akassoglou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這是我們第一次發現這些細胞監測可能抑制癲癇發作。」這也給了我們一個提示,為什麼他們需要不斷地運動——抑制癲癇發作可能是大腦中不間斷的需要。」

為了進一步研究,研究人員依靠顯微鏡和圖像分析方面的最新技術。他們結合這些方法開發了自己的方法來觀察小膠質細胞和活體大腦中的活躍神經元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像小鼠在輪子上奔跑,同時撓它們的鬍鬚一樣。

科學家們發現小膠質細胞並不是隨意伸展分支的。相反,小膠質細胞主要是一個接一個地接觸活躍的神經元,而對不活躍的神經元則關注較少。重要的是,他們注意到當小膠質細胞接觸活躍神經元時,神經元的活動不會進一步增加。

「小膠質細胞似乎能感覺到哪個神經元即將變得過度活躍,並通過與它接觸來控制它,從而防止該神經元的活動升級,」該研究的另一位第一作者Mario Merlini解釋說,「相比之下,在我們的小鼠模型中,小膠質細胞的運動是凍結的,我們發現附近神經元的活動不斷增加,有點像一個壞了恆溫器的加熱器。這改變了我們對大腦中神經元活動是如何調控的看法。小膠質細胞不是開關,而是大腦的恆溫器,控制過度的神經元活動。」

這些發現幫助團隊發現了小膠質細胞監測的生理作用,小膠質細胞通過防止神經元過度活躍或過度興奮,對維持正常範圍內的神經元活動至關重要。

「在癲癇患者和其它更容易發生癲癇的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病和自閉症,可以觀察到神經網絡的超興奮性,」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的研究合著者兼副研究員Jorge Palop博士說。而且,過度活躍的大腦會導致大量神經元同時激活(或變得活躍),這個過程被稱為超同步(hypersynchrony),會導致自發性癲癇發作。我們的研究為幹預興奮性疾病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Akassoglou說:「在許多腦部疾病中,小膠質細胞監測大腦的能力受損。我們現在有一個模型來研究小膠質細胞監測受損對大腦炎症和認知功能的影響,這些疾病包括阿爾茨海默病、多發性硬化症,以及COVID-19等病毒感染的大腦。」

了解到小膠質細胞不斷運動以防止大腦過度興奮,可能具有治療意義。事實上,大腦的過度活躍可以通過使用藥物激活劑來逆轉小膠質細胞伸展它們的分支。在這項研究中,這種方法恢復了撓鬍鬚時的小膠質細胞過程,並使神經元活動恢復到正常水平。Akassoglou和她的團隊現在正在擴大這些研究,以測試疾病模型中任何可能的有益影響。

「通過解開小膠質細胞持續運動之謎,我們現在有了治療破壞性腦疾病的新線索,」Akassoglou說。

參考文獻

Source:Gladstone Institutes

An unexpected role for the brain's immune cells

Reference:

