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
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
鄰居趕緊把孩子推出來向我問好。
「快喊阿姨,快叫呀!」
沒想到可可不僅沒喊,還揪著媽媽的衣角,躲到媽媽後面去了。
可能這個時候,鄰居姐姐有些尷尬,連忙向我解釋道。
歡歡,真不好意思,你看我這孩子也不知道隨誰,見誰都不張口,真是讓你見笑了。
我笑著回應了幾句沒事,就匆忙離開了。
其實,這樣的場景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經常有家長在我們睿智燈塔的後臺給我留言:「老師,我們家孩子特別不愛和人打招呼,我說也說了,可是孩子還是那樣,甚至還越來越不願意喊人了,這怎麼辦呢?」
孩子不愛打招呼,大多數家長都會責怪孩子,或者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家孩子做比較。
事實上,這樣不但沒有教會孩子喊人,反而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自信,甚至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孩子不愛喊人,不願意跟不熟悉的人,或者陌生人打招呼,其實,這是他心理發展的一個歷程。心理學研究證明,當孩子與陌生人接觸時,他的左腦會產生一種抗拒信號,從而產生自我保護潛意識動作。
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內向,有的外向,所以家長要尊重孩子之間的差異,也不要拿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
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人們要尊重兒童,不要急於對他做出或好或壞的判斷」!
每個氣質類型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優勢,沒有好壞之分,內向的孩子在陌生環境裡不愛跟人打招呼、膽小怕事是很正常的,這是孩子自我的一種本能保護。
因此,當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千萬不要責怪和埋怨孩子,而是要掌握正確地方法,慢慢引導孩子,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
那麼,睿智燈塔-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以下是睿智燈塔親子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吧。
1、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提前溝通,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講文明、懂禮貌的觀念。讓孩子知道打招呼是人際交往過程中最常見的禮儀,教會孩子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表達友好和熱情。
尤其是帶孩子走親訪友或有親友來家裡時,可以提前與孩子做好溝通,把打招呼的行為過程進行分解,越詳細越好,讓孩子在做好心理準備的同時知道如何去打招呼。
2、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榜樣的示範,家長以身作則
孩子出生以後,就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是孩子模仿的對象,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耳濡目染父母的一言一行。
因此,想讓孩子學會打招呼,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以身作則,讓孩子看你是怎麼做的。你希望孩子做到什麼,那父母首先就要做到。
3、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給孩子一些緩衝時間任何人接受陌生的人和事,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父母應該給孩子緩衝的空間,對孩子進行耐心的引導和鼓勵,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指責。
父母應該給孩子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慢慢來,只要他們成功邁出第一步,多經歷同樣的場合,反覆練習,孩子就會養成習慣,之後家長就不用操心了。
4、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及時給予孩子表揚
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的表揚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如果孩子願意主動打招呼,家長這時就要給予孩子勇敢地表揚,這會成為孩子進步的動力。
表揚孩子要在點上,要有依據,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因為某件事情做對了,或者哪裡有了進步,這樣會讓孩子接收你對他的認可,從而越做越好。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作為家長,當孩子還沒有學會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行為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要多一點包容,多一點耐心,慢慢地引導,相信在家長的幫助下,一定能培養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我是「睿智燈塔」小燈,一個有溫度的家庭教育分享者,給大家帶來更多育兒方法,讓各位正在迷茫的父母放下焦慮,輕鬆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