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時期,巴西藝術家們的工作方式,以及他們的音樂作品

2020-12-20 百家號

百家原創作者:慄子說歷史

歡迎來到百家號慄子說歷史,說到早期巴西的音樂作品,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巴西舞曲》和《奏鳴曲》?相對於其他國家,可能巴西的音樂流傳的不是那麼廣泛,但是,他們的作品也是引起了很大的共鳴。下面我們就一次來了解一下巴西的藝術家們以及他們的音樂作品吧!

巴西作曲家埃利亞斯·阿爾瓦雷斯·洛沃(1834—1901)創作的第一部歌劇作品是《聖若望之夜》於1860年在裡約熱內盧上演。19世紀拉丁美洲最重要的作曲家就是巴西的印歐混血種人卡洛斯·戈麥斯(1836—189),其最著名的歌劇《瓜拉尼人》儘管受到義大利風格的影響,但是具有明顯的巴西民族音樂的特點。該劇使用義大利文劇本,曾於1870年在斯卡拉大劇院公演。據說,戈麥斯在那裡受到威爾第的稱讚,因此當他回到裡約熱內盧時,受到像歡迎英雄那樣的款待。有學者指出,到19世紀末,巴西的音樂民族主義已經自成體系,贏得了支持者,並主導著這個藝術領域。巴西的現當代音樂正是在上述民族傳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到20世紀前期,民族主義音樂繼續得到發展。其有力的推動者就是巴西最優秀的作曲家之一埃託爾·比利亞-洛沃斯(1887—1959)。他致力於提高作品的美學價值,且推動本國的民間音樂實現普及。

他採用讓·勒裡在其《巴西之行紀事》(1578年)中記錄的印第安旋律,譜寫了700多首包括各種體裁的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最突出的是他的《巴西的巴赫組曲》。創作於20世紀3040年代的9部作品被構思為組曲,每一組有著前奏曲和詠嘆調。作者試圖對具有某些巴洛克傳統手法的巴西民間音樂與流行音樂進行靈活改編。比利亞-洛沃斯認為,在巴赫某些對位的和有節奏的傳統手法與巴西的民間音樂及流行音樂的傳統手法之間,存在明顯的關係。除了個別例外,《巴西的巴赫組曲》每個樂章都有兩個名稱,一個是與巴洛克組曲有關的形式主義的名稱,另一個則是民族主義的名稱。它們的旋律傾向於抒情,和聲則傾向於古典特色,但音調很強。由於這部作品既有鮮明的巴西民族特性,又有世界主義傾向,所以在國際上受到讚譽音樂民族主義潮流追隨者的隊伍,在現當代持續擴大,其中突出的音樂家有卡馬戈·瓜爾涅裡(1907—1993)和弗朗西斯科·米尼奧內(1897-1986),他們都創作了大量的民族主義作品。

瓜爾涅裡的第一批成果具有明顯的民族主義特點,比如《腹地之歌》(1928年)和《巴西舞曲》(1928年)巴西現代主義作家和音樂民族主義的代言人馬裡奧·德·安德拉德稱讚瓜爾涅裡創作的《奏鳴曲》(供鋼琴用)是一位特別富有想像力的作曲家的作品。在20世紀30年代的室內音樂作品中,瓜爾涅裡因受巴西流行的「喬羅」的啟迪,而創作出了系列曲。他與馬裡奧·德·安德拉德的交往則推動他創作了一部獨幕歌劇《佩德羅·馬拉薩爾特》,馬裡奧為它寫了歌詞。瓜爾涅裡的全部歌曲作品表現出他對於巴西的黑人和印第安人民歌的借鑑和利用。在4050年代,他創作了最優秀的管弦樂曲:3部交響樂、1部《協奏序曲》(1942年),以及多首管弦樂組曲,如《巴西之歌》(1950年)《400周年紀念組曲》(1954年)。

