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本報採訪組來到貴州——西部第一個縣縣通高速的省份,今年年底即將實現100%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通客運班車,又是西部第一個。沿著似錦「黔」程,帶讀者去探訪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
11月8日,採訪組繼續在貴州銅仁,沿著四通八達的旅遊公路、農村公路,走進桃花源的世界。
千年紫薇樹 萬畝貢茶園
圖為千年紫薇王。
「獨佔芬芳當夏景,不將顏色託春風。」唐代詩人白居易曾這樣稱讚過紫薇花。而在貴州省印江縣紫薇鎮,有一棵年齡有1400年的紫薇樹王,佇立在西上梵淨山的必經之路。
紫薇樹生長緩慢,而這棵樹王的高度達到了34米,讓慕名而來的人們不得不抬頭仰視。而其粗壯的樹幹也讓人驚嘆,5個成年人手拉手才能環抱著它。紫薇樹王被當地人敬為「樹神」,三年中,只有一年開花。一次在8月,一次在10月;一回開白花,一回開紅花。
紫薇樹王所在的紫薇鎮位於武陵山脈最高峰——梵淨山西麓。看千年紫薇,賞萬畝茶園,許多遊客沿著環梵淨山旅遊公路走進這一山清水秀、地靈人傑的桃花源。
圖為環梵淨山旅遊公路。
深秋的紫薇鎮團龍村,茶樹滿山遍野,有一些還綻放著小巧的、白色的花朵。
圖為團龍村貢茶園。
11月8日,紫薇鎮副鎮長嚴飛帶著記者走進團龍村茶園深處。他告訴記者,全鎮有6972畝茶園,最老的茶樹超過600歲,共有148棵。他們正在設立古茶樹群保護區。鎮裡還成立了茶葉協會,對茶葉進行統購統銷,茶農年均收入可以達到十多萬元。
圖為紫薇鎮副鎮長嚴飛向記者介紹茶園經濟。
茶葉協會改變了以往農戶單獨採摘、單獨銷售的局面。「我們建立了『團龍貢茶』品牌,由8個負責人主要牽頭,實現了加工銷售一體化,生產更具規模,村民的收入就更有保障了。」嚴飛說。
現在一年四季團龍村的村民都可以採摘銷售茶葉,利用機器加工成翠峰、毛峰和大眾茶等不同檔次的產品。
除了「團龍貢茶」,這裡還有宜人的氣候和淳樸的民風,有著人們嚮往的田園生活。由於交通便利,越來越多的人開車從重慶、遵義來到團龍村。184戶村民都開起了農家樂,每到周末,遊客一天能達到四五百人。
桃源深處在銅仁的N個理由
(一)《貴州通志》云:「黔中各郡邑,獨美於銅仁。「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描繪了武陵深處的世外美景。銅仁以武陵山主峰梵淨山和烏江為地理標誌,在梵淨山西南、烏江邊上夜郎古渡的摩崖上,有古代石刻「萬古桃源「。兩個桃源,互相呼應。
(二)一山立天地
梵淨山:在北緯30°附近,有一條綿延七百餘裡的武陵山脈,它的主峰就是「立天地而不毀,冠古今而獨隆「的梵淨山,最高海拔2572米。一方淨土,桃源之魂。山、水、石、樹,雲、霧、風、光,登上梵淨山的金頂,讓人」轉眼風雲相會處,平空移步作神仙。「
圖為梵淨山雲海。
(三)烏江無峽不壯美
烏江是夜郎古國的乳汁,是貴州高原的母親河。烏江的原生態保存得很好,山自然、水自然,人亦自然。烏江號稱百峽千灘,無峽不壯美,無灘不驚魂。銅仁處於烏江下遊,沿河境內山峽長89公裡,被譽為「烏江百裡畫廊「。
圖為壯美烏江。
錦江:發源於武陵主峰梵淨山的錦江,沿岸翠竹林,夾岸桃花樹。可謂「梵淨奇蹟傳汝水,桃源深處在銅仁「。
(四)鄉村人民的純樸與微笑
銅仁有苗、土家、侗等25個少數民族,民族風情多姿多彩。在世界旅遊組織專家眼中,貴州極具異質性的傳統民族文化,尤其是「鄉村人民的純樸與微笑」才是最有吸引力的資源。
圖為11月6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慶祝30周年縣慶。
(N)他們「用腳投票」
「銅仁之所以為黔中獨美,美在有梵淨山的蘊蓄,美在有錦江水的茂潤,活該是桃源的深處。」——賈平凹
銅仁是不是桃花源?隱士們和遊客們「用腳投票」。
史籍記載,歷史上確有很多人,溯辰水而至大、小江、梵淨山,尋求避世安居之處,在此靜修耕讀、自得其樂。
據銅仁旅發委統計,今年「十一」黃金周,全市共接待遊客581.9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9.75億元。在全省重點監測旅遊景區門票收入排名前28個景區中,銅仁市有7個景區,佔比25%,門票總收入佔全省重點監測旅遊景區門票總收入的23.22%。
公鐵水空如何去銅仁
滬昆高鐵,從貴陽出發去銅仁南站僅需70分鐘,銅仁出省至湖北武漢3個半小時即可到達。
全市縣縣通高速。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車總裡程達596公裡。
圖為杭瑞高速公路江口段。
銅仁鳳凰機場從2012年兩條航線增加到2016年年底的19條航線,航空口岸有望於2017年下半年對外開放,拉近與世界的距離。
圖為銅仁鳳凰機場。
今年年底,銅仁與貴州其他地區一樣,全面實現建制村通暢率100%、建制村通客運率100%的「雙百」目標,打通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的「最後一公裡」。
圖為沿河農村公路。
圖為農村群眾悠閒等車。
圖為印江縣通村客車。