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知識的獲得是記憶,記憶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 ——英國哲學家 培根
記憶力是孩子學習的基礎所在,眾所周知,孩子記憶力好,在學習上就算不使勁也能比其他孩子記得快,反之,孩子的記憶力如果不夠,那就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努力才行。
其實孩子的記憶力是可以從小培養的,在孩子6歲前是記憶力發展的關鍵期,在孩子6歲前你帶他「走三關」,孩子的記憶力會越來越好,智商也會高出同齡人。
0-12個月的寶寶能短暫的記住周邊的事物,通過對外界的感知,寶寶會對外界一切都充滿好奇,並且特別敏感,觸覺、視覺、嗅覺都會變得特別強,這個時候父母可以通過外界的刺激來促進寶寶記憶力發展。
1-3歲寶寶已經開始有長期記憶了,這個時候寶寶的記憶力會慢慢增強,就算你不去培養他,也會一點點的形成記憶系統,只不過是記憶力的高低有所差距。
3-6之後寶寶的自我意識會飛速發展,記憶力開始變得有意識,但這時候寶寶的記憶力只能通過重複的機械記憶來記住事物,這個時候你想讓寶寶記住什麼東西,只要不斷在寶寶面前重複就可以了。
寶寶的記憶力發展是有規律的,只要父母能夠掌握這些規律,培養好寶寶的記憶力,那麼寶寶就會變得與眾不同。
第一關:不分心
想要記住一樣東西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能分心,去研究一個人在專注的去做某一件事的時候,記憶力就會有所提升,所以說專注力和記憶力是有很大關係的。
所以家長一定要避免孩子三心二意,平時讓孩子做事的時候不要分心,吃飯的時候不要看電視,一心不要二用。
美國麻省理工的研究者對專注力與記憶力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得出了專注力越高,記憶力越好這樣的結論,該研究結果發表在權威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專注力強,記憶力也強的原因了。
第二關:用不同的記憶方法
記憶力的方法有很多種,不同的記憶方法會起到不一樣的效果。
(1)場景記憶:場景記憶就是對場景進行細節的對比,根據場景當中不同的人物和物品來進行記憶,從而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
(2)圖像記憶:也就是採用圖像的方法幫助孩子進行記憶,這種記憶方法比起其他的記憶效率要高上3倍以上,圖像記憶的要領就是圖像必須要精簡且誇張,從而刺激孩子的記憶神經,促進記憶力發育。
(3)視覺記憶:世界記憶是一種感知的記憶,它是通過視覺的感知直觀性的讓孩子記住東西。
除了上面幾種記憶方式之外,還有更多的記憶力方法,想要讓孩子學會,家長需要藉助外物的力量,就比如我給孩子看的這套《2-6歲兒童記憶力訓練遊戲書》,通過有趣的遊戲幫助孩子學會5種記憶方法。場景記憶、圖像記憶、觀察記憶、視覺記憶、聯想記憶。
第三關:掌握遺忘規律
想讓孩子具備超強的記憶力,首先要掌握遺忘規律,著名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進行一次實驗研究,發現記憶力再好的人都會遺忘,而且每天的遺忘率都會穩定在72%~79%之間,但是遺忘存在共性的,只有根據自己遺忘的時間,進行最佳的複習,才能形成長期的記憶力。一般人兩天複習一次就好,記憶力差的最好能一天複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