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臺北士林夜市,跟您想的還真有點不一樣

2020-12-17 七大洲旅行家牟鵬

今天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吃,其實臺灣美食我已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但總覺著有一個地方必須單獨寫一下,那就是臺北的士林夜市,仿佛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沒有人不知道這個夜市。除了在國內,我個人的真實經歷是在新加坡和吉隆坡都和當地的華人聊起過這個夜市,好似大家不約而同地對這個臺北的夜市極為推崇。別看我和人家聊得挺歡,其實那時我還沒來過臺灣,真有點狗掀門帘子——全憑這張嘴的意思,只能肆意發揮想像來暢想這個所有華人都認同的美食天堂。我個人還真從事過餐飲業,那是在25年前的1994年,階段性地一直坐到2006年,雖然中間有幾年的空檔,但自認為對餐飲行業還是有那麼點了解的。當然了,體會最深的還是做餐飲業的艱辛,如果不是大規模連鎖型的餐廳,老闆所付出的心血外人真是難以體會。

臺北士林夜市

咱們華人對美食的研究如果說排在世界第二,我真想像不出來誰有膽量敢去佔第一的位置。西方國家,就像我去英國的時候,想去品嘗一下這個曾被譽為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聞名於世的美食,結果得到的答案就三個:第一是薯條,第二是魚,第三是薯條魚。好像全英國就這三樣拿得出手的「美食」,我也是閒的,還真買了薯條魚嘗嘗到底是啥味兒,正好趕上那天下雨,在溫德米爾湖畔餓了多半天的我估計吃什麼都特香。但真把薯條魚放進嘴裡,今天的回憶中只記得那是又油又膩,油膩到連薯條魚到底是什麼味道都忘了。再說東方國家,日本美食不錯,但味道太單一,全憑食材的新鮮和菜品的碼放吸引眼球。韓國是一個依仗泡菜來支撐國家餐飲文化的地方,印度是只要沒了咖喱這一種調料整個國家餐飲業就會癱瘓的地方。

士林夜市的小吃

要說咱們華人靠人數多才創造出中華美食,印度人數也不少啊?要說民族特色對美食的支撐,中國才56個民族,俄羅斯可是193個民族,紐約這一個市就有一千多個民族,在這方面都比中國多啊!歷史悠久、地大物博、食材豐富的原因?也不會啊,從主食的玉米、小麥,到調料的辣椒、蔥、蒜,到蔬菜西紅柿、菠菜、扁豆、茄子、黃瓜都不是中國本土的原產地,只要是帶「胡」字的,也都是外來物種,胡蘿蔔、胡麻這些沒有一樣是原產於中國,先天條件並不優越。但中國人在製作美食方面好像獨具天賦,把簡單的食材在灶臺上萬化變千。我記得在中餐裡好廚師的標準並不是你能做出一百道菜,而是一個菜能不能變換出一百種做法。西餐的菜譜好像得玩命添加菜品,才能做出來,但中餐館的菜譜一定要精簡精簡再精簡菜品才能做出來。

士林夜市裡的焗烤大扇貝

沒辦法,咱們華人就是這麼聰明,加上喜吃、會吃、敢吃,烹調的技藝真是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記得當年卓別林與周總理共進晚餐後,臨別的時候實在是沒能忍住地問了一句:「總理先生,您是否能告訴我那甜甜的液體是怎麼進入圓滾滾的麵團裡的?」總理和翻譯都沒明白什麼意思,想了半天才知道他問的是湯圓。卓別林實在搞不明白,用一團面是怎麼把液體包起來的,而且這一團圓滾滾的面怎麼還找不到接縫?在中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湯圓在外國人眼裡卻是不可思議的食品。跟美國人聊美食的話不外乎是這個Berg好吃一點還是那個Berg好吃一點,正規一點的BBQ、牛排就算是熱菜了,蔬菜索性就是沙拉,美其名曰不損失營養。現在一個藥片就能包含人體所需一切礦物質、維生素,直接吃藥片不是更高效?

