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師:培養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方法,拿走不謝!

2020-12-16 騰訊網

近年來,「核心素養」成為了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的方向標,引領著中小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深刻認識核心素養的內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明確方向,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核心素養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下面就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談談以下做法和想法。

1.先備學生再備課

教育以人為本,教師的職責是教學生先做人,後求知。所以教師要用心了解學生。想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必須先了解你的學生離具備核心素養還差多少。目前很多教師的體驗,都是用心備課,做好教學設計是教學的重心,輪帶幾屆學生,基本都是同樣的授課模式。教師備好課不容易,教好課更不容易。我們也許應該改變思路,在以人為本的課堂,備好學生才是事半功倍的方法。如果接手一個新班級,了解學生的性格、家庭及學習情況至關重要。在數學學習方面,可以從學習習慣、思維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等幾個方面對學生做初步評價,對某方面表現突出或者欠缺的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有利於在教學中因材施教,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在了解學生的途徑中,可以以談話的方式開展調查,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或者偏見需要正確的引導,儘可能讓更多的學生不排斥這門學科,慢慢地產生興趣。在數學學習中,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很重要,也是核心素養中的實踐創新和科學精神的載體。每個老師應以人文關懷為起點,讓學生健康生活為基礎,引導學生學會學習。

2.培養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應包括自主學習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探究和質疑的能力等。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預習的習慣,課前準備的習慣,主動發言的習慣,集中精力聽課的習慣,認真閱讀課本的習慣,認真審題和驗算的習慣,課後複習的習慣,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質疑問難的習慣,合理安排時間的習慣,勤於動手、團結協作的習慣,歸納總結反思的習慣等。在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上,學生本人是主體,家庭環境和學校氛圍是影響因素,所以做好家校合作是關鍵,學生、家長、學校三方共同協作,保持交流探討,才能助力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

3.加強數學課堂的實踐活動

數學學科的實踐性很強,計算也具有很強的周密性,解決數學問題也需要嚴格的程序性。所以在數學學習中,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和布置課外練習時,應多提供讓學生自己動手的實踐活動,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的思維過程中的漏洞,進而給予準確的指導。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多安排小組討論和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團結協作、相互配合、合作完成學習任務。要善於幫助別人,也要善於向別人學習,通過協作實踐活動,使學生在思考問題、驗證事實、解決矛盾等方面不斷完善,實現數學知識體系的科學建構。下面列舉幾個教學實例:

人教版數學一年級下冊《20以內的退位減法》練習題,22頁第4題。題目如下:我們班一共有20人,有14人在玩捉迷藏。外面有6人,藏起來幾人?

此類型題是有多餘條件的減法問題,讓一年級學生去甄別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認真分析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係,排除多餘條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個習題講解時,教師可以先做一個情景安排,如安排20個學生為一組,本組學生再安排14人到教室外活動玩捉迷藏遊戲,在室外活動的學生有6人在外面,其他學生藏起來。通過遊戲體驗,每個學生有固定的角色,遊戲結束再回到課堂來解答這個問題,就相對容易很多了。學生在遊戲過程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出多餘條件,是「我們班一共有20人」。這是數學邏輯思維的初步培養,更重要的是,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意識,全面思考能力。對低段學生來說,通過遊戲方式引導學生對學科的興趣也是效果顯著的。

4.幫助學生製作「錯題集」

歸納總結的能力在數學學科中非常重要,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中的學會學習能力的必備素質。教師首先應該組織學生學會整理錯題,同時高度重視學生錯題集的使用,每學期安排幾次全體學生的錯題集展覽。在數學學習中,通過錯題集來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或者積累一些解題方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錯題集的具體選題範圍如下:尚未理解、掌握的習題;特別易錯的習題;難記題;教師指定的典型例題,由於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應在其過程中給予適當的補充對於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培養思維能力、創新意識、正確的心理素質很有作用的習題。總之,選題量不一定要多,選題要儘量具有代表性。在整理的過程中,讓學生先抄題目,留下足夠的空間解題和注釋。注釋上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解題關鍵、原則、方法等。學生在整理錯題集這一過程中,可能出現很多紕漏和困難,教師應有足夠的耐心,同時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和鼓勵。學生經歷這個過程後,逐漸形成獨立思考、思維縝密、不畏困難、積極尋求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科學精神,在文化基礎的積累下,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會學習的自主發展能力。在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導學生自主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一些不良習慣,樹立一種正確的心理狀態,使學生意識到:做好、用好錯題集是自主學習的迫切需要。

