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臺灣教育農園

2021-02-06 農學谷商學院

臺一生態教育農園位於臺灣省南投縣埔裡鎮。園主為張國珍先生。面積23公頃。

農園原為臺一種苗場。由於政府大力倡導休閒農業,並鑑於自然生態教育之重要性,逐漸增加造園用花草培育、綠美化工程的設計與施工承包服務;更利用現有設備與自然環境多樣性的田園景觀成立「臺一生態教育農園」。


園區的體驗場所,包括:DIY押花教室、文化藝廊、水上花園餐廳、浪漫花橋、花神廟、花卉廁所、親子戲水區、水生植物生態區、仙人掌生態教學區、根的世界、花卉栽培區、蔬菜苗圃區、機械播種解說區、繽紛花廊、休閒木屋區、夢幻花屋品茗區、蝴蝶生態館、有機栽培區、百香果區……等。

各設施的造型及顏色,均考慮到整體環境的調和效果,也能表現出農村風味。景觀設計上,也以配合生態資源做最適當的建構,所使用的材質均以木材、竹材或農村所習慣使用之自然材料為主。在園區綠色植栽選擇上,多以種植本土植物為主。為讓民眾能體驗到農村的生活文化,園區內的設施設計包括農業生產的工具及設備,如水車、風鼓等,利用這些景觀元素作為設施材料,可增添民眾對農村文化的認同與情感。

大安生態教育農園位於臺南縣善化鎮,園主為黃一峰先生。面積8公頃。

農園是以植物生態教學為主,園區內的景觀,除保留原有的荔枝樹林及草莓園外,其它一律以植物生態屬性作為生態植栽景觀方式規劃。


農園分別設置:四季草花展售區、多肉植物區、水生植物區、草莓生態區、蔓藤植物區、青青草原區、花卉館、香花植物館、森林公園、園藝教室、陶藝教室、野坎區、浪漫植物區、親水區、養生植物區、蝴蝶花廊等。

農園為中、小學學生安排數十種生態教材課程,隨四季氣候時令不同而變更。所有學生只要一入園,即由園內專業講師帶領參觀並解說其生態課程。學生入園所有活動,均須親自動手操作,如植物栽種、抓泥鰍、採草莓、剝蓮子、採草藥……等。

羊場位於臺中縣太平市,園主為廖清宏先生。面積1.2公頃。園區更規劃有親子體驗區、羊乳生擠區、加工製品生產區、生態教育解說區等。

特色是以乳羊為主題,可以親近羊群,了解羊之生活習性。園內有荔枝樹、花圃、假山、各式活動之看板等,成為民眾喜愛的遊憩點,及教學機構滿意的戶外自然教室。

羊場設計規劃及營業內容皆為體驗式之教育園區,可以讓遊客親自餵食小羊、擠羊奶等,還可以品嘗最新鮮的羊制產品。另外,園區種了很多花木,遊客可以認識花木的特性,觀察花木的生長。

