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旁邊的液晶顯示屏上有菜品的名字及價格等信息
「節約糧食、拒絕浪費」已漸成河南高校大學生和食堂的行動共識,不少高校學生食堂也推出節約新招,食堂中浪費糧食的現象明顯減少。今年秋季開學以來,河南經貿職業學院重點打造的「智慧食堂」成了網紅餐廳,藉助5G、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手段,讓節約實現智能化升級,「按克賣飯」、「豐儉由己」成為現實。□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米方傑/文圖
學校餐廳自助餐每頓40多個菜 再也不怕食堂阿姨手抖
學生到食堂買飯,最怕的就是打菜的阿姨手抖,肉肉在勺上滑落。
今年秋季開學以來,河南經貿職業學院校園餐廳內打造的智慧餐廳迅速成為網紅餐廳,每頓飯都有40多個菜品,並且學生買飯時再也不用擔心阿姨的手抖了,因為取餐改為了自選。廣大網友紛紛感嘆又是「別人家的食堂」!
12月9日中午,記者來到位於河南經貿職業學院內的這家番茄豬智慧餐廳進行了實地探訪,剛一進門,簡潔大氣的餐廳裝修風格就讓記者誤以為到了某家星級酒店自助餐廳。在餐廳的入口處整齊擺放著餐盤、碗筷等餐具,在餐廳中央區域的兩個餐島內,是一盤盤熱氣騰騰的菜品。
記者粗略數了下,兩個餐島內的菜品有40多種,涵蓋中餐、甜品、糕點等,還有水果可供選擇。與傳統的高校食堂不同,這裡菜品更加豐富,並且打菜的阿姨不見了,傳統餐廳內排隊打菜、付款的場面也消失了,學生進門取餐盤、排隊打菜,一切井井有條。
「以前在餐廳打飯的時候總怕阿姨的手抖。」該校大三學生李陽談起就餐的變化深有感觸,他表示,現在他和班裡的同學經常到該餐廳就餐,「都是自己打飯,吃多少打多少,再也不怕阿姨手抖了。」
菜品售賣精準到克 花錢少了吃得卻更豐富
記者留意到,河南經貿職業學院的這個智慧餐廳與普通的自助餐廳不同,傳統的自助餐都是按位付錢隨便吃,這個智慧餐廳菜品的售賣則是一菜一價、精準到克、吃多少計費多少。
對於這一新變化,記者在現場採訪時,多位受訪學生都表示挺好的。「餐廳的菜品還是很豐富的,我們也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該校大一學生陳若楠表示,之前在餐廳5塊錢只能打一兩個菜,但現在5塊錢能挑選更多的菜了。
記者留意到,學生來到餐廳後,首先會拿出手機掃描餐盤上的二維碼,隨後便拿著餐盤和碗筷等前去取餐。與普通餐廳不同的是,40多道菜品旁邊都有一塊液晶顯示屏,上面顯示著菜品的名字及價格等信息,學生取菜時需將託盤放至櫃檯上的感應區,按需打好菜後,顯示屏上就能顯示對應的菜名、重量、價格等信息。學生只要一夾菜,機器就會自動得知這些菜的重量,精確到克,而後根據菜的重量再算錢。
「打好飯菜後,15分鐘內,系統會根據就餐者選擇的菜量和菜價,自動結算這一餐的費用。」該餐廳的負責人張經理告訴記者,學生通過登記信息和掃描二維碼綁定餐盤,不僅實現了菜品售賣精準到克,同時也實現了「無感支付」,節約排隊時間。
節約實現智能化升級 餐餘垃圾一天不到半桶
記者留意到,在用餐結束後,學生只要將餐盤放到自動傳輸帶上,餐盤即自動回收,由專人進行清潔消毒烘乾。而餐盤上除了個別有些殘渣外,絕大多數都很乾淨。
張經理告訴記者,相比傳統食堂,他們通過新基建賦能學校、機關、產業園、醫院等團餐市場,藉助5G、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手段打造的這個智慧餐廳,不僅讓打菜、結帳的時間縮短,也減少了排隊時間,提升了用餐體驗。
對此,在該餐廳負責餐餘垃圾回收工作的李阿姨深有體會。她此前在鄭州一家商場的餐廳工作,「以前每天餐廳內都要產出十幾桶甚至更多的餐餘垃圾,現在這個餐廳一天下來也產生不了半桶。」
張經理介紹:「通過智慧餐飲系統,我們還不斷分析師生們的菜式選擇偏好,決定每日菜品種類和數量,與此同時,通過這些關鍵大數據,餐廳會及時調整配餐量,從而做到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