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上學的時候,被教育都是要當一個君子的。但是工作以後,現實會教你怎樣耍心眼玩手段。低級的耍心眼玩手段,無非是偷個懶,遲到早退一會兒,佔個小便宜。中級的耍心眼玩手段,則涉及到溜須拍馬,阿諛奉承,踩著別人的肩膀往上面爬。終極的耍心眼玩手段則是大奸似忠,你覺得他是個大好人,老實人,其實卻是城府最深,最會玩的那個人。這些事情都是客觀事實的存在,看完這篇文章,希望你也能夠在工作中,看出一些端倪不被矇騙。今天就講一講工作中的偽君子平常是怎樣高段位的耍心眼玩手段的。
一、手段的格局!
真正的高手從來不會在小事上耍心眼玩手段的。因為這些事情的級別太低,所帶來的利益也太小。不值得一個有抱負的人為之冒險。比如說整天在想著編謊話,怎樣才能遲到一會兒,早退一會兒。怎樣才能騙點補助?賺個百八十塊錢。高手是不屑於做這些事情的。如果一個人把精力放在這些小便宜上,勢必會影響他對更大目標的實現。高手都會嚴格的區分,什麼是眼前利益,什麼是長遠利益?高手往往也會放棄眼前的利益而去追求長久的利益。比如說《水滸傳》的宋江,人家根本不把錢看在眼裡,見到所謂的好漢,都開始發金子,發銀子,表面看眼前吃虧了。但實際上整個梁山到最後都是人家的。人家的投資和獲益比,是不能用花出去的那一點小錢所能衡量的。
所以高手都會暫時的隱藏自己的欲望,通過前期的努力,最終實現利益的最大化。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他還是一名普通員工的時候,勤勤懇懇,遵紀守法。一旦讓他走上公司的領導崗位,他就開始瘋狂的撈金。
因為這些小人的格局相對來說還是大的,或者說,這些人的利益目標本來是很大的。他們知道怎樣用小的投資換取大的回報。
二、手段的頻率
耍小聰明的人總是頻繁的耍心眼兒玩兒手段。這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壞事做的多了,謊話說的多了,別人就不信你了。從而你想在大的方面有所收穫的時候,是基本不可能實現的。高手往往會藏拙,也很少使用手段,但是卻會在關鍵的時刻使用手段,一擊制敵。
比如《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他和呂布絕對是有仇的。但是劉備卻沒有表現出來。最後劉備在曹操手下做事,曹操又抓住了呂布。正在考慮殺不殺呂布的時候。劉備這個時候加了一句話,你忘了呂布以前的主子的結果了嗎?意思就是呂布這個人不能留,他多次背叛自己的主公,是個不可信賴的人。於是曹操就把呂布給殺了。《三國演義》中武力值最高的呂布就這樣被劉備的一句話給輕輕鬆鬆解決掉了。
這才是真正的高手,平常從不外露,但在關鍵的時刻,全能因為一句話殺人!
三、演戲的逼真程度!
小人其實分為兩種。一種叫做真小人,一種叫做偽君子。很多人覺得真小人,還算是光明磊落。就像《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公開宣傳「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而劉備則是典型的偽君子,劉備輔助徐州到最後佔領了徐州。劉備輔助荊州,到最後也想佔住荊州。劉備輔助益州,到最後佔領了益州。劉備娶了孫權的妹子,到最後卻最先和東吳開戰。你說一個人上當,那是這個人傻,為什麼當時的所謂英豪都被劉備騙了一個遍呢?讓一個賣草鞋出身的人。完全靠自己的演技一路開掛,成為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呢?其實主要就是劉備的演技好。所以當時的漢獻帝願意認劉備為皇叔。所以即使劉備在曹操手下混,曹操也不願意殺他。如果劉備像曹操一樣,在自己沒有什麼實力的情況下,就敢公開當個真小人。大肆宣揚,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估計他活不過電視劇的前三集。所以高手都是演戲的高手。沒有演戲天分的人,趁早讓開,別去大肆追逐功名利祿。 這種遊戲不適合你!
四、利益的分配
所謂的勤奮,努力或者溜須拍馬,偷懶耍滑,這些都是術,都是技術層面的東西,並不值得很計較,不能說好人就不能說謊話,耍心眼,壞人就必須兇神惡煞,臉上就寫著壞人。
真正區分一個人好壞的,其實就兩點,第一,利益的出發點。第二,利益的分配。如果為了個人利益,而去耍手段,玩心眼那就是真小人,如果為了大家的利益,而去耍手段,玩心眼那就是君子。
懂得利益的分配,就能很好的取得大家對你行為的諒解。大白話講,你各種手段都耍盡,然後取得了利益,然後你又將利益給大家分了。大家什麼都沒有做,就有利益的享受,又有多少人會在乎你方式方法上的絕對正確與否?當然了,很多底線和紅線你還是不能碰的,這是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