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到底在哪裡?答案是貴州銅仁!湖南桃源縣可以改名字了!

2020-12-20 喬木文化夜談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的那種沒有剝削壓迫,沒有徭賦官稅,男耕女織、人人平等的恬靜生活,被後人廣為流傳,成為人們追尋理想生活的境地和人間樂園。那麼桃源究竟在何處?一直以來為許多專家學者爭相議論。

有人認為: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應該是一個多為外人所不知曉,是外界難尋找,處於深山峽谷頗為神秘的地方。正如何以剛教授所寫的:「《桃花源記》的『桃花源』其地點不是今天湖南桃源縣的桃花源,因為這裡自秦漢以來是有階級和階級壓迫與剝削的地方。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古晉代指的是武陵郡,包括武陵山脈沅水上遊的酉水流域。」所以,有人認為「桃源在武陵,深處是銅仁」。

貴州銅仁

戰國時,仍為楚黔中地(郡),秦屬黔中郡,漢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銅仁屬武陵郡辰陽縣,隸屬荊州刺史部。從現在行政區劃分來看,西漢時的武陵郡的範圍以今黔東(銅仁地區及湖南湘西、懷化市、川東和鄂西部分土地)三國時先屬蜀,後屬吳。晉屬荊州武陵郡。南朝劉宋時屬武陵郡辰陽縣,先隸屬荊州,後改屬郢州。南朝蕭齊時仍沿襲劉宋郢州武陵郡辰陽縣舊制;南朝蕭梁時分屬武州南陽郡和新夜郎郡;南朝陳時沿襲蕭梁舊制,隋置靜人縣,後入辰谿縣,隸屬辰州沅陵郡。

唐初為辰州地,垂拱二年置萬安縣,後改常豐縣,隸屬州(盧陽郡),先屬江南道,後改屬黔中道。因唐代州、郡承襲隋代,唐初,改郡為州,復置辰州,銅仁地屬辰州。唐天寶元年(742年)錦州更名盧陽郡,同年,移萬安縣治於銅仁府西南大江坪,更名「常豐」。五代十國時,銅仁成為當地首領割據之地,並曾先後屬楚和南唐。

據《銅仁府志》史料記載:銅仁處於萬山之中(武陵山區),在省治極北東北,距京師萬裡,為西南彝地。幾千年的歷史變遷,銅仁這個鎖在深山人未識的面孔,已沉睡了上千年,不被社會所認識,大多數人都知道夜郎國,而不知貴州是個省,那就更不知道開發較晚的武陵大山深處的銅仁了。正因為這裡開發較晚,民族的生活習俗、勞動的生產方式、種養的技術方法等,都還沿襲著古代武陵山區一些做法