數學學科的教學需要人文底蘊和科學精神的結合,在嚴謹、縝密的文化基礎上,要發展學生責任擔當的意識和實踐創新的能力,最終使學生健康生活,學會學習。核心素質教育以人為本,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任重而道遠,在教學研究的路上和學生共同學習,不斷完善,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終身事業。

來源:文章綜合整理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反映數學本質與數學思想,是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綜合性、整體性和持久性。數學核心素養與數學課程的目標和內容直接相關,對於理解數學學科本質,設計數學教學,以及開展數學評價等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 小學數學教學的核心素養培養
    近年來,「核心素養」成為了新一輪課程改革中的方向標,引領著中小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明確核心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深刻認識核心素養的內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明確方向,勇於改革,大膽創新,培養出具有核心素養的學生。
  • 數學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數學核心素養基於認數、計算、測量、統計等具體的數 學知識與技能而形成的數學的思想與方法,具有綜合性、整 體性和持久性。數學核心素養並不是分離在課堂教學之外的, 而是與數學課堂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比如學生通過課堂學 習理解了計算算理,掌握了正確的計算方法,那麼學生就具備了初步的運算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過程中, 要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從而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培養高峰論壇在濟南舉行
    如何提升孩子學科能力?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學校?如何系統性學好數學?10月27日,由鄭老師教育主辦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與關鍵能力培養高峰論壇暨名校定向培養雙向交流會在濟南珍珠泉人民會堂舉行。來自章丘雙語學校資深一線教師劉洋、WMO中國區總教練嶽嵩、北京市公眾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金春梅、IAP學科特長與學科能力評價山東評價中心主任郭依軍、鄭老師研究院院長崔志超、鄭老師數學學科負責人祝傳令及濟南名校校長等專家和來自各地的家長孩子共計千餘人,齊聚一堂,共同針對數學學習的困難進行剖析,對數學提升方法進行點撥,同時與濟南重點名校面對面,對擇校問題進行一對一交流。
  • 展現數學的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2019年高考數學試題已經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全國卷引發全民熱議。全國卷I理科第4題以著名的雕塑「斷臂維納斯」為例,探討人體黃金分割之美,成為師生炙熱的話題,眾多解讀精彩紛呈,是將美育融入數學教育成功典範。
  • 小學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基本路徑,提高數學課堂的活力和效率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概述。儘管數學是一門自然科學,但它與生活非常接近。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學習,通常需要學生聯繫周圍的例子。在組織數學探究活動時,數學教師應明確指出,學科素養可以分為四個素養:基本素養,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和信息素養。數學學科素養是指學生運用獨特的數學思維和思維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羅梓瑁: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路徑與策略|實驗室3.0
    ——有為教育裝備工作室本章內,共有8篇報告:1.構建歷史學科3.0實驗室,打造核心素養培養新平臺|周建宇2.以師生為本,構建學校智慧環境,打造校園幸福生活|呂棟3.節氣大數據和地理STEAM課程的實驗室連結之路|齊德利4.實驗教學與STEM教育相貫通的課程中心建設|姜鋒5.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路徑與策略
  • 走進高中數學新版教材 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素養
    原標題:走進高中數學新版教材 培養學生數學建模素養   2019年6月28日—29日,北京師範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於北京師範大學聯合舉辦首屆京師數學教育大會,有來自中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計400餘名高校教師、中學教研員及一線教師參加本次活動。
  • 小學數學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核心素養?
    小學數學也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可以促進人的思維的發展,並體現出時代的整體特徵。這些因素正是形成數學素養的先決條件。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人的數學素養,應該切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培養數學意識,形成良好數感。數學意識的培養有利於數學思維的發展,良好數感則有利於形成科學的直覺。
  • 核心素養與「簡約數學教學」
    雖然這是一套「有系統規劃、具有實踐操作經驗的完整育人目標體系」,但是,鑑於學校中各種教學任務大多是通過學科課程和教學來落地的,教師的專業稱號(如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等)大多是分學科來評審的,老師們習慣於自己有一個主教學科身份(如語文教師、數學教師、音樂教師等),因此,相比對核心素養體系的熱度,基層一線老師似乎更加關注學科核心素養。