這些作品的風格都是以民族主義美學為基礎的,在創作技巧上含有大量的民族要素。而弗朗西斯科·米尼奧內的許多作品幾乎涉及所有的西方傳統的音樂流派。約從1929年到1960年,他把民族特性同後浪漫主義派和新古典派風格結合在一起。在這種方向的作品中他採用了巴西的非洲裔人的音樂主旋律和民間與流行舞曲的風格。從50年代後期起,米尼奧內在作曲方面追求一種更加折中主義態度,而不太直接關心民族主義表現手法,對試驗新的音樂技巧逐漸產生了興趣,如同在《尋求主題變奏曲》(1972年)中所表現出來的那樣。1960年後,巴西的音樂活動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音樂活動在多個主要城市逐漸開展起來,如裡約熱內盧、聖保羅、桑託斯、累西腓、薩爾瓦多,此外還有貝洛奧裡藏特、巴西利亞和庫裡蒂巴等。

與此同時,創設了多個宣傳音樂思想的團體,如在桑託斯和聖保羅的新音樂團體、在裡約熱內盧的音樂革新團體,以及在薩爾瓦多十分活躍的桂冠作曲家團體等。20世紀60—70年代,裡約熱內盧舉行了多次先鋒派音樂的音樂節。19641982年,桑託斯舉行了18次新音樂音樂節。在20世紀後期,不少巴西音樂家開始追隨西方的音樂流派,改變了創作風格和技巧。比如,克勞迪奧·桑託羅經歷了深刻的風格轉變。在60年代後期胡亂堆砌程序進入了他的樂曲《哀歌大合唱》(1970年);在其70年代的作品中則出現了電子音樂和傳統樂器的結合,還涉及隨機作曲法。另一位音樂家埃迪諾·克裡格爾(1928年生)起初追隨歐美潮流,但是不久便形成了偏向民族主義的新古典派音樂語言。約從60年代中期起,他隨意地利用一些序列音樂組織和其他先進的技巧。

從1980年起,他任國家藝術基金會音樂研究院院長,在巴西當代音樂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60—70年代期間,馬洛斯·諾夫雷(1939年生)是活躍在裡約熱內盧的先鋒派作曲家。在風格上,他早期音樂混有不和諧風格和對民族主義的關注,後轉變為十二音技巧、帶有本土主義配音的隨意的序列主義和胡亂堆砌法程序。他的很多作品具有比利亞-洛沃斯作品所具有的自然洋263巴西通史溢的情感。1960年後,在新首都巴西利亞出現了著名的作曲家豪爾赫·安圖內斯(1942年生)。他既是一位訓練有素的物理學者,又在迪特利亞學院、烏特雷奇特大學,以及在巴黎與音樂團體一起學習電子音樂,並由此對這一新型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正是在這一背景下,他率先創作了巴西的電子音樂樂曲《星際圓舞曲》(1962年)《關於布宜諾斯艾利斯風景的自畫像》(1969年)《一個民族的歷史》(190年)。約從1965年起,他開始創作所謂的「整體藝術」或混合手段的音樂,其中不僅包括聲音和色彩而且也有氣味和味道,如《氣氛》(1965年)。

在20世紀前期,有三個事件為現代造型藝術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第一件是來自立陶宛的畫家拉薩爾·澤加爾(1891—1957)於1913年在裡約熱內盧舉行畫展;第二件是女畫家阿尼塔·馬爾法蒂(1896-1964)展覽她在1917年創作的作品;最後一件是1922年一群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發現」雕塑家維克託·布雷謝雷特的作品。後來,著名的現代藝術講座於1922年2月在裡約熱內盧舉行。一批先鋒派藝術家,在一些有影響力的富裕的藝術愛好者的贊助下,在市政廳大禮堂舉辦了一屆持續三個晚上的藝術節,其中有各種節目:詩歌朗誦、音樂獨奏(獨唱)講座以及視覺藝術展覽等。由此誕生了一個藝術集團,由音樂家、詩人、作家、建築師和造型藝術家組成。他們試圖達到馬裡奧·德安德拉德所設想的目標:「爭取實現美學探索、巴西藝術界知識分子現代化以及建立民族性創作意識的永久性權利。」

