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唱片時代到數字時代,中國音樂市場猶如從農耕文明進入工業文明的中國,走了一條艱難的探索之路。從盜版肆虐到越來越多的人自覺成為付費用戶,從隨意下載歌曲,到如今各大音樂平臺與音樂廠牌合作提供優質正版內容。如今,除了小部分打著「只想好好聽歌」旗號的侵權頑固分子,大部分人已不再隨意製造或下載盜版音樂,畢竟高曉松的一條微博可以引來侵權方北京衛視的書面致歉,西遊記曲作者許鏡清能得到廣大網友支持,順利舉辦音樂會。讓人欣慰的是,中國音樂市場已經從草莽時代走了出來。
當然,也需要看到的是,版權市場尚未定型。特別是垂直細分領域的音樂,此前版權布局相對分散,很多用戶只能通過下載好幾個APP來滿足聽歌的訴求。以韓國音樂為例,各大廠牌造星能力十足,同時在國內有著大量受眾。然而過去,版權資源分散,用戶需要在各大APP中不斷切換。
既然有需求,市場便會催生變化。2019年伊始,韓國最著名的經紀公司之一SM娛樂宣布與騰訊音樂娛樂達成戰略合作。旗下歌手EXO、東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時代等團體的音源和MV等音樂相關內容,將通過騰訊音樂進一步發力中國市場。這一消息引發了網友的歡呼,有網友發帖稱,「以前我要每個月充三個平臺的會員,現在一個綠鑽就完完全全夠用了。」
伴隨著SM娛樂的入駐,EXO、東方神起、SUPERJUNIOR、少女時代、SHINee、f(x)、RedVelvet、BoA、NCT等全球知名藝人的歌曲均上線騰訊音樂旗下平臺。近年來,騰訊音樂頻頻出招,已經悄悄在日韓音樂版權上建立了優勢。與此同時,其他音樂APP也在奮起直追,此前主打「腔調」的網易,在2018年也試圖籤約更多版權,如去年年底與CUBE娛樂的合作。如今,各大音樂APP對內容的重視又上升了一個層次。這也意味著,音樂市場逐步回歸本質,豐富且高品質的音樂成為一切的核心。那麼,如今國內各大音樂平臺的韓國音樂版權分布情況究竟如何呢?
內容扭轉偏見
數位音樂時代,音樂版權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面對龐大的版權市場,各平臺選擇了不同的切入點,並不斷發展完善。然而,由於最初切入點的不同難免讓用戶形成了刻板印象,比如,不少用戶認為騰訊音樂旗下的QQ音樂在華語音樂、綜藝節目音樂上更有優勢,而網易雲音樂在小眾音樂、韓國音樂等垂直層面更有優勢。但隨著音樂版權市場的發展,韓國音樂版權分布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變化。
此次騰訊音樂與SM娛樂的戰略合作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事件。在此之前,騰訊音樂已經在韓國音樂版權上建立了很大的優勢。與SM合作之後,騰訊音樂已經集齊SM、YG、JYP韓國三大經紀公司的音樂版權,其中兩家是獨佔版權。單是這三大公司,就集齊了EXO、BIGBAN、BLACKPINK、GOT7、TWICE等當紅歌手。2018年韓國明星IG粉絲數最多的前12名中,騰訊音樂擁有其中10位明星的音樂版權。
不僅如此,騰訊音樂擁有的獨家版權還包括三大知名經紀公司RBW、DSP Media、Starship Entertainment,在平臺上可以聽到K.A.R.D、APRIL、MONSTA X、昭宥等歌星的歌曲。騰訊音樂對韓國版權的深耕還滲透到了影視領域,整個2018年,騰訊音樂完成了90%以上影視OST(原聲音軌)版權覆蓋,KBS,SBS,MBC,tvN均在騰訊音樂的獨家版權範圍內。
這裡的關鍵詞不只是數量,還有「獨家版權」,這也意味著,在內容上,騰訊音樂不僅涵蓋了幾乎所有韓國音樂,而且很多家喻戶曉的歌手都屬於騰訊的獨佔資源。也就是說,經過多年的深耕,騰訊音樂對韓國音樂版權的優勢已經很大,相比來看,雖然從去年開始網易雲音樂加強了音樂版權的布局,但一方面,部分合作並非獨佔資源,在版權數量和質量上仍然還有更多進步的空間;另一方面,在版權數量上,版權的大量缺失讓眾多用戶越來越失望。
版權上的差距會直接在用戶體驗上反映出來,所謂的刻板印象也勢必會被扭轉,最終平臺早期建立的形象也會消失殆盡。內容上的絕對優勢會打破一切,回歸音樂的本質也成為音樂市場接下來的主基調。
音樂回歸本質
在過去,談及網易雲音樂還是QQ音樂哪個更好時,誇網易的佔據大多數。但隨著QQ音樂在版權層面的布局,在產品層面的進步,這種一面倒的局面正在因為雙方版權上的差距而逐漸扭轉。
在知乎上,當網友問及「現在(2018)網易雲音樂和QQ音樂用那個好?」的問題時,網友「Y的三次方」表示,我想要的QQ音樂基本都能滿足我,還有小部分滿足不了的蝦米能。至於情懷,我只想聽歌。作為用戶,我有權選擇對我來說更棒更好的軟體使用。至於情懷,我不刪除你可能是我能給的最大的情懷了吧。網友「譽王」則細數雙方在尊重版權細節,他表示,無論是UI和操作界面,還是評論區,社交等等,這些元素,在一個音樂APP裡永遠都是次要的,做好音樂本身,才是實實在在的重要的事情。網友「倫棉不棉」稱,「人已經夠累了,何必把聽歌用什麼軟體都當成一種堅持。」網友「鹹魚珈百璃」表示,更希望自己使用的app較為純粹,所以我選擇了QQ音樂。
網友所討論的其實就是正版曲庫的問題。在過去的發展中,騰訊音樂把著力點放在讓用戶聽到更完整的音樂上。如今不但在國內音樂版權數量遙遙領先,在國外音樂版權上也逐漸確立了不小的優勢。
歐美音樂版權上,騰訊音樂早已與全球三大唱片公司環球、華納、索尼建立合作。在日韓版權上,騰訊音樂又與SACRAMUSIC建立獨家合作,擁有了最優質日本動漫曲庫,而韓國則已無需贅述。
音樂的本質是給人帶來精神的放鬆和身心的愉悅,產品設計更多是加分項,而一旦本末倒置,產品設計的權重過高,就難免讓用戶心生厭倦。正如網友所說,再有情懷也難以忍受大面積的灰色。早期,版權意識薄弱,平臺之間的內容差距較小,產品成為了差異點。但隨著版權意識的日漸提升,侵權行為人人喊打,內容勢必要回歸其核心位置。
無論承載形式是唱片還是數字,音樂仍然是本質。重視內容,回歸音樂本身,用戶才是在真正享受音樂,創作者才能得到更多的鼓勵。走過草莽時代,音樂平臺回歸內容,我們才會對音樂市場有更高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