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孩子學習獨立解決問題

2020-10-28 虎皮柚子

孩子們的個性都不一樣,有自己的特點,但有些小孩真是「別人家的孩子」,特別善於處理矛盾和衝突。


上周末在廣場裡看到一個穿紅衣服的小姑娘,她想玩另外一個小孩手裡的玩具,一開始問對方:「能不能讓我玩一會兒?」


對方不同意。小姑娘繼續問:「咱兩交換玩一下吧,我有個一個吸鐵石。」對面小孩還是不同意。


我以為她倆的對話就到此結束了。沒想到小姑娘在旁邊站了一會兒,繼續問:「你為什麼不想交換呢,我的吸鐵石很好玩的。」


對面的小孩說:「你的玩具我沒玩過,不會玩。」


「我會的,我可以教你。現在我教你怎麼玩,然後你把你的玩具給我玩一會兒吧。」這下兩個孩子都高興了。


我全程旁觀了她倆交換玩具的過程,紅衣服小姑娘真得很讓人佩服,她的言行既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也很好地照顧到了同伴的需求。

我原先以為這樣會交流的孩子應該是天生的(當然有些確實是),直到看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教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才明白「解決問題」是一項技能,孩子們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它!


如果孩子們能獨立解決問題,那真是太棒了,無論是現在的生活、學習,還有未來走上社會,不光孩子自己受益,家長也會省心很多。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全書介紹了「我能解決問題」(I Can Problem Solve,簡稱ICPS)這種對話方法,通過教孩子如何思考,引導孩子解決問題,讓孩子認識到行為有因有果,認識到每個人會有不同的感受,認識到解決問題其實不止有一種辦法。


「我能解決問題」對話法主要包括四部分內容,下面我簡要概括一下,分享給大家。

明確問題所在

書裡首先介紹了六對字詞:「是/不(沒)」,「和/或者(還是)」,「一些/所有」,「之前/之後」,「現在/以後(稍後)」,「相同/不同」。父母通過不斷和孩子玩字詞遊戲,並且遊戲和日常生活結合起來,讓孩子逐漸熟悉這些字詞的運用,進而學會使用它們。


一開始我不太理解作者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這些字詞太簡單了,和孩子玩這些有什麼意義呢?後來我忽然明白,這些看似簡單的字詞其實並不簡單,因為利用這些字詞,孩子們能夠清晰地界定問題所在。但要做好這一步並不容易,知易行難,父母的引導很重要。

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感受

如果孩子沒有學會考慮他人的感受,這種障礙會一直延續到他們成年以後的生活,所以「我能解決問題」對話法的第二步,是幫助孩子學習理解自己的感受,並在解決日常問題時養成考慮他人感受的習慣。


作者建議可以在對話時加入感覺字詞,常涉及到的感覺字詞有:開心、傷心、生氣、驕傲和沮喪;運用提問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思考其他孩子的感受。

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

「我能解決問題」對話法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到,解決一個問題不止有一種辦法。對每天遇到的人際問題儘可能多地想出不同的解決辦法,能夠幫助孩子形成新的認知:「不止有一種辦法;我不一定非得要用我想到的第一種辦法,或者這麼快就放棄。」

預估解決辦法的後果

善於思考的孩子不僅能夠理解他人的感受,決定自己該做什麼,還能評估一個主意好不好——因為孩子學會了考慮後果,這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特別有價值——孩子能用合理的、負責任的方式來處理日常衝突,就像開頭的那位紅衣服小姑娘。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提出的「我能解決問題」對話法是積極養育運動的繼續,相較於其他育兒書,它在關注父母養育技巧的同時,更關注孩子處理衝突,獨立解決問題的技巧。知易行難,父母要做好引導,真的也挺有挑戰的,那就一起努力吧。

