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結:活動丨書寫中國——「習近平用典」主題臨寫活動(三十一)
連結:點擊訂閱《中國書法報》
編者按
軍人之魂,文以鑄之。中國人民解放軍從成立之日起,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無論是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建設時期,人民軍隊都是先進文化的重要創造者、積極傳播者和有力推動者。書法藝術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的載體,更是先進文化的代表。書法藝術對於創新發展先進軍事文化,不斷增強廣大戰士的軍魂意識、宗旨意識和使命意識具有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廣大戰士的普遍歡迎和喜愛。同時,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當代,軍旅書法都以其豐厚的成果和深遠的影響,在書法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值此建軍90周年到來之際,《中國書法報》特推出五位軍旅書家,他們來自不同戰區。他們分別是劉安社、歐陽明利、謝少承、陳扶軍、趙成建。讓我們從筆墨中體會他們一身戎裝之下的書法情懷,體會中國當代軍人身上所體現出的文化自信與軍人風度。
劉安社,別署三秦大兵,苦樂齋主,1964年2月出生。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友會會員。書法作品獲「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第六屆全軍書法作品展」三等獎等;入展「百年西泠·樂石吉金」西泠印社大型篆刻選拔展等。篆刻作品入展「紀念紅軍長徵勝利八十周年全軍書法作品展」等。書法篆刻作品發表於《解放軍美術書法》《書法報》《解放軍報》等報刊。
篆刻藝術不斷地啟迪我前行
文/劉安社
三十年前,我光榮地成為一名軍人。經過組織關懷和培養,從一名士兵考上軍校深造當了幹部。後來,為響應黨中央號召,自願到內蒙古邊防部隊保家衛國。在「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的火熱軍營生活中,我利用節假日,拜師求藝,潛心學習書法篆刻,引領戰士學有專長,既活躍了基層部隊文化生活,密切了官兵關係,又為部隊的軍事訓練提供豐富的文化服務和保障。同時,書法篆刻藝術伴隨著我一直前行,使我的文化素養、品德修養、精神境界得到升華。潛移默化中,我把篆刻藝術裡「追根溯源、博採眾長、計白當黑、刀趣筆意和書印風貌」滲透到工作中來,使學藝與工作兩不誤,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劉安社書法作品
從「印宗秦漢」中,學會入古出新。
篆刻是一種用很少的字精練地表達作者靈感、理念、情趣的藝術。我國篆刻藝術源遠流長,神品輩出。特別是秦王朝統一文字對中國篆刻藝術的發展最具影響,它為漢代印章藝術高峰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平正方直、端莊質樸的秦漢印風成為中國印章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千年之後,明清流派印的形成發展呈現出中國印章發展史上第二個高峰。縱觀近現代印壇諸家,無論是寫意印巨匠吳昌碩,還是以霸悍印風名世的齊白石,都逃脫不了秦漢印的基本構成樣式和藩籬。秦漢印以靜為本,靜中寓動,跌宕生姿。表現的是一種內蘊式的文化精神,許多經典秦漢印式必須在細讀和把玩之餘,方能感受到其精妙之處。從此受到啟迪:把學習觸角向古人延伸,追根溯源,汲取營養,求古出新,積澱了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文字功夫,創新發展,促進了事業蓬勃向上。
劉安社書法作品
從「計白當黑」中,感悟統籌謀劃。
一件篆刻作品是否能有生命力?是否有視覺震撼力?關鍵看章法布局。古人講「疏可跑馬,密不容針」是對印章章法的精闢詮釋。綜觀印章章法的一般規律:因字而異,順勢利導;全局呼應,生動多姿;虛實相生,疏密有致;對立統一,氣勢貫穿。每作一印,必先反覆構思,方才動筆起稿,直到滿意時方罷。吳昌碩精闢論述:「刻印猶如造屋,在奏刀之前,必須做到全屋在胸,預先打好完整圖樣,何處為廳堂,何處為側屋,何處開門,何處啟窗,應當一一作最恰當的布置。」我身為軍隊一名行政管理幹部,深諳其中道理,每完成一項重要任務,必先認真思考,統籌協調,做出最佳方案,攻堅克難,以求圓滿完成任務。
劉安社書法作品
從「印品風格」中,修煉人格品德。
作為一名篆刻家首先要做一個好人,字如其人,印亦如其人。詩書畫印貴在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長久浸潤學識修養,學養高了方可境界高,境界高方可感應萬物,趨動心靈,超凡脫俗。尤其是中國文人書畫篆刻藝術,具有這種至高境界,方可促學養於內化,富點畫於外顯,物我相忘,出神入化。立品之人,筆墨之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氣魄。具有高尚的人品,再加上豐富的學養,方成兩翼,才能推動人向藝術高峰挺進。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站在彰顯中華民族文化立場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高揚中華美學精神,廣之以史傳承,不惟筆墨技法,更多地體味傳統文化精髓、文化品格,其藝術作品自然生動有加,其人品修養深邃厚重。
劉安社書法作品
歡迎訂閱2017年《中國書法報》
1.郵局訂閱:
全國郵局均可訂閱
郵發代號:1-237
每期定價:3.00元
全年定價:150.00元
2.郵購訂閱:
郵購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裡10號《中國書法報》社
郵編:100125
聯繫人:陳英嘉 朱化傑
聯繫電話:
010-64060749
010-65012624
銀行匯款戶名:《中國書法報》社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團結湖支行
帳號:0200 2068 0900 0012 936
3.微店訂閱:
點擊下方二維碼進入微店購買
歡迎訂閱2017年《中國書法》《中國書法·書學》
《中國書法》已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龍源期刊網、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
1.郵局訂閱: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
《中國書法》
郵發代號:2-879
每期定價50元
全年定價600元
《中國書法•書學》
郵發代號:2-908
每期定價50元
全年定價600元
2.郵購訂閱:
郵購地址:北京市朝陽區農展館南裡10號《中國書法》雜誌社
郵編:100125
聯繫人:潘女士 張女士
聯繫電話:010-67322341
銀行匯款戶名:《中國書法》雜誌社
開戶銀行:中國工商銀行王府井金街支行
帳號:0200 0007 0901 4416 048
(分別訂閱全年雜誌免收郵費,單冊訂閱加收郵寄費8元/冊)
1.搜索公眾號「中國書法報」,添加我們。
2.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添加我們。
推薦·分享
歡迎您將我們的公眾號推薦給朋友,將我們的內容發布到朋友圈。
聯繫電話
採編部:010-65389224
廣告活動策劃部:010-6506425
發行部:010-6406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