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之路,跟我們打遊戲升級一樣,前面的裝備打得好一些,後面就更容易一些。所以我是那種不相信靠後勁兒的家長,我覺得孩子想要在學習的路上走得順順利利,那就是一步一個腳印,每一步的基礎要打牢。
但很多孩子直接就輸在了小學這個階段,小學的知識看起來不難,但確是「地基」。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養成孩子上課專心聽講、放學認真寫作業、考出好成績獲得信心,從而提高學習興趣。所以說到底對於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一項能力是專注力。
那如何確定7歲前,孩子的專注力的好與壞呢?家長可以對照以下幾點,說明孩子的專注力有待提升。
在一次訪談中,被問及:「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巴菲特回答:「是專注,而且比爾蓋茨的答案和我一樣」。
第一關:不打擾、自己玩
這第一關實際上是對家長和孩子的共同一關,尤其是家裡有老人,一定要守好這一關。老人都比較喜歡孩子,甚至那眼神無時無刻不關注著孩子,當孩子自己玩得津津有味的時候,很多老人會插一句嘴,寶寶累不累?寶寶餓不餓?或者是我家大寶玩得真好!看似無關緊要的幾句話,正在破壞專注力。
要知道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候,會出現哪些表現。首先就是朝向被注意的事物,然後將手裡的動作都停下來,就連呼吸都變得緩慢,有些特別認真的孩子還會憋氣。當一個聲音插入進來,就會分散他的注意力,如果經常如此,孩子的狀態會處於一個隨時被打斷的狀態,自然無法深度專注。
所以建議家長不要打擾孩子,就讓孩子自己安安靜靜的玩耍。家長甚至要去給孩子創造安靜的條件,不要開著電視,不要製造噪音。這樣都是對孩子專注力的保護!每天至少保證孩子能自己在安靜的環境中玩上一小時。
第二關:不看電視和手機
我個人認為第二關是最難守的,要知道現代人幾乎離不開手機,回家以後電視不看也要打開。這種習慣是怎麼來的我不知道,但是電視和手機確實孩子專注力破壞的兩大「元兇」。說先說一說手機是如何破壞專注力的?
你仔細想一想,是不是經常被手機打斷,本來想要看書,突然手機來了一個消息,你去查看了消息。突然手機來了一條推送,你又去看推送。不一會的時間,你完全忘記要看書的事情。手機讓成年人都無法高度集中注意,何況是孩子。
那電視是如何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呢?很多家長在孩子1、2歲的時候,天天就在家裡放著電視,還自認為這樣孩子可以從電視中學說話,孩子確實因為看電視變得安靜了起來。有些家長還洋洋得意的說,我家孩子的專注能力特別強,只能說無知太可怕!
曾經有腦科專家做過相關的實驗調查,調查了1700名兒童,這個實驗從孩子10個月跟蹤到孩子7歲。得出這樣的結論,每增加1個小時的看電視時間,到7歲的時候注意力缺陷的風險就增加10%。
孩子在看電視的過程中,看似非常專注,但這不是主動專注,而是因為電視給孩子輸送的信息量過大,讓孩子無法從電視中跳脫出來。而長期看電視的孩子,未來就可能看不進去書。因為書本是平面的同時是靜態的都無法給予像電視那樣的刺激,所以一看書、一上課就坐不住。
那如何守好這第二關呢?我建議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則,能不玩手機就不玩手機,電視最好就別看。如果實在克制不住自己想看手機,也要會演戲,比如拿一本書看,然後把手機放裡面。總之你的行為要給孩子一個觀念,手機和電視無趣。
同時建議家長可以給孩子讀一些關於手機和電視危害的繪本故事,讓孩子主動遠離手機和電視。比如有一段時間,我家孩子總吵著要玩手機,我就在睡前給他讀《離我遠點,電視和手機》,這就像一種暗示,孩子不知不覺就會在心底裡認為電視和手機是有危害的。
第三關:專注力訓練
專注力就好像肌肉一樣,越訓練越強大。所以我建議孩子在上小學前,家長可以有目的地去給娃做訓練,當然要以遊戲的方式去訓練,這樣孩子才願意參與其中。我經常和孩子玩抓身體部位這個遊戲,適合一家三口玩。
有一個喊口令的人,另外兩個人比賽。比如喊抓鼻子,兩個人就要抓鼻子,喊抓耳朵就要抓耳朵。孩子遊戲的時候勝負欲非常強,注意力會高度集中,這樣孩子就能在玩中進行鍛鍊。當然有關專注力的遊戲特別多,找不同、走迷宮這種也都是經典遊戲。
有心的家長可以給孩子專門買一套專注力訓練的書籍,讓孩子每天都能玩不同的專注力遊戲,防止孩子一個遊戲玩久了就沒了興趣。我給我家孩子買的是一套德國的專注力訓練書,《好奇狗陪你學 專注力訓練》,這是德國這個以嚴謹、專注著稱的國家編纂的書籍,我個人覺得對於孩子的專注力非常有幫助。
如果感興趣的家長可以看一看我以往的文章,專門寫了德國人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今天的育兒知識就分享到這裡,喜歡的家長,記得點讚、轉發、留言喲!
我是錦春,一位80後寶媽,家有二寶。在這裡分享我的育兒路上那些打怪升級的小事兒,還有些過來人的小經驗,主要專注開發孩子的潛能,願我們都能養出麒麟子、狀元郎。而我希望能做你育兒路上的「神助攻」!如果你喜歡錦春的文字,記得點讚、分享、加關注喲!而我也十分樂意看到你們的留言,吐槽、困惑、歡喜的小事兒都可以,錦春會在這裡一直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