士林夜市的美食

全世界的食材到了華人手裡那才算找對了地兒,製作的方式無所不用其極,太複雜咱們就不說了,就拿最基本最簡單的麵條說吧,四川擔擔麵、山西刀削麵、陝西蘭州拉麵、福建龍鬚麵、江蘇空心面、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麵、河南燴麵、延吉冷麵、宜賓燃面、新疆拉條子。。。太多太多了。我居然還聽到一種說法,說什麼義大利麵和中國麵條的歷史不分伯仲,簡直太離奇了,發源於周朝的岐山臊子麵已經有3000年的歷史了,怎麼比?不行的話在青海出土的4000多年前的麵條實物都擺在那兒的,想和我們搶麵條的創始人?義大利麵的發音已經給出了答案:「死不該地」!再說了,義大利麵條大多數在我看來就是揪片兒,這在中餐裡完全就是另外一個領域了,如果這都算麵條的話,那中國的面可就更數不完了。

士林夜市的香炸臭豆腐極受歡迎

我個人最有意思的一次吃麵經歷是在洛杉磯,由於在美國已經呆了很長時間,突然想吃中國的美食,沒想到洛杉磯還真開了一家拉州拉麵,立馬兒一腳油門就奔著那家店開去。一進門和國內的店沒什麼區別,前廳和後廚之間就隔著通透的大玻璃,是為了讓顧客放心,甭管誰都可以清楚地看到拉麵的製作過程。我這一看不要緊,當即樂出了豬叫聲,一個墨西哥人穿著白色的廚師服帶著白色廚師帽,在那兒一板一眼地抻著面,黝黑的膚色和白色的服裝、麵粉動態地融合在一個畫面中,雙手間的麵條抻得是有模有樣,還時不時抖動雙臂把拉麵砸向案板的薄面之上發出清脆的「咣咣」聲,四肢短小脖子粗的墨西哥人怎麼進了馬蘭拉麵的後廚了?最可樂的是他居然還能聽懂中文「二細、大寬」這樣的專業詞彙,熟練地控制著手中拉麵的粗細。

士林夜市的花枝燒

好吧,說回咱們臺灣的美食,說回咱們臺灣美食的標誌性品牌——士林夜市。夜市,自然得晚上去才會熱鬧。我在臺北那天正好趕上個大熱天,白天出來的,搭乘捷運去了不少地方,一直玩到天黑才開始準備去士林夜市。不得不說,在高溫下的臺北,背著兩臺全畫幅的單眼相機,而且除了短暫地在捷運上的時間以外都是靠雙腿丈量著臺北的大街小巷。汗水溼透了衣服,下到捷運站裡空調一吹,舒服一會兒後又再次衝進蒸騰著溼熱的臺北鬧市,尤其在西門町遊走,還順道去了淡水河邊,在高溫下持續走了將近三個小時。反覆幾次這樣的行程讓體力消耗有點透支,自己再進捷運站都不好意思了,身上的T恤讓汗水浸透得溼了幹、幹了溼,一條條白色的彎彎曲曲的汗鹼印記鋪滿了T恤,一顆顆冒著熱氣的汗珠兒順著頭髮尖兒滴落在脖頸。

出了捷運站立馬兒買了這麼一杯冰柳橙檸檬

還好的是士林夜市是我今天的最後一站,逛完這裡就可以安心回酒店洗澡了。乘坐捷運淡水線至劍潭站下車,出了出口再步行向前幾十米就到了。士林夜市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所圍成的夜市,由幾條小巷道構成,穿梭其間格外有一種市井滋味。讓我沒想到的是士林夜市是一個綜合的市場,根本不是我想像中的小吃街模式,以至於我嚴重懷疑自己是不是走錯了地方,還問了巷口第一家的店主以確定這裡絕對是士林夜市不會錯。認清這裡就是馳名華人世界的士林夜市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來了一杯冰柳橙檸檬,出汗都讓我有點虛脫了,這一杯飲料我都沒用吸管,掀開杯蓋直接連飲料帶冰渣一氣兒灌進身體,身體的燥熱頓時被鎮住了,太陽穴上方開始疼痛,冰涼的飲料一氣兒灌下讓胃部實在承受不住,通過胃經發出的疼痛向我抗議。

