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信號和待產信號大不同,準媽媽別搞混了

2020-12-20 芸芸育兒經

隨著預產期的臨近,孕媽的心情是越來越忐忑,一方面是對新生命即將到來的喜悅,一方面是對未知分娩的畏懼。想要以最好的心態來面對分娩,準媽媽就要先了解分娩相關知識,這樣才能做到不慌不亂,鎮定面對。

其中最重要的如何分辨臨產信號和待產信號,前者才是需要及時去醫院分娩的信號。

臨產信號:

破水。產婦會感受到下體有液體湧出,無法控制,不少產婦會把破水和小便搞混,錯過了去醫院待產的最佳時間,可簡單通過聞氣味的方式來判定。一旦確定為破水,就應立即送去醫院。

規律性宮縮。產婦腹部一陣陣疼痛,且疼痛規律、有節奏,痛感不斷加強,每次疼痛的間隔夜越來越短,就算休息也無法緩解,那就是產前宮縮了,寶寶過不了多久就要和你見面了。

強烈的便意。問一下過來就知道,生孩子用力方式和大便是差不多的,子宮收縮擠壓胎兒壓迫直腸,產婦會感受到明顯的便意,之前就有過好幾起產婦上廁所產子的新聞。

待產信號:

假性宮縮。進入預產期後,假性宮縮也來了,同樣是下腹痛疼痛,假性宮縮是不規律,且疼痛感較弱,孕媽在休息之後就會緩解,並不是真正要分娩的信號。

感覺呼吸順暢。孕晚期胎兒下降至盆骨,準媽媽會感覺整個人輕鬆很多,因為胎兒對肺部、胃部等擠壓沒了,此時呼吸順暢了、胸不悶了,胃部灼燒感也沒有了。

少量見紅。見紅是將要分娩的信號,但實際情況是不少人在見紅好幾天或一周後才分娩,這跟見紅量、顏色等都有很大關係。如果見紅血量少,只是淡淡的血絲,孕媽此時避免過度勞累,在家觀察即可;如果出血量大超過生理期的出血量,就要立即住院待產了。