相關焦點

  • 臺灣正在興起的教育休閒農園!
    目前島內發展教育農園的型態,因其提供體驗資源之不同而涵蓋作物、林木、漁業水產、動物等類。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且規定生態教育為休閒農場農業經營體驗區的主要經營項目之一。臺灣推行休閒農業、教育農園及市民農園最力的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梓聯技正的一段話可讓我們對教育農園有深刻的理解:「從許多場合或報章雜誌的報導,看到都市的小朋友,到農村或田野,不知道西瓜或甘藷長在那裡。
  • 臺灣打造火熱教育休閒農園
    在這一點上,臺灣又走在了前沿,它將教育也融入了農業旅遊中,新興的教育農園問世了!農業擁有最多的自然資源,是提供體驗最適當的產業,農業資源也是自然生態教育體驗最適當的來源。農場孕育多樣化的動植物,是生態系統最完整的戶外自然教室,是實施自然教育最理想的場地。因此臺灣 「 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 規定休閒農場農業體驗區的用途之一是提供「生態教育」之用。這是教育農園的基本價值。
  • 休閒教育農園成為體驗農業新模式和新熱點
    因此臺灣 「 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法 」 規定休閒農場農業體驗區的用途之一是提供「生態教育」之用。這是教育農園的基本價值。教育農園的要義如下:教育農園是農場經營者以農業生產、自然生態、農村生活文化等資源為內涵,對中小學生或一般遊客設計體驗活動,經由詳實的解說服務方式,滿足遊客知性的需求,完成自然生態教育,同時促進城鄉交流的一種休閒農業經營型態。
  • 二胎政策放開後,你會去做個教育農園嗎?
    作為教育大國,把休閒農業與教育聯合起來,做個教育農園怎麼樣?在臺灣,教育農園在滿足遊客觀光遊憩的需求外,又提供自然的體驗,學習動植物生態系統的知識、能力與態度,跨越農業與教育的領域,是最理想的戶外自然教室。教育農園因為搭上了教育的快車道,而成為休閒農業的熱點和寵兒。
  • 臺灣「海芋季」VS大陸「青青世界」,休閒農園你「挺」哪家?
    最初,臺灣竹子湖地區只是眾多種植海芋的地區之一,但是由於在上市時節經常功效失衡,所以,在1996年,當地一位農民高於玄先生首創讓遊客親自採摘海芋、開拓觀光海芋的經營模式,逐漸推動竹子湖的觀光海芋產業發展。為了進一步提升海芋帶給當地的價值,臺灣相關部門通過擴大辦理竹子湖海芋季整體產業文化系列活動,加強拓展竹子湖海芋產品的整體形象設計與文化藝術的包裝。
  • 食農教育到底是什麼?臺灣立法推動食農教育勢在必行
    海峽彼岸的臺灣,食育推進勢在必行,立委姚文智、陳曼麗分別提出《食農教育法》、《食農教育基本法》兩套草案,行政院農委會版本草案也在研擬階段,但各界對於「食育」這個名詞,仍然存在許多歧義。「難道讓學生種菜就是食農教育嗎?」「食育是單純的營養教育嗎?」「家政課程是否就是食育課?」「食農教育會不會是環境教育的一環?
  • 臺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全省環島大學智慧農遊創意遊程競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今日舉辦
    點擊↑關注「張玉成理事長」臺灣生態教育農園協會全省環島大學智慧農遊創意遊程競賽總決賽暨頒獎典禮
  • 臺灣蜜棗、雞心黃皮、紅心石榴、泰國香水椰子......海墾這個合作社要打造「四季有果」新農園
    走到一株紅心石榴樹邊,果園管理技術指導員馮所能指著地上突起的微形噴頭說,目前農園已種植的400多畝果樹全部採用這種先進的滴灌加微灌,僅設備投入就達20多萬元,另外投入15萬元打造水電網,在每個種植區專門建一個水肥池,搭配購買的優質有機肥,首先在「養料」上下足真功夫。農園負責人和技術指導人員在檢查臺灣蜜棗種植情況。
  • 都市農園——秋的旅行
    近日軍糧城養老服務中心的老人在養老中心丁秀榮執行院長和養老中心李護士長的陪同下,來到「都市農園」!開始了一場秋的旅行,感受秋的氣息!軍糧城養老服務中心是天津唐承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傾力打造的醫養結合為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以唐承公司「都市農園」400畝土地的種養殖基地為依託,可常年為養老中心的老人提供綠色食品。
  • 清遠田野綠世界臺灣風情農園摘水果旅遊攻略
    秋冬是豐收的季節,在清遠田野綠世界臺灣風情農園,這個季節是屬於楊桃的。秋風傳來了特大喜訊:田野的楊桃豐收了,總產量有20萬斤之多。除了楊桃,田野綠世界還有臺灣白柚與釋迦,臺灣青棗也即將成熟。一起來田野綠世界搶水果吧。