小巷裡各式店鋪及地攤挨家緊臨,小吃攤、服飾店、精品店、鞋店、唱片行、運動用品等,簡直就是個綜合性的大mall,很多商家都在店門口立起微信支付寶收款的招牌,歡迎大陸來的遊客消費。臺灣的飲料有點像日本,便利店裡很多飲料都特別好喝。但讓我沒想到的是鮮榨的飲料依然這麼好喝,這裡最有名的一家冰品店叫辛發亭,臺灣雪花冰、綿綿冰的開創者,已經有四十幾年的歷史。我以前吃的這種在大陸叫刨冰的冰飲都是把冰塊刨成冰沫,然後澆上各種味道的水果原漿,再放上櫻桃、香蕉片、檸檬片之類的點綴。但這裡最有名的咖啡或抹茶冰飲,則是直接讓冰塊就是咖啡冰塊或抹茶冰塊,刨下來的冰沫都是味道十足,再配上軟糯的紅豆,這一盤冰飲上來還沒吃就讓人兩眼放光了。

夜市的食品都是那麼地誘人

來士林夜市吃冰飲肯定不是目的,士林夜市可是積聚了全臺灣各種美味小吃的天堂,市場內囊括大江南北綜合小吃、從牛排、鐵板燒到蚵仔煎、廣東粥、大腸包小腸、炸大雞排、生炒花枝等等琳琅滿目。每到夜晚,逛夜市的人潮總將狹窄的通道擠得水洩不通,尤其到了有名的小吃攤位前,排隊的人絕對能把窄小的街道堵死,我就路過一個小攤位,把一個小丁字路口徹底堵了個瓷瓷實實。這個小攤具體賣什麼的我給忘了,但清晰地記住旁邊鋪位的招牌引起了我的好奇:「青蛙下蛋」,像一種甜品,就是煮熟放入碗中之後中心會呈現白白的一點,看起來像是青蛙卵而得名。如果有密恐的人端起一碗青蛙下蛋不知道是不是得嚇得把碗扔出去。其實,青蛙下蛋跟粉圓是一樣的,拌著檸檬愛玉果凍,吃起來彈牙又滑嫩。

士林夜市有一款名吃很有爭議,吃過的遊客對它的評價毀譽參半,喜歡吃的描述起來簡直是眉飛色舞,不喜歡吃的索性告訴你都不要去嘗試。這種小吃的名字叫:大腸包小腸。其實就是把糯米腸煎至金黃,中間切口夾入小香腸,介紹說是口感香酥飽滿,反正我看著是多少有點油膩的嫌疑,讓我想起在歐美國家烤的那種大香腸。味道有什麼區別?別看我這兒說得天花亂墜,士林夜市的美食也是鋪天蓋地,但我是過午不食,晚上這個時間根本就不吃東西,剛才要不是因為一整天高溫下的暴走,流汗過多險些讓我脫水,我連那杯冰柳橙檸檬都不會買的,甭管去哪兒都是一瓶礦泉水隨身,今天已經嚴重破例了。至於整個士林夜市的美味佳餚,我只能保證挨個聞一遍,但到底是什麼味道我可一句都講不出來了。