與此同時,在巴西現代藝術初創時期,聖保羅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20世紀30年代,聖保羅的一批藝術家創建了聖保羅藝術之家,他們在裡約和聖保羅兩大城市舉辦展覽。同時,貝利亞斯·聖保羅藝術沙龍也開辦了隨後又創設了藝術家聯盟的五月沙龍(1937—1939)。這些藝術交流形式是1951年創建的聖保羅兩年一屆展覽會的先行者,它們都推動了巴西現代藝術的起步。這些活動培育了一批本國藝術家但是,直到20世紀40年代,巴西的藝術活動仍然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當時,幾乎沒有什麼美術館,而且藝術家們不得不尋找第二職業以維持生計,最好的情況是當教師。隨著經濟的發展,有實力的企業主開始投資於有關的藝術設施。1947年,富有的報業業主阿西斯·夏多布裡昂建造了聖保羅藝術博物館;1948年,聖保羅工業家弗朗西斯科·馬格拉佐·索布裡尼奧建立了現代藝術博物館(現今為當代藝術博物館)。

小編覺得藝術可以淨化一個人的靈魂,只有靜下心來觀賞的時候才能發現它的美,同時,音樂可以減少壓力,所以,大家在疲憊的時候,不如聽聽音樂,讓自己放鬆一下。大家喜歡巴西的藝術嗎?說說你們的看法吧!

以上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侵權立刪!

