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園百年盛 群英「四面」來

2020-12-20 北京日報客戶端

說到京劇人才的培養,很多人的印象是拜師學藝、世家傳承。確實,過去梨園世家的孩子,一般都是在家裡打基礎,然後拜老師再學習。比如梅蘭芳八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戲,十一歲登臺演出;程硯秋六歲拜榮蝶仙、陳嘯雲學戲,也是十一歲登臺演出。「四大鬚生」裡,楊寶森為梨園世家的第三代,先受家庭薰陶,後拜師陳秀華等。可以說大多梨園行的子弟,都走的這種家教兼拜師的形式,王瑤卿、王鳳卿、蕭長華、金少山、張君秋、李萬春、李少春、趙燕俠、李慧芳、張雲溪、杜近芳等等京劇藝術家莫不如此。

不過,家教兼拜師的範圍畢竟有限,百年京劇的傳承,主要還得依靠學校——也就是科班和戲校。科班是培養京劇人才最重要的場所,因其能兼顧教授與實踐。上臺經驗對於任何一位演員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比如梅蘭芳十三歲便曾一度搭喜連成科班借臺練戲,楊寶森少年時也曾搭斌慶社借臺實踐。在「四大名旦」中,尚、荀即為兩位科班出身,而「四大鬚生」裡,馬、譚也是科班造就。隨著時代發展,科班也朝著現代學校的方向演變,由此誕生了新式戲校。

此外,京劇傳承還有一種特殊的方式,那便是票友下海,其中代表便是言菊朋、奚嘯伯等名演員。

▌富連成社

百年科班 因材施教育人才

據筆者所知,最早的京劇科班誕生於清鹹豐年間,是由京劇前「三鼎甲」之一的張二奎所辦的雙奎班小科班。這個科班培養出的名伶不少,如楊玉(月)樓、俞玉(菊)笙、沈玉蓮、陸玉鳳、程玉翠,還有武生教育家楊隆壽等。其中,楊月樓是張二奎去天橋遛彎時發現的,見爺倆賣藝,武功不錯,一打聽,原來父親是徽班唱武旦的,於是張二奎就把這爺倆都收到自己的科班裡,父親楊二喜當教員,兒子楊久昌做了學員——也就是後來「同光十三絕」之一的楊月樓,和俞菊笙都成為大家。

後來,京劇鼻祖程長庚羨慕張二奎培養接班人的做法,終於在同治七年(1868)成立了四箴堂科班。他從南方請來了好教員朱洪福,自己也親自授課。一桌,上擺三樣東西,一壺暖酒,一碟小菜,一條藤鞭,學員有錯,錯在哪,藤鞭就打到哪,不會有一點偏差。嚴格的教學,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學員,以後大多成為京劇表演藝術家,如陳德林、錢金福、張淇林等等。

緊接著,楊隆壽在光緒六年(1880)也辦起了小榮椿科班,八年授課,培養出楊春甫(小樓)、程春德(繼先)、郭春山和未來的京劇教育大家葉春善等。後來楊隆壽又聯絡諸名伶,辦了「小天仙」科班,培養出譚小培、遲月亭、閻嵐秋(九陣風)等。

大內總管太監李蓮英的侄子李際良也辦起了「三樂社」,後改名為「正樂社」,培養出三位大家:尚小雲、白牡丹(荀慧生)、芙蓉草(趙桐珊)。

還有一個長春科班,成立於光緒二十七年(1901),由唱小生的陸華庭主辦,據說是奉慈禧之旨意所辦。這個科班裡面的教員都很棒,甚至連伶界大王譚鑫培也來授課。長春科班培養出來的學生以春字排名,代表人物有李春才(洪春)、張春山、張春彥、李春林等等。不過這個科班,既然是奉旨辦班,隨著清政府的倒臺,這個科班沒有辦幾年也就解散了。