芸芸高級育嬰師,專注於孩子早教、幼兒護理、寶寶心理髮育、親子成長等多領域。從備孕到孕期,到寶寶平安降落,芸芸一路伴您和寶貝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見紅不是待產信號,而是這個信號,準媽媽別弄錯
    文/小紀談育兒 見紅是孕婦所忌諱的信號,但是臨近預產期的時候見紅卻很受孕婦待見,不少孕婦都定義為是「待產信號」。在臨近預產期的時候出現見紅暗示著胎膜玻璃皮膚,造成血管破裂出現見紅,但這不是待產的信號,孕媽媽們一定不要弄錯。
  • 這些才是真正的臨產信號,出現一個就要去醫院待產
    為了更好的迎接寶寶到來,避免手忙腳亂,哪些才是真正的臨產信號孕媽可要了解:一、宮縮宮縮分為假宮縮和真宮縮,假宮縮出現的時間較早,程度較輕,通常會比較弱,不會越來越強,間隔時間也沒規律,這種相當於「熱身」,孕媽不必緊張,休息片刻就會停止。
  • 別再掰手指算預產期了,「準時寶寶」只佔5%,會看臨產信號更靠譜
    孕媽媽與其糾結預產那天,不如提前了解一下臨產「信號」更靠譜。 孕媽媽臨產前,常見的三種臨產「信號」: 孕期滿37周,在醫生眼裡就是足月寶寶了,可能隨時發動臨產信號,準媽媽要注意查收,提前做好準備,才能讓寶寶的出生更順利
  • 臨產前的這3大信號,如果你中了一條的話,預示著你即將分娩了!
    隨著分娩日期的到來,懷孕的準媽媽既緊張又期待,期待著最終見到腹中的寶寶,緊張的是不知道胎寶寶什麼時候會出來。在即將分娩的日子裡,有很多孕婦關心自己什麼時候臨產,畢竟,寶寶不一定是按照預產期出生的,可能早幾天也可能會晚幾天,所以在分娩前,懷孕的準媽媽身體會出現哪些信號呢?
  • 要臨產的信號是什麼?這些表現,遇上一種都說明離生不遠了
    文/笑雪臨近預產期,孕媽們總是忐忑不安,不知道寶寶到底啥時候發動,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順產,會不會遇到倒黴的「順轉剖」……其實,寶寶在正式發動之前,都會給準媽媽一些「信號」,提醒你「本寶寶就快要出生了,你就要升級當媽媽了
  • 臨產前會有這4個信號,比預產期都準!若出現,就趕緊入院待產!
    相當一部分孕婦在臨近預產期的時候,都會有和小周一樣的緊張情緒,但這種緊張情緒對肚子裡的寶寶並不友好,而且可能會影響之後的分娩,其實在快要生之前,孕媽身體會發出一些預示即將生產的信號,孕媽只要注意捕捉這些信號就可以,不要「自己嚇自己」!
  • 臨產前身體有哪些信號?這4種常見表現,遇上一種就意味著快生了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日子越接近預產期,準媽媽們就越是坐臥難安。懷孕初期擔憂寶寶健康,懷孕晚期又擔憂生產困難,果然天下媽媽都愛憂心。臨產前,身體自己會發出信號,在沒有發生這些信號前,媽媽們只管在家安心休息,別超時2周以上就行。一旦出現了這些臨產指徵,媽媽們就可以整理好小小的待產包,準備出發啦。
  • 孕婦快分娩有什麼信號?準媽媽身體出現這幾個徵兆,寶寶要出生了
    我告訴妹妹,不用太緊張,快分娩的時候會提前發出信號的,現在只需要安心,用愉悅的心情迎接寶寶的到來。相信有很多準媽媽也會和我妹妹一樣,越接近預產期越來越近,心裡還是挺緊張的。其實,不用太過緊張,十月懷胎,預產期到了胎兒就會瓜熟蒂落。等待寶寶的日子即興奮又緊張,準媽媽不要著急擔憂,仔細留意臨產徵兆,靜靜等待那一刻的到來就好了。
  • 臨產前,這3個信號一出現,孕婦就要馬上去醫院準備待產了!
    其實寶寶出來之前是會給媽媽發出一些信號的,這些信號告訴媽媽,就是要準備待產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孕晚期臨產前,孕婦身體發出哪些信號時是臨產的信號!一、見紅見紅一般會出現在臨產前24-48小時之內,一般出血量會比較小,這是分娩前比較可靠的信號。
  • 主要看這三點,準媽媽別搞混
    正常來說,破水是在子宮開十指的過程中或子宮全開後、胎兒進入產道時開始破水,也就是說,當準媽媽出現破水時,就離寶寶出來和你見面不遠了。但也有部分準媽媽在預產期還未到來時,毫無準備的就發生了破水,早期破水容易引發細菌感染、臍帶脫垂、胎兒缺氧等意外,對寶寶生命影響重大,所以一旦出現破水,準媽媽就要及時通知家裡人送去醫院。
