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人父母養了17年「中國兒子」,讓其學中文、去中國尋根……卻發現...
報導稱,一對白人父母在17年前領養了一名亞裔男嬰,並將他當作中國人撫養長大。這對父母不僅讓兒子學習中文,認了中國人當乾爹、乾媽,還多次帶他前往中國「尋根」,最後竟發現兒子是韓國人。這個故事由一名用戶分享在Tik Tok視頻平臺上。據這名用戶描述,這對白人夫妻在領養男嬰8個月後,覺得應該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文化傳統,於是與附近的華人社群取得聯繫。
-
讓兒子學中文、去中國「尋根」……白人父母養了17年「中國兒子...
報導稱,一對白人父母在17年前領養了一名亞裔男嬰,並將他當作中國人撫養長大。這對父母不僅讓兒子學習中文,認了中國人當乾爹、乾媽,還多次帶他前往中國「尋根」,最後竟發現兒子是韓國人。這個故事由一名用戶分享在Tik Tok視頻平臺上。據這名用戶描述,這對白人夫妻在領養男嬰8個月後,覺得應該讓孩子了解自己的文化傳統,於是與附近的華人社群取得聯繫。
-
白人夫婦收養亞裔男嬰堅持教他學中文,17年後才發現他來自韓國
一對白人夫婦17年前收養了一名亞裔男嬰,為了不讓兒子脫離自己的文化背景,夫妻倆不僅堅持讓兒子學習中文,還經常帶他到中國旅行,但直到17年後,孩子長大了要申請大學,這對白人夫妻於是又翻出兒子的出生證明,不過令人尷尬的是,出生證上竟然寫的是兒子的親生父母是「韓國人」,這場持續了17年的烏龍才終於真相大白
-
白人夫妻讓亞裔養子苦學中文,17歲時才發現是韓國人
華輿訊 據《美國僑報》報導 社交平臺TikTok上的一部視頻近日引起熱議,內容是上傳者轉述網上看到的趣事:一對白人夫妻領養了一名亞裔嬰兒,他們讓孩子學中文,並多次帶孩子去中國「尋根」,結果直到孩子要上大學了,他們才發現孩子並非中國人,是韓國人。
-
不能忘本,白人夫婦教「亞裔」養子學中文17年!結果孩子是韓國人
故事來源於她6年前在美國熱門論壇Reddit上看到的一條帖子,講述的是一對美國白人夫婦領養了一名「亞裔」孩子,為了讓孩子不忘本,努力要求他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就這樣持續了17年,直到孩子要申請大學後才發現,養子竟然是韓國人! 據論壇帖子顯示,白人父親發帖透露,他和妻子想要領養孩子,正好有一對年輕的亞裔父母由於無力撫養想要把孩子送給別人。
-
美國夫婦以為領養了中國男嬰讓其學中文,17年後發現他竟來自韓國
這名女子稱她和丈夫在17年前領養了一名亞洲男嬰,他們一直都以為這名男孩來自中國,所以不停地讓孩子學習中國文化以及中文,好幫助孩子建立與其來源地的聯繫。但是直到最近,這對夫妻才得知真相,他們養子的親生父母竟然是韓國人,網友開玩笑稱他們努力地培養出了一名精通中文的韓國人。
-
研究稱30%被美國家庭領養華裔兒童自認是中國人
不過,身份認同的困惑,沒有比自己是被領養的這個事實本身讓這些孩子更焦慮。有研究指出,多達30%被美國家庭領養的中國兒童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南佛羅裡達大學教授譚星(Tony Tan)長期研究跨國領養兒童,被美國家庭領養的中國女童是他的重點研究對象。譚星的研究發現,被美國家庭領養的中國女孩在情緒和學識表現上與她們沒有被收養的同齡人及美國同齡人相當,甚至更好。
-
夫婦網上花6000元買假出生證明私下領養孩子
買假證明私下領養孩子 鮑女士和丈夫結婚有五六年了一直沒有小孩,到了2013年7月左右,兩人就決定領養一個小孩。於是鮑女士上網加了幾個送養小孩的QQ群。她在網上認識了一對未婚先孕卻無力撫養孩子的情侶,雙方商量約定了孩子的收養事宜。
-
男嬰剛出生49天兒 被人花16萬抱走 賣孩子的竟是親生父母
來源|都市現場綜合安徽經濟頻道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如刪除來源必究安徽省合肥市火車站派出所破獲了一起販賣兒童案件,一名出生才40多天的男嬰,被人以16萬多元的價格賣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賣孩子的不是別人,竟然是孩子的親生父母!2020年10月30號晚,合肥火車站派出所接到警情通報,一列火車上發現一名涉嫌非法領養嬰兒的婦女。隨後,民警立即趕赴現場了解情況。民警到達現場看到,車廂內有一名中年婦女,懷抱著一名出生不久的嬰兒。
-
健康男嬰遭遺棄 被發現時渾身是血臍帶未剪(圖)
這孩子臍帶未剪就遭棄 本報記者 魏國安 文/圖 本報訊 一名剛出生的健康男嬰,被遺棄在石獅市區一空地上。接警後,110、120迅速趕到,將嬰兒送到石獅華僑醫院救護,數名熱心市民為孩子買來衣物、奶粉,並自願通宵看護。
-
孩子不隨父母姓潛在麻煩多 醫院拒開出生證明
,醫院以孩子未隨父母姓為由拒開出生證明。新生兒究竟能不能選擇父母姓之外的姓?醫院以此為由拒開出生證明有何依據?14日,《洛陽晚報》記者進行了走訪。近日,市民王先生致電晚報熱線66778866反映,他為剛出生的女兒辦理出生證明時,醫院以孩子未隨父母姓為由拒開出生證明。新生兒究竟能不能選擇父母姓之外的姓?醫院以此為由拒開出生證明有何依據?14日,《洛陽晚報》記者進行了走訪。