▌京劇《失印救火》劇照,圖右白槐的扮演者是富連成科班的校長葉春善,圖中金祥瑞的扮演者蕭長華是富連成中資格最老的教師

有一個科班是在光緒三十年(1904)成立的,這個科班的生命卻特別長——整整47年!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喜連成,後改名富連成科班。這個科班開始是由牛子厚出資創立,幾經周折,最後富連成由葉春善接辦,共辦了七科,以喜、連、富、盛、世、元、韻排名,前後培養了700多名學生,其中很多都是成家立派的京劇大藝術家。馳名海內外的有侯喜瑞、馬連良、於連泉(筱翠花)、譚富英、葉盛蘭、葉盛章、李盛藻、高盛麟、裘盛戎、李世芳、毛世來、袁世海以及譚元壽、冀韻蘭等等。社裡的總教習是蕭長華,他的作用可大了,比如袁世海原來是學老生的,蕭老師說,這孩子虎頭虎腦,嗓子又衝,別學老生了,學花臉吧。葉盛蘭原來是學旦的,蕭老師聽他唱上有剛音,立音,就讓他改學文武小生了,因材施教,人才不就出來了嗎?

▌富連成小演員訓練照

民國初年(1916年),京梆兩棲藝術家田紀雲辦起了完全是女生的「祟雅社」科班。三年以後,這個科班的學員和他從各地邀請來的女演員全部轉到城南遊藝園去演出,名字仍叫「崇雅社」,代表人物有金少梅、福芝芳、梁春樓、李桂芬等等。

1917年,大武生俞菊笙的兒子俞振庭主辦了「斌慶社」。這個科班存在的時間也比較長,至1930年散班,共辦了三科,以斌、慶、永三字排名,共八十多名學員,也培養出不少優秀的京劇演員——斌字有孫斌恆(毓堃)、徐斌喜(徐碧雲);慶字有毛慶來;永字有張永祿等。來這個科班搭班唱戲的小演員很多。比如李萬春、藍月春、楊寶森、王少樓,以及俞家的諸子弟等。

1918年由著名梆子演員崔靈芝主辦了梆子、二黃兩塊的群益社科班,後由張起接辦,培養出梁益鳴、王益祿等80多名學員,1936年解散。

現代戲校 薪火相傳七十載

在上世紀的三四十年代。出現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三大科班。那就是1930年由程硯秋、焦菊隱、金仲蓀等人主辦的中華戲曲專科學校,是一所男女生兼收的新式戲曲學校。雖然僅僅辦了10年,1941解散。共辦了五期,以德、和、金、玉、永字排名,但培養出一大批優秀京劇演員,其中不乏傑出的藝術家,有宋德珠、傅德威、李和曾、王金璐、李金鴻、李玉茹、侯玉蘭、李玉芝、白玉薇,陳永玲等。1938年,尚小雲主辦了榮春社科班。共辦了兩科,以榮春,長喜命名,共培養學生近500人,有楊榮環、徐榮奎、景榮慶、李榮威、尚長春、尚長麟、馬長禮、李喜鴻等。1939年,李永利,李萬春父子又創立了鳴春社,培養出近400多名學生。有王鳴仲,張鳴祿、徐鳴策、於鳴奎,李桐春,李慶春等。這兩個科班都在1948年解散。

▌中華戲校女演員練蹺功

新中國成立以後,北京成立了兩所戲曲學校,為京劇事業培養了更多的人才,這兩所學校即中國戲曲學校(中國戲曲學院)和北京戲曲學校(北京戲曲職業藝術學院)。政府聘請了最優秀的京劇教育家和馳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來授課,近70年來,為京劇界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優秀人才。如今北京的京劇舞臺上,臺前幕後的京劇從業者,很多都是這兩所戲曲學校以及外地的戲校所培養出來的眾多人才。其中不乏後來成為京劇的藝術家。新式戲校支撐了京劇的存續、創新和發展,可以說功莫大焉。

在戲校學習是一般的規律性技藝,所謂的通用件,是為了將來好搭班。一般的梨園世家孩子,從戲校畢業以後,都要為他(她)找一個好老師重新「下掛」(再學習),為將來宗哪一個流派做準備。

