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光照時間縮短,光照強度減弱,萬木蕭條,很容易觸發人的抑鬱情緒,症狀主要為:心情不佳,認為生活沒有意思;較為嚴重的則出現食欲不振、睡眠失調。「冬季憂鬱症」——季節性情緒失調,不是慢性抑鬱症,卻也極大地影響生活和工作。現在獻上緩解冬季憂鬱症的五個妙招。受此問題困擾的人不妨一試,給漫長難熬的冬季帶來溫暖和希望。
光照治療
光照療法被證實可以減輕季節性情緒失調。進入冬季,天氣漸冷,陽光不再像夏天那麼強烈,此時經常曬曬太陽是最天然的保健品,是不花錢的養生妙招,可以溫煦陽氣,還能促進體內氣血流通,對身體健康很有好處。冬季最好是多曬太陽,基本上可以預防冬季抑鬱症的發生。了解了這一點,抑鬱的人可以多曬太陽,居家空間也最好採光明亮。千萬別讓抑鬱的人躲在昏暗的環境,那樣只會加重他們的病情。
飲食調養
一些健康專家認為,抑鬱症患者最需要營養均衡的飲食,他們卻忽視這種需求。有的人因失望而全無食慾,而有些人則會拼命喝酒或大吃碳水化合物食品,從而導致營養不良,尤其是缺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或是導致體重下降,情緒更為低落。特別想吃碳水化合物類食物是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症狀之一,患者有時要儘量克制。建議可以選擇含色氨酸的食物,包括海鮮、禽類、牛奶來改善情緒。深色綠葉蔬菜也是色氨酸的很好來源。
心理諮詢
季節性情緒失調不是慢性抑鬱,但這並不意味著該病症不嚴重。專業療法在應對季節性情緒失調上大有裨益也很有必要,但並不是說一定要到冬季才去看治療師。一般認為必須在病症未到危機水平前去看治療師,這很有幫助。專業療法有助延緩心理疾病或避免症狀發生,容易患上抑鬱症的人要勇於進行心理諮詢,讓自己的心態更健康。
戶外活動
與其對抗季節改變,不如接受季節變化,並切實享受其中。在冬季,身體的生理機制告訴我們要慢下來、好好休息,養精蓄銳以待春天再來。建議應該走出房門跟上大自然的節奏。到戶外是沐浴陽光、促進維生素D吸收的重要方式。走出房門、戶外活動是對抗冬季情緒低落的最好療法。走進大自然就有諸多健康益處,包括減緩心率以及增強免疫力等。
社交聯繫
多和朋友接觸聯繫,只要保持在令自己舒適的範圍,就能緩解、減輕季節性情緒失調。往往到了冬天,人們不願意出門,其實保持社交聯繫會促進愉悅心情。老人還應去結識更多的朋友。家人應鼓勵老人們,只要肯邁出這第一步,總能找到與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豐富自己的生活。同時,老人可以多挖掘生活帶來的便利,拓寬自己的社交平臺。建議可以同朋友、同事在周末聚餐,或在工作日進行遊戲娛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