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市場全面分析:如何把握未來機遇?

2020-12-16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文將從Podcast興起的原因、商業案例、發展機遇、產業升級點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上一篇文章,我們認識了Podcast市場的現況。接著,我們要來看看Podcast市場未來有什麼機遇。

Apple、Google、Amazon、Spotify等多家網路巨頭都已進入Podcast市場,為什麼他們會看好Podcast市場?

底層原因在於,眼睛的注意力已經被佔據,而耳朵的注意力還沒,搶佔Podcast市場意味著能從「耳朵經濟」中分一杯羹。

商業的進步,永遠是效率之爭,也就是效率高的取代效率低的。

對比新興的Podcast行業,廣播業正好是對照組。從廣播業的不足之處,我們更能看懂Podcast為什麼會興起。

這5個廣播業的不足之處,分別是使用受時間限制、用戶反饋資訊不足、內容創作者少、進入門檻高、人才高齡化。

從這5個層面分析,你會看懂Podcast興起的原因,本質上還是「效率」。

拿出對照組做比較,是每個做過實驗的人都應該聽過的方法。

分析Podcast,幸運的是它的對照組非常明確,也就是廣播行業——受到網路衝擊,廣播的聽眾日益減少。

廣播不會被取代,就像觀眾少了,電視依然還在,只是行業終將萎縮。

沒辦法,畢竟一個人一天就24小時,同樣的時間,看了YouTube就沒辦法看電視,看了Netflix就沒辦法看電影,聽了Podcast就沒辦法聽廣播。

觀眾的注意力,永遠是稀缺的。

一、廣播的不足,Podcast來滿足

廣播聽眾的哪些需求還沒被滿足,而Podcast又能夠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看懂這個問題,就能看透Podcast的機遇。

1. 擺脫時間限制,高效收聽節目

小學的時候,放學後要做的其中一件「大事」,就是要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新的一集卡通播放。

如果想看這集,就要「等」,不然就得隔天看前一時段的重播。

向來只有我等節目,沒有節目等我。

後來電視出現了「預錄節目」的功能,再接著網路串流平臺出現,想什麼時間看,就什麼時間看。

透過網路收看,效率變高,人們自然會選擇這樣的方式。

卡通還是卡通,電影還是電影,內容還是那樣的形式,只是用戶奪回時間的自主權。

電視業的衰退,不是網路發明者、創業家有意為之。

正如著名科幻小說《三體》中的那句話:我消滅你,與你無關。

網路串流平臺取代電視,與電視無關。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我想聽一個節目,卻得等到固定時間,而且錯過了就不再有機會收聽?

能不能擺脫時間限制,讓我自由選擇我什麼時候想聽哪個節目,而且當我對過去的節目感興趣,也能隨時打開來聽?

Podcast說可以,商業的問題,用效率來解決。

2. 促進資訊流通,節省用戶時間

如果你想找一間沒吃過新餐廳,你會怎麼做?——十有八九你會上網找。

為什麼上網找能解決你的問題?因為網路上有很多第三方資訊。

Google Map在這件事情上,又做得特別好。把用戶對於商家的評論資訊,聚攏在地圖上的一個地點裡。

Google Map提升用戶查找資訊的效率,自然很受歡迎,用戶喜歡用,Google得到的注意力資源就越多。

場景從找餐廳切換到找節目。

想聽個旅遊節目,在廣播頻道上尋找,找到之後還要聽個半小時一小時。

如果花了一小時才發現這不是你要的,不是很浪費時間嗎?

這也難怪在The Podcast Consumer 2019這份數據報告中,「網路搜尋」會是用戶最常找到Podcast的管道。

網路搜尋、社群媒體、熟人推薦是用戶找到Podcast的三大來源(圖片來源:The Infinite Dial)

就像Google Map聚攏用戶反饋的資訊,Podcast平臺把用戶收聽後https://www.flickr.com/photos/cfiesler/16058919015/的評論收合在節目底下,將提升資訊流通的效率。

能不能幫我節省找到節目的時間成本?
Podcast說可以,商業的問題,用效率來解決。

3. 一片藍海,吸引更多內容創作者投入

不少人在YouTube上看到很多YouTuber過的很滋潤、生活很豐富,就相繼投入視頻產業。

然而,對於新進者來說,YouTube還有機會嗎?

