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陵山區:為了心中那片「桃花源」

2020-12-17 光明網新聞中心

  光明日報記者 夏靜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劉平安

  今年中秋節,湖北武陵山區的恩施州群眾陶醉在熱鬧的「打餈粑」「拜月」「摸秋」等民俗活動中。各家各戶備上一桌豐盛的酒菜和一缽香噴噴的油茶湯,全家人歡聚一堂。街頭巷尾,鄉鎮山村,一片歡樂祥和。

  貧困是武陵山區群眾長期以來難以抹掉的標籤,而今年的中秋節,節慶的熱鬧中處處彰顯著變化。

  傳統節日在繼續,歌唱祖國讚美黨的活動在增多,群眾自發地組織和參與「喜迎十九大·歡度中秋佳節」的活動,感恩政策越來越為民,感恩生活越來越美好。親朋好友歡聚的酒席間,大家不加掩飾地「炫耀」著自家的變化:特困戶有了新房子,負債戶有了新產業,光棍漢有了新媳婦。

  武陵山深處的鹹豐縣丁寨鄉桐子元村,貧困戶歐建勤掰著手指頭算起帳來很是自豪:今年在村裡的發動下,種了兩畝辣椒,現在已經賣了近2000元;餵的三頭豬長勢喜人,自己留一頭,年底可以賣兩頭。除了這些,老兩口低保一個月280元,養老金一個月100元,今年耕地地力補貼485元,退耕還林還草補貼4500元——這一算不得了,怎麼也有上萬元的收入。

  這些變化得益於國家政策對武陵山區的傾斜,得益於湖北省、恩施州的精準幫扶。截至2014年底,恩施州建檔立卡的絕對貧困人口仍有92萬,他們多數集中在邊緣區、深山區、高寒區,因災、因病、因學、因婚返貧概率高。這些地方山高路遠、生產生活條件惡劣、經濟總量小、財政收入低、產業支撐弱。恩施州通過立軍令狀,建責任單,開資金閘,因地施策、因人施策,開展旅遊扶貧、電商扶貧、「兜底」扶貧,實行「掛圖作戰」,全力扶貧攻堅。

  恩施州州委相關領導介紹,扶貧地圖既是作戰圖,又是路線圖,還是軍令狀,更是承諾書。只有這樣,才能夠統一思想,進一步營造有利於精準脫貧、競進脫貧、競進小康的氛圍。據悉,恩施州8個縣市委書記的辦公室裡都有一幅本縣市的地圖,這些書記每天走進辦公室,看到扶貧地圖,對扶貧工作一刻也不敢懈怠。幾年間,恩施州貧困人口年均遞減15萬人。

  恩施州沐撫辦事處營上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向明富驕傲地說:「以前,營上村村民肩挑背馱,在貧困線上掙扎度日,很多男人娶不到媳婦。自從景區開發後,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半以上的青壯年就地從事旅遊工作,外來的媳婦歡喜地紮下了根!」今年中秋節,村民不用再遠離家鄉謀出路,不僅實現了脫貧,也實現了家人的團圓。

  過去,武陵山區的很多家庭只有在節日時才能吃上幾頓飽飯,過節意味著改善生活。而現在,逐漸脫貧並奔向小康的大山人民在歡度中秋時,一邊在感恩國家的精準扶貧,一邊又在謀劃借好政策東風把日子過得更加紅火。為了心中的那片「桃花源」——富足的生活,武陵山區群眾正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繼續前行。

  在恩施州中秋節日裡各家各戶的家宴上,三杯兩盞油茶湯下肚,大家臉上洋溢著幸福。

  《光明日報》( 2017年10月05日 04版)

[責任編輯:徐皓]