票友下海 聽戲學藝成名角

還有一種,就是先「票友」後「下海」的形式了。何為票友?指「非職業性的演員和樂師」。「下海」呢,就是票友轉為職業演員。票友學戲、排戲和演戲的場所就是「票房」。

從道光二十年到清王朝結束的七十多年,北京影響最大的票房為翠峰庵的「賞心樂事」。這個票房存在了幾十年,從這裡面走出的紅票友有八十餘人,後來成為正式演員的有十多人,如黃潤甫、金秀山、德珺如、許蔭棠、劉鴻昇、龔雲甫、郝壽臣等。

▌龔雲甫

民國年間最有影響的票房為「春陽友會」。他成立於1914年,結束於1940年左右。這裡面的名票很多,如包丹亭,趙子儀、陳遠亭等。下海的也多,如朱琴心、郭仲衡、王又荃、臥雲居士等。其他票房也有許多名票,如紅豆館主(溥侗),四大公子之一的袁克文,清宗室載濤等,下海的票友就太多了,有言菊朋、奚嘯伯、管紹華、黃桂秋、南鐵生、藏嵐光、李宗義等。

新中國成立以後,票友活動依然非常活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許多業餘京劇團又恢復了,如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京劇隊,以及後來的朝陽區國聲京劇團,都搞得相當紅火,老的名票如張伯駒、朱家溍、劉增復,後來的名票友有學馬(連良)的金福田、學譚(富英)的葉慶柱、學張(君秋)的楊永樹、學梅(蘭芳)的藍仁東、學程(硯秋)的楊秀麗,女老生牛冬玲等等。這些票友中,下海的也不少,如女花臉齊嘯雲、老生李宗餘(李維康之父)、花旦徐凌雲,當下有胡文閣、董飛、楊磊等等。

票友下海唱戲相當不容易。當年奚嘯伯自幼酷愛京劇,上小學的時候,課餘就跑到世交言菊朋家中聽人家吊嗓子,邊聽邊偷學,一個偶然機會,他也唱了一段,把言菊朋震住了,馬上收他為徒。以後他又向餘叔巖等許多老伶工求教,下的功夫可大了。