臺灣著名美食大腸包小腸

很多朋友也都說我,你也不吃去士林夜市幹嘛?看啊!聞啊!看著各種新鮮的食材被各種烹飪手法料理著,聞著各種美味在夜市裡竄來竄去,看著每個遊客都在山珍海味前大快朵頤,聞著鮮美的食物在各種調料的佐味中發出的陌生味道。迎面走來的人群一個個的就嘴裡最忙,不但胡吃海塞著各種美食,同時還在探討著美食的口味以及下一個美食目標,中間偶爾還往嘴裡繼續灌下帶有果香的冰飲或者正在炸裂著豐富泡沫的啤酒。不得不說,在經年累月的高競爭工作環境中疲於奔命的精英白領們,偶爾來士林夜市過一晚這種無憂無慮醉生夢死的生活絕對是對自己的犒賞,讓舌尖和味蕾在陌生的美味中充分釋放,讓壓力和疲憊在炸裂的啤酒泡沫中煙消雲散,讓身體和精神在士林夜市裡徹底放鬆。減肥!肯定不是今晚的主題。

也可能是我對美食不太在行,最起碼士林夜市裡的美味對我來說都比較陌生。像臺灣名吃生炒花枝,就是用花枝、筍片和紅蘿蔔放在一起快炒,勾芡成羹,加醋和糖調味,看著盤子裡鮮嫩爽口的炒菜和酸甜味道的湯汁,不得不承認是很絕妙的搭配。還有在很遠處就能聞到的炸大雞排的味道,臺灣最著名的豪大大雞排的起源就在士林夜市的這一家,炸好後的雞排比臉還大,店招牌上「豪大大雞排創始店」幾個字非常醒目,同樣醒目的還有「本店雞排一律不切」字樣。要的就是「大」!對了,還有海鮮!臺灣島四面環海絕對是少不了海鮮,但臺灣美食中對食材又不孤芳自賞,美國大生蠔、波士頓龍蝦,深海大魷魚,都堂而皇之地擺在來來往往的遊客面前,讓它們以臺灣烹調方式的料理後裹著香濃的味道展現在每個垂涎欲滴的遊客面前。

拍攝時機好巧,燈頭正好把老闆娘的腦袋擋住

對了,說了半天怎麼把臺灣小吃最有名的一道美食忘了呢?這道美食就三個字,說到這兒我估計所有人都能猜出來了,那就是「蚵仔煎」,但念出來一定不能按照普通話,不然別說臺灣人,就連只會說普通話的北京人也得如入五裡霧中。這三個字一定要用閩南話念出來:「藕啊煎」,如果念的音是「科子煎」,我估計所有的攤販都得暈頭轉向。蚵仔煎其實就是牡蠣,廣東人稱牡蠣為「蠔」,而在閩南潮汕及臺灣一帶稱之為「蚵仔」。閩南有句俗諺叫「肥蚵仔肥韭菜」,意思是農曆二月,韭菜的生長最為旺盛的時候,也是蚵仔最為肥碩的季節。蚵仔煎則是把兩種這個季節中最為肥美的食材搭配出奇妙的黃金組合,不但在味道上,就是在功效上也絕對是黃金組合,真不是我在這裡聳人聽聞。

首先,咱們看牡蠣,從中醫角度來說它可以滋腎陰,對耳鳴、盜汗、遺精等病症都有很好的輔助療效。再來看韭菜,俗名是「起陽草」,能壯腎陽。這道美食可謂是陰陽雙補,對您身體的「先天之本」——腎臟來說可是難得的補品。蚵仔煎用牡蠣加韭菜放番薯粉摻水煎成餅,如此簡單的料理竟然好吃到流傳後世,大範圍風靡,可不僅僅是味道的原因,它的功效肯定是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在閩南東三角,蚵仔煎還是一道考驗婦女廚藝的必備菜之一,新娘子入門後,第一次給公婆做的家常菜中最好要有它。做得好的,會讓公婆另眼相看的。這道家常菜是家家戶戶辦桌時的首選必備菜,有了這樣的「群眾基礎」,來臺灣不吃這道小吃那可是要終生遺憾的!得!我這兒是罵自己啊!這一晚上光看了,一口蚵仔煎都沒吃。

