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解決問題」聽起來好像是成年人的事情,但是獨立解決的問題的能力,卻是要從孩子就開始培養的。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會發現很多孩子一旦遇到不會做的事情,就會尋求家長的幫助,甚至會直接選擇讓家長幫助他完成。
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我們總以為孩子是懶,不想自己動手或者不願自己動腦去處理。
其實,當孩子出現這種問題時,是因為孩子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一出現問題,就想讓父母替自己去做。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要重視對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讓孩子遇見問題的時候,能夠自己想辦法去解決。
那麼,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睿智燈塔家庭教育指導老師的做法吧,希望對各位家長有幫助。
1、減少孩子對父母的依賴
當孩子遇到一些問題時,父母可以讓他們的孩子先思考,只有在必要的時候才能提供幫助和提醒。
剛一開始,孩子做的很不好,甚至需要很多遍,這時候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孩子,讓孩子慢慢來,並且讓孩子明白,不管做什麼事,都是從不會到會,需要一個完整的過程。
2、鼓勵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
當孩子在處理的問題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錯誤的行為產生,但是家長不能因為害怕孩子犯錯,就自己代勞了。
家長應該對於孩子的做法多鼓勵,並且對孩子進行適當提醒,讓孩子自己從中感悟。這樣更加能夠調動孩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3、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當孩子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時,家長先不要對孩子斥責。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對於解決問題產生一定的消極心理,更加不願意自己解決問題。
所以,家長應該給予孩子犯錯的機會,並且對於孩子的錯誤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孩子犯重複的錯誤。
4、當孩子徵詢意見時,給予傾聽
當孩子想要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時,父母必須要給予孩子支持。對於孩子的想法表達要更加的願意傾聽,這會讓孩子感到他們的想法是有價值的,並且更有動力去解決問題。
另外,在家長有意識的培養孩子這方面的能力時,也要給孩子做好榜樣作用,這樣才會使孩子能力培養更加事半功倍。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慢慢去引導。
因為只有我們慢慢去引導,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意識才會建立起來,當孩子有了意識,才能學會去獨立解決問題。
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僅要有耐心,更要用合適的方法去培養孩子,讓孩子學會獨立去解決問題。
關注睿智燈塔,了解更多孩子成長信息。睿智燈塔和各位家長,共同學習,共同成長!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或者分享,讓更多家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