相關焦點

  • 「中國的桌山」,它是重慶最新的4A景區,武陵山區另一片桃花源
    就在重慶也有一處能與桌山媲美的地方那就是位於秀山的川河蓋某某山倒是常聽說那「蓋」又是什麼意思呢?「蓋」是秀山當地的方言即高山上的平川川河蓋被稱為「武陵第一蓋」去川河蓋的路有一條號稱「重慶公路彎道之最」的「平川公路」從「第一拐」開始上山到達山頂一共「四十五拐」
  • 湖北武陵峽口疑為桃花源 老人問毛主席可好(圖)
    第1頁:竹山武陵峽疑似「桃花源」第2頁:老人曾問 「毛主席他老人家現在身體可好?」第3頁:南北「桃花源」「武陵源」可並存   竹山武陵峽疑似「桃花源」  核心提示  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原型在哪裡?全國有30多個地方在「據理力爭」。
  • 湖北竹山峽谷疑似桃花源
    穿過20公裡武陵峽-----     「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竹山縣地處鄂西北山區,境內森林茂盛,地勢險峻。從竹山縣城繞盤山公路3小時便到官渡鎮。    竹山縣文聯主席華賦桂10次進峽谷探訪,他寫道:進入大峽谷,花香撲鼻,鳥語入耳,不多久便看見一片茂密的桃樹林,可謂「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 新電商闖入「桃花源」,在武陵山大做文章,「挖出」山珍林寶
    而位於多省交界的武陵山,似乎就一直存在著這麼個「爭議」,那就是武陵山到底在哪?武陵山這個名片之所以被用到了很多地方,也是因為一片桃花源開始。相信很多人的讀書生涯中,對語文教材裡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都記憶深刻,「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其中赫然出現的「武陵」二字,讓不少人把追溯桃花源的求知慾探向了如今的武陵山。
  • 重慶藏著一個「桃花源」,就在武陵山區,遊客:太夢幻了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這是我們在初中課本學習到的《桃花源記》的開篇第1句話,當時就深深的記住了,在武陵有一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叫做桃花源,但是老師總是告訴我們說桃花源是一個虛構的地方,只是為了寄託作者的理想世界而創造出來的。但是其實在重慶確實藏著一個桃花源。
  • 湖南的武陵,此處遍地「桃花源」,陶淵明說的是哪一處?
    王維、蘇東坡等騎著瘦馬,千裡迢迢來到常德地界,腦海裡全是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記》,於是更後來的人們充滿無限嚮往。很多人順著陶淵明的筆墨走向,不停地豐富「世外桃源」的內涵,並且開始爭論「真正的桃花源在哪裡」,常德人振振有詞,是因為原文中有「武陵」二字,其實武陵曾經涵蓋今天的貴州湖南交界大片區域,在這片區域裡,要尋一條小溪、一處「初極狹」的石洞,是輕而易舉的事。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如今正發生大變化
    1700年前,陶淵明寫下一篇《桃花源記》。在他的筆下,桃花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村民們「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宛若一個世外桃源。千百年來,引得無數文人墨客嚮往。
  • 第一所以「武陵」命名的大學來了!
    將是第一個以武陵命名的本科大學。將著力構建「以健康營養類學科為主體,以旅遊及管理類、生態及環境學科為兩翼,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使其成為湖北乃至全國康養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康養產業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基地,康養高等教育對外交流基地。武陵山康養學院由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湖北省峻將綠色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
  • 重慶人和湖南人一直爭議的桃花源究竟在哪?帶你探秘武陵山
    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桃花源的情節,最是那一抹田園風光,因為.....整個讀書生涯,咱8090+都曾被教材的那篇佳作魂牽。那就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從此之後,就再也沒能忘記,那你知道讓你夢繞的桃園仙境究竟在何方嗎?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哪兒?