▌奚嘯伯

當下國聲京劇團的楊秀麗能唱全出的《鎖麟囊》,牛冬玲能唱全本的《珠簾寨》,並深受觀眾歡迎。正是有了這許多的票友和戲迷的參與和支持,京劇才得以很好的生存和發展。

來源:北京晚報·五色土|作者 張永和

編輯:白杏珏

流程編輯:郭丹

相關焦點

  • 百年梨園 花開盛雪 長春蓮花山第二屆梨花節開幕
    從長春向東50裡,在蓮花山泉眼鎮流沙村,600棵梨樹春發秋藏,如約綻放……相約在蓮花山、相遇在百年梨園,28日,「尋夢蓮花山·百年梨園情」長春蓮花山第二屆梨花節伴著古風快閃合唱《我和我的祖國》拉開序幕。四面八方的遊客聞香而來、望美而至,欣賞潔白美麗的梨花,觀看豐富多彩的節目。 從古香古色的百年梨園大門而入,眼前一片春意盎然。「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 梨園綻蕾 群英薈萃——走進北京市豐臺區群英幼兒園
    文|北京市豐臺區群英幼兒園有這樣一所幼兒園,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先生曾為幼兒園親筆題詞:「體驗京劇藝術, 薰陶傳統美德」,該園的「娃娃京劇藝術團」曾三次與梅先生同臺演出,並多次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節目錄製、新年戲曲晚會以及北京市、區級演出,她就是北京市豐臺區群英幼兒園。
  • 天成百年梨園古風節,穿越紅塵,靜賞梨花!
    位於甘肅蘭州東北的加奧朗德縣有被稱為「世界第一古梨園」的古鎮——溪流。 她是繼黃河幹流之後,這座南北青山做屏,東西橫流,風光秀麗,氣候宜人的405平方公裡土地,太極圖這樣酷似數萬畝古梨園的梨年輪大多在300到500年左右,令人嘆息。
  • 「IT精英,百年群英」, IDC運營商領域的領跑者
    2008~2011年聲名鵲起:從首家ISO9001認證服務商到最具成長力企業2008年3月,群英獲得茂名市政府信息管理中心的認可,正式進駐信息中心機房,為電子政務保駕護航。同年6月,群英全新推出智能雙線產品,產品一經推出,立刻受到全國各大站點的熱烈回應以及中小網站的青睞,群英一時間聲名鵲起。
  • 濟南:商河百年梨園旗袍秀 李桂芬貢梨甜醉採摘客
    百年梨園一片豐收的喜悅,現場進行了各類「梨王」評選,非遺文化鼓子秧歌表演、旗袍秀、美女直播等。李桂芬村百年梨園園區面積300餘畝,其中蘋果園50餘畝。院內古梨樹眾多,有的樹齡達到三百多年。空中俯瞰樹齡達到三百多年老梨樹。脆梨豐收最可喜,「梨王」PK最刺激。
  • 京東「百年梨園」皇冠梨進駐京貿物聯市場!
    大石各莊千畝百年梨園扶農售賣專區位於京貿物聯市場北頭,現場30多個攤位標識統一,整齊擺放成一個口字型,統一張貼有京東百年梨園和果農姓名字樣的廣告,入口處懸掛著鮮紅醒目的橫幅。
  • 百餘師生走進百年梨園,18天...
    面對亟待升級的梨果產業、新舊交織的鄉土建築,CBC建築中心以國際高校建造大賽為途徑,圍繞村中的「百年梨園」,輻射周邊地域,讓設計聯合產業同步推行,留住「鄉土基因」。全球15組晉級高校將會用國際化視野,通過設計更新村落公共空間,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塑造鄉村吸引力。《城市·環境·設計》(UED)雜誌社作為協辦媒體,聯合新華社、環球時報、中國日報等數家國內外媒體平臺對本次建造大賽展開持續報導。
  • 江蘇首屆京昆藝術群英會落幕 京劇《青衣》摘紫金獎
    江蘇首屆京昆藝術群英會落幕 京劇《青衣》摘紫金獎 2016-12-彭鵬 攝  中新網南京12月18日電 (楊顏慈)12月18日,為期19天的首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圓滿落幕。當晚,閉幕頒獎晚會在江蘇廣電總臺演播劇院上演。作為一場京昆藝術領域的群英會,江蘇原創劇目尤為受到各界關注。  本次群英會評選出京昆藝術紫金獎「新秀獎」、「表演獎」、「優秀劇目獎」、「特邀獎」等四大獎項。
  • 江蘇豐縣梨園「變身」萬裡雪海香雪紛飛引遊客駐足
    在百年梨園景區,有600餘株樹齡超過180年的梨樹,這裡是國內知名的古梨樹森林公園,也是珍貴的自然資源遺產。據渠慎鵬介紹,園內最壯觀的一棵老梨樹已有200多年樹齡,樹冠直徑達到15米,常年產量在1噸以上,結出的果實格外脆甜,因而被稱為「梨樹王」。記者在梨園看到,如今這棵「梨樹王」依舊生命力旺盛,枝若遊龍,繁花絢爛。
  • 國粹新譜訴俠情 《神鵰俠侶2·梨園京韻》6月24日公測
