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務院已經連續三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但加裝電梯的全面普及之路顯然還要經過一段艱難歷程,而且在上海和北京某些大城市,因為需要加裝電梯的房屋數量比較多,肯定會出現並不止加裝電梯此類型的加裝方式,根據作者在北京市豐臺區等地和上海市寶山區、閔行區、楊浦區等地實際調研:
目前確實有些房屋正在「爬樓機」代替加裝電梯,個人認為首先這種變通方式值得肯定,畢竟都是為了老年人能夠上下樓,但爬樓機真的可以完全代替老舊小區所要加裝的電梯嗎?我們真的了解什麼是爬樓機嗎?或者爬樓機所帶來的正面效益真的大於加裝電梯所帶來的嗎?
本篇文章則是基於解答以上疑問而撰寫,先在此表達我的建議:我並不建議爬樓機完全取代加裝電梯,容易留有隱患等,但是可以作為加裝電梯的輔助解決措施(而這還要視情況而定)
爬樓機是什麼?
百度搜索關鍵詞「老人爬樓機」出現上圖結果,市面上的爬樓機各式各樣,以目前應用最多的為例
這種爬樓機需要按下按鈕,爬樓機會釋放出踏板,老人們則需要踩在踏板上,有些踏板上會加裝椅子,老人們站在踏板上或坐在上面,緩緩移動,一般上下一層需要15秒鐘左右。以上也是在調研過程中遇到最多的爬樓機類型,以此種為例分享我們的看法
爬樓機體驗褒貶不一
1.爬樓機接觸不良
以我們在北京市梅源裡小區調研體驗來說,共爬樓機6次,出現2次短暫失靈現象,接觸不良,住戶往往敲打機器促使其「甦醒」。同時,爬樓機啟動時會伴有短暫的抖動,整體體驗效果一般。
2.安全性值得重視
相信我們無論支持哪種加裝電梯的模式,都會將「安全第一」這一信條置於首位,這是毋庸置疑的,而爬樓機的安全性還是有待加強,因為受眾群體為老人,所以更要謹慎。以調研的爬樓機為例,發現只有一側有抓手,另一側並沒有防護措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3.爬樓機專業操作員供不應求
因為上海市已經有一些區正在試行爬樓機項目,爬樓機首先作為政府購買服務進入樓道,初期推行階段,需要配備操作員進行設備操作與安全防護。所以上海某些小區使用爬樓機需要提前預約,而操作員供不應求,萬一遇上老人有急事需要去醫院的情況還需要排隊先下樓梯。
而爬樓機及操作人員總量有限,一旦某一天老人們的預約過於集中,就沒有辦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4.爬樓機的花費
因為市場種類繁多,並不能界定到某一個確定的範圍區間,但了解到有些爬樓機的價格甚至已經達到了加裝電梯的價格,又或者蘇州某小區老人們上下樓一次花費100多元,還要看具體的經濟承受能力。
作者承認某些觀點帶有主觀性,只是希望能夠為看到這裡的朋友提個醒,市場千變萬化,令人眼花繚亂,爬樓機並不能取代加裝電梯,以上是實際調研後的一些結果與觀點輸出,希望帶給大家一些啟示和在選擇某種方式時能夠更加充分的考慮就達到本文效果了。
【舊樓加裝電梯觀察員和您一起探究加裝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