我是虎皮柚子,一名教育工作者,喜歡閱讀與寫作,歡迎關注。

很高興在這裡遇見你。

相關焦點

  • 書評|《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讓孩子學習獨立解決問題
    我原先以為這樣會交流的孩子應該是天生的(當然有些確實是),直到看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教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才明白「解決問題」是一項技能,孩子們可以通過學習來掌握它!如果孩子們能獨立解決問題,那真是太棒了,無論是現在的生活、學習,還有未來走上社會,不光孩子自己受益,家長也會省心很多。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鼓勵孩子尋找更多解決問題的辦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是一本ICPS訓練手冊。作者基於對兒童心理和行為的研究,設計了一系列簡單易行、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父母可以通過鼓勵和引導,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自己的社會能力,讓他們能夠獨立解決問題。教會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他人相處的技巧。ICPS訓練可看作「我能解決問題」的縮寫。他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而不是求助於父母。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睿智燈塔專家說正確引導很重要
    「獨立解決問題」聽起來好像是成年人的事情,但是獨立解決的問題的能力,卻是要從孩子就開始培養的。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一旦遇到不會做的事情,就會尋求家長的幫助,甚至會直接選擇讓家長幫助他完成。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總以為孩子是懶,不想自己動手或者不願自己動腦去處理。
  • 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的能力是什麼?如何培養孩子的這種能力?
    從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發現問題的能力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的確,發現問題在先,解決問題在後,如果孩子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新的問題,如此循環往復,他的知識也就慢慢積累起來了。而像題海戰術、填鴨式教學、紙上談兵不過是在有限的知識結構下增長孩子的知識罷了。而要想真正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我們就要培養他發現問題的能力。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意識,增強孩子獨立能力?
    導語:幼年時期是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在這段黃金期,最先應該培養就是孩子的獨立能力。幫孩子樹立獨立的意識,將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長過程中的一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只有孩子有了獨立意識,才能進一步培養他們的獨立、自立能力。
  • 替孩子解決問題 vs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這個問題的背後包含了每個人對養育、生命、成長、社會、幸福等等的不同理解。然而,有一個養育目標卻是所有父母共有的,甚至說大多數生物共有的,那就是,讓孩子在長大後,有獨立生存的能力。可以說,培養孩子獨立的能力是父母最基本的養育任務,貫穿整個養育過程。而孩子的任務就是在父母的幫助和自己的練習中,學習處理和解決自己成長中遇到的問題,一點點掌握獨立生存的技能。就像小鳥在離巢前,要學會飛行和尋覓食物。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學會放手,讓孩子獨立思考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一書中提出的「我能解決問題」法,就能教會孩子如何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如何尋找解決辦法並考慮相應後果,讓孩子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從而能與他人和諧相處,成長為一個社會能力強、充滿自信的人。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自從參加了工作,我發現往往都是能「拿主意」解決問題的人往往會比埋頭苦幹、死用功的人掙的錢多,並且更能為社會創造價值。所以「獨立思考能力」已成為學校視為教育孩子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呢?1、 讓孩子學會下棋。
  • 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是這樣做的
    校園是孩子步入社會的第一步,在這個小社會中,孩子會遇到各種問題,需要不斷成長來解決問題。而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會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影響,孩子都會模仿父母,因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在《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教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這本書裡,介紹了一種「我能解決問題」的方法:當孩子遇到問題,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做人要獨立、有責任心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說:「重視獨立能力的培養,才是對孩子的真愛;而溺愛和嬌寵則是形成獨立人格的最大障礙然而,孩子的獨立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但是,在父母「包辦」式的教育和過度呵護下,很多孩子變得獨立性差、沒有責任心,依賴性強。
  •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我們的社會裡,關於兒童安全的保障變得越來越嚴格。父母最擔心、最害怕的就是:孩子會接觸到危險的事情,所以他們總是叮囑孩子要遠離火源、不要觸碰刀具、禁止接觸電源等等。研究證明,空間推理能力的發展會有效刺激大腦的額葉和頂葉,而這些部分和孩子的視覺靈敏度、理解三維空間以及結構化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關,因此,它在培養孩子們想像技巧和預知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 你的孩子可以獨立解決問題嗎?看看德國父母如何教孩子獨立