銅仁

相關焦點

  • 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世人都聽說過桃花源記,但真正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首先來看一下桃花園記這篇文章,是由東晉文學家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詩的序言,選自陶淵明集,此文借武陵漁人行風這個線索,把現實和理想境界聯繫在了一起,通過對桃花源的安寧和樂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繪,表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對當時的現實生活的不滿
  • 陶淵明,你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
    在湖南常德武陵山脈腳下確有一處叫桃花源的地方。常德桃花源,位於湖南桃源縣西南,至今留有新石器時期大溪文化遺存。是《辭海》、《詞源》中唯一添加注釋的《桃花源記》的原型地。據記載常德桃花源始於秦漢,見世於晉朝,興於唐,盛於宋,明清時毀於戰火,後重建。陶淵明、李白、劉禹錫、蘇軾等在此留存了許多珍貴詩文和墨寶。
  • 真正的桃花源在哪裡?廬山康王谷?常德的桃源縣?還是重慶酉陽?
    他心目中的桃花源一派安寧祥和、人人平等、生活幸福,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頌,也一直被人們所猜測:陶淵明描繪的桃花源到底有沒有?它在哪裡?這個困擾了世人一千多年的謎團,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仍沒有定論,但是如果喜歡旅行的話,你可以去親身體會。
  •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哪兒?
    [摘要]如果說《桃花源記》中的「武陵人」是湖南常德人的話,那麼,「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的結果,就是到達屬於武陵郡的銅仁。全國到底有幾個桃花源?據不完全統計,有30多個地方在對桃花源進行「據理力爭。」當今湖南常德桃源縣的桃花源,分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桃仙嶺4個景區,圍繞桃花山、秦人村,有桃花山牌坊、桃樹林、桃花溪、菊圃、秦人古洞、方竹亭、水源亭、集賢祠等70餘處景點。二是河北盤山桃花源。相傳三國時的田疇曾在這裡避難並曾經建立過特殊形式的社會,陶淵明慕其為人,曾來過這裡,尋訪其事跡。
  • 桃花源究竟在哪裡?
    陶淵明所述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嗎。 如果存在,他又在哪裡呢? 很多人在讀罷該文後,都不禁會想到曼妙的桃花源,究竟是詩人的幻想,還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有人說陶淵明家鄉廬山的某座山谷中,就有這樣一個桃花源。 有人說在安徽古徽州的黟縣。也有一座桃花源。且這裡的赤嶺村都與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的描繪非常相似。 但是更多的人認為桃花源是在湖南北部的常德市桃源縣。
  • 「桃花源」究竟在哪裡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陶淵明所述的桃花源,真的存在嗎?如果存在,它又在哪裡呢?有人說,陶淵明家鄉廬山的某一座山谷中,就有這樣一個桃花源。有人說在安徽古徽州的黟縣,也有一座桃花源,且這裡的武陵嶺、武陵村都與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的描繪非常相似。但是,更多的人則認為,桃花源是在湖南北部的常德市桃源縣。而無論取信於哪一種說法,它的前提都是「桃花源是真實存在的」。
  • 重慶人和湖南人一直爭議的桃花源究竟在哪?帶你探秘武陵山
    社會場景可以虛構,那這個地方呢?桃花源純屬虛構臆想這樣的認識一直持續到我重讀此作: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赫然出現的「武陵」二字瞬間激發了我沉睡已久的求知慾,於是我把視角轉向祖國華南武陵山脈,一探究竟。武陵山脈,雲貴高原東端餘脈,隱匿在華南群山之中。
  • 春天到了,想出遊,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哪裡?雲南?貴州?
    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桃花源,到底在哪裡?有的說這是作者的幻想和希望,不是實指某個具體的地方,也就是說,它是類似於海市蜃樓的虛無縹緲的東西。應該說,這種觀點也有一定的道理。關於《桃花源記》的創作原型問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先後有30多個地方在「據理力爭」。例如,有的說桃源在貴州銅仁,有的卻說在雲南壩美村,因為那裡方圓30平方千米,四周群山環繞,地勢險要,村中人員進出大多選擇村頭和村尾的兩個水洞。這裡的自然環境很像《桃花源記》中所描寫的——「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 「桃花源」到底在何方