  • 各國準媽媽 「待產包」大不同 (圖)
    新華網北京2月17日電 對每一個準媽媽來說,臨產前都需要準備待產包,將產婦和新生兒的必需品囊括其中。一旦媽媽的肚皮「發動」,一家人手忙腳亂奔向醫院。到那時,有待產包在手,產婦們會略感心寬。孕媽通常在懷孕36周的時候就應該將待產包收拾妥當,以備不時之需。
  • 孕晚期隨時可能分娩,準媽媽謹記「三不做」,臨產信號要分清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早晨看到一則外國趣聞,在以浪漫之都著稱的法國巴黎,有位孕媽媽突然在搭乘通勤列車時發動,幸好醫護人員來得及時,在警察與鐵路工的配合下成功生下了寶寶。胎心監護,遇到臨產信號保持冷靜,及時處理。
  • 頭胎二胎待產時間各不同,關鍵看一個信號,內附超詳細待產包清單
    執筆:邵菲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隨著預產期的臨近,孕媽的心情也會變得忐忑、困擾,不知道什麼時候去醫院待產比較好,害怕去早了寶寶遲遲不發動,又怕去晚了孩子生在了路上,其實,關於待產時間的問題,一胎和二胎大不一樣。
  • 即將臨產的準媽媽別焦急
    到了孕晚期,準媽媽總會提前做好各種準備,一旦有臨產徵兆就立刻入院。宮縮(我們常稱為肚子痛)也是臨產徵兆之一,但需要注意的是,宮縮也有真假之分,假性宮縮並非真正的臨產信號,那麼準媽媽該如何分辨真假宮縮?真假宮縮有什麼區別?
  • 見紅、破水、陣痛,臨產三大信號,每一個準媽媽必須了解
    其實對於我們每一個準媽媽來說。特別是到了孕晚期,快到分娩的日子。我們一定要提前的了解一下臨產的幾大信號。要不然的話可能真的因為知識的匱乏。面臨這樣的事情,處理不當,真的讓我們追悔莫及。在我家孩子快到預產期的時候,我提前去看了一下分娩到這些信號。自己總結出來的經驗就是。如果說在家裡面破水了,就一定要趕快去醫院。如果說見紅了,可以先收拾東西,洗個澡,先不著急。關於一些具體的情況,我們還是要進行深入了解的。其實見紅,一般都是褐色,粉紅色或者是紅色的。
  • 孕婦應該何時上醫院待產?抓住身體發出的這幾個信號很關鍵!
    有的準媽媽比較著急,到了預產期帶著待產包準備住院,卻被醫生告知「還沒發動,先回家等著吧」,然後不得不又拎著東西回家;而有的準媽媽則還離預產期有半個月時間,寶寶就突然發動了,甚至有些還沒來得及到醫院,寶寶就出生在了家裡或者路上。
  • 孕媽待產鬧烏龍,真生假生分不清,認識三大產前信號,臨產不慌張
    有一些媽媽因為過度緊張,還在待產時鬧出了「烏龍事件」,惹得醫生哭笑不得。 認識三大產前徵兆,臨產不慌張 孕媽在臨盆前,寶寶都會給媽媽發信號,告訴媽媽「我要出發嘍,媽媽準備去醫院吧
  • 當孕婦出現這幾點信號時,寶寶快出生了
    等待寶寶的日子即興奮又緊張,準媽媽不要著急擔憂,仔細留意臨產徵兆,靜靜等待那一刻的到來就好了。分娩發動不是一下子就發生的,往往需要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的開始往往會有產兆。下面我和大家具體分享臨產前有什麼徵兆。
  • 準媽媽如何識別寶寶的出生信號?這些臨產徵兆一定要知道
    這些常識準爸準媽趕快收藏!很多人見紅後幾天甚至一周後才分娩,所以如果只是出現了淡淡的血絲,量也不多,如無規律的子宮收縮,準媽媽及其家人不要緊張和慌張,做好精神、體力、物力的準備,保持外陰部清潔,如身邊沒有專業醫護人員指導,建議儘早入院待產。
  • 身體會給出信號,準媽媽們要留意
    進入孕晚期,準媽媽們時刻準備著生寶寶,對於初產婦來說,沒有經驗,不免有些焦慮,生怕自己沒有及時入院,讓寶寶出現危險。其實,臨產前,身體會有一些表現,當出現這些表現時,準媽媽們就可以準備入院生產了。入盆後,由於對於,準媽媽胸腔的壓迫減輕了,準媽媽們會感覺呼吸順暢了,食慾也好轉了。但是由於對下腹部的,壓迫增強了,所以,準媽媽的尿頻現象變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