當一個新進YouTuber還在一個人想腳本、拍片、剪片、宣傳,百萬YouTuber們早就建立工作室,以高效專業的工作流,大量產出有品質的內容。

眾爭勿往,YouTube早就不留給新進者機會了。

那這些內容創作者,可以去哪裡發展?——Podcast。不做視頻,就做音頻吧!

做音頻為什麼不選擇進入廣播業?——廣播業也缺好的內容創作者。

不是不做廣播,是因為從進入體系,到跨過門檻可以製作自己的廣播節目,那得花多少時間?

比起廣播,還是Podcast更有機會,製作後立即發布,直接面向市場,立刻知道用戶的反映。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Freelancer在製作Podcast,而且非常受歡迎。

Podcast就像早期藍海時期的YouTube,平臺將承載一群內容創作者,將音頻內容產業發展起來。

4. 進入門檻低,降低創作門檻

Podcast除了競爭較不激烈,尚是一片藍海外,還有創作門檻低的優勢。

製作視頻需要的器材,最基礎的就包括相機、 穩定器、收音設備、視頻剪輯軟體、音頻剪輯軟體。

製作音頻則相對簡單,只需要收音設備和音頻剪輯軟體。

更低的入門門檻,讓Podcaster不用在內容本身以外的地方太多金錢、時間和精力,可以專心投入內容創作。

5. 年輕人才在哪裡,未來就在哪裡

家長在客廳看電視,孩子在房間看YouTube,這樣的場景是不少家庭的寫照。

這也意味著,年輕一代更多的會出現在網路相關的產業中,而不是在傳統媒體。

由於時間永遠不斷向前,因此就讓以下這件事情成為必然:年輕人才在哪,未來就在哪裡。

只有熟悉年輕世代的人,能做出年輕用戶想聽的Podcast。而最熟悉年輕世代的人,不就是年輕世代自己嗎?

在廣播業想做個節目不容易,在YouTube想掙點名氣也不容易,對於年輕的內容創作者,選項是很清楚明白的。

二、展現Podcast商業潛力的案例

2014年,美國有一檔很受歡迎的Podcast《Serial》橫空出世,這是一檔懸疑調查類型的Podcast。

懸疑調查類型的第一人稱新型態Podcast《Serial》(圖片取自:Casey Fiesler)

它有意思的地方在於,這是一檔主持人Sarah Koenig,帶領聽眾調查辦案的Podcast。

主持人Sarah就是故事情節的推動者,擔任故事裡的調查記者。 Sarah一邊講述故事,一邊帶領聽眾發現越來越多的線索。

第一人稱視角,不只讓用戶一起感受辦案過程,也讓聽眾感受到Sarah的情緒起伏。

在這樣的沉浸式體驗中,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體驗「過程」。

這個模式非常受歡迎,一個月內《Serial》就有了百萬聽眾,超過一億次下載。

截止至2018年9月,《Serial》第一季和第二季共獲得3.4億次下載,創下Podcast的最高紀錄。

這樣的好成績,自然值得高額廣告贊助。

在2018年推出第三季的時候,《Serial》便獲得求職平臺ZipRecruiter的高額獨家贊助,這筆贊助是Podcast史上最大的廣告合約。

《Serial》創造一種受歡迎的新模式,因此獲得商業上巨大的成功。

Podcast市場還年輕,在這片藍海中,機會還多的是。

如果你不相信,回想一下10年前,你能想像有一種叫做YouTuber的職業嗎?

