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後,引起了大家對野生動物的關注。就在幾天前,瀏陽森林公安局接到村民舉報,稱有人在家裡養鴕鳥。搜集過線索後得知,有人在朋友圈售賣宰殺的鴕鳥肉,已經賣了一個月的時間。
調查後,民警趕到飼養鴕鳥的男子家中,果然發現一群養殖的鴕鳥。養殖戶說,在閒置的家中飼養了60多隻鴕鳥,每隻大約有2米高。養殖戶坦言,這些鴕鳥不會攻擊人,非常聽話,早上的時候還會跳舞。
養殖戶並不避諱地說,飼養鴕鳥就是為了發家致富賺點錢。自從去年下崗後,養殖戶留在家裡照顧老父親,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網上發現了一個養鴕鳥致富的信息,和妻子商量後就進購了120隻鴕鳥苗,開始養殖致富之路。
經過一年的飼養,除了死亡的還剩下62隻成年鴕鳥。養殖戶說,鴕鳥肉每斤80元,比牛頭還高,每隻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雖然為了致富,但是男子飼養鴕鳥遭到了鄰居的反對。有的村民說,去年十一月份開始,家裡水井的水都不能喝了,有一股腥臭味,估計是因為養鴕鳥汙染了地下水。為了淨化水,很多居民被迫在水井當中放上石灰吸附雜質。
雖然淨化了,但是水還是不能喝,只能用來洗澡洗衣服。一戶距離鴕鳥場很近的鄰居哭訴說:用這水洗澡後渾身癢。村民都懷疑是養殖場汙染了地下水。
民警在走訪中發現,養殖場沒有任何的汙水處理設備,而是直接排到戶外任意流淌。養殖戶坦言,自己也知道會影響周圍鄰居,會散發異味,但是為了致富也是迫不得已的。
但是養殖戶不知道的是,養殖野生動物需要有林業部門頒發的許可證。所以說,野生動物不是可以隨意飼養的,需要場地,處理設備等條件,技術資質等材料。顯然這名養殖戶並不具備辦證的條件。養殖戶無奈的說,之前也想過辦證,但是申請需要有20萬資金,自己沒錢所以就沒辦。
沒有取得經營許可,依然馴養鴕鳥,還進行銷售鴕鳥肉。民警明確告知養殖戶已經觸犯法律。就在疫情當下,相關部門也出臺了嚴查非法經營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行為。目前,警方對此事進行立案調查。
有話說
看過養殖戶的遭遇,很多人會同情養殖戶,畢竟為了賺錢養家,只不過是因為疫情的影響才受到牽連,會感嘆老百姓真的有很多的難處。其實事情還有另外一面,養殖戶為了成就自己的發家致富夢,已經嚴重影響到附近居民的生活。地下水被汙染,氣味難聞,相信每個人住在這樣的環境裡都會受不了。
有關政策明確規定,不是不可以養,應該具備相應的技術條件和資質,能夠有完善的汙水處理設備,不會影響環境,不會損害別人的權益。
看過這件事情,朋友們有什麼說法,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