    孩子獨立主要表現在能夠獨立解決問題!德國父母在孩子嬰兒時期,就開始潛移默化的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讓他們自己拿離身邊幾釐米的奶瓶或將奶瓶放到枕頭下面……。錯誤之後告訴他們如何面對如何前行。缺乏想像力的大腦就如同一潭死水,如何讓大腦變的靈活,那就一定是需要遊戲,遊戲中孩子不僅能夠學到很多,同時還能不斷強化大腦。
  • 孩子遇事就喊「媽」,不思考就放棄,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4、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從小就包辦孩子的一切,不給孩子獨立思考或解決問題的機會。5、孩子性格膽小、懦弱,遇到問題時就退縮,不懂得主動思考,習慣性迴避問題。很多父母都沒有從小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等到需要孩子自己思考問題時,才發現問題。如果你家孩子欠缺獨立思考能力,作為父母至少要佔一半責任。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能力?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缺少正常人際交往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如下適應困難:拘謹膽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縮,或自我中心、不能合作、任性攻擊。而人際交往中的尊重、分享、合作、關心則是預防和治療這類心理問題的靈丹妙藥。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幼兒具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水平,對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預防各種心理疾病有著積極而重要的意義。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ICPS四步驟
    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教孩子學會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技巧,是家長不容忽視的課題。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我們從卷帙浩繁的育兒書海中「撈出」了《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這本書,作者美國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默娜·B·舒爾博士給了我們培養孩子社會能力的一套實用方法和技巧——「我能解決問題」法。
  • 娃獨立思考能力欠缺?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呢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思考是一種樂趣,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關鍵。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小孩子真的是將「不懂就問」發揮得淋漓盡致。很少會思考這道題該怎麼做,這件事情該怎麼解決,甚至有時候不管會不會都去問。要知道思考是智慧的源泉,一個不懂得獨立思考的人走在社會上更多的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
  •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父母掌握這4點,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如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它需要具有創新性思維、能夠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人才,也只有這樣的創新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從這個男孩身上,我們不難發現,孩子的創新想法大多來源於生活,用於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實在值得我們鼓勵。然而並不是每個孩子都具有這樣的思維習慣,有一些孩子思維不夠敏捷,思考問題總有局限性,喜歡鑽牛角尖,而這種思維方式就不利於他的創新習慣的培養,那麼是什麼限制住了孩子思維的發展呢?
  • 未來孩子最需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5個方法提前培養
    這一結論反映了中小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普遍不足。去年在貴陽的一所學校,老師發現45名初中生中,有39個孩子扔掉了早餐盒裡的雞蛋,原因是因為孩子們都不會剝雞蛋。還會有小學生不會繫鞋帶,小組作業家長代勞等等現象頻現。其本質就是:孩子的解決問題能力嚴重不足。而我們的教育,包括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卻都不重視這項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它的重要性!
  •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包辦式教育」,剝奪了孩子鍛鍊的機會
    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一條學生自製火箭並成功發射的視頻在網絡火了起來。雖然,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中學時期的學業極為繁重,但劉上依舊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做到了學習、愛好「兩手抓、兩不誤」。也正是在這樣的愛好的推動下,劉上最終如願地考上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進入了自己最喜歡的專業繼續學習、深造。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較強的社會能力,讓孩子贏在未來?
    女孩終於獲得了警察的放行,也得到了機長的欣賞……大家都為女孩身上所體現的超強的應變能力,和從容處理事情的能力感到讚嘆和折服,她的佳話也一時傳遍了網絡。從這個事例當中我們可以看出,擁有較高社會能力的人在遇到問題時往往能夠遊刃有餘地去解決,他們也更容易在事業和生活上獲得成功。那麼,什麼是「社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