離開士林夜市

好了,天色已晚,準備離開夜市回酒店了。所有的人都是帶著一身美食的香味離開士林夜市,唯有我一個人是帶著一身的汗臭離開。走向捷運的這一段路真是熱鬧非凡,這麼晚了從捷運站口出來的人比進去的人都多。看來士林夜市有點拉斯維加斯的意思,不過是個美食的不夜城。士林夜市的大名讓來自世界各地遊客對它趨之若鶩,其實臺北還有幾家不錯的夜市,不過可惜的是被士林夜市的光芒所掩蓋,如果在臺北旅遊的時間充裕的話,其他幾個夜市也值得逛一逛的,這幾家夜市分別是饒河街夜市、寧夏夜市、師大夜市,希望您不會像我一樣在夜市裡只能瞎轉悠,完全是暴殄天物的行為,但願您能大快朵頤,徹底放開脾胃,歇斯底裡地在每個美食攤位前「附羶逐腥」,這才是沒有白來一次士林夜市。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臺北士林夜市,跟咱們大陸比到底怎麼樣?
    臺北士林夜市咱們華人對美食的研究如果說排在世界第二,我真想像不出來誰有膽量敢去佔第一的位置。西方國家,就像我去英國的時候,想去品嘗一下這個曾被譽為日不落帝國的大英帝國聞名於世的美食,結果得到的答案就三個:第一是薯條,第二是魚,第三是薯條魚。
  •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聞香識美食
    臺北士林觀光夜市:聞香識美食 2019-03-21 13:44:10畢永光 攝大南路上的烤乳豬攤位十分搶眼。 畢永光 攝公營的士林市場是士林夜市的門面。該市場2011年重建開張,設有衛生間、地下停車場等設施。 畢永光 攝為方便大陸遊客,不少攤位可使用微信、支付寶付費。 畢永光 攝夜市中有不少販賣臺灣水果的攤位。 畢永光 攝「忠誠號蚵仔煎」在士林夜市很有名氣,曾獲「臺北傳統市場節」金牌獎。
  • 臺北士林夜市
    士林夜市是臺北頗具規模且相當知名的夜市之一,位於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和小北街一帶,有超過五百家店面和攤販。每當夜幕漸漸籠罩,華燈一一亮起,士林夜市即步入繁華。    士林夜市變成包含文林路、大東路、大南路及安平路等數街區的大型夜市。    士林夜市一方面是攤商和店家之間由於經濟規模而達成的用地默契,一方面則是攤商與警方之間取締與不取締的執法默契,形成一種有趣的共榮現象。在攤販並未完全合法的城市裡,士林夜市與其他大型固定夜市共同維繫著這一特殊的文化現象,也成為臺北人夜生活的好去處。
  • 士林夜市,開啟臺北美食江湖
    說到食,臺灣的零食不便宜。炙手可熱的鳳梨酥與太陽餅家家都有,店鋪提供試吃,各色小吃放在碟子裡附著竹籤,置辦手信,總得選些回去。「士林夜市」當然也是不能錯過的地方。士林夜市鄰近捷運士林站及劍潭站,交通便利。再加上周圍的學校林立,人聲鼎沸。違章建築隨處可見。
  • 正宗臺北士林夜市進駐梧州鴛江麗港廣場
    正宗臺北士林夜市進駐梧州鴛江麗港廣場 2017年03月29日 16:1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臺灣網3月29日梧州訊 3月28日-4月2日,在梧州市鴛江麗港廣場舉辦「兩岸情」臺灣美食節活動,此次活動由臺北士林夜市美食文化有限公司主辦,梧州市萬秀區臺辦、梧州市萬秀區城東街道辦事處、梧州市鴛江麗港公司聯合協辦。