    全國到底有幾個桃花源?據不完全統計,有30多個地方在對桃花源進行「據理力爭。」不過,大部分僅僅是為了旅遊開發,找不到依據,筆者以為,有據可考的全國有十個。十大桃花源一是湖南常德桃源縣桃花源。這裡南臨沅江,北倚武陵群峰,早在陶淵明之前,黃閔所著《太平御覽》中的《武陵記》就記載:「武陵山中,有避秦人居之,尋水,號桃花源。」
  • 仙境般的桃花源究竟在哪裡?
    在陶淵明的筆下,桃花源被寫得宛如仙境一般,引得無數人神往。但在文章的末尾,那個發現桃花源的漁人卻沒有能夠再次找到桃花源。桃花源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那麼又在哪裡呢?根據陶淵明的描寫,桃花源是被一個在武陵居住的漁人發現的。由此推斷,桃花源就算不在武陵,那麼也應該離武陵不遠。
  • 心中的那片桃花源 | 聽《2020年下學期課程改革解讀》心得
    作者 | 張翠琴審核 | 楊茜編輯 | 李力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桃花源。這片桃花源,或寧靜,或澎湃,或痛苦,或張揚,只要心神往之,便是最美的桃花源。晚上,讓人期待已久的新網師2020秋季班課程改革及選課解讀會在釘釘群如期拉開帷幕。恰巧今晚有事,不能在家裡聆聽,但只要有網絡就行,習慣了做筆記,但沒帶筆記本,老公就把自己的手機貢獻出來,沒帶耳機,朋友專門驅車回家,捎來了自己的耳機讓我使用。他們暖心的舉動,讓我感動至極。
  • 原來世界上真有「桃花源」,就藏在重慶武陵山腹地,知道的人不多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無數人的心靈增添了世外桃源。桃花源是人們心目中理想的隱居之地。沒有紛爭,沒有喧囂,只有自由,舒適,幸福的生活。那麼,世界上真的有「桃花源」嗎?我國有很多地名叫桃花源,但我覺得重慶酉陽的桃花源更像。
  • 世外桃源何處覓:《桃花源記》極可能是廣告軟文
    《桃花源記》意境圖湖南常德桃花源旅遊區日前成功晉級國家5A級旅遊景區,引發了新一輪桃花源原型之爭。在重慶酉陽,有人甚至打算推動將酉陽更名武陵,以證明酉陽桃花源為「真跡」。桃花源位於常德市桃源縣西南約15公裡處,南倚巍巍武陵,北臨滔滔沅水,以山水田園之美、寺觀亭閣之盛、詩文碑刻之豐,歷史傳說之奇著稱。桃花源主體景觀包括桃仙嶺、桃源山、桃花山和秦人村四處,現存古蹟有淵明祠、佳致碑、菊園、方竹亭、集賢祠、桃花觀、躡風亭、水源亭、千丘田、纜船洲以及歷代文人孟浩然、王昌齡、王維、李白、杜牧、劉禹錫、韓愈、陸遊、蘇軾等留下的題詠碑刻等。
  •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世人都聽說過桃花源記,但真正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首先來看一下桃花園記這篇文章,是由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風這個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在了一起,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的不滿
  • 桃花源到底在哪裡?答案是貴州銅仁!湖南桃源縣可以改名字了!
    有人認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應該是一個多為外人所不知曉,是外界難尋找,處於深山峽谷頗為神秘的地方。正如何以剛教授所寫的:「《桃花源記》的『桃花源』其地點不是今天湖南桃源縣的桃花源,因為這裡自秦漢以來是有階級和階級壓迫與剝削的地方。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古晉代指的是武陵郡,包括武陵山脈沅水上遊的酉水流域。」所以,有人認為「桃源在武陵,深處是銅仁」。
  • 魏晉九州 | 武陵的劉邦和陶淵明(常德篇)
    叫上一碗,紅色辣湯配白色細圓粉,牛肉片切得薄薄的,和翠綠的香菜一塊兒放在最上頭。筷子下去,一個黃酥黃酥的虎皮雞蛋浮上來,咬一口,辣湯汁兒滲進去,雞蛋就很有滋味了。住在這裡的人見到漁人都很吃驚,因他們是為了躲避秦朝末年的戰亂,才費苦心找了這麼個山洞平原,自信不會被人發現,卻沒想到來了個武陵漁人。拿人手短,吃人嘴軟,趕緊好吃好喝地招待他,叮囑這漁人不要將山洞裡的事告訴其他人。
  • 桃源仙境溪邊客,不染世間塵與埃;七絕同題詩:心中桃花源
    世上有兩個桃花源:一個在人們的心中,遠離喧囂,青山綠水,鳥語花香;一個在詩人的筆下,一河,一林,一田野。一橋,一舟,一桃源。無論怎麼遐想,其實,那都是我們厭煩了喧囂的鬧市,想為自己尋找一塊心靈的淨土…一一序言一一金陵一郎
  • 陶淵明筆下桃花源在哪裡?莫衷一是,桃園美景其實就在每個人心中
    桃花源到底在哪裡?一千五百多年前,東晉詩人陶淵明寫下一篇千古名文《桃花源記》。文中說道,武陵這個地方一個漁夫,沿著一條小溪航行,忽然看到山中有一個缺口,就丟下船從這缺口裡走進去,發現了另外一個世界——桃花源。
  • 真正的桃花源在哪裡?廬山康王谷?常德的桃源縣?還是重慶酉陽?
    提到桃花源,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他借武陵漁人所見所聞為我們描繪了一個他理想中的世外桃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