相關焦點

  • 近一個世紀以來德國音樂人才輩出,作品享譽世界,奉獻出音樂精品
    貝多芬的晚期作品被稱作「浪漫主義音樂」。實際上整個19世紀的音樂都屬於浪漫主義的範圍。從19世紀早期到20世紀初期這一百年左右的時間裡,德國音樂人才輩出,舒伯特的小夜曲、馬勒的大型管弦樂交響曲都享譽世界,但德國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是孟德爾頌與舒曼。
  • 浪漫主義時期鋼琴音樂創作
    音樂上的浪漫主義運動稍晚於文學上的浪漫主義運動,大約從19世紀20年代起貫穿整個19世紀並延續到20世紀初。浪漫主義音樂與發生在文學、詩歌領域的浪漫主義思潮有著密切的關係,浪漫主義藝術的風格特點為音樂創作提供了一個極好的環境。
  • 巴西音樂不止是桑巴,也不僅是快樂
    窮人美  桑巴在貧民窟裡發揚光大  桑巴是巴西早期最重要的黑人奴隸種植園區域Bahia州的黑人們發明的。在安哥拉和剛果的黑人語言中,桑巴意為祈禱,而黑人的傳統,祈禱要跳舞,要有音樂。很難想像,安靜私密、甚少即興,幾乎全靠作曲的Choro,會是狂野的桑巴之前裡約狂歡節的原始音樂形態,那時的嘉年華,一定傷感、優雅以至於神聖得多。  小資的愛  巴薩諾瓦影響世界  桑巴熱鬧了二三十年之後,到了20世紀50年代,裡約開始流行一種新的沙龍音樂,巴薩諾瓦。
  • 聽懂了桑巴,就讀懂了巴西
    在巴西所有的音樂文化中,最負盛名、歷史最久的,當然是森巴舞。如果沒有桑巴,世界上最大的派對——巴西狂歡節,就不可能存在了。桑巴誕生於巴西東北海岸巴伊亞州的薩爾瓦多城,時間大約可以追溯到16世紀葡萄牙殖民時期的黑奴時代。當時的薩爾瓦多是巴西的第一個首都,也是當時最大的奴隸貿易城市。桑巴的節奏是從打擊樂的風格而來的,早期用於一種非洲宗教的祭祀儀式。
  • 20世紀的音樂——顛覆傳統的新時期
    並非指20世紀創作的所有音樂作品。音樂特色20世紀音樂的發展五彩繽紛,使人眼花繚亂,出現了眾多流派,但在音樂特色上有著很明顯的特徵:旋律上:傳統音樂以流暢、起伏自然、有規律進行為基礎,20世紀音樂的旋律則常常是不流暢的,出現有稜角的大跳,有時沒有句讀
  • 20世紀10件最偉大的藝術作品
    20世紀(的藝術史)由一位畫山的畫家開啟。塞尚在20世紀之初創作的終極傑作摒棄了視覺的處理方式,其作品流露出的是作者在創作時無窮無盡的複雜感受。每一筆背後都包含著一個故事。從弗洛伊德到愛因斯坦,現代思想革命都能在塞尚充滿革命性的犀利眼神中找到他們的典範。巴布羅 畢卡索—阿維尼翁的少女們(1907)
  • 馮驥才長篇小說《藝術家們》重磅出版
    《藝術家們》以幾位青年藝術家的生活和事業為軸,展開了國內半個多世紀以來藝術家們的生活故事和創作歷程,也呈現了同時期國內藝術事業、社會環境的發展與變遷。這部長篇小說是馮驥才先生醞釀數十年的心血之作。作者在精彩的故事中,融入了作者對於繪畫、文學、音樂等多種藝術門類的獨特體悟與思索,用鋼筆和畫筆「兩支筆」描繪出激蕩動人的藝術人生。
  • 裡約奧運會開幕前,聽聽桑巴與巴薩諾瓦之外的巴西音樂
    楊雪霏試圖用古典吉他梳理20世紀巴西音樂的脈絡,告訴人們,在這個拉美面積最大的國家,除了桑巴和巴薩諾瓦,還有肖羅(Choro)這種以巴西風格來演繹歐洲舞蹈組曲的音樂形態。「五百多年來,巴西一直是多種文化的集合地,促成了豐富而獨特的巴西音樂。」楊雪霏說,她從少女時代就開始彈奏巴西音樂,十年前有意識地收藏巴西唱片,在巴西當地或是歐美、日本淘到很多已經絕版的老唱片。
  • 作曲家維拉-羅伯斯逝世60年:他是巴西文化的現代象徵
    :「卡洛斯·高梅斯(巴西19世紀歌劇作曲家)只是實現了巴西音樂的義大利化,而真正將巴西音樂融入世界的,則是維拉-羅伯斯。當時,在裡約熱內盧市民的家庭舞會上盛行一種名為「肖羅」(Choroes)的小型樂隊,這是由熱衷於通俗音樂的青年們組成的器樂小組,擅長演奏華爾茲、波爾卡、探戈等舞曲。同時,他們也使用吉他、曼陀鈴、提琴、薩克斯和黑管演奏各種民間曲調,並加上富有特色的即興變奏,這類多愁善感的音樂洋溢著濃鬱的巴西懷鄉情調。
  • 紙雕藝術家的作品賞析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漢朝紙的發明及16世紀德國對紙的改良成果。紙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形的工藝。紙作為立體形式的表現物出現得很早,中國很早就有手工扎作而成的人物。18世紀中葉,歐洲一群喜愛創作的藝術家開啟了紙雕藝術的大門,他們利用簡單的工具及不同的紙張,創作出許多主題式的紙雕作品。
  • 圖像裡的音樂符號——論文藝復興時期繪畫藝術中音樂符號的視覺性...
    就繪畫藝術而言,文藝復興時期是繪畫藝術史上的黃金時期,該時期的藝術家們如:揚·凡·艾克(Jan Van Eyck)、喬爾喬內(Giorgione)、拉斐爾(Raphael)、提香(Titian)、安古索拉(Anguissola)、卡拉瓦喬(Caravaggio)等相繼創作了許多有關音樂情境的畫作,如:形態逼真的樂器、表情豐富的奏樂者、深情吟詠的歌者、縱情歡樂的舞者……一個個絢麗多姿的音樂圖像顯現「古典秩序的象徵性意味和相關性的音樂的情感表現力量相互交織
