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別讓興趣班「鄙視鏈」毀了興趣

2020-09-09 光明網

作者:漢卿

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課程不僅排得滿,內容也與大眾認知的鋼琴、小提琴、舞蹈等相差很大。記者在吉林、湖南等地採訪發現,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優先,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這樣的「攀比型」興趣培養,亟待回歸理性。

所謂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一切應該以興趣為基礎。如果興趣班脫離了興趣這一出發點,興趣培養也就變了味。

興趣班有了「鄙視鏈」,源於家長的攀比心理。成年人的世界中充滿了攀比,現實生活中圍繞職業、收入、生活條件等也產生了各種「鄙視鏈」。但與這些「鄙視鏈」相比,興趣班「鄙視鏈」顯然是最為荒誕的——興趣班的主體應該是兒童,而不是家長,興趣班「鄙視鏈」卻是家長反客為主,這悖逆了興趣班的本義。

興趣班本不該有「鄙視鏈」,興趣班一旦有了「鄙視鏈」,就會毀了興趣。興趣某種程度上取是天賦的,一個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家長需要做的是,遵從他的興趣,通過興趣班的指引,使他在某個方面自由地成長。

如果以世俗意義上的標準來給孩子「安排」興趣班,什麼貴報什麼,什麼與眾不同報什麼,非但不能發展孩子的興趣,反而會壓制他的成長。這也正是兩千多年前龔自珍在《病梅館記》中所批判的: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而江浙之梅皆病。家長擁有這樣的心態,是不可能培養出天才的。

每一種興趣都是平等的,沒有三六九等之分。一些財務狀況良好的家庭當然可以選擇花費高昂的興趣班,但要想達到最好的培養效果,最終要看它到底適不適合自家的孩子。所謂「適合」,既要看這是否真的對應孩子興趣,也要看孩子是否有能力習得這門技藝。脫離了這兩個標準,「發展興趣」就無從談起。

置身於興趣班「鄙視鏈」中的家長,很多並不明白教育的真意。「人往高處走」成了成年人的普遍生存法則,但在兒童教育上,更需要的卻可能是靜水流深的定力。每個家長都要明白,在興趣上,孩子跟孩子是不同的,也是沒法比較的,發展孩子的興趣是為了他能更好地成長,而不是拿來相互攀比。

父母是孩子的起跑線,也是孩子的天花板。某種程度上,興趣班就是父母眼界、能力的試金石。一些家長迷信興趣是靠錢堆出來的,「貴的就是好的」,這本質上是一種眼界短淺的土豪心理,與興趣沒有絲毫關係。反而,盲目報班還會耽誤孩子的真興趣,得不償失。

讓興趣班回歸「興趣」本質,是減輕興趣班「鄙視鏈」現象的良方。這需要家長少些急功近利的心態,多些對教育規律的尊重。更要明白:發展興趣應該是快樂輕鬆的,而不是一種負擔——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成年人。

