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大多數父母都會有一個相同的想法,就是希望自家的孩子能成才。每個父母在輔助孩子培養成才的過程當中選用的方法不同,途徑也不相同,但如今有一種較為常見的方法就是從小送孩子上興趣班。
袁女士帶女兒去報興趣班,沒想到竟給氣到了,去報名的路上正好遇到芳姐和她的女兒,她們已經在興趣班上過好長一段時間。
芳姐主動來給袁女士搭話,袁女士本來還想借鑑一下經驗,可沒想到芳姐竟然對自己冷嘲熱諷。袁女士因為看女兒對數學很感興趣,所以想給她報奧數班,讓數學更上一層樓。
但芳姐竟然說:「嘖,數學在學校不是有老師教嗎,你家孩子數學差到要來興趣班學嗎?像我家孩子從小就學小提琴、拉丁舞、國畫、遊泳……你這啥也不給孩子報,好不容易報興趣班了,竟然報數學!」
並且芳姐說完,其他好幾個媽媽都附和:不給孩子從小報興趣班影響了孩子成才,還七七八八地說了自家孩子報了多少多少個興趣班。
袁女士內心十分生氣,心想:我怎麼可能不想讓孩子成才,怎麼報個興趣班還有鄙視鏈了?
原來,在父母的互相攀比之下,給孩子報名興趣班似乎已經形成了一種「鄙視鏈」。家長給孩子報名興趣班越多,孩子就越「多才多藝」,而給孩子報名興趣班少的則被看不起,尤其是一些學校已有的課程,如數學、英語、作文等,被排在鄙視鏈的「最底層」。
不要給孩子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現在很多父母以給孩子多報興趣班為榮,認為報得越多,孩子就越優秀。但其實不然,大人都會因為工作過多而煩躁不安,更別說孩子了,孩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給孩子報太多興趣班的後果很有可能是孩子什麼都沒學到,本來對某樣特長感興趣,結果變成負擔,喪失了興趣,浪費掉了報名的錢。
根據孩子的年紀選擇興趣班種類
在孩子四、五歲時,父母可以給挑選一些帶藝術性的興趣班,例如音樂、繪畫等,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聽覺和對顏色都是特別敏感的時候。等到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可以給孩子報帶有運動性的興趣班,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身體正在瘋狂生長,報這個類型的興趣班可以促進孩子身體的成長。
不同特性的孩子選擇不同興趣班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身上的特性都不相同,有的孩子對音樂十分有天賦,那麼,給孩子報音樂類的興趣班對孩子來說很大可能是正確的;有的孩子對繪畫特別感興趣,那麼父母就可以考慮給孩子報繪畫班。父母需要根據孩子的特性選擇興趣班。
很多父母深受興趣班「鄙視鏈」,隨大眾報興趣班,並且追求數量,這其實是非常不正確的,父母要有自主意識,正確為孩子選擇興趣班。
今日互動話題:對於為孩子挑選興趣班,你有什麼建議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