目前的視頻市場,也就是眼睛的注意力資源,約為1萬億美元。對比之下,目前的音頻市場約為1000億美元。

用戶使用音頻服務的時間,只要有視頻的一半,就有5倍的成長空間。

有前例,也有成長空間,Podcast市場可以說是極具商業潛力。

三、掌握不變的東西,抓住機會

商業世界的變化很快,在今日尤其如此。

要把握Podcast市場的機會,可以試圖把握相對不變的東西,也就是人。

世界變化太快,因此要儘可能的把握不變的東西。

相較於迸發的平臺數,暴增的用戶數,Podcaster是相對不變的資源。

有好的Podcaster,才會有好的Podcast;有好的Podcast,才會吸引用戶上門。

要爭取哪一類型的Podcaster資源,可以從The Podcast Consumer 2019這份報告中判斷。

音樂、新聞、娛樂、歷史是用戶最愛的四大類型(圖片取自:The Infinite Dial 2019)

第一名的音樂類型,從廣播全盛時期就很受歡迎,這樣的收聽習慣也延續到Podcast上。

第二名是新聞,可見Podcast是用戶接收新資訊的管道之一。

第三名是娛樂類,Podcast上適合收聽輕鬆的內容,方便邊做事邊聽Podcast。

第四名是歷史題材,這點跟歷史情節總是吸引人有關。

早期的邏輯思維節目就是以較不為人知的角度,講述有意思的歷史故事,吸引了不少聽眾。

無論是哪種題材,關鍵都是「人」。

怎樣促進Podcast平臺成長?

可以學習YouTube的做法:YouTube創立YouTuber的社群,讓YouTuber不只分潤,也跟著其他創作者一起成長。

Podcast平臺也能創建Podcaster的社群,一起摸索新的Podcast形式,讓內容創作者共同成長。

也可以參考Netflix的作法,不一定要做大而全的平臺,也可以製作獨家內容,藉此告訴用戶:「想看獨家內容嗎?成為我的會員吧!」

Audible用獨家內容吸引用戶訂閱

Amazon的Audible正是這麼做的。想聽ONLY FROM Audible的內容嗎?成為Audible的會員吧!

四、引入數據分析,Podcast產業升級

未來的Podcast平臺,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從視頻平臺的現況,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未來的Podcast發展,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大數據分析的引入。

目前用戶找到一檔Podcast的方式很多元,換句話說,很破碎。

望向YouTube等視頻平臺,我們就會發現Podcast少了一個增加使用時長的工具:推薦演算法。

對於用戶來說,若有好的演算法可以幫助自己探索未知的Podcast類型,會大大增加用戶的使用時長和黏著度。

對於Podcaster,數據也能幫助他們得到用戶畫像。

大數據分析可以幫助Podcaster認識以下問題:是哪些人聽了我的節目?中途聽到一半就離開的人是哪個職業的人?聽了我的節目的人又會聽哪一檔其他的節目?

有了數據,Podcast才知道自己的這一集成功的地方在哪,那一集失敗的點又是什麼。

數據能幫助用戶找到喜歡的內容,也能幫助Podcaster提供更好的內容。

這可不是空談,事實上音樂串流平臺Spotify已經這麼做了。 Spotify提供給Podcaster的數據包括:

  1. 聽眾輪廓:收聽你的節目的人,他們是誰?
  2. 播放量最多的集數:收聽你節目的人,最喜歡聽哪一集?
  3. 聽眾喜歡的音樂:喜歡你的Podcast的人,喜歡哪些音樂?

如此一來,Spotify上的Podcast在用戶成長時,能夠清楚知道原因;在用戶減少時,也能知道是哪裡出問題。

平臺用數據為Podcaster賦能,是Podcast行業成長的關鍵動力。

總結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篇文章之後你會得到哪些問題的答案。

1. 為什麼Podcast比廣播更有競爭力?

Podcast比起廣播更有效率,可以更好的滿足用戶的需求。

2. 如何把握Podcast的機遇?

把平臺造好,鞏固相對不變的Podcaster資源。

3. 未來的Podcast將會長什麼樣子?

平臺透過數據,為供給端和需求端賦能。

 