  • 西塘河臺灣美食街要打造成「臺北士林夜市」
    黨政動態/col/col811162/index.html歷史性專題專欄/col/col917044/index.html品味江南 舌尖上的杭州 西塘河臺灣美食街要打造成「臺北士林夜市
  • 士林夜市,臺北故宮
    有三必吃的傳統小吃:蚵仔煎、土林大香腸還有臭豆腐,每一樣都有二十多年的歷選擇多樣,每間店的口味也不同,有成有甜,有酸有辣。想要找到《轉角遇到愛》中貫穿全劇的美食蚵仔煎嗎?士林夜市光是賣煎的店,就有二十家左右,堪稱是最愛吃蚵仔煎的夜市。蚵仔煎是什麼?得從首臺滴民謠《青蚵仔嫂》說起,齊秦和羅大佑都翻唱過。
  • 臺北「士林夜市」大快朵頤,尋找最道地的「蚵仔煎」
    這不,我們在指示牌下稍有猶豫,一位慈祥的大媽就過來詢問,你們想去哪裡,我告訴你。在臺灣,很多善良溫和的本地人,會熱情地幫助你。坐檯北捷運在士林站或者劍譚站下車後,注意路牌,步行幾分鐘就到了。如今士林夜市商圈的以東邊基河路為界、西邊文林路為界、北邊小北街與文林路交叉路口為界、小北街延伸至小西街和大南路,大南路與基河路交叉路口為界,此範圍內的三角地帶內的巷子攤販,是臺北市內最大、最為人所知的夜市之一。
  • 臺北美食攻略:士林夜市地道美食
    (微信號:sxyyzx):我們的眼睛在路上,我們的文字在路上,我們的心靈早已在路上…即日起通過微信訂閱雜誌即可獲得大禮包一份!! 夜市小吃是臺灣旅遊絕對絕對不能缺少的一項,而臺北的士林夜市則是盡享臺灣最著名、最平民化的小吃集中地之一!各路明星都會常常光顧,難怪所有的臺灣旅遊攻略都把它列為臺北必遊的地方呢!
  • 臺灣寫真:夜市品臺北「士林觀光夜市」的胡椒餅
    中新社臺北三月四日電 題:臺北「士林觀光夜市」的胡椒餅  中新社記者 黃耀輝 陳立宇  上世紀初葉,士林市場就以經營各種傳統小吃聞名,大餅包小餅、石頭火鍋或士林大香腸等,成為美食地標,也是今天台灣最具規模的觀光夜市之一。
  • 臺北士林夜市 小吃饕餮遊
    士林夜市是臺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處,夜市可分兩大部分,一是慈誠宮對面的市場小吃;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東路、文林路圍成的區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飾、雜貨、加上如織的人潮,溢散熱鬧滾滾的氣息。
  • 盤點臺北士林夜市小吃TOP10
    士林夜市是臺北最著名、也最平民化的夜市去處,夜市可分兩大部分,一是慈誠宮對面的市場小吃;一是以陽明戲院為中心,包括安平街、大東路、文林路圍成的區域。南北小吃、流行服飾、雜貨、加上如織的人潮,溢散熱鬧滾滾的氣息。
  • 陸客減少租金高昂 臺北士林夜市湧現退租潮
    【觀察者網綜合】據TVBS新聞10月26日報導,陸客減少持續衝擊臺北各大商圈,尤其以士林夜市和淡水老街最嚴重,士林夜市現在更出現退租潮,大東路、陽明戲院的黃金店面現在都貼出出租告示,因為陸客減少店家生意不好負擔不起沉重房租,光是591租屋網,招租店面就超過50間,臺北市長稱會繼續推特色商圈增加促進夜市發展,不過攤販老闆表示,客人都不來店面再有特色都沒用。
  • 臺北士林夜市生意慘澹,藍議員無奈表示:臺北市府團隊要加油啊