相關焦點

  • 對興趣班「鄙視鏈」不妨一笑置之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上興趣班重在培養孩子的課外興趣愛好,只要所選項目健康有益,並且孩子感興趣就行,何來高低貴賤之分?而馬術、高爾夫、擊劍是很不錯的運動項目,孩子喜歡並且經濟條件允許,報名學習並無不可。而羽毛球、桌球、遊泳、跑步這些傳統項目也非常有趣有益,孩子學習這些項目,同樣能達到強健體魄的目的。運動項目無高低貴賤之分,樂器、棋類同樣也不存在雅俗優劣之別。
  • 對興趣班「鄙視鏈」不妨一笑置之
    據媒體報導,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桌球班、鋼琴班、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的低層次課程。上興趣班重在培養孩子的課外興趣愛好,只要所選項目健康有益,並且孩子感興趣就行,何來高低貴賤之分?
  • 如何擺脫被「興趣班鄙視鏈」支配的恐懼?
    最近,「興趣班鄙視鏈」這個詞火出了圈。01「興趣班鄙視鏈」真的存在嗎?其他鄙視鏈不存在。費用差別不大。如果有人覺得有鄙視鏈,我只能說人自己強行加戲。鄙視鏈從來都是牛娃——普娃——學渣。而不是項目怎麼樣。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
    興趣班的發展伴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以及素質教育的普及。興趣班是全面提升孩子們素質的重要途徑,但現在卻慢慢成為家長們互相攀比的一項「指標」。興趣班「鄙視鏈」你可曾聽過? 最近,一份興趣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但家長們卻越發焦慮,前幾天,「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成了微博熱門話題。01 中產階級興趣班鄙視鏈在這條鄙視鏈中,馬術排第一,鋼琴只能排在最後?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條興趣鄙視鏈是怎麼分的:但這些昂貴學費的興趣班,大多只是為了讓孩子不輸其他人,中產階級迫於當下的環境,逃不開這些興趣班鄙視鏈的怪圈,最後讓孩子的興趣成為名利的犧牲品。但要想跟上其他人,不多掌握一個技能,好像孩子就已經落後一大截,周圍的孩子還沒上小學,就已經上了多少節的馬術課,編程課也上了不少,但是我們家孩子的報名費還沒準備好,焦慮啊!
  • 「興趣班鄙視鏈」源自教育理念匱乏
    2020-09-09 16:19:02 [來源:華聲在線] [作者:程振偉] 程振偉記者採訪發現,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優先,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這樣「攀比型」興趣培養,據說為所謂的「興趣班鄙視鏈」驅動。(9月6日 新華社)興趣班、課輔班,可謂中產社會的「重要配置」。
  • 變味的興趣班「鄙視鏈」
    周一圍棋課,周三少兒編程課,周五拳擊課,周六馬術課,周日思維培訓課……這是吉林長春一個7歲孩子的興趣班課程表。記者採訪發現,如今部分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優先,甚至還出現了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這樣的興趣班「鄙視鏈」。興趣班原本是「加分項」,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重要渠道。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稍不留神就排在最底層,家長別花錢坑娃了
    其實,興趣班也有「鄙視鏈」,稍不留神就排在最底層,家長別花錢坑娃了。就比如我閨蜜家女兒吧,學了這麼多,其實像繪畫、遊泳課都學早了,孩子只是有好奇心,但還不知道什麼是興趣,所以每周按部就班去上課,只會越學越牴觸。如果是四五歲才開始學,之前可以做簡單的啟蒙,激起孩子的興趣之後再學效果會更好。下面,我們要弄清楚興趣班的兩個「鄙視鏈」,免得花了錢還坑了孩子。
  • 「話題」孩子興趣班,也有「鄙視鏈」?
    「鄙視鏈」: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兒童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在體育、棋類興趣班中,也存在一條越來越明顯的「鄙視鏈」。「足球、籃球、遊泳、跆拳道都司空見慣了,現在受家長追捧的是棒球、橄欖球、擊劍、冰球、高爾夫、馬術」「在棋類運動中,會下圍棋的代表智商高、聰明,學西洋棋的鄙視學中國象棋的,軍旗、五子棋、跳棋更是入不了眼」,網友們紛紛留言稱。
  • 興趣班「鄙視鏈」不過是另一種焦慮販賣
    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興趣班,比如鋼琴版、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廉價」的低層次課程。與此同時,有媒體在湖南、吉林等地調查後發現,不少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並不是優先考慮孩子的意願,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