作者:Daniel,網際網路平臺產品經理,《見識之旅》主理人

本文由 @Daniel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市場需求持續增強 自行車行業如何把握新機遇
    最近,部分國內品牌自行車和電動自行車在歐美熱銷,不僅引發了業內外關注,甚至還帶動了資本市場相關股票活躍。自行車海外熱銷是個別現象還是行業普遍情況?行業整體運行情況如何?新冠肺炎疫情給自行車行業帶來了哪些變化?作為一個出口佔主導地位的產業,自行車行業如何適應新發展格局?針對上述話題,經濟日報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 商學院舉行擁抱未來,如何把握一個時代的機遇學術報告
    在金雞嶺校區第九教學樓505教室作了主題為「擁抱未來,如何把握一個時代的機遇」的專題報告。學院部分教師、研究生、本科生80餘人參會,報告由商學院院長袁勝軍主持, 秦董事長以90年代到2020年的機遇演變工具--人工智慧作為切入點,用深入淺出的方式講解淘寶天貓的興起壯大,拼多多在夾縫中生存並脫穎而出的原因;從羅漢果B2B模式講到現今的B2C模式;並引入直播帶貨的真實案例,由淺入深,與會聆聽校友、師生更清晰地感受到網際網路時代人工智慧工具的重要性、加深了對電商的理解、開闊了的視野
  • 消費升級,你該如何把握牛肉市場的未來機遇?
    牛羊肉作為一種高蛋白低脂肪肉類,在肉類消費居於金字塔更頂部位置,市場也隨著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而逐漸擴大。特別是在熱議消費升級的當下,牛肉市場未來的增長空間巨大。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是全球第三大牛肉消費國,僅次於美國、巴西。但是中國居民牛肉消費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及部分東亞國家。
  • 董煜:把握「十四五」大方向,尋找未來五年新機遇
    在形勢判斷方面,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於戰略機遇期,只是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論斷。由於外部形勢撲朔迷離,很多人因此對未來產生迷惘。強調我國發展仍處於戰略機遇期,是讓大家能更加清醒、客觀、冷靜地分析形勢,要看到自己的優勢和潛力,不要因為一些幹擾而亂了方寸。同時,也要看到挑戰的一面在上升,不可測的因素在增多。
  • 遠東控股:加速轉型,把握新機遇
    面對階段性險境之後接踵而至的機遇,遠東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黨委書記蔣錫培指出:「企業要善於把握疫情後的五大紅利」,進而轉危為機。對此,遠東控股集團及旗下相關企業加速轉型,做好充分準備,快速把握新機遇,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帶來新機遇立足於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起點,「十四五」對各領域提出明確的發展建議。
  • 創立四周年,健康力醫療如何把握醫療設備管理新機遇?
    創立四周年,健康力醫療如何把握醫療設備管理新機遇?隨著智能化、信息化、規範化逐漸成為醫療設備資產管理的大趨勢,醫療設備服務市場已經從單純的設備維修,轉變為醫療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這一轉變也為企業提出了不小的挑戰,傳統的第三方維修服務機構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 Podcast市場全面分析:耳朵經濟越來越受矚目
    本文從Podcast行業的定義、行業趨勢、行業階段、市場格局、商業模式五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講到這樣的議題,內容一定是包羅萬象,有筆記工具Notion的設計哲學、產品的推播通知如何設計等等。內容每周更新,值得科技愛好者來關注。在喜馬拉雅App上,也有很多不錯的Podcast,像是蔡康永聊情商的議題,李開復談AI的發展,都是很受歡迎的內容。
  • 股民成功的秘訣:機遇是給有準備的人,把握機遇才能獲得成功!
    機遇的內涵機會就是機遇,就是好的境遇。有時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均等的,有時卻不是。有時機會降臨到頭上,卻沒有把握住。一味追求機遇,守株待兔,坐等待斃,凡是靠機遇成功的人,並不都值得羨慕和青睞,被發現的不見得都是人才,可有才華的人卻未被發掘。
  • 共享市場機遇,共贏防水未來——北新防水大會在深圳召開
    9月16日,以「共享市場機遇 共贏防水未來」為主題的北新防水大會在深圳大中華喜來登大酒店召開。他強調,不論作為優秀企業代表的北新防水,還是作為優秀社會組織的深圳市防水行業協會,都要大力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不忘行業初心,牢記行業使命,立足當下、著眼未來,把握行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創新思路、開拓進取、主動作為,在提升產品品質的同時,更提升工程施工質量,為促進深圳市防水行業健康發展,打造綠色的防水產業作出新的貢獻。
  • 乘風破浪,把握時局,2020下半年全球投資機遇前瞻
