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國家版權局推動各大在線音樂平臺達成版權互授合作,剛好過了整整一年。以華語音樂為代表的主流音樂版權在各個音樂平臺間的分布,已形成了相對穩定格局。因此,在日韓音樂等細分領域發力,建立獨特的版權內容優勢,或將是各大音樂平臺下階段的重點。
在節前2月1日,騰訊音樂宣布與韓國SM公司達成版權合作,韓國的大量頭牌藝人諸如Super Junior、少女時代、EXO、Wonder Girls、TWICE、BIGBANG、WINNER、iKON的音樂均在騰訊QQ音樂等平臺上線,贏得用戶一片叫好。
不難發現,在過去的一年中,韓國音樂這一優質細分領域的版權,儼然已經成為了國內各大音樂平臺競爭的主陣地之一。比如網易雲音樂就先後和KINGRECORDS、Bit Hit、CUBE達成版權合作。為何眾多平臺均著重在韓語音樂發力?目前韓國音樂在國內音樂平臺的分布格局究竟如何?這些問題值得探究。
為何是韓語音樂?
平臺為何如此重視韓國版權?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國內用戶對韓語音樂的需求日漸旺盛,而需求即商機。翻開各個音樂平臺的銷售總榜,韓國藝人在上面都有不錯的成績,尤其是頭部韓國藝人,在銷量、人氣上甚至不輸國內以及歐美一線,KPOP粉絲實力不容小覷。
以韓語正版音樂最為豐富的QQ音樂為例, BIGBANG的《花路》在QQ音樂上首發僅3天,銷量便突破100萬張,火速打進QQ音樂歷史暢銷榜前5位,創下了海外藝人的多項紀錄。
而韓國人氣男團WINNER成員宋旻浩首張個人專輯《XX》,全專12首歌在上線第二天就全部進入QQ音樂巔峰榜新歌榜前40名。熱度之高,甚至眾多韓國媒體也跟進報導了此事,稱《XX》在QQ音樂巔峰榜取得的傲人成績「印證了宋旻浩在全球範圍內的超凡影響力」。
韓國藝人的音樂受到了大量國內用戶的熱情歡迎。像在QQ音樂上,歌單「百位韓國大熱歌手|一人一首代表曲」播放次數已超900萬次。
在網易雲、蝦米音樂搜索「韓語歌單」,雖然在歌曲豐富程度和粉絲氛圍上尚不及QQ音樂,但也不乏播放量幾十萬、上百萬的的韓語歌單,韓語音樂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優質內容,自然會吸引大量用戶關注,而伴隨用戶對韓語音樂的旺盛需求,平臺也對韓語音樂版權逐漸重視。這也就讓平臺在完善自身版權拼圖的路上,必須將韓語音樂在內的細分領域的版權納入考量範疇。
版權數量和質量哪家強?
用戶對於韓語音樂的熱捧,自然會刺激平臺著力擴大自身在韓語音樂的版權覆蓋,截止到2019年2月,我們對三平臺在韓國音樂的版權布局做了簡單梳理。從數量上來看,騰訊音樂擁有YG、JYP、SM等韓娛三大家的頭部版權,同時還擁有KAKAOM、CJ、DSP等經紀公司版權。另外,KBS、SBS、MBC、tvN等影視劇版權方的韓劇OST也掌握在騰訊音樂手中。網易雲則以BTS所在的Bit Hit為頭部優勢,近期同時也和CUBE、JYP等公司達成了合作。蝦米音樂則主打SM。
有網友在知乎相關的問題下,對目前三平臺版權布局做了更直觀的對比。
從質量上來看,對韓語音樂圈來說,經紀公司旗下藝人的銷量及火熱程度,決定了經紀公司的版權質量。在近日,由韓文化體育觀光部打造,首個公認的權威音樂排行榜韓國Gaon Chart榜,公布了2018年韓國大型企劃社(即經紀公司)音源熱度數據,三大老牌經紀公司YG、SM、JYP依然以高熱度佔領了榜單前幾位,而黑馬BTS(防彈少年團)也在榜單中佔據一席。
具體就「三大」娛樂公司而言,藝人分布主要如下:
SM算是韓娛界最具影響力的公司。旗下知名團體和藝人有:H.O.T、神話組合、東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時代、SHINee、f(x)、EXO、Red Velvet、NCT、寶兒、安七炫等。YG是韓國擁有最多Hip Hop歌手的公司。旗下曾有和現有知名團體和藝人有:水晶男孩、BIGBANG、2NE1、WINNER、iKON、樂童音樂家、BLACKPINK、PSY(鳥叔)、李夏怡等。JYP最懂韓國粉絲口味,推出的愛豆國民度都非常高。旗下曾有和現有知名團體和藝人有:樸振榮、G.O.D、Wonder Girls、Rain、2AM、2PM、miss A、GOT7、DAY6、TWICE、Stray Kids、宣美等。
很明顯,YG、SM、JYP三大經紀公司囊括了大部分頭部韓國藝人,這也使得完整擁有三大經紀公司版權的騰訊音樂在版權質量上具備了一定先發優勢。除了榜單上的經紀公司之外,近幾年在國內大熱的《天空之城》《男朋友》《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鬼怪》等韓劇的原聲和插曲,也均在騰訊音樂上線,其中《鬼怪》OST更是在QQ音樂上達成了雙鑽石唱片成就。
網易雲音樂和蝦米音樂由於在版權上並不具備優勢,便著重大力運營各自擁有的韓國版權內容,網易雲音樂重點運營BTS,而蝦米則把重心放在諸如Super Junior、EXO等韓國組合上。
總的來說,在韓國音樂這一細分領域中,目前騰訊音樂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佔據了先發優勢,而其他平臺則是憑藉自身擁有的版權資源,努力通過運營突出各自在韓國音樂中的存在感。
正如我此前所言,內容平臺的發展都會產生「馬太效應」,即強者恆強,大平臺能獲取的內容資源會更多,進而吸引更多用戶,讓雪球越滾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