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轉載自睿智燈塔公眾號,一個有溫度的分享者,給家長和朋友們帶來更多育兒方法,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並關注!
對於一個人的成長而言,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質。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毅力?
毅力是堅持,也是努力。毅力也叫意志力,是人們為達到預定的目標而自覺克服困難、努力實現的一種意志品質;毅力,是人的一種「心理忍耐力」,是一個人完成學習、工作、事業的「持久力」。
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品質,值得慶幸的是,毅力除了先天帶來以外,還可以通過後天培養進行鍛鍊。
百度如何培養孩子的毅力,你可以得到非常多的結果,但是,你常常會發現無從下手。
那麼,我們來一起看一下,培養出具有毅力孩子的父母,他們都做出了哪些努力?
☆認可孩子的努力價值,將其視為學習機會。任何努力都不應遭到否定,包括孩子第一次自己打開燈。「如果我站在那個凳子上,就能按動電燈的開關,讓房間亮起來!」所有孩子都會感受到自己的能力限制。(「我無法讓雨停下來,媽媽也做不到」)。但是,他對世界實施影響的機會越多,對自己的能力就會越有信心。通過努力,孩子鍛鍊了卓越的「肌肉」,培養跨越下一個障礙的信心。
☆充分準備,避免失敗。為孩子提供腳手架支持,幫助他們取得成功。如果你預測孩子即將失敗,你是採取幹預,還是讓他「獲得一個教訓」?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幫助孩子,可能阻止他們獲得重要的教訓。但是,如果孩子看到父母站在旁邊不提供幫助,就會認為父母不愛他們。他們不會認為,他們應該練習單簧管或者閱讀科學工具包上的說明,而是覺得他們還不夠聰明,不夠智慧,不夠優秀,他們的父母不夠關心他們,不會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所以,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儘可能提前幫助孩子做好準備。
腳手架是正在建設的建築四周的結構。在建築建好以後,腳手架就會拆除——腳手架的價值已經不復存在,所以不再有價值。但是,如果沒有腳手架,建築便無法建造。我們為孩子提供的「腳手架」,就是為了幫助他們建造自己的內在結構,為成功打好基礎。
這種「腳手架」包括如下內容:
行為和習慣(「一旦用完東西之後,我們便把它們放回原處&34;在我們家,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應該做好」)。
支持和幫助(「從這裡推,門就可以打開 &34;我已經知道如何做,才能避免下次失敗,而且我能夠做到」, 「無論發生什麼,我都能處理」,這時他們就已經擁有了毅力。
☆當孩子遭遇挫折時,要予以理解。的確,孩子需要經歷失望和淚水,然後,懂得了明天太陽還會升起。但是,如果父母可以給予支持,這一過程會獲得最佳效果。這會讓他們堅信,你永遠在他們身邊,支持他們,使他們敢於嘗試失望,度過難關。這樣的心態,不正是大家常說的毅力嗎?
如何培養孩子的毅力,希望以上教育方法對各位父母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