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
「三線」時期,湖北省宜都市聶家河鎮雲集了717研究所、國營向陽光學儀器廠(代號238廠)等軍工企業和兵工廠。如今,隨著717研究所等軍企搬出大山,原址荒涼,昔日遠近聞名的軍工小鎮繁華難現。
宜都市位於湖北省西南部,上鎖巴楚山地,下引江漢平原,長江清江環抱,巴楚文化交融。
聶家河鎮地處宜都市中部地帶,近鄰市區和長江、清江,是鄂西通往東南沿海的重要門戶。
717研究所位於聶家河鎮肖家崗村,軍工代號「7018」。當時,隨著建設大軍的進駐,這個偏僻的小山村頓時熱鬧起來,辦公樓、宿舍等一幢幢建築也拔地而起。
肖家崗村是個兩面是山、中間有河溝的地方。
這些青磚或紅磚建築大都依山而建,環境清幽,職工在這裡度過了一段愜意的山中時光。
717所的前身是天津的707所,主要從事星光導航儀的研製、裝艇等工作。星光導航儀是核潛艇的「五朵金花」之一,是國家重大項目,主要用來給核潛艇和飛彈定位、定向。
1970年末,707所2室和其他單位合併組成717所,1971年該所搬到宜都聶家河鎮,繼續從事核潛艇有關項目的研究。
1980年夏天,該所工程師開始液壓軸承裝艇前臺架試驗,年底開始安裝潛望鏡,1983年5月中旬,第7次試驗成功。
1985年國慶節前夕,717所服務的核潛艇成功進行了第一次飛彈發射。
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717研究所搬出大山來到武漢,成為今天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717研究所。
舊址賣給了一家民營企業,這家企業可能是水土不服或是其他原因,後來一蹶不振,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現在的717舊址人去房空,滿目荒涼。
遠遠望去,那些與青山為伴的高大的建築風骨猶存,一些建築上的老標語透出時代滄桑和歲月更迭。
目前,聶家河鎮圍繞鄉村振興和軍民融合來尋求突破,重點支持聶家河鎮三線軍工文化特色小鎮的規劃、申報、招商和建設。
【註:本文作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抄襲。侵權必究!全網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