  • 中學數學如何培養核心素養,這位老師說明白了!
    李海東指出:"培養核心素養,要從課程理解、學科理解、教材理解的角度認識和把握內容,讓學生經歷自然的過程去理解消化,融會貫通。"中學數學本身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具有邏輯的嚴密性、應用的廣泛性,在教育體系中佔據重要的位置。在本次雲峰會上,李海東用一場精彩的演講為全國各地教研員講解了數學核心素養的特點以及實戰教學實踐。
  • 什麼是數學核心素養?義務教育階段教師不可不知
    擔任此次觀摩課活動的是三位中青年教師,全校數學學科教師參與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不僅展示了復學複課之後師生的精神面貌,再次強調並實踐了當前形勢下數學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發揮的引領作用。數學核心素養的原義是什麼?它與新課標課程理念與目標有什麼關係?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對於數學教學又意味著什麼?
  •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它是整個教育系統中數學核心素養的基本內容和必要因素。數感是指學生對數學知識,邏輯關係和數之間的相互關係的認識,是對數的更深刻的理解。小學數學知識是從數字學習開始的。學生需要建立識別特定對象數量的基本能力,形成數量和形狀的基本組合,並培養他們的對數感知和探究能力。
  • 落腳核心素養,構建數學高效課堂
    所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在教育領域受到高度重視。在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第六中學(以下簡稱寒亭六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充分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從核心素養的視角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進行重新審視,並在此基礎上優化、創新教學模式,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 《淺談數學課堂中的核心素養》城區二中教師 白永霞
    隨著新課標的提出,素質教育被放在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上,那如何在數學教學中來實現數學素養教育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數學素養才能更進一步知道怎麼去在教學中實施數學素養。其次數學核心素養對如今課堂教學有著怎樣的改變以及影響。最後,與數學核心素養要求下應完善數學教育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 如東縣曹埠小學: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再結碩果
    日前,由中國教育學會小學數學教育專業委員會、數學小靈通雜誌社舉辦的第六屆小學生「數學小發現」全國有獎徵文大賽已揭曉,如東縣曹埠鎮曹埠小學顧郭冉等11名學生分獲一、二、三等獎。薛志華、陸添兩位教師獲「優秀指導教師獎」,學校獲「優秀組織獎」,是四個優秀組織獎中唯一的一所農村學校。
  • 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學習心得
    數學核心素養 1 、什麼是數學核心素養 2 、如何理解數學核心素養 3 、核心素養學習之反思 4 、實例分析 目錄: 什麼是數學核心素養 教育部的頂層設計,數學學科的 「 立德樹人 」 是 「 以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為統領 」 。
  • 小學數學教學,核心素養對學生未來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重要意義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產生了新的內涵,具體表現為學生要對自我進行準確的認識,並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將存在於腦海中的客觀知識轉變為實踐,進而加強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與此同時,還要求學生能夠通過一些教具,將自己對於知識的認識進行一個加深,在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在對學生認知能力進行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使他們能夠在對數學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實現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 銅川市耀州中學教師付偉:從學科核心素養到核心素養
    從「素養」到「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到「高中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再到「素養」。這一條路是一條先認知、再學習、然後培育、最後養成的路。如果關於「核心素養」的認知我們還僅僅停留在「要變教案上的三維目標為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教學目標」、抑或是「課堂小結部分必須加上本節課培養了哪些學科核心素養」,再或者「核心素養」只是自己並未與教學時代脫節的證明而已。這樣的淺薄的認知必然會成為日後教育教學的「掣肘」。
  • 著力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綿陽富樂國際學校舉行數學學科活動
    為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本學期以來,綿陽富樂國際學校小學部相繼開展了「數學小故事」、「小老師課堂」等數學學科活動。小老師課堂三年級的同學們親身實踐「學與講」的實際應用,突破課堂的束縛,不僅展現了知識掌握程度,更將知識內化為能力,充分展示了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活動現場,一個個小老師自信滿滿,分析問題思路清晰,講解題目頭頭是道,讓聽者豁然開朗,同學們由衷感嘆「原來這個知識如此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