  • 《卡塔莉娜農園》手遊公開 與大小姐一起栽種農園
    《卡塔莉娜農園》手遊公開 與大小姐一起栽種農園 來源:www.18183.com作者:阿魚覺得海星時間:2020-07-31 分享到: 日本whomor宣布,預定於7月31日起在手機等平臺上推出一款免費休閒新作遊戲《轉生成女性向遊戲只有毀滅END的壞人大小姐~卡塔莉娜農園~》(はめふら〜カタリナ農園〜)與玩家們見面。
  • 科普教育主題休閒農園必須配置一個特色科普文化館!
    導語科普教育主題休閒農園是指利用農業生產、生態環境、動物植物、農村生活文化等資源來設計體驗活動的休閒農業園區。它以教育為目的,讓城市遊客在體驗中學習農業及相關領域的知識。科普教育主題農園與其它主題休閒農莊不同,是以寓教於樂為理念,突出知識的傳播和體驗,兼顧有關技能的傳授,讓遊客在輕輕愉悅的場景中獲取農業科學知識和農耕歷史文化體驗,在休閒中達到生態和環保教育的目的。
  • 珠海綠手指份額農園
    另外10畝用於農場配套服務,包括停車場、辦公區、員工住宿和自助廚房等。會員市民可以到農場遊玩。我們的農場位於獨立的水庫邊,水庫只有從農場才能進去,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歐洲有幾十個農業企業從事千戶以上的配送業務,據本人所知,其中丹麥有一家最大,配送規模達到5萬戶;在英國該計劃由政府鼓勵推動,稱為「箱式計劃」(因為是用箱子把農場品送至市民家中);在日本和臺灣稱為「宅配」,在臺灣已經發展出上市公司。而在美國有562個CSA農場。CSA可以理解為有機產品直銷的一種模式,在近幾年傳入中國,在北京和上海發展較早,我們嘗試在珠海推行這一模式。
  • 「網際網路+」助力臺灣農特產品進入大陸消費者的購物車
    (中國臺灣網 郜利敏 攝)中國臺灣網10月31日長沙訊 (記者 郜利敏)「大陸市場很大,臺灣有很多口碑不錯的農產品,如臺灣鳳梨、手工牛軋糖……如何進入大陸市場成為很多臺灣業者心之所向。」臺灣酋長鳳梨有限公司負責人楊清茂說,在大陸電商產業蓬勃發展趨勢下,臺灣農產品通過什麼渠道進入大陸消費者的「購物車」,是很多臺灣業者進入大陸市場亟需解決的問題。
  • 多多農園、縣長直播、明星帶貨,拼多多多維度發力支持助農
    廣東省徐聞縣縣長徐康秀走進拼多多助農直播間,為當地特產菠蘿助銷,兩個小時內,最終賣出25萬斤菠蘿,為農產品店鋪增粉超過3萬,因而廣東在全省範圍內對「徐聞模式」進行推廣,從而在推動了廣東助農。2、創辦多多農園「多多農園」是什麼?
  • 太陽公社*野果 | 自然導師培訓及臺灣食農遊學進行時
    ▪   成為職業自然教育導師▪   擁有專業的自然教育導師團隊▪   自然教育基地、生態園區的建設與運營▪   鄉村生態人文資源的挖掘整理及體驗活動的開發設計▪   有機耕作新農人的引入和孵化▪   創意文教農園的經營▪   凝聚眾人之力學習型組織的構建▪   鄉村社區的活化
  • 浙江仙居:臺灣農創園 火龍果梳果忙
    2020年7月1日,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臺灣農民創業園火龍果基地,農民正在梳果,以保證果實豐收。近年來,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因地制宜,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按照「農業園區化、產業規模化、農旅一體化」的發展思路,以合作社的形式,鼓勵農民大力發展種植嘉寶果、藍莓、火龍果等特色農業,帶動當地農民走上了致富路。2020年7月1日,鳥瞰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臺灣農民創業園火龍果基地。
  • 想養鳥先租著試試 嘉義農園推出租鳥籲尊重生命
    想養鳥先租著試試 嘉義農園推出租鳥籲尊重生命
  • 食農教育:「識農教育」的深化升級
    日本在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韓國2009通過《食物教育支持法案》;美國從2010年開始推廣農場到學校的「吃在地」計劃,力求讓學童吃到最新鮮的食材,並讓學齡前孩子體驗採購過程,培養孩子健康飲食觀念。
  • 休閒農園 吃龍眼攀樹屋
    華夏經緯網8月3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每年農曆七月,臺灣龍眼進入盛產,今年大坑不少擁有龍眼樹的休閒農園,開放供食客採果,包括「瞪眼啃屁股」、「荔園」等,區內龍眼已成熟,只要入園用餐,業者免費招待吃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