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節 您收到賀卡了嗎
紙質賀卡傳溫情漸行漸遠 簡訊郵件成主流祝福方式
核心提示
小小一張賀卡,蘊涵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寫賀卡、讀賀卡,都是一種無可言喻的快樂。元旦已過,春節將至,又到了賀卡送福的時候。不過,近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隨著手機電腦的普及,許多人選擇用手機簡訊和電子賀卡傳遞祝福,傳統賀卡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本報記者 黃璧嬌
走訪 紙質賀卡銷售不如從前
昨日上午,市區塗門后街小商品市場的老李正在店內忙碌著。節日將至,像往年一樣,老李這些天又把賀卡擺上了貨架的顯眼位置。店裡的賀卡既做批發,也零售,不過這兩年生意都不如從前了。「你看,這兩天不少人都來挑選節日禮物,但賀卡還是少有人問津,批發來的這批賀卡到現在只賣出去五分之一不到。」他一臉無奈地說,這兩年明顯感到賀卡賣不動了。
在豐澤區實驗小學附近,一家文具店的老闆王先生告訴記者,去年店裡堆積了一些沒賣出去的賀卡,今年又拿出來賣了。「本以為小學生送賀卡的比較多,去年就進了不少賀卡,各種款式的都有,沒想到生意不好。今年進貨時我都很小心地掂量著,以免又滯銷。」
走訪中記者發現,和老李、王先生的感受相同,市區不少商家的賀卡銷售生意也是比較冷淡,有的商家則乾脆選擇不再批發賀卡來銷售了。市郵政局營業廳的工作人員說,新一年的郵政賀卡延續傳統,承載「龍」文化這一深厚主題,不過至今個人來買郵政賀卡的還是很少,多是一些企業來定製,贈送給員工和客戶。
市民 電子祝福方便快捷受青睞
曾經備受追捧的賀卡如今已是「風光不再」,這種變化市民本身就是最直接的感受者。參加工作多年的王女士有些失落地說,今年到現在她還沒收到一張賀卡。
為什麼紅極一時的紙質賀卡不再吃香?記者發現,隨著網際網路和手機的普及,人們已經越來越青睞於用郵件和簡訊來傳遞祝福。輕鬆在手機中編寫幾行字,一條祝福簡訊就可以在幾秒鐘內傳遞給對方。而網絡電子賀卡不僅同樣方便快捷,還有很多種精緻的動畫樣式可供選擇,甚至還可以配上動聽的音樂,可謂聲畫並茂。
「送賀卡那是學生時代的事情了,現在網絡這麼發達,我和朋友一般都是通過簡訊或者郵箱送賀卡,再加上有群發功能,省時又省力。如果買賀卡,花錢不說,寫好後還要跑到郵局去寄,太麻煩了。」市民小陳是位「80後」,他認為現在的人工作都很忙,送紙質賀卡得花錢花時間去選購、製作、郵寄,太浪費時間,也影響環保,而簡訊和郵件則具有傳統賀卡無可比擬的優勢。
記者在微博中發起調查,提問「最近一年中你用什麼方式送節日祝福」,結果參與討論的65人中有83%選擇手機和網絡,僅有4.6%的人選擇了寄紙質賀卡。
專家
各有所愛 各取所需
一到節日,內容雷同的各種簡訊和網絡祝福鋪天蓋地傳來,若是收到遠方寄來的一張賀卡,則一定會倍感溫馨。在市郵政局,已參加工作的小陳正在挑選賀卡,她近日收到了大學同窗從另一個城市寄來的賀卡。「大家都習慣發簡訊,沒想到我還能收到賀卡。兩年沒見,賀卡上的籤名和筆跡讓我想起我們在一起的大學時光。被人惦記的感覺真好,心裡暖暖的。」小陳說,她曾是電子祝福的追隨者,這次改寄賀卡,是想重新體驗以前淘賀卡、寫祝詞的樂趣。
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博士郭榮茂認為,不管是紙質賀卡還是電子祝福,都是良好的情感溝通方式,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近些年來,送賀卡這一傳統正在慢慢淡出人們生活,我覺得應該一分為二來看待。用簡訊和郵件來傳遞電子祝福確實具有它自身的優勢,是現代通信時代裡的一個流行趨勢,也是社會進步的表現。不過另一方面,電子祝福容易『批量模板化』,讓人感覺少了一點溫馨。相比之下,傳統紙質賀卡則能讓人更直接地感受到情感的溫度,顯得稀缺而更有感染力。」如果為了更方便,可以選擇發送簡訊和郵件祝福,而倘若有時間,不妨親手寫一張賀卡寄出。總的來說,現代和傳統兩種方式,大家各取所愛,傳遞真情實感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