-
白人排擠黑人敵視?亞裔在美國處境尷尬
許多亞裔美國人認為判決不公,走上街頭抗議:過去十年間,紐約警察局有上百起案件牽扯到平民死亡,但很少有警察遭到起訴——梁彼得更是被判有罪的第一人。為什麼白人警察,包括全國高度關注案件中那些殺死平民的白人警察,就可以免遭起訴?許多亞裔美國人認為梁被判有罪是因為他的膚色。他被當成了替罪羊。 另一個事件中的種族歧視更沒有疑義。
-
被認應打低薪工 美國高學歷亞裔失業率實際超白人
但由波士頓麻薩諸塞大學經濟系教授金馬琳(Marlene Kim)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卻揭示出另一景象:亞裔高學歷者失業率高於白人、亞裔長期失業率是各個族裔中最高的。報告指亞裔勞工多移民使其在找工時受到歧視,以及亞裔多居住在長期失業率較高的地區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
-
剛出生男嬰腹部長出一根手指,還多出倆「乳房」…父母嚇壞
男嬰剛出生腹部竟有這東西」上述三甲醫院胎兒與新生兒外科副主任醫師鄒嬋娟表示,如果任由這個包塊繼續長大,會有瘤變的可能性,需儘快進行手術切除。10月19日上午九點,小樂被送進手術室。醫生表示,手術過程可以看到該寄生胎手指頭及指甲,同時發現腫塊基底部有軟骨組織,最終診斷為不對稱連體畸形。
-
出生僅20多天的男嬰被棄公廁內 警方介入調查
9月4日上午,一名出生僅僅20多天的男嬰被遺棄在賽罕區榆林鎮潮岱村一公共廁所內。昨日,呼和浩特晚報記者了解到,警方介入案件調查,並將男嬰臨時安置在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接受隔離、體檢。據了解,9月4日上午,榆林鎮潮岱村村民王女士來到該村內的一公共廁所如廁時,發現地上放著一毛毯包裹物。
-
出生僅20多天的男嬰被棄公廁內 警方介入調查
呼和浩特晚報訊 9月4日上午,一名出生僅僅20多天的男嬰被遺棄在賽罕區榆林鎮潮岱村一公共廁所內。6日,呼和浩特晚報記者了解到,警方介入案件調查,並將男嬰臨時安置在呼和浩特市第一醫院,接受隔離、體檢。據了解,9月4日上午,榆林鎮潮岱村村民王女士來到該村內的一公共廁所如廁時,發現地上放著一毛毯包裹物。因為看起來像是嬰兒襁褓,王女士便小心翼翼地打開,結果發現,毛毯內果真是一名嬰兒。
-
心理學家李玫瑾:十月懷胎加上長大後的撫養,都不如出生後第一年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上,談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深遠影響時,提出一個觀點:懷胎十月,不如養他10個月,出生後的頭一年尤為關鍵,父母要親自撫養。三歲前是情感關鍵期,最好都自己帶。分離的時間長了,有的父母發現孩子對自己很是生疏,有的父母發現孩子變得膽小了,有的則越發調皮搗蛋了,管也管不住,說不聽罵無用……身邊有個朋友在孩子出生5個月斷奶後,就把孩子送回了老家,等孩子6歲的時候才接回身邊讀書。結果孩子調皮得很,還總是頂嘴,打他罵他,就哭著說要回去找奶奶,為此,朋友很是苦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
網絡收養組織變嬰兒買賣平臺 領養嬰兒花10萬
記者經過連續兩個多月的調查採訪發現,QQ群、論壇等已成為重要的民間收養平臺,通過網絡發布送領養信息,待產媽媽們或年輕父母和領養方經過討價還價後達成送養協議,為成功領養一名嬰兒,花費甚至高達10萬元。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像陳麗這樣希望送養嬰兒的寶媽寶爸並不少,同陳麗一樣,雖名曰送養,但幾乎每位送養者都會要求對方支付一定的補償費;除一次性補償外,不少送養者還會要求對方擔負待產期間的日常生活花費及辦理出生證明等費用。網絡中所謂的「寶媽」,多為待產媽媽,「補幾」(即補償多少)似乎已成為雙方討價還價的專有詞彙,而家庭困難無力撫養、想要生養男孩等則成為群裡「寶媽」「寶爸」們送養的主要原因。
-
34歲單身母親身患絕症 為6歲混血兒尋領養者(圖)
郭紅和她的混血兒子 (江西)武寧34歲單身母親身患絕症 為6歲混血兒尋找好心領養者 一直以來,單身母親是個無助、弱勢的代名詞。數年前,武寧縣青江鄉姑娘郭紅不顧一切與一名奈及利亞國籍的男子結合在一起,並有了愛的結晶,成為了一名單身母親。
-
垃圾桶傳來微弱「貓叫」聲,打開發現是剛出生男嬰,網友怒不可遏
對待孩子,她們不會表現出一個母親該有的溫暖,而是粗言穢語,拳腳相向,更有甚者,把剛出生的孩子扔掉!01環衛工人聽到垃圾桶傳來微弱「貓叫」聲,打開竟發現一名男嬰就在6月10號凌晨5點,我們還在熟睡中時,地球衛士:環衛工人已經開始工作,為城市「洗漱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