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益至講壇的本期內容,我們專注於分享傳播精益理念,讓我們一起學精益,勤思考,讓精益行動起來!
- 1 -
在實踐中,發現有的基層管理人員「胸有無數點子,情況不明卻膽子大」,這些都屬於工作沒有精益生產計劃。無論那一級的管理者都應做好PMC管理計劃,尤其是班組長在一線操作,更應有詳細、周密的生產計劃和物料需求管理才成。
- 2 -
PMC管理中制定生產計劃的目的是通過實施而獲得效益,如果實施不力,再好的生產計劃也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而在生產計劃實施過程中常常會呈現浴盆曲線規律。班組長應根據浴盆曲線規律,適時地修改、完善、堅持或更新生產計劃。所謂浴盆曲線規律,就是縱軸是失效率,橫軸是過程。
在整個生產計劃實施的過程中,早期的失效率比較高,因為生產計劃本身有不甚完善的地方,這是正常現象。中期的失效率則降低了,即生產計劃的有利條件和優越性已經充分顯示出來。這就提醒管理者,防止半途而廢,防止中途效應,一定要堅持,因為生產計劃既然經過了充分論證,那麼就要果斷地堅持。後期的失效率又會升高,因為生產計劃已經老化,需要被新的生產計劃所取代。
- 3 -
無論那一級的管理者都應認真地做好生產計劃,尤其是班組長在一線操作,更應有詳細、周密的生產計劃。然而,在實踐中卻發現很多基層幹部的工作完全沒有生產計劃,因此作為班組長,一定要本著增收與節支,按質按量地完成任務的原則,遵守先謀後斷,反對無謀而斷,先斷後謀的基本程序,一絲不苟地制定每一個生產計劃。
同時,除了要做好生產計劃管理之外,在PMC管理中,對應的物料需求計劃管理也是必然要同步做好的工作。物料需求計劃管理就是為了要在工廠生產和物料、資材調度上進行合理化,形成廣義生產管理的一環。
但在工廠生產管理中,物料管理常常常由於一些原因被忽略,例如一般的管理上都以現場作業為重點,在營業的研究上注重於銷售。為降低間接費用的比率,視物料或資材部門為間接部門,將資材業務評價為現場作業的準備機能及準備作業的先行機能,業務的性格造成,如調度直接作業與管理之間按作業來區分。
物料管理的重要性,包括降低成本,創造良好營業行為,彌補現場作業的機能不足,對質量、成本、交期的影響,對搬運管理的影響。
對應的物料管理的三不原則:不斷料,不使製造現場領不到要用的材料或零件;不呆料,要用、可用的料進來,不讓不要用不可用的材料零件進入倉庫或呆在倉庫不用;不囤料,適量、適時的進料不做過量、過時的囤積。
- 4 -
物料需求計劃中的物料指的是構成產品的所有物品,包括部件、零件、外購件、標準件以及製造零件所用的毛坯與材料等。這類物料的需求性質屬於相關性需求。其特點如下:
1、需要量與需要時間確定而已知
產品中各種物料的需求取決於產品的需求量。因為,一臺產品中用什麼零部件、用多少都是在產品設計中規定好的。故當產品生產計劃確定之後,構成產品的物料的需要量也隨之確定,並可以直接從產品的計劃產量計算出來。
如一輛汽車有10隻輪胎,生產100輛汽車就需要1000隻輪胎。另一些庫存物品,如供銷售的產品或維修用的備件,則不是這樣。後者的需求往往隨機發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企業無法預先知道它們的需求量,也無法加以控制,對它們的需求計劃不能直接計算,只能藉助統計資料作某些估計。這種需求被稱為獨立性需求。
另外,零部件的工藝路線和製造工時也都是在設計階段確定了的。當產品的交貨日期確定以後,就可根據零件的工藝路線和製造工時,由產品的交貨期推算出零件的需要時間,甚至它們在各生產階段的投入出產時間,從零件的需要時間進而可推算出毛坯或材料的供應時間。零部件等物料與產品之間在需求上的這種相關關係是相關性需求的基本特點。
2、需求成批並分事端,即呈現出離散性
裝配型產品生產的間斷性,決定了對它們零部件需求的成批性和分時性,即每隔一段時間出產一批,形成分批分時段出產的特點,呈現出離散性。它們的生產或採購批量按實際需要量確定。獨立性需求則與之不同。獨立性需求一般零星、分散地發生,被假設為連續性變化。它們的需要量只能按平均需要量加以估算。
3、百分之百的保證供應
對物料的需求是從產品出產計劃提出的。而要完成一批產品,必須供應它所需要的全部物料。因此,為保證產品計劃的完成,必須按計劃的時間要求,百分之百地供應其所需要的全部物料。
而且,這種保證不是靠加大庫存量和儲備高額的保險儲備量,而是靠周密的計劃和控制。獨立性需求則不必要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保證供應,一般按規定的服務水平(小於100%)來滿足對它的需求。
- 5 -
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大家對開展PMC管理工作有什麼看法?或者有什麼工作心得?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