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機器人正在從科幻變成現實。像工廠裡使用的工業用機器人、接待訪客的機器人、看護病人的機器人等等,很多地方開始採用機器人代替人工作業。
因此可以推斷,未來機器人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普及。想要製造機器人就不得不提日本大學裡的一個專業——機器人工程學。
哪些大學的這個專業前景比較好呢?今天就跟小編去了解一下吧。
為了大力發展機器人工程學的教育和研究水平,以下大學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首都大學東京首都大學東京的機械系統工學科是將「智能機械系統課程/學域」「機械工學課程/專業」「經營系統設計課程/學域」綜合起來,於2018年設立的一個新學科。
因此,到2019年為止,在籍學生只有1、2年級。
機械系統工學科以培養具有跨領域知識和專業技術的人才為目標。
在這裡學生不僅可以學習機械學,還可以學習服務工學、再生醫療等廣泛領域的知識。
服務工學指的是通過工學提高服務的質量,與此同時降低提供服務所需要的成本。
在機械系統工學科,與產業界合作的實習和演習類課程非常充實。
等學生進入高年級,將會實施實習和演習的項目課程,屆時學生就可以參與解決企業課題的「研究項目演習」和在多種職業環境中進行的「體驗型實習」,提高自身的實戰能力。
備註:首都大學東京將在2020年4月更名為「東京都立大學」。
宮崎大學宮崎大學是首個設立機器人學科的國立大學。環境機器人學科是國立大學中首個「機器人學科」。
國立大學宮崎大學工學部設有能夠學習機器人、測量控制、機械設計、化學、材料物理、信息技術等領域知識的環境機器人學科。
該校認為,在科技領域日漸細分的時代,只有綜合使用多種科學技術成果,才能成功地進行產品開發。因此,學校需要培養具備綜合能力的人才。
環境機器人學科這個名稱中包含的「環境」是「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生活環境」的意思,想要獲取這些領域的需求進行產品開發,則需要研究機器人並教授相關知識。
在教學方面,讓學生參與很多實驗、演習的課程,掌握機器、電氣、電子、化學、計算機等廣泛領域的橫向知識。
東京電機大學東京電機大學未來科學部機器人·機械學科於2007年設立,以「培養掌握了機械工程學·電氣電子工程學·信息工程學·控制工程學有關知識和技能的機械工程師」為目標。在課程體系方面,設置「研討會」讓學生剛入學就能夠體驗到工業製作基礎。「研討會」以項目形式進行機器人的製作。
通過講義、實習、設計、製造等流程,可以體驗性地學習機械技術的本質。
在學生教育方面,每年全年級統一進行積極性測試。通過這樣的考試,學生可以知道自己的基礎能力是否提高,優點和弱點分別在哪裡,從而進行針對性提升。
急速發展的機器人產業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統計,在2013年到2017年之間,全球工業用機器人的銷售臺數已經翻了一番。
其中,有近60%來源於日本製造。這些數據說明,機器人產業發展迅速,日本的機器人製造技術十分先進。想要學習機器人製造有關技術,來日本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目前,我國也處於人口老齡化,人口出生率低的一個時代,勞動力不足漸漸成為嚴峻的社會問題,機器人產業的發展迫在眉睫。
整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專業的機器人製造人才,可見這個專業前景廣闊,想要學習的同學不要猶豫啦。
如果小夥伴還有其他疑問或者想了解更多留學信息,可以持續留意我們,這裡有關於日本留學的超多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