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是歷經流年的尋常,更是風雨中的依賴。相濡以沫的愛情是一輩子的不離不棄,即使是清貧的生活,依然會感到幸福,因為有你在我身邊。這才是真正的愛情,這才是永恆。
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始於一見傾心,陷於相濡以沫,終於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1932年的春天,錢鍾書和楊絳初識於清華大學古月堂前,二人一見傾心,自此開始了長達66年的相濡以沫。
1935年,錢鍾書和楊絳相伴到英國牛津大學求學,用楊絳的話來說卻是相依為命。錢鍾書在生活上笨拙的就像一個孩子。他不會打領結,分不清左右腳,筷子都不太會用,剛到牛津就摔掉了大半個門牙。
在英國牛津,錢鍾書一邊求學,一邊做學問;楊絳一邊做飯,一邊旁聽求學。想來二人的生活應該是很詩意的,其實生活不止是浪漫,更是歷經流年的尋常。直到六十年後,楊絳先生依舊記得他們曾經的點滴回憶。
楊絳生孩子住院的時候,錢鍾書一個人在家裡經常做錯事,每天到醫院探望,他常苦著臉說:「我做壞事了。」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洗。」 錢鍾書反問道:「墨水呀!」楊絳安慰道:「墨水也能洗。」他就放心回去。然後他又做壞事了,把檯燈砸了。楊絳說:「不要緊,我會修。」他又放心回去。 我說「不要緊」,他真的就放心了。因為他很相信我說的「不要緊」。
錢鍾書和楊絳的愛情告訴了我們什麼叫舉案齊眉。
在錢鍾書的家中最多的是書,因為一家三口都是讀書人。錢家有三張書桌,錢鍾書一張,楊絳一張,女兒錢瑗一張。楊絳在《我們仨》中這樣寫道:「我們每天在起居室靜靜地各據一張書桌,靜靜地讀書工作。鍾書是我們的老師。我和阿瑗都是好學生,雖然近在咫尺,我們如有問題,問一聲就能解決,可是我們決不打擾他,我們都勤查字典,到無法自己解決才發問,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都需我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
世間恐怕只有這樣的夫妻才能相濡以沫了。
我覺得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
「我們仨」其實是最平凡不過的。誰家沒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二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們三個或四個五個不等。只不過各家各個樣兒罷了。
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愛情不止是相濡以沫,還有一種愛情叫相忘於江湖。
《莊子·內篇·大宗師》有雲「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相濡以沫是相互扶持,慰藉取暖,如果相濡以沫是愛情,那麼相忘於江湖就是自由。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好,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愛情如果不能相濡以沫何如相忘於江湖,一別兩寬,往後餘生,各生歡喜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這樣雖少了一些悽美的愛情故事,也少了許多痴男怨女。
如果相忘於江湖,納蘭容若不會再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了,倉央嘉措也不會再糾結於「不負如來不負卿」,焦仲卿更不會自掛東南枝。
相濡以沫或者相忘於江湖,如何取捨,這是每個人一生中必須面臨的抉擇……
愛吾愛以及人之愛,
時光溯洄者,願和您一起回味經典,品讀人生。
願君在平凡的世界過得幸福!
關注我,你不但能讀到更多精彩的文章,還能獲得一份精美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