    乘風破浪,把握時局,2020下半年全球投資機遇前瞻 2020-08-10 0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20-2026年中國平板玻璃市場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從三類工藝對比可以看出,引上法玻璃與平拉玻璃顯著落後於與浮法玻璃,因此截至**浮法玻璃已經成為行業主流,另兩種工藝玻璃逐漸被市場所淘汰。  《2020-2026年中國平板玻璃市場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針對當前平板玻璃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平板玻璃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 ...2025年中國醫療多功能自助終端行業發展全面調研與未來趨勢分析...
    《2019-2025年中國醫療多功能自助終端行業發展全面調研與未來趨勢分析報告》針對當前醫療多功能自助終端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威脅,提出醫療多功能自助終端行業發展投資及戰略建議。  《2019-2025年中國醫療多功能自助終端行業發展全面調研與未來趨勢分析報告》以嚴謹的內容、翔實的分析、權威的數據、直觀的圖表等,幫助讀者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動向、正確制定企業競爭戰略和投資策略。
  • 通鼎互聯將收購UTS公司26.05%的股份來把握5G網絡建設的市場機遇
    打開APP 通鼎互聯將收購UTS公司26.05%的股份來把握5G網絡建設的市場機遇 發表於 2019-06-20 09:23:39
  • 把握科創機遇 助力高校新發展
    作為科技創新主陣地的高校更應抓住這一難得機遇,好好把握,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以粵港澳大灣區的香港科技大學為例,闡述高校在科創浪潮中把握創新機遇的必要性和現實性。目前,社會注重科創的大趨勢,對香港來說是難得的機會,須好好把握。在此,以香港科技大學為例,具體闡述全民科創大背景下,高校緊抓科創機遇的必要性,以及其對區域發展的作用。1.科技創新對高校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目前,高等教育把培養一流人才作為核心使命。一流人才必定是全面而又有縱深研究的人才,必定是適應國家不斷發展進步的人才。
  • 金融市場加速開放,「上海機遇」何在?八位國內外資管專家獻策|...
    當前,上海已經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各類中外資券商、基金、資管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資產管理機構加快集聚。隨著中國金融市場開放不斷擴大,中外資金融機構將面臨哪些新的機遇?上海該如何發揮綜合優勢,加速資本聚集,提升對全球金融資源的配置能力?
  • 把握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
    當前要認清我國製造業面臨的新發展形勢,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形勢,既要客觀看待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的困難挑戰,又要用好產業升級、消費升級、技術革命、全球格局變化的重大機遇,更要充分發揮制度優勢、市場優勢、規模優勢、人才優勢和配套優勢,以必勝的信心和勇氣堅定不移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
  • 手遊遊戲黃金時代形成 挖掘分析遊戲市場新發展機遇
    第一,手遊因為自身的移動便捷性、操作簡單、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這些優勢,讓手機遊戲這幾年的銷售收入、用戶規模和增長速度上都達到了遊戲市場最大最快。可以說是手遊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手機遊戲的發展。 第二,近幾年國家有關規定也給予了手機遊戲一定的政策支持。比如國家體育總局與JJ比賽聯合創辦了全國鬥地主的錦標賽,並且發起了網路遊戲大賽。
  • 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國產晶片機遇,FPGA廠商要如何把握?
    國內投入不斷加大,但實際效果並不明顯,科技研發回報周期長,投資分散,導致投入產出比被稀釋;研發落後,人才短缺,市場脫節。國內外製造工藝技術差距較大,設計、生產、製造能力均落後太多,人才缺口大,能力相對偏弱,人才爭奪存在惡意競爭,同時中國芯的市場接受度很低,市場上仿製兼容產品多,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少,不利於長遠發展。」
  • 中國首家真正意義的podcast第一股 荔枝市場價值遠未體現?
    Spotify在播客的投入也獲得了二級市場的認可,2020年以來,其股價上漲了超過90%,遠高於市場平均增幅。近年來,在巨大的市場增長潛力下,播客行業備受資本市場追捧。在今年1月,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也誕生了中國首家真正意義的podcast第一股。
  • Podcast該向何方?
    Spotify在2019年才開始重視Podcast,在《The Joe Rogan Experience》之前,Spotify曾收購podcast網絡GimletMedia、Parcast、The Ringer,以及免費創建podcast的平臺Anc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