Merlini, M., Rafalski, V.A., Ma, K. et al. Microglial Gi-dependent dynamics regulate brain network hyperexcitability. Nat Neurosci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93-020-00756-7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免疫細胞的一個意想不到的作用
    此外,我們排除了之前的一個假設:染色體從核外周脫離是DNA損傷反應的一部分。」當被問及這項研究的更廣泛影響時,Cheblal說,「我們的研究將對CRISPR介導的基因療法至關重要,目前這種療法的效率太低,無法用於臨床。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將這項技術與經過適當上調的因子結合起來誘導組蛋白降解,可能會提高CRISPR-Cas9的編輯效率。」
  • 研究發現:焦慮可能由免疫細胞「臨陣倒戈」造成
    近日,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靳津實驗室研究發現,CD4+T細胞嘌呤合成代謝功能紊亂在慢性應激誘導的心理疾病中發揮重要作用,相關研究成果刊登在《細胞》雜誌上。這對加深神經發育、精神疾病與免疫生理功能之間聯繫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有助於了解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發病機制並指導新藥研發。
  • 音樂啟蒙教育,將會給孩子的大腦發育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雖然現在爸爸媽媽們對於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視,剛開始學會說話及走路時,就各種興趣的引導培訓等,但是,其實孩子在嬰幼兒時期的成長也是非常重要的,嬰幼兒時期孩子的大腦正處於發育完善時期,除了飲食方面的注重之外,音樂啟蒙也是非常重要的,音樂啟蒙教育對於孩子大腦發育將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 應對新冠病毒,免疫細胞治療大有可為
    免疫細胞 免疫細胞俗稱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和各種吞噬細胞等,也特指能識別抗原、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的淋巴細胞等。;第三道防線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構成,可對躲過前兩道防線而入侵人體的病毒等起作用。
  • 免疫細胞家族成員:肥大細胞
    1、在免疫調節中的作用 肥大細胞不僅在保護機體抵禦病原體入侵中起重要作用,還可調節特異性的免疫反應,並能加工遞呈抗原。肥大細胞能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和介質,影響淋巴細胞的特異性反應,參與免疫調節。某些T細胞識別的抗原表位以融合蛋白的形式在細菌中表達,肥大細胞能加工這種抗原並將其遞呈給T細胞雜交瘤,這種作用受MHC I型分子的制約。
  • 關於大腦運行,你必知的5個真相:情緒有著你意想不到的作用
    你真的了解大腦嗎,通常而言,心理學與我們大腦密切相關,你對大腦了解越多,你對人的思考與心理過程也越發的明白,這五個關於大腦運行的真相你必須了解:心理學:大腦運行3、真相三:沒有左右腦區分,大腦是全能的運行有一個經典的心理實驗,把你左右手交叉,如果你的左拇指放在上面,那麼你就是右腦運行為主;如果你是右手大拇指放在上面
  • 科學家發現負責清除損傷神經元的大腦細胞
    來自美國維吉尼亞大學(UVA)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大腦中特殊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在大腦損傷後清除損傷組織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題為「Neuronal integrity and complement control synaptic material clearance
  • 大腦:脾是重要免疫器官,但我控制脾
    Russo 闡明大腦如何在抵禦感染的過程中控制外周器官,對於理解大腦-機體相互作用至關重要。一項小鼠研究揭開了其中一條通路,開闢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幾個世紀以來,大腦與身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激發了無數科學家和哲學家的興趣。
  • 最新研究發現,人類免疫細胞「自我更新」的關鍵類型
    一組科學家已經證明,人類的一種關鍵免疫細胞可以實現「自我更新」。 這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發現,因為以前人們認為這種特殊類型的殺手免疫細胞處於「衰老」狀態時,已經到了「末期」,在幫助人們戰勝或生活在某些感染的情況下,會慢慢死亡。 但現在的研究表明,這些細胞在終生免疫記憶中所起的作用比以前想像的要大得多,而且這一發現對疫苗設計也有重要意義。
  • 粒細胞抗癌療法:免疫細胞新技術,癌症患者新曙光
    免疫細胞又名白細胞,是指參與免疫應答或與免疫應答有關的細胞(包括淋巴細胞、巨噬細胞、粒細胞等)。而近年來,崔徵教授對粒細胞殺癌功能的發現,擴大了人們對於抗癌免疫細胞的認知範圍。粒細胞作為免疫細胞家族的成員之一,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細胞免疫的「骨幹」力量。其主要存在於血液和骨髓中,當機體需要時,通過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各處的組織中發揮免疫作用。
  • 國內免疫細胞領域27項藥物臨床試驗全解讀
    傳奇生物、藥明巨諾接連在資本市場再下一城,加之今年以來多個免疫細胞治療藥物陸續獲批開展臨床試驗,國內創新藥企在一波三折的免疫細胞治療藥物商業化嘗試中斬獲成功,似乎已經近在咫尺。免疫細胞又稱白細胞,包括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B淋巴細胞外、K淋巴細胞、NK淋巴細胞等四類)和各種吞噬細胞。
  • 免疫細胞儲存?三十萬保二十年健康?
    再後來朋友發來一個網頁: 但是我搜索『免疫細胞儲存』,甚至『免疫細胞 年齡』的時候,真是嚇了一跳。 全。是。廣。告。
  • EMBO Mol Med:特殊免疫細胞或有望幫助有效抵禦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生...
    2020年4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MBO Molecular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波恩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刺激大腦中的免疫細胞,從而就能保護機體有效抵禦阿爾茲海默病的發生,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開發治療阿爾茲海默病的新型療法。
  • 益生菌-作用,你知道多少?
    益生菌的作用,一直是大家熱議的問題,許多人認為益生菌只是一個偽科學的概念,但實際上隨著近些年,人們對益生菌的研究不斷深入,漸漸發現益生菌對人健康影響是非常密切的,並有許多的科研人員表示人類現知益生菌的益處,只是很小部分。
  • FPR1是宿主免疫細胞上的鼠疫受體
    FPR1是宿主免疫細胞上的鼠疫受體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9/19 14:50:54 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Dominique Missiakas研究組發現N-甲醯基肽受體(FPR1
  • 大腦額葉的作用
    額葉在有組織、有方向的活動中,有使活動服從于堅定意圖和動機的作用。額葉:也叫前額葉。位於中央溝以前。在中央溝和中央前溝之間為中央前回。在其前方有額上溝和餓下溝,被兩溝相間的是額上回、額中回和額下回。額下回的後部有外側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為眶部、三角部和蓋部。額葉前端為額極。額葉底面有眶溝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內方的深溝為嗅束溝,容納嗅束和嗅球。
  • Immunity:免疫細胞如何幫助抵禦肥胖
    2015年9月22日訊/生物谷BIOON/-9月15日發表在《Immunity》雜誌上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眾所周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好」的基因有助於阻止肥胖發生,免疫系統的某些方面對此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TCGA腫瘤微環境+免疫細胞浸潤純生信思路
    一次性付費學習所有課程~SCI狂人團隊VIP會員最新課程領取通知(3-5分純生信)一次性付費學習所有課程這個期刊要注意了,小心被潛規則這個生信期刊值得你收藏上次分享了GEO數據挖掘的純生信套路,現在分享一下TCGA腫瘤微環境+免疫
  • 開發出無需免疫細胞的癌症免疫療法
    2017年11月17日/生物谷BIOON/---對免疫細胞進行基因改造讓它識別和殺死癌細胞是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的關鍵,但是這些經過基因修飾的免疫細胞也有潛力給患者帶來問題。作為一種這樣的併發症,細胞因子釋放症候群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結果,這種過度反應輕則導致發熱,重則導致器官功能障礙和死亡。
  • 小膠質細胞是如何參與大腦抗病毒感染的?
    近日,美國國家神經疾病和中風研究所(NINDS)的研究人員發現小膠質細胞在大腦抗病毒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小膠質細胞不需要感染即可在MHC I上呈遞抗原並參與從神經元中清除病毒,該研究發表在Science Immunology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