  • 巴西文化知多少?
    此外,在音樂方面,巴伊亞是全國最發達和最重要的地區之一,這裡到處充滿了音樂和舞蹈,它是巴西傳統文化和狂歡節精神真實的體現。 薩爾瓦多狂歡節「國王」因瘦被罷黜 。 二、巴西足球隊 巴西隊還是世界上唯一一支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球隊。 三、巴西文學 巴西文學的歷史,可分為兩大時期:殖民地文學時期和民族文學時期。
  • 聖保羅街頭的塗鴉藝術家
    今年31歲的白龍是一位專業塗鴉藝術家,「白龍」是他給自己起的藝名,這次他在隧道入口的牆上創作了一幅長10米、高5米左右的塗鴉,用時5天。下午5時記者再次找到他時,他已經完成了全部繪製,他一面接受採訪,一面審視自己的作品。隧道裡,他的同行們仍在繼續各自的創作。
  • 談現代音樂的音樂存在方式問題
    其中,代表著各個時期專業音樂發展前沿的被人們泛稱為「現代派」或「先鋒派」的作曲家們所創作的音樂作品及他們所發明和使用的新的作曲技巧,使人們領略了種種前所未聽的音響、紛繁複雜的體系及個性迥然的技術。現代音樂是1980年浪漫派音樂解體之後,後期浪漫主義在各國的擴散以及被個性化的產物,所以它代表著許多立場、觀點、方法截然不同的各種派別,他們在創作中的主要表現是突破性和實驗性,是一種新的創作技法和新的音樂語言的嘗試和使用。那麼,現代音樂的存在方式,是否亦是「聲、音、樂」三位一體的呢?這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
  • 巴西身價最高的藝術家|巴西|攝影|拍賣_網易藝術
    ,列出10位巴西藝術家,10年來在藝術拍賣市場的表現。其中,巴西身價最高的三位藝術家依序為攝影師兼畫家維克·穆尼斯(Vik Muniz)、現代藝術家卡馬戈(Sergio Camargo)、畫家米亞茲斯(Beatriz Milhazes)。截至目前為止,他們在藝術拍賣市場累積的總額都超過2500萬美金(約8.083億臺幣)。
  • 音樂乾貨:2021FALL美國音樂院校申請要求!
    Here茱莉亞音樂學院「音樂界的哈佛」茱莉亞音樂學院成立於1905年,是表演藝術教育的世界領先者。該學校的使命是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才華橫溢的音樂家,舞蹈家和演員提供最高水平的藝術教育,使他們可以發揮最大的潛力,成為藝術家,領導人和全球公民。
  • 鋼琴音樂作品發展的歷史
    以巴赫、亨德爾、斯卡拉蒂為代表創作的古典鋼琴音樂,是鋼琴音樂創作和演奏的開端。其中,巴赫的音樂作品包括 鋼琴作品被喻為「大海」,這些作品成為演奏家們發揮靈感永不枯竭的源泉。巴赫鋼琴音樂的復凋性、裝飾性、斷連性、即興性、歌唱性是學習鍵盤音樂所必須解決 的課題。他的十二平均律曲集,被稱為鋼琴音樂的「舊約全書」。
  • 西方藝術史:文藝復興時期 17世紀荷蘭美術【25】
    新的文化氣氛培養了傑出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產生了荷蘭畫派,它繼承了15、16世紀尼德蘭民族藝術傳統,以寫實、純樸為其特點。由於荷蘭人是通過英勇頑強的鬥爭而獲得勝利的,他們能夠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能力與價值,因此如何表現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如何反映人的現實生活、人的情感與願望,就成為荷蘭畫派多數藝術家關心的主要課題。
  • 古典音樂入門 簡述古典發展的各個時期
    下面我就以自己有限的能力為大家簡單介紹下古典音樂,我將以音樂發展的時間順序為線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帶大家快速穿越古典音樂的各個時期。2巴洛克之前的中世紀宗教音樂    古典音樂其實從中世紀就已經開始,直到現在大致經歷了巴洛克時期、古典音樂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印象主義時期、新古典主義時期以及現代音樂時期。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文化傳統的改變,每一個時期的音樂都有其各自的風格特點。
  • 誰是20世紀最偉大的義大利當代藝術家?
    藝術家亞伯特·布裡(Alberto Burri) 值得慶幸的是,美國對待這些戰俘頗為寬鬆自由,他們可以在戰俘營中工作賺錢,也有外出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