    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曾經學過《桃花源記》,他的作者是中國古代的一位「田園詩人」,名叫陶淵明。他的作品有很多,傳世作品共有詩125首,文12篇,被後人編為《陶淵明集》。那麼他的《桃花源記》中所描述的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到底有沒有呢?它在哪裡呢?現在的江南之地就有許多以「桃花源」命名的。其中有三個地方很有可能是陶淵明所指的地方。第一個便是常德。這裡被稱為「桃花源」地在湖南常德桃源縣西南方向的沅水河畔。這裡有山,有溪,正如文中描述的一樣。而且沿著溪流走也能到達一個村莊,叫做「秦人村」。
  • 湖南常德桃源縣
    宋太祖乾德一年(963年),析武陵縣,按轉運使張詠的建議,以其地有桃花源而置桃源縣。縣治由沅水南岸遷至沅水北岸(今漳江街道) ,隸屬朗州。1988年4月,常德地區改為湖南省地級市,實行市領導縣制,桃源屬其轄。
  • 湖南桃源縣最大的鎮,緊鄰常德市區,名字很多人不會讀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是一個市區近郊縣,而桃源縣距離市區最近的鎮,要屬陬市鎮了。陬市鎮位於桃源縣的東北部,被稱為是「桃源東大門」,緊鄰常州市區,距離常德市區僅約10公裡,比到縣城都還要近。陬市鎮是桃源縣的大鎮,城鎮位於沅江北岸,其城鎮建成區面積約5平方公裡,比桃花源鎮、漆河鎮的城鎮規模都要大,所以說陬市鎮是桃源縣最大的鎮。此外陬市鎮還是全國重點鎮、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常德衛星鎮。鎮內有桃源第三中學、桃源第二人民醫院,從這些也能看出陬市鎮的實力。
  • 【尋路桃花源之二】桃源深處在銅仁的N個理由
    金秋時節,本報採訪組來到貴州——西部第一個縣縣通高速的省份,今年年底即將實現100%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通客運班車,又是西部第一個。沿著似錦「黔」程,帶讀者去探訪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  11月8日,採訪組繼續在貴州銅仁,沿著四通八達的旅遊公路、農村公路,走進桃花源的世界。
  • 世人嚮往的「桃花源」究竟在哪裡?
    他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桃花源」,是移除世人嚮往的世外桃源。但陶淵明陛下的「桃花源」究竟在哪裡,後人考證了多年也沒有頭緒。現在的江南之地,有很多以「桃花源」命名的地方,其中最受關注的、也最有可能真正「桃花源」所在地有三處:一是武陵「桃花源」,二是常德「桃花源」,三是歙縣「桃花源」。
  • 武陵山到底在哪裡?在重慶涪陵,還是貴州銅仁?
    李白、諸葛亮、花木蘭等著名歷史人物,其故裡被多個地方「爭奪」,這關乎著利益,各地可以在文化旅遊方面大寫文章。相比歷史人物不確定性,地理實體就沒有爭奪得那麼厲害,比如黃山就是安徽的,華山就是陝西的。不過在多省交界的山,似乎也有「爭奪」的,比如武陵山。
  • 奮進這5年 精彩看湖南|桃源縣富硒品牌風採錄
    桃花源裡新「硒」旺——桃源縣富硒品牌風採錄興隆米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高富硒產品。湖南博邦農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外景。湖南省康多利油脂有限公司一角。章鴨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章鴨子富硒醬板鴨。湖南百尼茶庵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富硒產品野茶王。
  • 重慶酉陽和湖南常德,誰才是真正的桃花源
    一次,從懷化火車站出來,無意中看到「桃花源」的旅遊廣告,不過宣傳地不是常德 而是重慶酉陽,當時我就被驚訝到了,在我的印象中深深以為只有常德一個桃花源,突然又冒出一個酉陽桃花源,著實讓人一驚,也只好怪自己不僅頭髮短 見識更短。
  • 遊湖南常德詩牆及桃花源景區
    湖南常德市沅江防洪牆外側的詩牆非常有名氣,它曾被稱為世界最長的詩、書、畫、刻、藝術牆,曾獲「吉尼斯之最」。離開常德市區,行駛50公裡到桃源縣,遊覽桃花源景區,門票包含桃源山、桃花山、桃仙嶺,常德桃花源景區始建於晉代,到唐宋時發展到鼎盛階段,在元代時毀於戰亂,明清以後又開始復興,現的桃花源景區內新開發了桃源山、桃花山、秦人村、桃仙嶺等景點。
  • 《桃花源記》中桃花源到底是什麼地方,是仙界,冥界還是人間?
    公元420年六月,劉裕廢晉恭帝為零陵王,改年號為「永初」。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所以創作背景正值兵荒馬亂之年,朝代更替之際,當時一定是軍閥連年混戰,賦稅徭役繁重。所以就有藉助傳說故事塑造了一個與汙濁黑暗社會相對立的美好境界,以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美好情趣。
  • 湖南桃源縣生態紅利持續釋放 醉了遊人富了鄉親
    劉曼 攝中新網常德11月14日電 (劉曼 張奧林)百裡沅江似一條碧綠的飄帶蜿蜒而去;夷望溪流域群山環抱,兩岸翠竹芊芊掩映成排;桃花源景區「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美麗中國 網絡媒體生態文明行」13日走進湖南桃源縣,仿佛進入了一個綠色王國、一幅山水畫卷。
  • 十堰成語故事|世外桃源 與十堰桃花源
    劉子驥探訪桃源未果病終,這件事是作者虛構的,增加了故事中桃花源的神秘性,使人們只能憑空想像、羨慕其存在。桃花源在哪兒呢?目前,全國有30多個地方宣稱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的原型所在地。其中最著名的有兩處,一處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縣,一處是湖北省十堰市竹谿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