  • @金山家長們,興趣班也有「鄙視鏈」,你被「鄙視」了麼?
    興趣班裡的「鄙視鏈」: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兒童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物以稀為貴,在興趣班選擇上也是越冷門越燒錢。」長沙市一位音樂老師說,「比如一把豎琴價格在10萬元到20萬元,找個好的老師更是難。正是由於學習者少,家長諮詢時反而更感興趣。」在體育、棋類興趣班中,也存在一條越來越明顯的「鄙視鏈」。
  • 興趣班鄙視鏈:小孩被坑得越來越過了
    網上一篇文章火了,大概講述一線城市「中產階級」孩子上興趣班的「鄙視鏈」,運動類、藝術類和智力類每一類都有鄙視鏈。我們看到興趣班鄙視鏈與最偉大的教育家背道而馳,甚至害人不淺。因為適合比面子重要,你要孩子學這些「興趣鏈」最頂端的,小孩不一定感興趣,只是為了你的面子,你看我的小孩會下圍棋等等,這就是虛榮心作祟,把小孩當成滿足虛榮心理的工具。說到底,家長表面是報的是興趣班,實際上只是自己希望孩子掌握的技能班。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看完扎心了
    興趣班裡的「鄙視鏈」: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兒童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記者採訪時發現,一些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興趣為參考,而是認為越貴、越冷門的興趣班,越「高大上」。帶著6歲孩子乘坐公交車,到10公裡外老師家中學一個小時雙簧管課,成了長春市民黃卉的習慣。
  • 關注 | 興趣班也有「鄙視鏈」,看完扎心了
    興趣班裡的「鄙視鏈」:「物以稀為貴,在興趣班選擇上也是越冷門越燒錢。」長沙市一位音樂老師說,「比如一把豎琴價格在10萬元到20萬元,找個好的老師更是難。正是由於學習者少,家長諮詢時反而更感興趣。」在體育、棋類興趣班中,也存在一條越來越明顯的「鄙視鏈」。
  • 父母之間的攀比,造成興趣班的「鄙視鏈」,排在最底層的是這種
    「鄙視鏈」袁女士帶女兒去報興趣班,沒想到竟給氣到了,去報名的路上正好遇到芳姐和她的女兒,她們已經在興趣班上過好長一段時間。袁女士內心十分生氣,心想:我怎麼可能不想讓孩子成才,怎麼報個興趣班還有鄙視鏈了原來,在父母的互相攀比之下,給孩子報名興趣班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鄙視鏈」。家長給孩子報名興趣班越多,孩子就越「多才多藝」,而給孩子報名興趣班少的則被看不起,尤其是一些學校已有的課程,如數學、英語、作文等,被排在鄙視鏈的「最底層」。那麼父母應該如何正確選擇興趣班呢?
  • 父母之間的攀比,造成興趣班的「鄙視鏈」,排在最底層的是這種
    父母之間的攀比,造成興趣班的「鄙視鏈」 袁女士帶女兒去報興趣班,沒想到竟給氣到了,去報名的路上正好遇到芳姐和她的女兒,她們已經在興趣班上過好長一段時間
  • 警惕兒童興趣班「鄙視鏈」
    興趣班裡的「鄙視鏈」: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兒童興趣班,原本是孩子獲得知識、提高能力、培養興趣的課外培訓。記者採訪時發現,一些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興趣為參考,而是認為越貴、越冷門的興趣班,越「高大上」。帶著6歲孩子乘坐公交車,到10公裡外老師家中學一個小時雙簧管課,成了長春市民黃卉的習慣。
  • 興趣班「鄙視鏈」引熱議,我國前8月新增興趣班企業超6.7萬家
    幾天前,一組興趣班「鄙視鏈」的話題引發熱議。據新華網報導,在部分地區,有些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不以孩子的意願優先,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越「冷門」越「燒錢」越「高貴」。有意思報告在《鋼琴只能排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一文中指出,《三十而已》裡的顧佳不惜賣掉各種奢侈品給孩子報馬術班引發討論。
  • 興趣班的「鄙視鏈」這樣排序,最遭鄙視竟是這種,別害了孩子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孩子上興趣班這完全是看家長和孩子的意願,實際上,孩子需要興趣班,不僅是培養孩子的興趣,也能夠豐富孩子的生活,而且有的孩子在課外興趣方面也確實是興趣和意願,那家長完全可以給孩子報個興趣班。
  • 給孩子報興趣班也有「鄙視鏈」?不要再販賣焦慮了
    最近,一份「教育培訓班鄙視鏈」的名單在網上熱傳。馬術班、豎琴班、西洋棋班等相對冷門的課程,處於「鄙視鏈」的頂端,而常見的興趣班,比如鋼琴版、書法班則被認為是「俗氣」「廉價」的低層次課程。與此同時,有媒體在湖南、吉林等地調查後發現,不少家長為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並不是優先考慮孩子的意願,而是專挑冷門、昂貴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