    @銳看臺灣報導 聲名遠播的士林夜市,也是臺北市最大規模的夜市,過去總吸引不少觀光客來朝聖。近日受到疫情衝擊,遊客大幅銳減,鄰近夜市旁一級戰區的文林路,加上房東不願降價,成了代租店面重災區。針對臺北市府舉辦士林夜市的行銷宣傳活動,北投士林市國民黨籍議員張斯綱接受臺媒訪問時怒批「小家子氣」。根據士林夜市商圈官方資料顯示,全盛時期店家、攤販達2700多家,假日觀光一天可超過10萬人。豈料,疫情爆發後,攤商剩2300多家,假日觀光人數掉到剩1萬多人,不少店家苦撐不下去,像是骨牌式關門大吉。
  • 臺北:士林夜市的風味小吃,故宮博物院的歷史文化傳承,你嚮往麼
    當一直待在同一個地方的話,重複著一樣的生活節奏,這樣子會讓人覺得生活很無趣,大家會不滿足於這樣子的現狀,而旅遊就是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通過旅遊可以感受不一樣的風景,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開拓自己的視野,這些就足以改變一個人的心境。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些臺灣的好去處。
  • 讓你的舌尖不寂寞士林夜市開吃啦!
    ,來自臺灣的掌勺師傅為您呈現上百種臺灣特色美食。咬一口,餡料立馬充盈而出,魚料、蔬菜和芝士醬料的獨特搭配,讓舌尖不斷感受變化著的豐富美味。這次美食節還有芝士小丸子、水果小丸子、穀物小丸子等新口味。    油炸冰淇淋:被譽為「舌尖上冰火兩重天」。冰淇淋球放在吐司片上,吐司合攏搓成一個圓球,放入冰箱凍硬表皮,成型後放入熱油鍋中炸,待顏色變金黃後迅速撈出。搭配果醬或巧克力醬,表面金黃燦爛、熱氣騰騰,內裡冰涼沁爽、皮酥芯軟、入口即化。
  • 竟然把臺北士林夜市搬上海來!
    士林夜市是臺北市範圍最大的夜市,也是觀光客造訪臺北必到之地。吃貨們翹首企盼的錦江士林夜市今年終於再次登入上海了!價格不貴,造型杯基本上20+不等,普通杯子的大多數都是15元以下,而且還可以續杯!! 店家選擇自助挑選方式,想吃什麼自己挑!每一份都是25元!
  • 臺北篇:士林夜市
    臺北篇:士林夜市
  • 只知道士林夜市?臺北夜市的正確打開方式在這裡!
    但夜市也是一個江湖,小吃繁多,風格各異,口味不同。如果只知道去士林夜市排長隊吃炸雞排,也太可惜。 正好十一長假將至,趕緊帶上鵝君這份臺灣夜市指南 —— 吃什麼,怎麼吃,去哪吃的學問,都在這了。老規矩,想拔腿就去吃的,拉到文末看三家臺北夜市的小吃推薦!1 | 夜市怎麼吃?臺灣夜市最誘人之處,在於種類繁多;最惱人之處,也在於種類繁多。
  • 臺北士林夜市:揚名國際的臺灣美食大集散地
    士林夜市是臺北市範圍最大的夜市,也是觀光客造訪臺北必到之地。士林夜市最為著名的莫過於多樣的美食小吃,可說是臺灣美食大集合,像金黃色的超大雞排,香噴噴的「豪大大雞排」外脆內嫩;吃上癮的「10元串烤」;香氣四溢的「士林大香腸」;會噴湯汁的「上海生煎包」;包著滿滿紅燒肉、蛋酥的「潤餅卷」;甜甜鹹鹹的「大餅包小餅」,嚼勁十足;熱騰騰的「藥膳排骨湯」補補身子;特有的生炒花枝、青蛙下蛋、三兄弟豆花、蔥油餅、炒蟹腳等,都是令人直吞口水的美食小吃,讓人駐足不前、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