    《神鵰俠侶2》聯動國家級重點京劇院團北京京劇院推出的「梨園京韻」資料片或許會帶來答案。6月24日邀你共賞一曲梨園京韻,大美俠情。同名京劇短片《梨園京韻》改編自《神鵰俠侶》的京劇短片《梨園京韻》,首次將金庸先生的作品搬上京劇舞臺。由北京京劇院副主任富博洋擔綱監製,實力青年京劇演員周恩旭、周美慧分飾楊過、小龍女。
  • 這場杭城「梨園群英會」來了22位京劇大咖
    9月16日,王蓉蓉、葉少蘭、鄧沐瑋、朱世慧、朱強、劉桂娟、尚長榮、李鳴巖、孟廣祿、陳少雲、張建國、宋小川、李莉、李宏、楊赤、單瑩、胡文閣、董圓圓、溫如華、傅希如、裴豔玲、管波等22個如雷貫耳的曲藝大能齊聚杭州大劇院,上演一場老中青三代同堂的「梨園群英會」。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檢驗試劑配送商遴選項目公開...
    開標地點 武漢市武昌區中北路31號知音廣場寫字樓11層武漢盛泰百年招標有限公司開標室 預算金額 ¥2418.000000萬元(人民幣) 最高限價 無 聯繫人及聯繫方式: 項目聯繫人 高欣 項目聯繫電話 027-87320607-624 採購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 採購單位地址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梨園醫院公共衛生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救治方向)項目-準分子雷射冠脈內斑塊消融儀採購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 4月10日蘭州將開通什川梨園、河口古鎮旅遊直通車,攻略請傳下去
    景點簡介:什川梨園黃河之畔古梨園全景 攝影:大疆社區黃河水從蘭州徐徐流淌到皋蘭縣什川鎮,呈「S」形纏繞過萬畝古梨園半島,一幅唯美唯肖的什川古鎮隱藏在百年梨樹中登山遠眺,梨花之中現古鎮。走進什川梨園,一棵棵古梨樹鐵幹虯枝,狀如遊龍。雖老鬱虯勁仍百媚千嬌。
  • 泰國佛牌靈驗的四面佛,真的靈驗嗎?
    四面佛,被稱作「有求必應」佛,該佛有四尊佛面,分別代表愛情、事業、健康與財運,掌管人間的一切事務,在泰國是香火最旺的佛像之一。對於信奉佛教的人來說,在曼谷不拜四面佛,就像是在廟不拜神,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
  • 來武漢「古德寺」,花8元香火錢拜四面佛,越虔誠越靈驗
    來武漢「古德寺」,花8元香火錢拜四面佛,越虔誠越靈驗古德寺始建於清光緒三年,最近已經有141年的歷史了,古德寺位於湖北武漢市漢口黃浦路上滑坡74號,是一座百年老寺,與國內很多漢傳佛教寺院不同,這裡最醒目的是其歐亞的建築風格。
  • 梨花落硯——泰山梨園書院戊戌雅集
    忽然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我汲清泉烹新茗,松煙輕磨待君來。不知何處是她家,來也天涯,去也天涯。 歲歲年年醉了咱,天競芳華,人競才華。醒來畫出夢中她,一樹桃花,一樹梨花。註:咱,讀za,一聲。>春到梨園韻不同,枝枝淡雅訴情衷。
  • 安徽碭山「皇冠梨」,百年老梨園 幾代人守護,這顆梨很甜!
    百年老梨園,碭山皇冠梨整個梨子握在手裡是沉甸甸的,看上去圓潤飽滿,個頭大,青色的表皮上點綴了許多斑點,聽說這才是它最純正自然的樣子。一口咬下去,果肉汁水瞬間在舌尖齒縫裡碰撞,溢出的汁水順著果皮都沾滿了手掌,切一塊果肉輕輕一捏,充沛的梨汁飆出,比起那些柔軟水多的橙子也毫不遜色!
  • 梨園春來啦!本周三曲劇大咖空降丹江大觀苑
    河南電視臺《梨園春》欄目將於10月28日下午走進丹江大觀苑·印象丹江演藝場盛大開演!多位曲劇大咖親臨現場!趕快來丹江大觀苑聽大戲吧!河南福森實業集團多年來一直是《梨園春》欄目的強強合作夥伴。本次《梨園春》欄目組走進河南福森丹江大觀苑更是加深了雙方友誼,也給了廣大遊客朋友走進景區也能聽大戲、看《梨園春》的難得機會。
  • 銅梁:百年梨鄉的新生
    「梨園種植的品種主要是圓黃和翠冠,梨果品質優良,加上有了國家地理標誌的金字招牌,在市場上非常搶手。」果農張曉渝說。特約通訊員 趙武強 攝    百年梨鄉 風光不再    慶隆鎮背靠毓青山,小安溪河穿境而過,地形以小丘和開闊壩地為主。溼潤溫和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地,加上充足的光照,特別適宜梨樹的生長。    「慶隆鎮的梨子,在縣誌上有記載的就有160多年的歷史,現在冬筍村的『百年梨園』裡,上百年的老梨樹還有50多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